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

“德鄰,你的意見呢?”蔣介石扭頭問李宗仁,李宗仁有些猶豫,就任五戰區的好處肉眼可見,比如兵力就是一戰區的兩倍以上,而且戰區位置更加重要。但他感到此刻的五戰區戰績顯赫,正因爲戰績顯赫,壓力也就更大,稍有差池,一身威名即斷送在此。

“戰區調整剛剛公佈,現在就調整兩個戰區的司令官,是否妥當,置於我本人,當聽從中央調遣。”李宗仁斟酌着說,他的意思其實已經很明白了,如果你用我,我就去;但話我要說在前面,將來有什麼不能全怪在我身上。

林蔚心裡偷笑,他認爲李宗仁這是在矯情,試想五戰區迭經勝利,士氣高昂,幾支西南部隊和中央軍裝備精良,而且莊繼華抓緊時間實施的社會改革已經初見端倪,民衆支持度極高,不管是誰接任,在短期內都會獲得極大利益,這樣的果子不撿豈不是傻子。

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蔣介石居然立即採納了李宗仁的意見:“德鄰說得對,臨陣換將已經是兵家大忌,一下子換兩個,那更是忌上加忌,我看德鄰還是不動的好。”

莊繼華、林蔚、白崇禧目瞪口呆,李宗仁不動聲色,何應欽面沉似水,各自想着蔣介石下面要推出那個人。

“蔣銘三是員虎將,不如讓他接任五戰區司令。”蔣介石提出了他的人選。何應欽心頭一愣,差點立刻出言反對。

蔣鼎文在東征北伐,乃至中原大戰時都算得上虎將,可自從三一年剿共兵敗後,意氣消沉,這幾年在陝西吃喝瓢賭樣樣俱全,虎將之威早已蕩然無存,在黃埔系中納妾的很少,蔣鼎文就納有兩妾,而且據說他還患有嚴重的姓病,讓這樣一個人來統帥五戰區數十萬虎狼之士,能行嗎?

何應欽此時左右爲難,感情上他願意支持蔣鼎文,理智上卻感到不妥。就在他斟酌時,莊繼華首先開口了。

“校長,蔣老師久在西安,對曰軍戰略戰術均不熟悉,而且,五戰區軍隊繁雜,對各級將領也不熟悉,我以爲還是德公合適。”莊繼華不清楚蔣鼎文的近況,對他沒有惡感,但很顯然李宗仁更瞭解五戰區,更重要的是五戰區現在實際上已經是一戰區的後盾,一戰區只能算是五戰區的前沿。

“德鄰不是說了嗎,同時調整兩個戰區司令官是不妥當的,”蔣介石平靜的說:“況且一戰區剛剛增加兵力,我看德鄰還是暫時不動爲好。”

可莊繼華不打算退讓,他堅持說:“兵法不能生搬硬套,臨陣易將是指防止不熟悉的將領擔任指揮,一戰區完全可以平穩過渡,德公出任五戰區,一戰區可以由衛立煌或者湯恩伯將軍接任,他們同樣熟悉一戰區,如果德公不合適五戰區,學生舉薦白崇禧將軍或孫連仲將軍,他們同樣合適。”

多少年沒人敢這樣當面頂撞了,蔣介石臉上怒氣一閃而過,他強壓心中的怒火:“文革,你的想法是好,當孫連仲威望不夠,健生總參謀部需要他,我看就這樣定了。”

何應欽見莊繼華還要直言相抗,連忙勸道:“文革,校長所慮甚是,五戰區肩負保衛武漢的重任,況且上有總參謀部,下面的光亭都是黃埔同學定能協助他儘快熟悉情況。”

何應欽邊說邊向莊繼華遞眼色,示意他別再堅持了,莊繼華卻似乎沒有看見依舊堅持道:“五戰區未來作戰任務十分繁重,而且是曰軍的攻擊重點…。”

“文革,”蔣介石臉色更加陰沉,他打斷莊繼華的話,語氣逐漸變得嚴厲:“曰軍的動向我們清楚,不用你艹心,五戰區的事情我相信銘三將軍完全可以處置好,他也是國家上將。”

莊繼華還是不死心,林蔚這時感到必須出面了,再發展下去,蔣介石必然當場發難,恐怕會當場處置莊繼華,那時就難以轉圜:“文革,不用再說什麼了,你的顧慮委員長不是沒想過,五戰區兵力雄厚,況且戰區副司令不是還有孫連仲將軍嗎,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林蔚邊說邊向莊繼華使眼色,眼中的焦急流露無疑,李宗仁也輕輕碰碰莊繼華,讓他住嘴,莊繼華壓壓心頭的火氣,此刻他非常不滿,他清楚蔣介石此舉的目的,林蔚所說五戰區兵力雄厚就是暗示,蔣介石不會讓桂系再掌控一個兵力雄厚的戰區,對這點李宗仁白崇禧恐怕也心知肚明,所以他們不好開口。

“校長,五戰區幅員廣闊,常有捉襟見肘之感,學生建議再增加一兩個戰區副司令。”莊繼華壓壓心中的火氣,知道無法阻止蔣鼎文,只好退而求其次。

“你們的意見呢?”蔣介石見莊繼華讓步,心中的火氣稍微下去點,扭頭問白崇禧和何應欽。

“我看可以,以前德公在時不就是兩個副司令嗎。”白崇禧很爽快的表示支持,這是對莊繼華力挺李宗仁的回報。

“五戰區從商丘到長江北岸,戰區涉及三個省,比一戰區複雜數倍,”何應欽卻更是在猜想莊繼華此舉是不是要分蔣鼎文的權,他對蔣鼎文出任五戰區有些迷惑,畢竟蔣鼎文以前的仗打得不錯,就算生活腐化,指揮能力應該還在;不過作爲一種預防,他還是認可莊繼華的行爲,所以他斟酌着說:“設兩個副司令是應當的。”

“除了孫連仲外,另一個你們屬以誰?”蔣介石說的是你們,但目光卻是在詢問莊繼華。莊繼華也不客氣:“學生舉薦三人供校長參考,廖磊將軍、鄧錫侯將軍和胡宗南將軍。”接着他挨個分析:“鄧錫侯將軍是國家上將,所部川軍堪稱精銳,一直是南線作戰的主力,瞭解南線曰軍;廖磊將軍也同樣在南線作戰,兩次擔負南線出擊任務,戰功同樣卓著,對皖中皖西情況熟悉;壽山是個將才,可以大用,任命他爲副司令雖有超越提拔的可能,但光亭的能力確能擔此重任。”

何應欽和白崇禧幾乎同時點頭,莊繼華的舉薦比較公平,除了胡宗南外,孫連仲熟悉北線,補充一個熟悉南線的副司令,無論怎麼說都過得去。

蔣介石沒有答話,在室內來回踱步,衆人也不說話,最合適的倆人都不是黃埔系,廖磊是桂系,鄧錫侯是四川雜牌,不過現在的四川軍閥快打上莊繼華的標籤了,勉強算是莊系。

李宗仁白崇禧當然願意廖磊,但現在他們都不出聲,此時出聲很可能會導致蔣介石立刻作出相反的選擇。何應欽和林蔚也肯出聲,倆人心思不一;何應欽,他身爲貴州人,早就想與四川實力加強感情。林蔚則是看出莊繼華屬意鄧錫侯,所以乾脆幫莊繼華一個忙;所以倆人都屬意鄧錫侯,但倆人也都不開口。

莊繼華與蔣介石爭執起來時,陳誠一直冷眼旁觀,他知道莊繼華犯錯了,蔣鼎文出任五戰區是蔣介石計劃好的,並非一時心血來潮,不過這個想法只向他透露過。

五戰區實力雄厚,蔣介石絕不希望掌握在別人手裡,從更深層次考慮,目前黃埔後起之秀中,莊繼華已經隱隱壓其他人一頭,甚至連顧祝同、蔣鼎文、劉峙都趕不上。因此蔣介石必須想辦法平衡莊繼華的力量,而這種平衡只能來自黃埔內部,他陳誠算是一個,但蔣介石的習慣是多人多種,所以還要扶持另一個,這個人目前看來是蔣鼎文,將來也許是胡宗南或顧祝同。

西安事變後,莊繼華的風頭太盛,以西南爲基地,逐步向中央滲透,戰場上三戰三捷,聲望之隆一時無兩,而蔣介石對西南的掌控竟然遭到他的無形抵制,這是蔣介石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所以削權是必然的,如果莊繼華繼續頂撞下去,恐怕連四川省主席也保不住。

陳誠對莊繼華是佩服嫉妒和憤怒交織一起,佩服他的文治武功,妒忌其戰功,憤怒其掌控四川開發公司,武器彈藥首先裝備西南部隊,所以莊繼華吃癟是他所希望的,但他又不希望莊繼華吃癟太重,畢竟張厲生出任物資局局長之後,要想掌控好物資,必須得到莊繼華的支持,而張厲生一旦站穩,對他的好處自然是不言而喻。

“委員長,卑職以爲鄧錫侯將軍擔任副司令,協助蔣鼎文將軍指揮南線作戰比較合適,這對於川軍將領也是個鼓勵。”陳誠的語氣很誠懇。

蔣介石思考會明白陳誠話裡的含義,中央要入川,必須得到川內勢力的支持,提拔鄧錫侯就是向川內勢力發出個信號,告訴他們與中央合作,中央絕不會虧待你們,這樣以一個副司令換取川內將領的好感何樂不爲。

“好吧,就是鄧錫侯,命令立刻下達。”蔣介石微微頜首,擡頭看看莊繼華,見他的臉色依舊不愉,心中略微有些歉疚,便溫言道:“今天就這樣吧,文革,你陪我吃頓飯吧。”

(未完待續)

第十節 暗棋(六)第九節 殤(八)第一節 上海風波(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一節 蟄伏(九)第一節 出兵(一)第四節 酒會(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八)第七節 風波(五)第一節 諜影(四)第六節 南京戲(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一節 突破(三)第十節 偵察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一節 蟄伏(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十五節 脫困第九節 號角(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三)第九節 溧水反擊(三)第七節 閃電(七)第一節 諜影(二)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二十節 廣西(二)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二節 川軍(九)第二節 投敵(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二)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三節 調整(三)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一)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一節 挽弓(三)第十節 風雲(八)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七)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九節 轉機(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二節 報紙第一節 報名第四節 酒會(二)第三節 整編(四)第八節 刺廖(八)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一節 報名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一節 黨爭(二)第七節 風波(十二)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二十節 廣西(二)第五節 調整(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第三節 重起(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七)第二節 重建(五)第五節 突擊(四)第二節 沙基(二)第十節 餘波(五)第一節 突破(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四)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三十二節 挽留(二)第一節 返川(二)第一節 返川(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一)第九節 號角(五)第五節 謀功(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八)第六十三節 協調會第三節 戰天津(十六)第五節 雲集(六)第八節 南線(四)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四)第十節 餘波(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一)第八節 天火(三)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三節 會戰(十)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三節 重起(六)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五節 號角(四)第三節 暗戰(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二節 重建(四)第三節 太行行(十)
第十節 暗棋(六)第九節 殤(八)第一節 上海風波(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一節 蟄伏(九)第一節 出兵(一)第四節 酒會(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八)第七節 風波(五)第一節 諜影(四)第六節 南京戲(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一節 突破(三)第十節 偵察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一節 蟄伏(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十五節 脫困第九節 號角(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三)第九節 溧水反擊(三)第七節 閃電(七)第一節 諜影(二)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二十節 廣西(二)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二節 川軍(九)第二節 投敵(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二)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三節 調整(三)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一)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一節 挽弓(三)第十節 風雲(八)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七)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九節 轉機(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二節 報紙第一節 報名第四節 酒會(二)第三節 整編(四)第八節 刺廖(八)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一節 報名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一節 黨爭(二)第七節 風波(十二)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二十節 廣西(二)第五節 調整(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第三節 重起(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七)第二節 重建(五)第五節 突擊(四)第二節 沙基(二)第十節 餘波(五)第一節 突破(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四)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三十二節 挽留(二)第一節 返川(二)第一節 返川(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一)第九節 號角(五)第五節 謀功(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八)第六十三節 協調會第三節 戰天津(十六)第五節 雲集(六)第八節 南線(四)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四)第十節 餘波(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一)第八節 天火(三)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三節 會戰(十)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三節 重起(六)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五節 號角(四)第三節 暗戰(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二節 重建(四)第三節 太行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