第十節 餘波(三)

“周先生長得很帥,大哥,比你帥多了。”二十二歲的梅悠蘭直接拿莊繼華開涮,莊繼華有點傻了,衆人有點呆了:“而且他很有風度,是西方的那種紳士風度,蕭灑,毫不做作;大哥,也比你有風度,我遇見的人當中只有姑姑,嗯,還有姑父,跟他有相同的風度。”

我倒,莊繼華忍不住翻起白眼,大小姐,你也太能忽悠了吧,宋美齡的風度毫無疑問可以與周E來相比較,蔣介石就是一個軍人,他身上那來紳士風度,莊繼華還沒表示,宋美齡首先就差點笑出聲來了。

“小妹,你別說了,好不好,你知道什麼是紳士風度?”梅雲天忍不住打斷梅悠蘭的話,可梅悠蘭很不服氣的反駁道:“紳士風度有一條,就是別打斷別人的話,哥,你看你就不如大哥了吧,差得就更遠了。”

“你這小丫頭,你知道什麼是紳士風度?”宋美齡笑道:“紳士風度是英國貴族禮儀,沒在那個階層裡浸盈十年以上,是出不來的。周恩來的風度也不是什麼紳士風度,而是中國傳統的儒家風度。”

“姑姑,那照您這樣說,儒家風度與紳士風度有什麼不同呢?”梅悠蘭大感興趣,睜大兩眼望着宋美齡。

宋美齡站起來對她說:“其實沒什麼本質不同,小妹,我們到院子裡走走,慢慢聊,雲天你也來。”然後扭頭對蔣介石柔聲說:“別太久,早些休息。”

蔣介石從鼻孔裡發出一聲嗯,衆人站起來送宋美齡離開,梅悠蘭很不情願的跟着宋美齡走出客廳。

被梅悠蘭這一打岔,客廳的氣氛輕鬆不少,蔣介石招呼他們坐下然後說:“你們說說西安方面怎麼處理?”

衆人都知道,蔣介石所說的西安方面是指事變發生後,張楊與共C黨形成的三位一體,三方在政治軍事上形成的同盟,同進同退,因此無論是否審判張學良,不消滅這個聯盟西安的事就沒完。

但對這個同盟,在座的衆人的意見卻是一致的,不能單純使用武力,只能採用兩手,武力威脅和政治手段,林蔚更是提出扣住張學良,逼東北軍調往安徽,將楊虎城所部調往江西或者河南。

莊繼華卻保持沉默,他認爲林蔚他們提出的已經很充分了,單純使用武力絕不可行。

蔣介石見莊繼華雖然頻頻點頭,卻沒發一言,也不知道他是贊成還是反對,眼光落在茶几上的那篇文章,邊隨口問道:“文革,這就是你對將來局勢發展的判斷?”

“是,”莊繼華點點頭:“西安事變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整合全[***]隊,整合全國各黨派,比如海外的鄧主任、李濟深;各地方實力派,學生建議校長邀請他們到南京來開一個會,就叫民族和解大會。他們若來,我們就在這個會把一些東西確定下來;他們若不來,破話國家團結,破話抗戰的罪名就由他們擔。”

蔣介石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孔祥熙扭頭問道:“你想確定哪些事?”

“比如,領導權的問題,中央政斧的問題,全[***]隊整頓的問題,”莊繼華鄭重的說:“解決這些問題的核心是以校長和中央爲核心,形成一個強有力的領導集體,以加強國家戰備,制定國防策略。”

“你認爲他們會來嗎?”宋子文有些擔心:“特別是鄧演達他們,還有,他們若來了,要求對現政斧進行改組怎麼呢?”

“會來的,我以爲把這件事放在陽光下進行,中央可以公開發電邀請鄧主任進京,同時邀請的還有,廣西李宗仁、陝西閻錫山、四川劉湘、河北宋哲元、湖南何健,還有就是,”莊繼華看看蔣介石,慢慢的說:“孫夫人宋慶齡女士。”

莊繼華想想後又補充說:“宋行長的擔心不無道理,在會上肯定有人要提出改組政斧,但我以爲這沒什麼,有辦法對付,開會嘛,自然是少數服從多數,無論是鄧主任的主張還是孫夫人的主張,黨內支持的都不會多。改組行政院,可接受,讓出幾個部長職位,只要把住核心的財政部、宣傳部、軍政部就行了,甚至外交部都可以讓他們,陳友仁不是外交好手嗎,可以讓他擔任外交部長。”

莊繼華說到這裡衝着張靜江玩味的一笑,張靜江卻十分無奈,他有十個女兒,個個都不省心,就說老四張荔英吧,那麼多名門公子看不上,偏偏看上了比她大了近三十歲的陳友仁,而且不管張靜江怎麼反對,堅決嫁了,事後張靜江還不得不賠上一筆嫁妝。

衆人都知道莊繼華那一笑什麼意思,莊繼華也無可奈何,他輕輕清清嗓子:“委員長,文革所說我以爲是可行的,不過要慢慢來,不用太着急,這篇文章不能給梅悠蘭,要在中央曰報上發表,最好用你的名義。”

這可是個重大的政策轉變,對林蔚陳布雷來說比較新鮮,但對蔣介石來說卻是老生常談,當初莊繼華一回國就提出過民族和解,那時蔣介石沒接受,不過這次莊繼華有把握說服他了。

“那麼共C黨是不是也邀請?”陳布雷有點迷惑的看着莊繼華。

“當然要請,”莊繼華毫不遲疑的說:“我們請不請是一回事,他們來不來是另一回事。”

“你的意思是說他們不會來?”這下孔祥熙也奇怪了。

“不,我不清楚,”莊繼華搖頭說:“但既然是民族和解會議,那麼就應該邀請共C黨,至於他們來不來就是另外一回事。”

這下衆人臉上都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他們認爲這是莊繼華移禍之舉,可蔣介石卻知道,這是莊繼華的一貫主張,恢復國共合作。

“文革,你的想法很好,可還是太簡單,”說道這裡蔣介石露出些許疲倦,他略微移動下身體:“他們肯定會派人來。”

良久又吐出一句:“張漢卿糊塗呀。現在共c黨還剩幾個人,要不了一年就能把他們平了,可惜呀。”蔣介石重重的嘆口氣。

莊繼華心裡卻大安,蔣介石的這聲嘆息說明他沒有使用武力的打算。其實想想看,現在西安形成的三位一體,他也只能暫時放棄武力平定的打算。

“要準備與共C黨談判,文革,你有什麼想法?”蔣介石又問道。

林蔚和陳布雷交換一下眼色,蔣介石今天頻頻徵詢莊繼華的意見,而且都是事關黨內重大政策調整,顯然莊繼華在他心中已經越來越重要,他在黨內軍內地位上升之勢已經不可阻擋。

“從實力來說,我們佔優,這一點毋庸置疑,所以談判應以我們爲主,”莊繼華早就想過這個問題,所以蔣介石的話剛落,他就迅速答道:“我考慮了下,他們的底線恐怕是保留現政權,保留軍隊,保留指揮系統。針對他們的打算,我認爲,我們的最終條件可以設定爲保留政權,將陝甘寧設爲特區,面積大小無所謂,共C黨的部隊讀力成軍,指揮官可以由他們自己任命,但指揮必須服從國民政斧。”

莊繼華的話一說完,孔祥熙、宋子文他們就議論紛紛,感覺條件太寬了,讓共C黨佔便宜了。

“諸位是不是以爲這個條件太寬了,”莊繼華苦笑下說:“可共C黨恐怕不會答應,爲什麼呢?服從國民政斧的指揮,要是政斧調他們到正面戰場,他們有多少人,長城抗戰那樣的戰鬥打幾場,他們的人就沒了。所以呀,這場談判會十分艱苦的。”

顯然蔣介石是明白的,不過他還是認爲莊繼華的開價太高,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政斧,一支軍隊,特區政斧,不就成了兩個政斧,更何況居然還讓他們自行任命軍官,這是絕對不行的。談判,那就慢慢談,我的實力要比你們強得,等上一兩年,這個事件過去了,咱們再說。

停止剿共,並不是因爲在西安有承諾,而是考慮與蘇俄的關係,到目前爲止明確支持中國抗戰的只有蘇俄,儘管他們有自己的考慮,但總的來說對中國是有利的。要改善中蘇關係,[***]是一個砝碼,有力的砝碼。

蔣介石心裡有點亂,西安事變的後遺症很多,內部要清理,政斧要調整,政策要轉變,對外關係,如果與共C黨和解,曰本會做出什麼反應呢?會不會立刻發起全面戰爭?蔣介石心中一激靈:“民族和解,這個想法不錯,可是曰本人會做出什麼反應?你們都說說。”

莊繼華頓時心中一顫,他立刻明白蔣介石問的是什麼,這個問題他有些忽略了,如果這樣大張旗鼓的宣傳民族和解,一直盯着中國的曰本人,肯定會想到,這是針對他們的,難道西安事變導致曰本提前發起了進攻。莊繼華老子一遍混亂。

不但莊繼華明白了,孔祥熙宋子文林蔚和張靜江都明白了,林蔚想想後皺眉說:“這是我們國內的事,曰本人就算提點抗議,也不應該干涉吧。”

“不一定,曰本人一向蠻橫無理。”孔祥熙搖晃下胖胖的腦袋。

“弱國不但無外交,也無內政,什麼都受制於人。”陳布雷嘆口氣說,他是支持民族和解政策的,到中央的時間越長,他越感到國事的艱難,只有團結起來才能抵禦曰本人的進攻。

“我看沒什麼,曰本侵略我國的策略是長期的,不變的,區別在於鯨吞和蠶食,我們不懼鯨吞,就怕蠶食,把所以不管我們怎麼樣,他們都會動的。”林蔚堅決的說。

“蔚文兄說得太對了,”莊繼華有些興奮的說,林蔚的話提醒了他,七七事變其實是曰本對華北的局部侵略,謀求的也是平津地區權益,但國民政斧堅決抵抗,絕不讓步。在雙方態度都很堅決的情況下,戰爭就成爲唯一選擇。

“曰本人以爲我們軟弱可欺,對他們步步退縮,那我們就借這個事情表明我們的態度,提醒他們,我們不會再退讓了,他們的下一次行動就是全面戰爭。”莊繼華嚴肅的說:“如此,反可能讓他們有所顧忌,進而推辭戰爭的爆發。”

這種逆向分析法,讓衆人一時有點不明白,莊繼華便解釋道:“打個比方,有個人仗着力量大老去搶他的鄰居,鄰居一直退讓,讓他搶了他的糧食,雞鴨,可有一天他決定不退了,如果他再來就與他拼命。現在就出現兩種情形,一這個人不知道,於是他又去搶,最後雙方打起來,兩敗俱傷;二這個人知道,而且相信,他衡量了下,最後他不願意冒險,於是再也不去搶了。我們就是要告訴曰本人,我們不再讓步了,也無法讓步了,你們愛怎麼辦就怎麼辦,把選擇權交給他們,因爲我們已經沒有選擇。”

這個論斷得到張靜江和宋子文的支持,宋子文更是警告蔣介石,認爲從西安事變的解決過程來看,中國當前最主要的問題是抵抗曰本侵略,當今社會各階層已經形成一個共識,即蔣介石應該領導這場抗戰;如果他不能這樣,那麼就會有更多的人起來反對你,進而逼你這麼做。

宋子文是蔣介石的大舅子,而且是敢跟蔣介石動手打架的人,這樣的話也只有他敢說,而且說了還沒錯。

衆人又說了幾句,孔祥熙見蔣介石確實比較疲憊了,便率先站起來告辭,衆人也一同站起來告辭,但走到門邊時,蔣介石把莊繼華留下來了。

“過幾天我要回溪口,你跟我一起去,你也很長時間沒回去了吧,順便回趟家。”蔣介石目光溫和的看着他。

“是。”莊繼華說,然後看着蔣介石等待他的進一步吩咐。

蔣介石略微想想後,拍拍身邊的沙發,讓他坐下,莊繼華沒敢做到蔣介石身邊,而是坐到側面的單人沙發上。

(未完待續)

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十節 餘波(四)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五節 突擊(二)第二節 投敵(四)第一節 挽弓(六)第五節 積聚(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五十六節 棉湖(二)第五節 圈套(二)第四節 視察(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三)第二節 空軍(一)第九節 魅影(三)第一節 突破(八)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三)第七節 風波惡(七)第十節 虎嘯(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十節 虎嘯(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一節 奪軍(六)第三節 巧取(二)第三節 戰鼓(五)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一節 湖議(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四)第三節 戰天津(十六)第一節 遏制(六)第五節 號角(三)第二十七節 轉變(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五節 積聚(十)第三節 整編(二)第七節 風波惡(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七節 風波(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三)第三節 戰鼓(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八節 說敬之(一)第十節 風雲(十二)第三節 別動隊(一)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三)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五節 積聚(四)第四節 對策(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五)第五節 反擊(二)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八)第七節 生機(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九)第十節 暗棋(四)第八節 天火(九)第七節 風波(五)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三節 太行行(八)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十節 大撤退(一)第四節 戰鼓(八)第十一節 重振(六)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六十五節 說和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一節 挽弓(六)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二節 沙基(四)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十一節 大捷(十)第十節 江戶之花(六)第七十節 劫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六)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第六十九節 拉攏(二)第一節 挽弓(九)第三節 演練(一)第三節 演練(二)第四節 陰雲(六)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三節 整編(三)
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十節 餘波(四)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五節 突擊(二)第二節 投敵(四)第一節 挽弓(六)第五節 積聚(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五十六節 棉湖(二)第五節 圈套(二)第四節 視察(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三)第二節 空軍(一)第九節 魅影(三)第一節 突破(八)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三)第七節 風波惡(七)第十節 虎嘯(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十節 虎嘯(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一節 奪軍(六)第三節 巧取(二)第三節 戰鼓(五)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一節 湖議(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四)第三節 戰天津(十六)第一節 遏制(六)第五節 號角(三)第二十七節 轉變(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五節 積聚(十)第三節 整編(二)第七節 風波惡(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七節 風波(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三)第三節 戰鼓(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八節 說敬之(一)第十節 風雲(十二)第三節 別動隊(一)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三)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五節 積聚(四)第四節 對策(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五)第五節 反擊(二)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八)第七節 生機(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九)第十節 暗棋(四)第八節 天火(九)第七節 風波(五)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三節 太行行(八)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十節 大撤退(一)第四節 戰鼓(八)第十一節 重振(六)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六十五節 說和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一節 挽弓(六)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二節 沙基(四)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十一節 大捷(十)第十節 江戶之花(六)第七十節 劫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六)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第六十九節 拉攏(二)第一節 挽弓(九)第三節 演練(一)第三節 演練(二)第四節 陰雲(六)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三節 整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