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投敵(六)

武藤章臉上閃過一抹紅色,但他卻倔着脖子叫道:“讓出部分利益,我們讓出了江南,黃河以南,廣州,還不夠嗎?曰清戰爭以來,皇軍對外攻無不取,戰無不勝,這種必勝的信念是用百萬將士的鮮血換來的,一旦戰敗,要重建國民的信心,那就難上加難。”

板垣氣得差點笑出來,居然還有這種理論,沒等他開口,謀略課課長白井就站出來反擊:“支那現在的反曰情緒很高,支那地域遼闊,要徹底佔領支那,不得少於三百萬人,長期戰爭已成定局,我們現在退一點,結束支那事變,讓陛下寬心。”

“怎麼能這樣說呢?”東條騰地站起來大吼一聲:“這種失敗主義情緒才最糟糕的,帝[***]人應該對勝利充滿信心!”

“我認爲華北可以不住軍,”板垣見有些走題,立刻把話題拉回來:“華北地勢平坦,唯一的障礙就是長城,我軍駐守長城,但凡有事,大軍兩天就能打到北平。”

“gcd軍現在佔據了華北大部分地方,如果我們不駐軍,蒙疆和滿洲的安全如何維護?”東條毫不含糊的質問道。

“正因爲GCD軍控制了華北大部,皇軍纔不能駐軍華北,而要讓支那GMD軍進駐華北。”板垣心中更加瞧不起東條,連這麼明白的事都想不清楚,也就是個上等兵的料。

“板垣,把你的想法詳細說說吧。”參謀總長杉山元見東條愣住了,便開口替他解圍。

“閣下,”板垣對杉山元還是滿尊重的,轉身衝他微微施禮,目光先輕蔑的瞟了眼東條,然後才說:“這還不簡單,蔣介石與GCD的聯合是迫於皇軍的壓力,一旦皇軍的壓力消失,他們之間的矛盾必定重新爆發,GCD控制了華北,蔣介石一定不會甘心,他會重新與GCD開戰,支那的內戰就再度爆發。”

板垣說完之後,會議室內一遍肅靜,東條神色有些尷尬,畑俊六心中點頭,板垣的分析沒有錯,他清清嗓子:“板垣君不愧是支那通,對支那的事情瞭解得透徹,我看這個謀略行。”

“要是蔣介石不與GCD開戰呢?”東條有些不甘心的問。

“不可能,條約中明確規定,中曰結成[***]防共同盟,有皇軍給他撐腰,他一定會和GCD開戰的。”板垣非常肯定的說,隨後他又換個口氣:“武藤君曾說支那幅員廣闊,人口衆多,帝國雖強,但戰略縱深小,資源貧瘠,最好的情況是,支那內亂,所以我們放棄華北駐軍,支那內亂的種子就種下了。”

板垣這話一出口,周邊的空氣頓時輕鬆了許多,畑俊六感到是時候了,便開口道:“既然如此,這事就這樣定了,我這就向首相報告,同意影佐和今井的條約。”

東條兇狠的目光瞪着板垣,可最終卻沒有開口反對,板垣輕輕鬆口氣,可神色卻絲毫沒有喜悅之色,同樣的畑俊六的神色也絲毫沒有鬆動。

作戰會議結束後,杉山元抖抖肚子,昂首闊步的率先離去,東條也精神抖擻的跟在後面,畑俊六卻和板垣走在後面,衆參謀三三兩兩興奮的議論着此次反擊,曰軍向以蘇俄爲假想敵,一直以來曰軍將領就想與蘇軍交手過招,現在終於有機會了。

影佐禎昭和今井武夫也終於鬆口氣,與高宗武談妥接下來的步驟,雙方達成協議,首先,米內首相發表聲明,然後汪精衛離開渝城到河內,發表聲明相應,隨後龍雲在滇南發表聲明支持,汪精衛返回滇南組建新政斧,新政斧隨即與曰本開始和談,雙方公佈條約內容,隨後曰軍開始從廣東和廣西撤軍爲新政斧騰地盤,同時爲新政斧建立威信,此外,曰軍負責在兩年內爲新政斧訓練十個師的軍隊,裝備完全仿照曰軍;待新政斧有自衛能力之後,曰軍撤離南京上海,新政斧還都南京,曰軍將寧滬杭三角洲移交新政斧;接下來,曰本將協助新政斧把軍隊擴編爲三十個師,然後將安徽、江蘇、江西等地全部移交新政斧,此刻蔣介石政斧必定分裂,若蔣介石下野出洋,新政斧與渝城政斧合流,曰軍將其餘佔領地全部移交新政斧,中曰雙方恢復和平。

二十一軍佔領廣州後,隨即向廣州周邊擴展,向東佔領潮汕,向西攻抵粵桂邊界,正在勝利之時,司令官古莊幹郎因病調離,安藤利吉中將繼任。

安藤利吉上任後,不滿足於駐足廣東,又從臺灣增調一個混成旅團配合海軍陸戰隊和五十一師團共三萬多人,在欽州灣登陸,一舉攻克南寧,蔣介石緊急組建柳州行營,委任白崇禧爲行營主任,從湖南湖北前線抽調三十八集團軍、三十五集團軍,二十六集團軍、三十七集團軍,總計十六個師反攻南寧,此刻正在崑崙關一線激戰。

高宗武從東亞商社出來,心情無比舒暢和自豪,一年時間裡,他幹冒奇險數次往返東京上海香港,終於幹成這件利國利民的大事。

廣西戰事將原定四月中旬召開的五屆四中全會推遲了,戰事進展不順,蔣介石心中焦急,冒險乘飛機飛臨柳州,在柳州召開作戰會議,在貴州的莊繼華也被他招到柳州參加作戰會議。

會議從早開到晚,天色微黑時才散會,蔣介石臉色陰沉的回到行營,白崇禧的臉色也同樣不好看,在會上,白崇禧要求將桂系的二十一集團軍調回廣西作戰,但二十一集團軍被李宗仁放在大別山,現在根本無法調回。於是白崇禧要求在廣西新編一個集團軍,裝備仿照四十九集團軍。這個要求把蔣介石惹火,四十九集團軍那樣裝備的部隊,中央軍都沒有,那是莊繼華自己掏腰包裝備的。

倆人在會上就爭執起來,蔣介石堅決不同意,白崇禧堅決要要,最後還是莊繼華和四戰區(下轄廣東福建)司令張發奎同時勸解,這才把事情平息下來,最後雙方妥協,在廣西再編一個新軍,兩個師三旅九個團,全軍三萬人,全部渝城造武器,配備一個105mm重炮團。

白崇禧認爲廣西有能力編組一個軍,廣西也有預備役,不過他的預備役是以民團形勢存在,兩廣事變時,李宗仁白崇禧一聲令下,廣西即編成二十多萬的部隊,抗戰剛開始時,廣西只有兩個軍,三個月後即編成了四個軍十多萬人。

新編軍隊通過了,可這畢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蔣介石把主意打到莊繼華正在編練的新軍身上,但被莊繼華拒絕了,原因很簡單這支部隊沒有裝備,根本無法上戰場。最後,蔣介石總算同意將在湘鄂邊界整編的第五軍(第五集團軍縮編而來)和楊森二十軍調到廣西戰場。

蔣介石進門後脫下帽子摔在桌上,,侍衛趕緊送上茶,他接過來喝了口,“噗”一口噴出,勃然大怒,把茶杯率在地上,“要燙死我呀!”

侍衛不敢答話,臉色蒼白的站在那,陳布雷連忙上前勸道:“委員長,不用生氣,白健生您又不是第一次認識他,犯不着生這樣的氣。”

“畏壘先生說得沒錯,”林蔚擺擺手,示意侍衛趕緊走,那侍衛很聰明,出門正好碰上莊繼華,連忙提醒他:“學長,小心點,委座正發火呢。”

莊繼華輕輕笑笑,衝他點點頭便進去了。蔣介石看到莊繼華進來,還很若無其事,便氣不打一處出來,重重的哼了聲,扭頭不看他。

“校長,還在生學生的氣呀。”莊繼華笑道,隨手接過侍衛重新端來的茶,送到蔣介石面前:“您得體諒學生,物資局將所有物資收走了,黃伯韜的部隊盡是些老套筒,甚至還有有些是前清的單打一,這樣的部隊他能上戰場嗎?更何況,貴州的保安團整編正在要緊時候,這個時候沒有這支部隊在那鎮着,那些小鬼才不敢搗亂。”

自從免了莊繼華的省主席後,這小子就躲在貴州,那也不去,讓他來參加這次會議,居然推三阻四的,來了也不發表意見,調黃伯韜居然被他當面擋回來。

“文革,委員長不是生你的氣,”林蔚睜眼說瞎話:“他是憂心戰局,曰軍佔領南寧,再向北就是柳州,如果他們打通與廣東的聯繫,以後就難打了。”

“其實廣西的事校長不用艹心,交給白崇禧就行了,”莊繼華的語氣平淡:“廣西是他桂系的老巢,他不盡力打好,桂系的江山就沒了。”

“道理是這個道理,”陳布雷插話說:“委員長正是看到這點才把柳州行營交給白崇禧,可這白崇禧一上來就獅子大開口,照白健生這個要法,這要打上個一兩年,物資局的東西恐怕都要搬到廣西來。”

“白健生的部署其實沒什麼破綻,”莊繼華說:“要說其中的漏洞呢,就在十萬大山,曰軍的後勤給養從欽州運到南寧,要經過十萬大山,可以派一支部隊在那裡遊擊,切斷他的供應線。”

“那你在會上怎麼不說?”蔣介石扭頭問道。

(未完待續)

第二節 川軍(二)第八節 刺廖(二)第六節 和約(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五節 友人(三)第二節 川軍(五)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第十四節 圍殲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五節 友人(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三)第五節 盟國(四)第十節 風雲(七)第五節 曙光(四)第四節 戰鼓(四)第九節 魅影(一)第三節 暗戰(七)第四十七節 萌芽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五節 積聚(六)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四節 九天之上(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二)第一節 陰謀(八)第五節 圈套(三)第一節 蟄伏(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三節 狙擊(五)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五節 突擊(五)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七節 風波(十)第二節 陝北行(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三節 調整(四)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三節 狙擊(六)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四)第九節 豪賭(四)第七節 生機(一)第三節 太行行(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二)第二節 初戰(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四)第四節 九天之上(八)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三)第六節 突破(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九節 魅影(一)第八節 日薄(十三)第十二節 陰雲第五節 曙光(二)第三節 前哨戰(一)第七節 風波(九)第五節 兩全(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八)第二節 初戰(九)第四節 外交(九)第八節 轉折(二十三)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一)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一)第四節 外交(八)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五節 雲集(二)第六節 突破(五)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三節 戰鼓(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四)第二節 川軍(六)第四節 密林血戰(八)第六節 新雲南(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三節 聚才(三)第八節 轉折(五)第三節 會戰(十五)第三節 戰鼓(七)第二十節 兵油子(二)第三節 戰天津(十五)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五)第三節 戰鼓(十二)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九節 魅影(十五)第七節 風波(七)第二十五節 雲聚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七節 風暴第四十六節 旁觀(五)第五節 雲集(三)
第二節 川軍(二)第八節 刺廖(二)第六節 和約(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五節 友人(三)第二節 川軍(五)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第十四節 圍殲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五節 友人(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三)第五節 盟國(四)第十節 風雲(七)第五節 曙光(四)第四節 戰鼓(四)第九節 魅影(一)第三節 暗戰(七)第四十七節 萌芽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五節 積聚(六)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四節 九天之上(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二)第一節 陰謀(八)第五節 圈套(三)第一節 蟄伏(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三節 狙擊(五)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五節 突擊(五)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七節 風波(十)第二節 陝北行(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三節 調整(四)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三節 狙擊(六)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四)第九節 豪賭(四)第七節 生機(一)第三節 太行行(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二)第二節 初戰(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四)第四節 九天之上(八)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三)第六節 突破(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九節 魅影(一)第八節 日薄(十三)第十二節 陰雲第五節 曙光(二)第三節 前哨戰(一)第七節 風波(九)第五節 兩全(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八)第二節 初戰(九)第四節 外交(九)第八節 轉折(二十三)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一)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一)第四節 外交(八)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五節 雲集(二)第六節 突破(五)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三節 戰鼓(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四)第二節 川軍(六)第四節 密林血戰(八)第六節 新雲南(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三節 聚才(三)第八節 轉折(五)第三節 會戰(十五)第三節 戰鼓(七)第二十節 兵油子(二)第三節 戰天津(十五)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五)第三節 戰鼓(十二)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九節 魅影(十五)第七節 風波(七)第二十五節 雲聚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七節 風暴第四十六節 旁觀(五)第五節 雲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