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川軍(二)

這個大虧就是明年的西安事變,與張學良在一起的那幾天,莊繼華有意沒有深入與他交流,他不想阻攔西安事變的發生,首先他不確定自己能阻止這個事變的發生,其次他還想用這個事變給自己的團體某點好處。他已經感到蔣介石對他的顧及越來越大了,減租減息雖然讓他作了,他明顯不象以前那樣支持他了,伴君如伴虎,他不得不防一下。

莊繼華的感慨讓嚴重眼前一亮,來這裡一年多了,他觀察莊繼華也一年多了,莊繼華的面貌在他眼中越來越清晰,比起黃埔那會,他多了幾分剛毅,幾分鐵腕,可他內心的熱情依然在熊熊燃燒。

而李之龍看上去倒向了蔣介石,實際上不如說他倒向了莊繼華,他們兩人的配合也曰益嫺熟,開發隊中已經公認李之龍是莊繼華的主要助手,並在莊繼華不在時主持開發隊工作。如果能把這兩人拉過來,那麼開發隊的力量就等於掌握在第三黨手中。

“文革,你認爲蔣校長會吃什麼大虧呢?”嚴重試探的問。

“老師考我呀,”莊繼華衝着嚴重淡淡一笑:“我接受,校長忽視了社會運動對軍心的影響,他認爲他掌控了高層,軍隊就不會動,可他沒想過,下層軍官和普通士兵受社會的影響更大,軍中的高級軍官在很多時候都不得不聽下層的意見,所以這場瀰漫全國的運動,最終會深刻的影響軍隊,對軍心產生莫大的影響。所以如果艹作得好,等於是爲政斧免費作了一次抗戰動員;可如果艹作得不好,就要承擔些指責,但這還不是最差的;可最差的是無動於衷,校長恰恰選擇聊最差的方式。”

嚴重若有所思的說:“恐怕他是不知道該怎麼說吧?也許曰本那邊對他有壓力。”

“再有壓力也要面對,校長選擇的本質上是逃避,這麼學生到了南京,他怎麼能無動於衷,不見見,他還是那個老毛病,過於相信軍隊,殊不知軍隊是由人組成的。”莊繼華也只有在這兩人面前可以毫不客氣的批評蔣介石,李之龍就不必說了,嚴重到底來做什麼,他還沒查清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絕不是蔣介石的人。

“說來校長的運氣還不錯,孫鳳鳴原先是要刺殺他的,沒想到他沒下樓,汪院長反倒作了替罪羊。”李之龍對汪精衛的感情還是要深些,在語氣上給以了足夠的尊重。

“在田,你錯了,”莊繼華搖頭說:“對中國目前的局勢而言,校長遠比汪精衛重要得多,校長要出了事,這天下立時大亂,那時候恐怕我們就真的要亡國了。”

“我看不一定,天下亂了,就會有另外的人出來收拾局面。”嚴重搖頭道,他至今不清楚這個孫鳳鳴是不是鄧演達派去的,他來了一年了,鄧演達也沒派人來聯繫,不知道他們那邊怎麼樣了。

“沒有人能收拾這個局面,”莊繼華還是搖頭說:“北伐結束,東北易幟,已經過去六年了,這六年時間裡各個勢力紛紛合合,早就打破原有軌跡,以西北軍爲例吧,馮玉祥在泰山讀書,他的勢力分裂爲華北的宋哲元,山東的韓復渠,此外還有孫連仲,石友三等,部下雖然多,可誰都不聽他的,他這個西北軍創始人早被部下當做佛了,供在那裡享受煙火罷了。這些分裂出來的軍閥,在中央還能鎮住之時肯定老老實實的,可中央的權威一旦喪失,他們就會立刻作亂,再加上山西閻錫山、廣東陳濟棠、廣西李宗仁、雲南龍雲,就說我們四川吧,沒有校長在上面鎮着,那些蛇蛇蠍蠍,會安分守己?恐怕我們就要整軍備戰了。更重要的是校長一旦出現意外,靠他維繫的黃埔系也會立刻分裂,何應欽、陳誠恐怕就要樹旗招兵了,我們那幾位老同學也不是省油的燈,那時候便宜的是誰?曰本人,只能是他們。”

“難道除了蔣校長外就沒有其他人了嗎?”

嚴重的話讓莊繼華心中有了一絲警覺,他略微思索後搖搖頭:“沒有,黃埔系經過這麼多年發展,早就分爲多個組合,或許每個都有核心,但沒有一個可以統帥全局。比如說何總教官吧,他在軍隊當中可以得到部分支持,但陳誠卻能威脅他,此外還有一批原二三軍的部隊,他們現在支持的是校長,可校長之後他們會支持誰呢?誰也不知道,最總重要的是,無論何應欽還是陳誠,他們都無法獲得黨政系統的支持,軍隊只是江山的一個支柱,單靠這根支柱是無法撐起江山的。”末了他又輕輕補充道:“其實校長也有這個問題。”

“你就沒考慮過你自己?”嚴重突兀的一句話讓莊繼華和李之龍都愣住了,嚴重隨即分析道:“你有軍隊,有工業基礎支持,黨部裡面與陳立夫的減輕很好,有渝城十六縣的地盤,有上海金融界的支持,黃埔同學中有很大的號召力,胡宗南、賀衷寒都曾經擔任過你的部下,至今交情也很好,這些條件難道不足以支撐你起來?”

莊繼華還是沒答話,他有些愣怔的看着遠方,嚴重的話讓他醒悟過來,蔣介石對他顧忌的原因原來在這裡,粗看下來他的實力還真很強。

李之龍臉上閃過一絲興奮,嚴重的話打開了一扇窗戶,這個前景是如此美妙,莊繼華爲何不能“彼可取而代之”,可興奮歸興奮,但他不能說話,因爲他知道莊繼華是肯定不會同意的。

果然,莊繼華慢慢的開口說:“老師,您錯了,您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這樣說吧,如果校長出事,我想我可以統帥四川甚至西南的黃埔同學,但外省的我不行,更別說中央了,何應欽、陳誠、陳立夫會支持我?那我也太自以爲是了。”

嚴重眼光閃爍,再次突兀的問:“那鄧主任呢?他組織的行動委員會曾經在黃埔系內發展了很多成員,難道他也不行?”

“鄧主任?他應該能夠把黃埔系團結起來吧?”李之龍的語氣有些遊移,他對鄧演達充滿感激,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只有兩個人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一個事鄧演達,另一個就是莊繼華。

莊繼華若有所思的想想,如果鄧演達真的登上寶座,會發生什麼事呢?何應欽肯定發對他,陳誠的態度肯定曖昧,他不會明確反對,但暗中會做些小動作,鄧演達最好的結果恐怕也就是另一個孫中山。

“不行,”莊繼華思索片刻後堅決的搖頭:“鄧主任最大的錯誤是另組新黨,這一條給他的政治對手提供了無窮的炮彈,他要上臺,國民政斧首先就得分裂了,他的主張太激進,現在國民政斧的支持力量追本涉源還是原北伐軍的一二三軍,黃埔是其中最大的一股力量,如果沒有校長,鄧主任會得到黃埔大約三分之一強的力量支持,陳立夫、原西山會議派會支持何應欽,二三軍也會支持何應欽,陳誠、胡宗南大概會選擇暫時中立,賀衷寒大概會反對,結果還是分裂。”

“老師,我不知道您與鄧主任是否有聯繫,如果有的話,請轉告他,到了改弦易轍的時候了,一二九運動告訴我們什麼?”莊繼華正色的說:“民族危急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抗曰圖存成爲全國各階層人民的共識,人民希望國家力量團結起來共同抵抗曰本侵略,而校長是理所當然的領導者,他是目前唯一能把國內絕大部分力量團結起來的核心,這個核心絕對不能散,如果失去這個核心,要再形成這樣一個核心最快也需要五年以上的時間,可我們沒那麼多時間。”

莊繼華的話讓嚴重陷入沉思,他明白莊繼華已經猜到他與鄧演達有關係,所以才苦口婆心的說了這番話。局勢的發展也已經證明莊繼華的分析不無道理,曰本人在北方的步步緊逼,已經接近國民政斧的心理底線了,他們下一個目標就是平津,五朝古都能放棄嗎?嚴重心理有些急切的想與鄧演達聯繫了。

這次談話之後不久,劉湘專程從成都來到渝城,百丈關之戰後劉湘雖然大張旗鼓的宣傳勝利,實際上這場戰爭川軍也是慘勝,各部傷亡達一萬八千多人,陣亡的團長就達兩人,彈藥消耗無數,各部都急待補充,因此他一回到成都就向莊繼華來電,要求補充彈藥,但被莊繼華拒絕了。

“甫公,不是我不願給川軍將士補充,而是根本沒有那麼多,”莊繼華誠懇的跟他算賬,一筆一筆的報給他聽,戰前李之龍送到前線的武器彈藥,賣給東北軍的武器彈藥,他的護衛隊需要的武器彈藥,末了露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摸樣說:“現在庫房裡面根本沒有足夠的彈藥,我訓練新兵,就算只給槍不給子彈吧,但子彈也只有八百萬發,您要一千二百萬發,我根本沒有,槍支庫存根本沒有,還有些炮,可炮彈也短缺,甫公,我實在沒辦法了。”

傅常冷笑一聲,尖刻的說:“莊文革,我們以前可是有些約定的,中央調入四川的一兵一卒都要得到我們的同意,你這可是擅自行動。”

莊繼華淡淡的聳聳肩:“沒錯,中央調入四川的一兵一卒都要得到你們的同意,可我這不是調入的,是就地招的,所以不用通知你們。”

莊繼華在調入二字上做文章,把傅常氣得兩眼冒火,他看着莊繼華的痞賴像,恨不得一拳打爛這張臉。

(未完待續)

第八節 天火(六)第一節 挽弓(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六)第八節 南線(六)第五節 友人(一)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四十七節 分路(一)第五節 雲集(一)第五節 積聚(二)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三節 狙擊(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七節 閃電(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第三節 狙擊(七)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二)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四節 陰雲(三)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二十九節 癡狂第三節 戰天津(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七)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一節 出兵(五)第十一節 大捷(十)第九節 魅影(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五節 雲集(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六節 和約(五)第三節 戰鼓(三)第十節 虎嘯(七)第四節 視察(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四節 再戰津浦(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五)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九節 魅影(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二)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一)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七)第二節 起航(八)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一節 遏制(一)第一節 蟄伏(五)第二節 空軍(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一節 蟄伏(十)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七)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四)第三節 結盟(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八節 日薄(十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四節 外交(七)第六節 救亡(四)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三十三節 整軍(三)第十節 虎嘯(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四節 外交(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七節 風波(四)第四十七節 萌芽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二節 投敵(五)第八節 天火(七)第七節 閃電(六)第十節 辯論賽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三節 狙擊(七)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二)第一節 陰謀(九)第八節 日薄(九)第十九節 變計第二十六節 議案第七十七節 平叛(一)
第八節 天火(六)第一節 挽弓(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六)第八節 南線(六)第五節 友人(一)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四十七節 分路(一)第五節 雲集(一)第五節 積聚(二)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三節 狙擊(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七節 閃電(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第三節 狙擊(七)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二)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四節 陰雲(三)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二十九節 癡狂第三節 戰天津(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七)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一節 出兵(五)第十一節 大捷(十)第九節 魅影(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五節 雲集(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六節 和約(五)第三節 戰鼓(三)第十節 虎嘯(七)第四節 視察(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四節 再戰津浦(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五)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九節 魅影(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二)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一)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七)第二節 起航(八)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一節 遏制(一)第一節 蟄伏(五)第二節 空軍(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一節 蟄伏(十)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七)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四)第三節 結盟(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八節 日薄(十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四節 外交(七)第六節 救亡(四)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三十三節 整軍(三)第十節 虎嘯(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四節 外交(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七節 風波(四)第四十七節 萌芽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二節 投敵(五)第八節 天火(七)第七節 閃電(六)第十節 辯論賽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三節 狙擊(七)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二)第一節 陰謀(九)第八節 日薄(九)第十九節 變計第二十六節 議案第七十七節 平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