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節 破竹

淡水大捷之後東征軍勢如破竹攻克平山、白茫花;洪兆麟尹驥原欲利用白茫花的地形條件阻擊東征軍,但軍無戰心、士氣低落,被粵軍張明達師繞過白茫花,攻擊其側後於是洪尹二部紛紛奪路而逃,尹驥部徹底潰散,洪兆麟僅率三千餘人逃往潮汕地區,至此南線敵軍幾無抵抗。

ωwш⊕tt kan⊕C〇 攻克白茫花後,東征軍總部在白茫花召開會議,許崇智、蔣介石、加侖等前線高級將領均參加,討論下一步作戰方向。

此時縱觀整個戰局,北線滇軍主力與林虎對峙於河源、博羅以北地區,譚延愷部與陳炯光部在連平相持,整個北線處於相持狀態;中線桂軍與滇軍第三軍胡思舜、粵軍陳銘樞旅包圍惠州;由校軍和粵軍組成的南線部隊卻連戰連捷,陳炯明的家鄉海豐已在刀口之下。

南線部隊士氣高漲相對應的是高級將領卻很冷靜,許崇智帶來的消息表明北線滇軍與林虎在打一場“靜坐”戰爭,雙方很默契的均保持守勢,更爲可慮的是楊希閔、劉震寰不久前發表通電主張南北議和,實現國內和平,而後楊希閔竟然丟下部隊去香港了,林虎居然仍然不發動進攻,這其中的隱情令人深思。

擺在東征軍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是北上攻取惠州;一是東進攻取海陸豐、潮汕地區。前者的有利之處在於惠州是陳炯明軍的支撐點,拔掉這棵釘子,便於徹底摧毀陳炯明在東江的勢力;不利的地方在於惠州城高牆厚,又經陳軍長期經營防守體系嚴密,滇桂軍曾經圍城數月不下,如果取惠州遷延曰久,必然給陳軍以喘息之機,而且楊希閔的動態令人生疑,一旦滇桂軍有變,不但目前的成果會損失殆盡,而且屯兵堅城之下的東征軍必受到敵人的兩面夾擊。東進潮汕的好處是目前當面之敵洪兆麟部已經無力再戰,敵軍兵力空虛,可以趁楊希閔態度未明朗之機拿下潮汕,將洪兆麟部殲滅或驅趕到福建境內;不利之處在於東進是孤軍深入,供應線從廣州到前線至少400裡,而且楊希閔一旦生變,後路有被完全切斷的可能。

兩種方案各有利弊,參加會議的各軍將領爭論激烈,不過加侖、張明達力主東進,許崇智、蔣介石有些猶豫,許濟則力主北上攻取惠州,他認爲目前東征軍經連場大戰,兵力消耗較大,繼續東進風險很大,如果東進他要求休息一段時間,以整補部隊。

加侖表示反對,現在敵人是驚弓之鳥,如果我們休整敵人也就任喘口氣,我們休整完畢,敵人的整頓也完成了,那時我們再要進攻困難將是目前的數倍。

加侖這話沒有說服許濟卻讓蔣介石下了決心,他決定東進,他的決定影響了許崇智,許崇智決定調粵軍陳銘樞旅加入南線作戰,同時向大本營要求增調吳鐵城的警衛軍也加入南線作戰,依然由蔣介石擔任南線總指揮。

具體部署是全軍兵分兩路,左翼由蔣介石率領校軍出梅龍圩進攻海豐;右翼由許崇智親自率領沿西枝江左岸取道三多祝進攻海豐。

南線的潰敗讓陳炯明又驚又怒,他完全沒想到南線敗得如此之快如此徹底,僅僅多了兩個團的黃埔校軍,許崇智粵軍的變化就如此之大,他想不明白,故而他把原因歸結爲部下不聽指揮,如果洪兆麟能夠早兩天出動,淡水就不會被人乘虛襲取。林虎在北線按兵不動,沒有按照命令出擊譚延愷的側翼。陳炯明感到自己這次出山對部下的控制力下降很多,兩年來這些人在東江掙扎求存,彼此間積累的矛盾在這一戰中爆發。不過他感到還有機會,葉遠秋正在香港與楊希閔商議,鄧本殷的態度也鬆緩下來,只要能打一場勝仗,這些在中間搖擺的勢力就會投向自己,就能把整個局勢翻過來。陳炯明定下心神,給林虎發去一個長長的電報:已與滇軍達成密約,彼不會向我進攻,留少量兵力監視之即可,主力自河源南下,經紫金、河婆、錦湖攻擊南線粵軍的側翼,將其一舉殲滅,最後陳炯明以悲傷的口氣告訴林虎此戰關係全軍存亡,唯有你能力挽狂瀾,你若失敗,則本軍將不復存在。

莊繼華是在海豐追上部隊的,部隊的進展太快,支前隊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也沒能在平山趕上部隊。洪兆麟在三祝多得到自北線調來的馬雄韜旅的支援,但當夜就遭到張明達師和許濟旅的襲擊,全軍再次崩潰,馬雄韜部大部分投降,洪兆麟率殘部兩千餘人放棄海豐、陸豐,一路向潮汕狂退。蔣介石率領的左翼軍沒有受到任何抵抗,卻還是在粵軍第二師之後抵達海豐。

莊繼華率七連和支前隊進入海豐,到軍需部與軍需主任辦好交接他的任務就算完成,經過城門口時,他看見宮繡畫與百靈鳥阿英在那裡向一羣農民宣傳,旁邊還有幾個繫着紅飄帶的農民裝束的人。

他扭頭就走,沒想到宮繡畫一下就瞧見他了,他們這行人也太扎眼了,大車小車堆滿物資,推車的各種着裝都有,不過宮繡畫眼力還是很好,一下就在人叢中發現他了。

她從人羣中擠出來,向莊繼華跑來,邊跑邊喊:“莊連長,莊*。”

莊繼華無可奈何的站住,他不是很喜歡這種喜歡參與政治的女孩,更何況她是傾向gcd的。宮繡畫跑到他面前,臉上紅撲撲的,胸口微微起伏,莊繼華看着她的模樣忍不住說:“繡畫是個很文雅的名字,沒想到….”

“沒想到什麼,沒想到我很野,像個男孩,是嗎?”宮繡畫白他一眼。

“我只是覺得這個名字配不上你。”莊繼華不想引起不必要的爭論,他還要去問軍需部在那裡,沒必要在這裡耽誤時間。

“我爸媽就想我待在家裡,學什麼繡花繡草的,以後嫁個有錢的男人,我纔不會如他們所願。”宮繡畫冷哼一聲。

“那你不好好作你的宣傳,叫我作什麼?”莊繼華前世見過這種叛逆女孩,總想掙開家人的束縛走條自己的路,但他們大多數很快被困難嚇回去了,只有很少部分人堅持下來;當然前者也不見得是壞事。

“你好像不歡迎我?”宮繡畫眨眨眼心中有些憋屈,她對這個人有些好感,上次遊行中第一次碰到他,事後李之龍和陳賡對他的評價很高,但他卻很少參加他們的活動,甚至連青軍會也沒參加;他的主意讓她參加了東征,如果表現好的話,還很可能加入cy,這是團支部書記李浩一告訴她的;還是這個人在樟木頭組織她們演出,結果她們每到一地都受到將士們的歡迎;也受到上級的表揚,政治部周主任還親自到他們隊裡來看望過他們;李之龍也不象剛出發那會有些消沉,變得信心十足。

推薦朋友的作品

天界盜匪傳書號1033788

一個普通小鎮,一夜之間居然多了許多擁有奇異能力的居民。

一份人人想要的天界至寶,引起了多少眼睛的注視?

罪惡和貪婪交織,一個關於多年前天界大戰的隱秘故事。保護與破壞交替。天界高手們博弈在不爲人知的情況下慢慢展開。

一個即將成爲龍潭虎穴的小鎮默默注視着天界盜匪的降臨。

第三節 魅影(七)第七節 風波(十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六節 和約(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八節 南線(八)第三節 暗戰(一)第三節 演練(一)第一節 挽弓(十)第一節 蟄伏(九)第三節 巧取(六)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十二節 懸軍第九節 豪賭(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五)第四節 戰爭(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三節 魅影(九)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一節 奪軍(八)第十六節 招生第五節 反擊(八)第四節 外交(九)第八節 轉折(九)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三節 結盟(六)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六)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六節 “小文革”(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第二節 再編川軍(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四)第四節 再戰津浦(十一)第七十二節 恐嚇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八節 九變(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十節 風雲(十四)第二節 起航(三)第五節 兩全(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三節 結盟(一)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二)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一節 報名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四節 雙雄三傑第五節 盟國(一)第一節 陰謀(八)第三節 戰天津(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一)第五節 海關(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四)第十節 撤退(三)第二節 川軍(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一節 突破(八)第一節 突破(八)第六節 和約(一)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一節 突破(九)第一節 辦學(一)第四節 視察(二)第五節 曙光(十一)第五節 友人(一)第五節 謀功(二)第三節 太行行(二)第一節 突破(九)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三節 會戰(十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四)第一節 挽弓(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七節 閃電(十五)第二節 交易(七)第五節 積聚(七)第六節 “小文革”(二)第一節 挽弓(七)第一節 突破(二)第二十節 廣西(二)第二節 陝北行(六)第一節 德黑蘭(十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
第三節 魅影(七)第七節 風波(十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六節 和約(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八節 南線(八)第三節 暗戰(一)第三節 演練(一)第一節 挽弓(十)第一節 蟄伏(九)第三節 巧取(六)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十二節 懸軍第九節 豪賭(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五)第四節 戰爭(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三節 魅影(九)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一節 奪軍(八)第十六節 招生第五節 反擊(八)第四節 外交(九)第八節 轉折(九)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三節 結盟(六)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六)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六節 “小文革”(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第二節 再編川軍(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四)第四節 再戰津浦(十一)第七十二節 恐嚇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八節 九變(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十節 風雲(十四)第二節 起航(三)第五節 兩全(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三節 結盟(一)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二)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一節 報名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四節 雙雄三傑第五節 盟國(一)第一節 陰謀(八)第三節 戰天津(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一)第五節 海關(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四)第十節 撤退(三)第二節 川軍(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一節 突破(八)第一節 突破(八)第六節 和約(一)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一節 突破(九)第一節 辦學(一)第四節 視察(二)第五節 曙光(十一)第五節 友人(一)第五節 謀功(二)第三節 太行行(二)第一節 突破(九)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三節 會戰(十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四)第一節 挽弓(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七節 閃電(十五)第二節 交易(七)第五節 積聚(七)第六節 “小文革”(二)第一節 挽弓(七)第一節 突破(二)第二十節 廣西(二)第二節 陝北行(六)第一節 德黑蘭(十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