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遏制(五)

但汪精衛卻不在家,武漢失守後,大本營遷到渝城,至此整個政斧機構全部遷到渝城,就在梅思平返回路上,曰軍已經佔領武漢,但卻沒能捕捉到中[***]隊主力,隨即曰軍轉入對武漢周邊的攻擊中。

佔領武漢的曰軍沒有停下腳步,繼續向武漢周邊地區進攻,在長江以北攻擊隨縣棗陽,在長江以南開始肅清南潯線作戰,局勢依舊緊張。

由於一戰區沒有大的作戰,蔣介石命令由衛立煌接任一戰區司令,李宗仁正式接任五戰區司令,集中精力指揮隨縣棗陽保衛戰。而南潯線所有部隊均受九戰區前敵總指揮薛嶽指揮。

長江南北戰火依舊,蔣介石撤到渝城後,不再幹涉前線將領指揮,將主要指揮工作交給了何應欽和白崇禧,他將主要精力轉向籌劃召開的國民黨臨時全國大會和五屆四中全會,以及國民參政會。

抗戰兩年來,國際國內的政治、經濟、軍事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有必要召開一次全國大會,統一全黨認識,整頓經濟財政,整頓軍隊,總結兩年來戰爭的經驗教訓。這個會議在武漢保衛戰前就該開,但爲佈置武漢保衛戰,蔣介石將會議拖後了,他本想保住武漢後在武漢召開,但戰爭的結果沒能滿足他的要求。

蔣介石到渝城後沒有像其他國府高官那樣住在臨近市區的上清寺一帶,而是像南京那樣住在靠近中央軍校的歌樂山,蔣介石到渝城前,莊繼華和蔣經國就爲他修建了三處官邸,分別在歌樂山、黃山(南山附近)和觀音橋,蔣介石選擇了歌樂山和黃山,觀音橋官邸直接下令改爲幹部學校招待所。

蔣介石的大部分時間待在黃山官邸,黃山屬於風景優美的南山山脈,滿山青松翠柏,環境優雅,蔣介石住進來後,這塊區域周圍五里便成了禁區,佈滿警衛。

爲了籌備五屆四中全會,蔣介石住進南山後就頻頻召見在渝城的中央大員,汪精衛自然是重中之重,在梅思平抵達汪精衛公寓時,汪精衛正在這裡與蔣介石攀談。

對於召開五屆四中全會,汪精衛還是贊成的,戰爭的走向一如他當初估計那樣,中國不斷喪師失地,國家財政極端困難,人民輾轉哀號,這一切都是當初堅決主戰造成的,經過兩年戰爭,那些主戰派應該覺醒了,蔣介石也應該覺醒了。

但讓汪精衛意外的是,在例行寒暄剛過,兩人的談話迅速產生激烈對撞,觀點尖銳對立。

汪精衛認爲現在是談和平的時候了,仗已經打過了,事實證明我們的實力遠遠趕不上,再打下去難免國破家亡,最終讓GCD漁翁得利。

蔣介石認爲和談可以但必須以廬山談話爲基礎,至於戰爭勝敗還言之過早,從武漢保衛戰來看,曰軍的力量已經全部發揮出來,再往後,戰爭將進入相持階段,中國的局勢雖然困難,但決不至於沒有能力打下去。

“現在全世界都在支持我們,連美國總統羅斯福都在譴責曰本,今年的貸款已經撥過來,明年的貸款也會提前到今年十月撥過來,英國人的態度也開始鬆動,滇緬公路重開指曰可待,坦率地說,我認爲陷入困境的不是我們,而是曰本,武漢保衛戰後期,曰軍頻繁發生彈藥不足,糧食不足的問題,這說明曰本經濟已經陷入困境。”蔣介石臉色陰沉,聲音略微有些大,以掩蓋他內心的煩躁。

蔣介石說的都是事實,但他也不得不承認,汪精衛所說的情況也是事實,特別是GCD問題,曰軍兩次打擊華北八路軍,消滅了八路軍冀中根據地,但八路軍在山西的發展十分迅速,整個山西有一半在八路軍控制下,另外晉察冀八路軍沒有受到打擊,他們把觸角已經伸到北平附近的燕山地區,江南的新四軍在江南的發展也非常迅速,在天目山、太湖等地建立起根據地,在進軍蘇北失敗後,新四軍在贛北建立起一小塊根據地。

“曰本經濟規模是我們十倍,他們困難了,我們呢?自民國以來,國內戰亂頻頻,幾乎沒有建設,要有也只有莊文革在渝城搞了幾年的建設,憑這點工業基礎,我們能與曰本人打下去嗎?”汪精衛有些悲哀,也有些傷感:“國家成現在這個樣子,我們對不起總理,將來到地下是無顏見他的。”

蔣介石聽他提起孫中山,心裡就更生氣了,心說這些年要不是你們一再給我找麻煩,國家至於這樣嗎?你現在還有臉說這個。但現在他不想與他爭吵,五屆四中全會的政治報告內定是他來作。

“過去的對錯我不想討論,國家已經到了這部田地,我們必須團結起來才能渡過難關,這次四中全會的政治報告,首先就是要強調這點。”

汪精衛一聽心裡就火了,團結這個話蔣介石說過不止一次,意思就是你們都要聽我的,以我爲中心,任何事情都要服從我。

“以前是我主政,你主軍,後來是你既主政又主軍,到今天國家走到敗亡邊沿,責任最大的就是我們兩個,我建議我們兩人同時引咎辭職,另外換人來領導。”

蔣介石一聽心頭的火騰地一下冒起來,心說原來你打的這個主意,要我來承擔全部責任,一起辭職,誰不知道這些年是我在掌控國家,我辭職就等於承認這些年國家敗亡的責任全部由我來承擔,辦不到。

“不可能,我絕不會辭職!”蔣介石刷地站起來,臉漲得通紅:“這些年要不是你們跟我搗亂,GCD早被我滅了,那能成今天的樣子,要不是你們跟我搗亂,曰本人如何敢打進來,將來到地下,我是有顏面見總理的!我問心無愧!”

說完之後,蔣介石佛袖而去,汪精衛呆了辦響才轉身離開,按照他的想法,如果蔣介石與他一起辭職,那麼就滿足了曰本人的一個條件不與蔣介石打交道,接下來的人不管是孔祥熙也好還是孫科也好,都可以與曰本人開始和談,而且蔣介石下臺了,那麼他定下的廬山談話爲條件就可以不作數了,繼任者自然可以提新的條件,梅思平帶回來的條件或者就可以爲新政斧接受。

高宗武已經給周佛海來電通報梅思平帶回了曰本方面的條件,雖然沒說具體內容,但從語氣上看是可以接受的,因此蔣介石和他一起下臺就可以避免國民黨分裂,如果不下臺,讓他就只有離開渝城,到外地另立中央,這樣會導致國民黨再度分裂。

但蔣介石拒絕了他的建議,讓他心情無比沮喪,離開渝城,這個決定不好下,他完全指導跨出這一步意味着什麼,秦檜一千年了,還跪在那,將來歷史會如何評價他汪兆銘?

帶着重重思緒,汪精衛回到家中,還沒進門就聽到客廳裡傳出的笑聲,他一下車陳璧君就迎出來,後面還有胖胖的周佛海。

“四哥,你可回來了,快進來,快進來。”陳璧君異常熱情的過來挽住他的手,一向比較高傲的周佛海也放下身段親熱的招呼後面的曾仲鳴。

當看到門口恭敬站着的梅思平時,汪精衛這才明白屋裡這麼興奮的原因,但他心裡卻沒來由涌起一陣煩躁。

“思平這次辛苦你了。”汪精衛還是寬慰了梅思平兩句,陳璧君感到這樣簡單的話不足以表現對梅思平高宗武此舉的重視,便朗聲補充道:“四哥,這次老梅和老高可立下大功了,老梅把條約是縫在內衣裡帶回來的,你看看,真是苦了他們了。”

說着拎起那條記着條約的綢緞抖抖,上面密密麻麻的寫着正楷小字,汪精衛接過來,輕輕嘆口氣:“思平,這次你們真費心了,能把曰本人的條件帶回來是辦了件天大的好事,真要能消泯戰禍,是國家之幸,黎民之福。”

“看這個吧,這是我們剛抄錄下來的。”周佛海見汪精衛拿起絲綢要看,便把抄錄在紙上的文件遞過來。

“蔣先生今天又說什麼?”陳璧君沒等汪精衛看完便問起今天在黃山見蔣介石的結果。

“還能有什麼,就是四中全會的政治報告,”汪精衛隨口把他提議與蔣介石一同辭職,蔣介石隨後發火的事告訴了他們。

“汪先生,老蔣怎麼可能辭職呢?他跟您不一樣,您淡泊名利,他可是權力薰心之人,這輩子都不會放棄權力。”周佛海哈哈一笑,就坐到汪精衛對面的沙發上了,沙發立刻沉下去一大截。

周佛海對蔣介石的瞭解可謂入骨三分,陳璧君一拍沙發:“佛海說得太對了,蔣介石爲什麼始終不想和談,他明明指導打不贏,卻始終堅持要打,除了釣名沽譽外,就是因爲曰本人擺明車馬不與他談判,要求他下臺,這纔是他主戰的根本原因。”

“夫人此話可謂一針見血,老實說,按照這個條件和,我們不吃虧,曰本人是我們肘腋之患,GCD卻是我們的心腹之患,我們和曰本人打生打死,GCD卻藉機發展,看看,兩年以前,他們才三萬多人,現在多少了,十萬不止吧。原來GCD在華北基本沒有力量,現在呢,滿華北都是八路軍,再打下去,就算不亡於曰本人,也亡於GCD。”周佛海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

“周部長說得對,汪先生現在是該您站出來領導國家的時候了。”梅思平站起來大聲疾呼:“國家危亡至此,已經不能再任由蔣先生蠻幹下去了,一記武夫懂什麼治國之道,國家需要您這樣明智的領導者,否則將來我們都沒面目去見總理!”

(未完待續)

第三節 重起(九)第九節 文革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一節 突破(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四)第五節 友人(二)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一節 挽弓(二)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四節 外交(四)第八節 刺廖(八)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三節 議戰(二)第一節 上海陰謀(五)第八節 刺廖(四)第二節 說汪(三)第五節 兩全(二)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七節 曙光(八)第一節 德黑蘭(十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二)第五十三 農村(一)第三節 前哨戰(三)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二節 空軍(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四節 九天之上(九)第一節 奪軍(一)第十節 暗棋(一)第四節 視察(一)第八節 南線(三)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一)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八)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七)第十節 暗棋(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五)第八節 日薄(十七)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三節 結盟(二)第一節 法幣(二)第一節 出兵(三)第九節 溧水反擊(三)第十節 暗棋(四)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九節 豪賭(一)第一節 挽弓(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八)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二十五節 雲聚(三)第十一節 大捷(八)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五節 號角(八)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五節 曙光(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四節 新方向(二)第九節 殤(十)第五節 圈套(三)第三節 戰天津(十六)第十節 風雲(八)第一節 返川(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五)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六十九節 拉攏(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四)第五節 反擊(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二)第三節 結盟(二)第八節 刺廖(六)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一)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四十八節 諍友第二節 策劃(九)第一節 戰局(四)第二節 陝北行(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四)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二節 沙基(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一)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五節 積聚(一)第一節 法幣(四)
第三節 重起(九)第九節 文革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一節 突破(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四)第五節 友人(二)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一節 挽弓(二)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四節 外交(四)第八節 刺廖(八)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三節 議戰(二)第一節 上海陰謀(五)第八節 刺廖(四)第二節 說汪(三)第五節 兩全(二)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七節 曙光(八)第一節 德黑蘭(十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二)第五十三 農村(一)第三節 前哨戰(三)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二節 空軍(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四節 九天之上(九)第一節 奪軍(一)第十節 暗棋(一)第四節 視察(一)第八節 南線(三)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一)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八)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七)第十節 暗棋(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五)第八節 日薄(十七)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三節 結盟(二)第一節 法幣(二)第一節 出兵(三)第九節 溧水反擊(三)第十節 暗棋(四)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九節 豪賭(一)第一節 挽弓(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八)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二十五節 雲聚(三)第十一節 大捷(八)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五節 號角(八)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五節 曙光(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四節 新方向(二)第九節 殤(十)第五節 圈套(三)第三節 戰天津(十六)第十節 風雲(八)第一節 返川(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五)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六十九節 拉攏(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四)第五節 反擊(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二)第三節 結盟(二)第八節 刺廖(六)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一)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四十八節 諍友第二節 策劃(九)第一節 戰局(四)第二節 陝北行(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四)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二節 沙基(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一)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五節 積聚(一)第一節 法幣(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