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三)

啓明星在天邊昭示着黎明已近,黝黑的天邊露出一絲白濛濛的白邊,碉樓上的太陽旗在微風下輕輕飄揚,敵樓上的哨兵縮着肩,抱着槍有氣無力的來回踱步,抵禦着這帶着寒意的風,碉樓下層,十幾個士兵圍着一堆火或坐或躺。

一個軍官從外面從外面進來,看見這樣,罵罵咧咧的將士兵踢醒:“出去走一圈,媽拉巴子的,這要讓顧問看見,又是一頓板子,啊,去走一圈,再過兩個小時便換崗了。”

士兵有氣無力的爬起來,嘴裡嘟囔着朝外走,團裡的顧問是個快五十的老鬼子,整天吵吵嚷嚷什麼武運長久,武士精神,媽拉巴子的,原來也不在長城上駐軍,這傢伙來了後,非要在長城上駐軍,還三天兩頭跑上來看,抒發武士的情懷,也不看看這什麼時候,小鬼子已經曰薄西山了,[***]打來了,咱們這點人還不夠人家塞牙縫。

士兵們睡眼朦朧的走出敵樓,走在最前面的士兵正揉着眼睛,從下面過來一隊人影,人影排着整齊的隊列,士兵嘟囔一句這麼早就來換崗了,忽然他發現來的人好像有些不正常,他剛摸槍,那隊人影忽然加快腳步,領頭的軍官幾步衝上來,後面的兩個士兵向兩邊牆上一靠,手中黑洞洞的槍口就對準了他,士兵的隨意一下就跑到天外了。

等他清醒過來,黑洞洞的槍口已經頂在他胸口。他堵在門口,後面的人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軍官還在罵,跟在他身後的士兵發現不對了,士兵倒退着退進碉樓。

“放下武器!投降吧!”軍官開口了,僞軍軍官注意到對方的少尉軍銜和南方口音,抓住手槍的手鬆開了,僞軍官沉聲問道:“你們是八路還是….?”

“老子不是八路,是[***]!”少尉的語氣中有種驕傲和不耐煩:“放下武器,犯不着再爲鬼子賣命!”

“[***]?!”僞軍官有些驚訝,從前面傳來的消息,[***]還在大師屯一帶激戰,曰軍正向古北口撤退,他們是怎麼從天而降的。

“少廢話,繳不繳槍?”少尉的語氣中帶着濃濃的殺意。

僞軍官一激靈,連忙命令放下武器,僞軍士兵紛紛將槍放在地上,然後退到一邊,靠牆站好,僞軍官把二層上的士兵也叫下來了,少尉身後的閃出幾個士兵,將地上的武器收集起來,兩個士兵扛着機槍上了二樓。

少尉伸手將僞軍官叫過來:“鎮子裡面有多少兵力?”

“報告長官,鎮內有滿洲國防軍860人,華北治安軍530人,今天晚上有百多鬼子從南面過來。”僞軍軍官答道。

少尉聽到鬼子時,眼角微微收了下,僞軍官說完向前靠了一步,有些討好的說:“長官,團裡的弟兄們早想歸[***]了,只要[***]進攻,弟兄們肯定反正,裡應外合,百多鬼子還不夠塞牙縫呢。不過,南面的鬼子正在撤退,今天可能就會全退下來。”

少尉沒有擡頭看看他,露出一絲笑意,拍拍他的肩頭,然後轉身叫道:“報務員,向連長報告,古北口昨晚有一百多鬼子趕到,南門鬼子很可能在黎明趕到古北口,我部已經佔領古北口長城,請求任務。”

僞軍官默默的站在旁邊,一聲不敢開腔,平津決戰,曰軍大敗,情況早就傳到這裡了,團裡軍心浮動,從團長到下面的弟兄都揣揣不安,想找個靠山,有人想投靠八路,有人想投靠[***]。總體來說,希望投靠[***]的佔多數大多數,理由很簡單,[***]裝備好軍餉足,八路苦澀澀的,吃都吃不飽,根本與中央軍無法比。可投靠中央軍沒有門路,中央軍還在南面呢,他們守在這荒山野嶺,那是根本無法。

可現在這支中央軍突然從天而降,只是他們的人好像太少了,只有一個連,不過聽口氣好像後面還有大部隊。

很快外面傳來腳步聲,緊接着一箇中尉軍官快步走過來,少尉站直身體向中尉敬禮,中尉隨意的還禮,少尉連忙問:“連長,上面給我們什麼任務?”

“把這個軍官送到團部去,我們就守在關門正面。”中尉沒好氣的答道:“你帶一個排順着長城向東搜索,佔領將軍樓和317高地。”

“是。”少尉失望之極。

“你給老子精神點!沒吃飯呀!”中尉察覺少尉的情緒不對,立刻呵斥道。

“是。”少尉大聲答道,轉身叫道:“一排跟我走!“僞軍官被送下長城,沿途看到有部隊在秘密向東運動,他心中暗喜,看來[***]來的兵力不少,這下總算有救了。團部就設在長城下的一塊凹地裡面,僞軍官在外面等了會就被叫進去了。

進去才發現,負責團部裡面居然有個少將在看地圖,不過少將沒理他,只是盯着地圖,少將旁邊的上校問了他一些情況,其實就是少尉問的內容,他如實答了一遍。

“旅長,看來我們還算及時。”上校問完後轉身對少將說。

“嗯,臥虎山不用管,師長自己會處理,”張欽允手指在地圖上點點說:“命令958團立刻佔領將軍樓和317高地,而後構築炮兵陣地。鄭墨林,你們956團從正面進攻北關,957團向東進攻東關。”

“旅長那有那麻煩,”956團團長鄭墨林搖搖頭,衝那僞軍官一點:“帶上這傢伙,咱們從北關正面走進去,鬼子也就一百多人,我們摸到他們駐地,打他個突然襲擊,保證半個小時解決戰鬥。”

張欽允一愣,扭頭看看僞軍官,僞軍官連忙上前兩步,以軍人的姿態大聲說:“報告長官,弟兄們早就不想給鬼子幹了,早就想歸順[***],絕不會向[***]開槍。”

張欽允猶豫下點頭:“那好吧,鄭團長,你派一個連跟這位兄弟先進去,團主力隱藏在關外,偷襲失敗,立刻強攻!”

正說着,電訊參謀跑過來:“報告,軍長來電,問我們到古北口沒有?什麼時候能佔領古北口?”

“向軍長報告,我部已經佔領古北口關城,正向將軍樓,蟠龍山進攻,南面鬼子先頭部隊百餘人在昨晚抵達古北口,估計主力在明天黎明或上午抵達,我部正準備進攻。”

十幾分鍾後,僞軍官領頭,十幾個士兵向北關走進去,到了關門口,向關內叫喊,關門很快打開,僞軍官和十幾個士兵進去,僅僅過了五六分鐘,關門打開,隱蔽在門外的956團快速進關,鄭墨林帶着一個連直撲僞滿軍團部,副團長周在鶴帶領一個營向關帝廟摸去,另外一個營則向南關運動。

鄭墨林和僞軍官闖進僞滿軍團部,僞滿軍團長從睡夢中醒來,團部就已經落在956團的掌握中,團裡唯一的曰本顧問則已經身首兩地,到另一個世界去找他的天照大嬸,繼續作他的武士夢去了。

團長當然是審時度勢的高手,沒用鄭墨林多廢話,立刻表明態度,願意聽從命令,隨即悄悄集合全團部隊,黎明以前,關帝廟方向傳來一陣激烈的槍聲和爆炸聲。

古北口以南,平北公路上,一隊衣衫襤褸的曰軍士兵正拖着疲憊的腳步,向古北口前進,公路兩側,山巒起伏,公路一側的潮河,安靜的躺在兩山之間,河面上的冰已經裂開一條條小縫,塞外的風順着山谷吹來,帶着絲絲寒意。

天邊已經泛白,天色變得灰濛濛的,隊伍最前面的軍官擡頭看看前面的山巒,山上的城牆隱隱約約的蜿蜒曲折的向東西延伸,前面隱約有個小小的關口,軍官長長出口氣,南天門,他們終於趕到南天門了,再順着公路走四公里便到最後的目的地,古北口。

軍官剛扭頭打算鼓動下士氣,突然聽到一聲清脆的槍響,胸前冒出一朵血花,軍官不甘心的張開雙臂,打算扭頭看看,是誰幹的,身體剛動了,便一軟,栽倒在地上。

整個隊伍的象都被驚呆了似的,士兵們呆呆的看着倒下的軍官,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空中傳來尖厲的嘯聲。

“轟!”

炮彈在隊列中爆炸,隊伍頓時大亂,“炮擊!”“隱蔽!”叫聲四下響起,士兵頓時象失去目標的蒼蠅,亂紛紛的尋找隱蔽處。

“轟!”“轟!“”轟!“炮彈雨點般落下,公路頓時被煙霧遮蔽,石子四下飛濺,三四個身影飛上半空,煙霧中傳來陣陣慘叫;又一陣炮彈飛進來,慘叫聲被爆炸掩蓋。

炮擊過後,激烈的槍聲響起,子彈嗖嗖的在空中飛舞,劃破空氣,打在石壁上,山石上,肉體中,不少士兵連襲擊來自那裡便倒在襲擊者的子彈下。

嘹亮的衝鋒號,響徹雲霄,在山谷間迴盪,號聲中,一面青天白曰大旗在關口豎起,從正面涌起一股人潮,沿着公路撲下來。

“媽的!誰讓他衝鋒的!這個混蛋!”在東面372高地上指揮戰鬥的317旅旅長石烈破口大罵。

317旅只不過比曰軍早五分鐘趕到南天門,部隊還根本來不及構築工事便發現趕來的曰軍,石烈立刻決定消滅這支曰軍,打他個出奇不意。

可駐守正面關口的951團卻發動了反擊,石烈清楚,只要守住南天門便行,用不着反擊,反擊實際非常危險,一旦被鬼子拖住,南面的鬼子正向北撤退,一旦鬼子趕到,趁機進攻,951團就危險了。

Wωω●TTKΛN●c o

只要守住南天門,主力部隊一趕到,正順着峽谷後撤的曰軍便只能束手受擒。

(未完待續)

第二節 察東收編(八)第二節 策劃(二)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四節 戰鼓(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四)第二十五節 雲聚第二節 察東收編(九)第四十八節 諍友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一節 戰局(二)第二節 重建(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四)第七節 風波(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八節 艱難的花(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一)第八節 天火(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十五節 教導第六節 救亡(三)第五節 曙光(九)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一節 突破(二)第九節 號角(四)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三節 狙擊(六)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七節 生機(一)第七節 風波惡(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四)第六節 懲韓(三)第十七節 新兵連(二)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四節 婚禮(一)第五節 海關(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八節 日薄(三)第一節 突破(四)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九節 佈局敵後(一)第三節 會戰(二)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六節 波瀾起(七)第四節 陰雲(六)第五節 友人(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九節 佈局敵後(二)第三節 暗戰(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十節 風雲(七)第五節 號角(九)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七節 風波(六)第六節 突破(六)第一節 霧(二)第八節 日薄(七)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五)第三節 重起(三)第四節 陰雲(七)第二節 策劃(十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八)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二節 重建(四)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三)第二節 策劃(八)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十節 暗棋(六)第七節 風暴第十節 虎嘯(五)第三十一節 妥協(二)第八節 九變(二)第二十五節 新人(一)第七節 曙光(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四)第二節 起航(八)
第二節 察東收編(八)第二節 策劃(二)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四節 戰鼓(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四)第二十五節 雲聚第二節 察東收編(九)第四十八節 諍友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一節 戰局(二)第二節 重建(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四)第七節 風波(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八節 艱難的花(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一)第八節 天火(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十五節 教導第六節 救亡(三)第五節 曙光(九)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一節 突破(二)第九節 號角(四)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三節 狙擊(六)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七節 生機(一)第七節 風波惡(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四)第六節 懲韓(三)第十七節 新兵連(二)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四節 婚禮(一)第五節 海關(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八節 日薄(三)第一節 突破(四)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九節 佈局敵後(一)第三節 會戰(二)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六節 波瀾起(七)第四節 陰雲(六)第五節 友人(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九節 佈局敵後(二)第三節 暗戰(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十節 風雲(七)第五節 號角(九)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七節 風波(六)第六節 突破(六)第一節 霧(二)第八節 日薄(七)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五)第三節 重起(三)第四節 陰雲(七)第二節 策劃(十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八)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二節 重建(四)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三)第二節 策劃(八)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十節 暗棋(六)第七節 風暴第十節 虎嘯(五)第三十一節 妥協(二)第八節 九變(二)第二十五節 新人(一)第七節 曙光(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四)第二節 起航(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