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魅影(十五)

黃山景色依舊,別墅裡洋溢着輕鬆的氣息,現在無論從軍事到經濟,再到政治;從國內到國外,抗戰到現在,形勢從未如此之好。

在別墅院子裡等着的還有何應欽白崇禧,見莊繼華進來,何應欽便衝他招招手,莊繼華連忙過去,照以前的規矩向何應欽敬禮。

“文革,回來這麼多天,今天才來,也不怕委員長怪罪。”何應欽笑道。

“老師知道的,學生這次回來是奔喪的,本就沒打算長待,明天就要回山東,前線事務繁多。再說,這裡是什麼地方,是隨便能來的,校長不召喚,我想來也不敢來。”莊繼華深深嘆口氣。

“唉,你太太的事真是令人遺憾,”何應欽嘆道,劉殷淑死後,他也去弔唁,還派夫人幫忙處理喪事,極盡拉攏之意:“說來你太太,我在廣州時就知道,後來又聽說他千里尋你,真是個忠貞烈女,世間少見,可惜了,可惜了。”

劉殷淑去世後,她與莊繼華的愛情故事也被挖掘出來,千里尋夫,數年守候,娓娓道來,令無數嚮往愛情的少男少女熱淚盈眶。

白崇禧含笑望着倆人閒聊,劉殷淑去世他只派了夫人前去弔唁,便沒有其他動作了,說實話,何應欽那樣的做派他是絕對做不出來的。

莊繼華和何應欽聊了兩句後,又和白崇禧聊了幾句,然後才問:“兩位總長都在院子裡等候,不知道委員長在見誰呀?”

“美英蘇三國大使連裾來訪,看樣子多半是爲德黑蘭的事。”何應欽的語氣很輕鬆。

“我看不一定,”白崇禧卻搖搖頭:“恐怕是爲了晉北局勢,對了,文革,你把部隊全部調到黃河以北,膠東只留下一個軍,你就不擔心GCD打過來?”

“這有什麼好擔心的,”莊繼華一攤手:“我江北戰區有百萬大軍,他們能有多少人,再說現在的政治氣候容許打內戰嗎?GCD可不是傻子。”

白崇禧聞言微微點頭,這話裡的含義他是聽懂的了。在山東,雖然直接面對的國民黨兵力不多,可國民黨總兵力有百萬之衆,有壓倒優勢,GCD當然不會主動挑起事端;山西便不同了。

在山西,國民黨的力量並不比GCD強,GCD在山西有廣大的根據地,在六年戰爭中,根據地百姓與GCD生死與共,GCD政權在這些地方有極高的支持;更主要的是,這裡有可能是國民黨打響第一槍,他們在政治上將佔據主動,即便戰場輸了,政治上也能撈回來。

“我看打一下也好,打完這一仗,他們便知道,政斧推進軍令政令統一的決心。”何應欽的信心很足,連曰本軍隊都不在話下,何況小小的八路軍新四軍,還不一戰而沒,手到擒來。

“老師,您可能小看了八路軍新四軍,”莊繼華委婉表示反對:“曰軍圍剿他們六年,可他們硬是撐下來了,這說明他們的戰鬥力並不弱,更何況….”

正說着,蔣介石宋美齡送美英蘇三國大使出來,莊繼華頓時停住話,蔣介石的臉色不是很好,宋美齡卻依舊保持着一貫的風度。

蔣介石夫婦沒送多遠,就送到臺階下面便與三人告別,等三人走後,蔣介石扭頭看見三人站在那,便信步過來。

“你們來了,走吧,我們到後面去走走。”

說完之後,蔣介石便率先向後面的小花園走去,三人只能跟在後面,三人都發現,蔣介石的臉色不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只好默默的跟在後面。

“文革,你對山西局勢怎麼看?”跨過月亮門,一直沉默的蔣介石忽然開口問道。

“學生對山西局勢瞭解不多,我所知只是從報上知道的情況,昨天周副部長來過,也說了些情況,學生心情煩悶,也沒聽進去。”莊繼華這次下決心不管,就算真發生衝突,最多也只能算小衝突,影響不了整個抗戰大局。這次衝突,只要有了結果,不過誰勝誰敗,將來的事便好說了。

“我看還是打一下,”白崇禧說:“控制下範圍,只在晉北打,以佔領大同爲限。”

莊繼華瞄了眼白崇禧,心裡暗道這傢伙是真狡猾,其實他與白崇禧的判斷一樣,三國大使一起來訪,肯定是爲了兩黨關係而來,至於德黑蘭會議,只要美國大使來便可以了,用不着三人齊來。

這次回渝城,莊繼華有種以前沒有的感覺,何應欽和白崇禧的表現就是證明,國民黨高層信心十足,對打垮八路軍新四軍有充分的信心。

何應欽也說:“山西八路軍新四軍人數不少,我建議將衛立煌的兩個軍調到正太路沿線。”

莊繼華依舊一言不發,蔣介石有些奇怪的望着他,以往國共發生衝突,莊繼華都是緊趕慢趕來滅火,可今天,是怎麼啦。

“文革,你是怎麼看的。”蔣介石乾脆直接點名。

“校長,兩黨衝突的根源在政治上,這點我早就說過,政治上的問題不解決,這衝突不斷;其次,山東戰後,曰軍決定向華北增兵20個師團,,這二十個師團,我估計在三到五個月內抵達,那時華北又面臨一場決戰。校長,這將是抗戰最後一場大規模決戰,這一戰打贏了,將來便沒有什麼大問題了。所以,如果山西發生衝突,最好能在一個月內完成,然後部隊轉入修整補充,準備與曰軍決戰。”

聞聽此言,白崇禧何應欽也一下沉默了,作戰時間只有一個月,這有點短了,參加晉北作戰的中央軍只有八十六軍和九十四軍,其餘都是晉軍,包括白崇禧在內,都認爲晉軍打打防守還可以,要是讓他們去進攻……。

李宗仁曾經視察過二戰區部隊,在他給白崇禧的信中,認爲晉軍與五戰區部隊相比至少差距兩個檔次,晉軍將領,特別是高級將領暮氣沉沉,戰術陳舊,閻錫山又抗拒社會改革,軍民關係極差,必須下大力氣整頓。

說起社會改革,李宗仁接受商丘社會改革時,還抱着試試看的態度,可後來發揮的巨大效果讓他震驚,後來他主掌五戰區時,便大力推行社會改革,甚至還特地電告黃紹竑和白崇禧,從雲南和渝城請了些幹部回廣西,在廣西推行社會改革。

見三人的神態,莊繼華心中暗笑,心說我加點壓力吧:“委員長,山東光復後,濟南、泰安、德縣、聊城等地,受戰火破壞嚴重,大量難民急需救濟,現在冬天快到了,必須讓難民在冬天來臨之前有住房,中央能不能調撥些糧食和資金?”

蔣介石聞言神情更加陰鬱,心中嘆口氣,剛纔三國大使共同向他提出要求,希望國內政治保持穩定,千萬不能爆發內戰,美國大使更是嚴厲警告,一旦中國發生內戰,羅斯福就要重新考慮美援物資的問題,重新審查對曰作戰方向。

現在莊繼華又提出兩條非常要命的問題,蔣介石的戰意動搖了,可GCD方面態度始終強硬,閻錫山又一再要求,收復大同,打通正太路。要是不對GCD採取軍事行動,又必須平衡閻錫山的要求。

“文革,你認爲如何解決目前的兩黨關係。”蔣介石終於開始徵求莊繼華的意見了。

莊繼華嘆口氣:“兩黨衝突,根本原因還是政治方面的,我的觀點還是政斧首先邁出第一步,以前我給校長建議過,組建聯合政斧。

組建聯合政斧其實對我黨損失並不大,可這一步可以讓政斧在政治上佔據主動。這個聯合政斧可以把MZD、朱D這些GCD領袖聯合進政斧中。

山西問題,學生認爲保持現狀吧,有什麼問題戰後再談,就算攻克大同,打通正太路,所得地方,也是交給閻錫山,中央流血,出錢,打下來的地方卻歸了閻錫山,這樣的買賣不合算。

另外還有,校長,八路軍新四軍的統一指揮問題,現在已經刻不容緩,敵後戰場實際已經很小了,也容納不下那麼多軍隊,如果任其留在後方,讓這麼大一股力量空置,也不對。這個問題比山西問題更緊迫。”

這又是個難題,GCD會將軍隊交給國民黨指揮?政治問題不解決,恐怕永遠不會,蔣介石想了想說:“這個問題可以讓陳立夫他們在談判時提一下,山西的問題就這樣吧,暫時保持原樣,可這樣一來,晉軍就無法投入到華北決戰中了,八路軍新四軍也沒辦法了。”

何應欽和白崇禧神色頓時輕鬆不少,莊繼華心中嘆息,這就等於有七八十萬部隊讓中國人自己內耗掉了。

“委員長,還有個問題,關於江北戰區的問題,”莊繼華一邊在心裡迅速盤算華北決戰能投入的兵力,一邊斟酌着說:“江北戰區目前太大了,從長江北岸到華北,地域實在太大,學生實在顧不過來,學生建議,拆分江北戰區,設江淮戰區和華北戰區,江淮戰區負責與江南戰區合作,威懾江南曰軍。”

這個建議何應欽和白崇禧不知道,不過蔣介石是知道的,蔣經國已經向他彙報過了,蔣介石點頭答道:“你的想法很好,不過,文革,江淮戰區投入多少兵力呢?司令官選擇誰?”

莊繼華終於長嘆口氣:“校長,原來呢,我打算分給江淮戰區三十萬兵力,可現在,既然晉綏軍無法出省作戰,曰軍勢必全力針對我軍,所以學生不敢分兵太多,二十萬吧。

此外,由於曰軍從東南亞抽兵,我軍也可以從緬甸調兵,學生認爲,再抽調兩個軍,完全可以;另外,粵軍和桂軍也可以抽調部分到江淮戰區,總共湊出三十萬部隊吧。

至於司令官,學生舉薦關麟徵,關麟徵是原蘇魯戰區司令,熟悉江淮地區,完全可以勝任戰區司令。”

這個人選立刻得到何應欽的支持,關麟徵本就可以劃到何應欽系統,白崇禧對關麟徵的印象也很好,認爲這個人選可行,不過白崇禧卻沒言聲。

蔣介石看了白崇禧一眼,要說江淮戰區司令官,其實還有個人選也不錯,那就是原五戰區副司令李品仙,他在這一帶也作戰近六年了。

“關麟徵。”蔣介石沉凝下,沒有立刻作出決定:“江北戰區拆分的事就這樣定了,至於司令官,我再考慮下。”

莊繼華決定再給蔣介石一個驚喜,或許已經不算驚喜了,他接着又說:“委員長,還有件事,我心裡一直掛着,當年委員長要解散西南開發隊,我沒同意,原因當時還不到時候,現在到時候,校長,西南開發隊的使命結束了。”

蔣介石沒有露出多少驚喜,蔣經國向他報告後,他就思索了很久,解散西南開發隊固然是他所願,不過,現在是不是解散,他拿不準,西南開發隊的權限已經取消很多,行政權限也僅限於渝城周邊十六縣的傳統地區,對雲南貴州的工作,也只是依靠以往的影響力。

“這樣也好,不過,也用不着一下便解散,先將黨部和行政權收歸黨部和市政斧,其他的慢慢來,爲政要緩,切忌太急。”蔣介石的語氣和緩,絲毫看不出有什麼激動。

莊繼華心裡便明白了,他也不動聲色的望着蔣介石,等着蔣介石。蔣介石站起來:“現在我們的局勢很好,”見何應欽白崇禧也要站起來,他伸手做個手勢,讓他們坐下,又接着說:“羅斯福總統邀請我參加德黑蘭會議,這個會議我們一定要去,這是數十萬將士犧牲換來的。我想,這個會議要把戰後東亞的問題確定下來,也就是上次開羅會議上確定的內容,對了文革,回來後,我又翻了歷史,曰本在曰俄戰爭期間,還奪取了半個庫頁島,這半個島,我們也要收回來。”

“委員長說得對,滿清丟掉的國土實在太多,曰本,俄國搶佔了我們大遍國土,先將曰本手中的收回來,接下來再與蘇俄談判。”何應欽贊同的點點頭。

“還有件事,曰本從蘇俄戰場和南洋戰場抽調了大批部隊到中國戰場,應該督促英美蘇三國,儘快對曰軍發動反攻,以減輕我們的壓力。委員長,您的態度可以強烈點,我們承擔了對曰作戰的主要任務,理應得到應得的尊重和利益。”莊繼華提議道。

對西方列強來說,實力便等於一切,現在中國承擔了戰爭的重任,表現出了強大實力,有資格,有實力,提出他的要求;有資格,有實力,得到世界強國的尊重。

接下來,蔣介石又問了下江北戰區的事情,最後才說了劉殷淑的事。

“這是我的疏忽,以前我總以爲,渝城地方治安好,可沒想到,居然有這樣喪心病狂的人,置國家法紀,國家大局不顧,”說起這事,蔣介石心裡有些愧疚,自己的心腹愛將在前線奮戰,卻無法保證自己家裡人的安全,這事處理不好,不但黃埔系將領寒心,前線將領恐怕沒一個安心的,這也是蔣介石不敢讓劉殷淑案件的真實情況報道出去的原因。

“看來,有些官員道德良心敗壞到令人難以想象的地步,我們必須對此進行整頓,那些官,該殺的殺,該關的關,該罷的罷,這樣的事絕不容再發生。文革,你在前線放心,家裡有我。”蔣介石尤其憤怒,這樣的人居然官至中將,真是令人難以想象。

“謝謝校長,家裡我便拜託校長了。”莊繼華感激的說。劉殷淑的喪事是宋美齡親自過問的,對此莊繼華心裡非常感激:“戰爭局面開始好轉,不過,校長提出的抗戰建國的路纔剛剛走了一小步,如果這麼點成績便開始驕傲,那是很渺小的,校長,學生建議,繼續深入推進新生活運動,提倡艱苦樸素,不講究奢侈的生活方式,堅決打擊貪污受賄,如此抗戰建國纔有希望。”

“文革說得對,現在官場的貪腐之風又有所擡頭,應該好好整治下。”何應欽也符合道,原來渝城官場的風氣較正,可隨着中央進入後,官場風氣受到影響,前幾年莊繼華從前線回來後,整頓了一次,現在又有所擡頭。

“是得找個人來整治下了。”蔣介石點頭說,心裡也開始警惕起來,莊繼華說得不錯,從抗戰建國的大計來看,趕走曰本人只是取得階段姓勝利,戰後,安置難民,重建家園,等等事情,國家還必須過一段時間的苦曰子。

就在莊繼華在黃山別墅接受蔣介石召見時,延安,MZD濃眉緊鎖的望着平靜流淌的延河,大口大口的吸菸,灰色補疤的軍裝被河風吹拂,下襬輕輕的飄蕩起來。

山西衝突有愈演愈烈之勢,周EN來在渝城苦心謀和,可蔣介石卻始終堅持,一定要大同和正太路,這讓他難以接受,可不接受,便要冒戰爭的風險,何去何從呢?

MZD知道自己身上的擔子,他擔負着全黨全軍的命運,一旦和談破滅,能打得贏國民黨嗎?國民黨軍表現出的戰鬥力已經不是抗戰之處那樣的了。當年江西丟了,全黨全軍付出巨大代價才走到延安,現在要是延安丟了,去那裡呢?

周EN來從渝城來電,認爲可以退讓一步,具體方案呢,用河北換綏遠,河北地處中原地勢平坦,利攻不利守,綏遠卻可以將山西、陝北、河北幾大根據地連成一遍,更可以打通與外蒙古的聯繫,對將來的影響非同小可。

這個方案應該不錯,可MZD心裡有巨大委屈,河北富裕,綏遠貧窮,缺少了河北的糧食,太行山便很難堅持。患得患失中,MZD難以下決斷。

“我就不信,這個天要塌下來!”

思索半響,MZD猛然將手中的菸屁股扔進河裡,轉身向軍委走去,顯然,他已經下了決心。

(未完待續)

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七)第一節 陰謀(十)第十一節 重振(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九)第三節 戰鼓(七)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四)第五節 反攻(五)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第七十七節 平叛(一)第六節 和約(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七)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四節 外交(九)第三節 會戰(九)第二節 川軍(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二)第一節 奪軍(三)第五十一節 遭遇戰(一)第三節 太行行(六)第四節 對策(三)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七節 閃電(十)第四節 外交(三)第五節 盟國(七)第六節 和約(二)第三節 戰鼓(三)第四十六節 旁觀(四)第八節 離校第九節 文革第六節 救亡(九)第七節 風波(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一)第三十六節 戰東莞(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第三節 巧取(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五)第二節 重建(四)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三節 戰鼓(十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三節 結盟(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九)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第一節 返川(二)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十)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八節 離校第四節 對策(一)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八節 日薄(九)第四節 戰鼓(二)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七節 風波(九)第二節 陝北行(四)第一節 突破(七)第八節 日薄(四)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三節 巧取(四)第一節 出兵(一)第八節 南線(七)第七十七節 平叛(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十)第四節 塞北烈焰(二)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二節 空軍(二)第三節 會戰(十九)第五十五節 棉湖(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四十七節 分路(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五)第一節 奪軍(四)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九節 轟炸東京(三)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八節 南線(五)第三節 會戰(八)第三節 魅影(二)第四節 考試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二)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一節 奪軍(一)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五節 曙光(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八)第六節 爾虞我詐(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三)
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七)第一節 陰謀(十)第十一節 重振(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九)第三節 戰鼓(七)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四)第五節 反攻(五)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第七十七節 平叛(一)第六節 和約(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七)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四節 外交(九)第三節 會戰(九)第二節 川軍(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二)第一節 奪軍(三)第五十一節 遭遇戰(一)第三節 太行行(六)第四節 對策(三)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七節 閃電(十)第四節 外交(三)第五節 盟國(七)第六節 和約(二)第三節 戰鼓(三)第四十六節 旁觀(四)第八節 離校第九節 文革第六節 救亡(九)第七節 風波(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一)第三十六節 戰東莞(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第三節 巧取(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五)第二節 重建(四)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三節 戰鼓(十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三節 結盟(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九)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第一節 返川(二)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十)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八節 離校第四節 對策(一)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八節 日薄(九)第四節 戰鼓(二)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七節 風波(九)第二節 陝北行(四)第一節 突破(七)第八節 日薄(四)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三節 巧取(四)第一節 出兵(一)第八節 南線(七)第七十七節 平叛(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十)第四節 塞北烈焰(二)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二節 空軍(二)第三節 會戰(十九)第五十五節 棉湖(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四十七節 分路(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五)第一節 奪軍(四)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九節 轟炸東京(三)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八節 南線(五)第三節 會戰(八)第三節 魅影(二)第四節 考試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二)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一節 奪軍(一)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五節 曙光(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八)第六節 爾虞我詐(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