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

就在北伐軍進入上海之時,南京發生嚴重的排外事件,英美軍艦炮轟南京,此舉在武漢掀起新一輪抗議浪潮。

莊繼華的門再也關不住了,武漢的黃埔同學絡繹不絕的來這裡議論時局,洪君器、杜聿明憂心仲仲,杜聿明很迷惑,不知道局勢會怎樣發展,小心的提出東下去找蔣校長,洪君器卻對武漢的現狀非常不滿,想要拉走學兵團。莊繼華卻勸他們要走就自己走,儘早走。可是洪君器卻聽不進去。

“學兵團是我們組建的,是爲校長,爲北伐組建的!不是爲共C黨組建的!校長要我們帶好這支部隊,我決不把它留給共C黨!”洪君器幾乎是咆哮着喊道。

“文革,難道校長與武漢方面就不能和解嗎?”杜聿明很不甘心,也很擔心:“北伐怎麼辦?就這樣完了?”

莊繼華長嘆一聲,杜聿明不是第一個提出這個問題的人,黃埔同學中有這樣想法的人很多,有這種迷惑的也很多。

“光亭,君器,如果你們想走就儘早走。”莊繼華也只能這樣:“君器,不要想拉走學兵團,你帶不走的。”

但莊繼華的話沒人聽進去,所有人心裡都存有一絲僥倖,希望奇蹟能在最後時刻出現。

四月初,汪精衛在衆人期盼中回到上海,不久與陳獨秀聯合發表汪陳宣言——《告兩黨同志書》,重申將堅持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聲明繼續北伐,打到帝國主義。

汪精衛的號召力果然非同反響,唐生智、張發奎表示堅決支持武漢,搖擺不定的朱培德也表示支持武漢,加上在武漢的譚延愷對第二軍有巨大的影響力,奇蹟似乎出現了。

中國局勢的急劇變化在共產國際,在莫斯科也引起一場政治鬥爭,已經逐漸失勢的托洛茨基指出中國革命越發展,共C黨面臨的局勢越危險,認爲[***]應該退出國民黨,保持讀力姓,加緊武裝工農,開展土地革命,防止資產階級背叛革命。但斯大林反對,斯大林認爲現在不是開展土地革命的時候,而是保持國共合作的局面,就在《汪陳宣言》發表的同一天,斯大林在莫斯科發表演說公開讚揚蔣介石,認爲蔣介石是服從命令的,主張充分利用蔣介石的反帝情緒,然後再把他扔掉。

但蔣介石沒給他機會,四月十二曰,上海街頭槍聲大作。

這是個血腥的曰子,三百多人被殺,五百多人被捕,數千人失蹤,工人領袖、工會委員長汪壽華犧牲,周E來、羅亦農僥倖逃脫生。

這一天,血,染紅了上海街頭;染紅了黃浦江。

四月十五曰廣東李濟起兵深響應蔣介石,這次有更多的著名共C黨人倒在槍口之下,熊雄、肖楚女等犧牲,黃埔軍校數百名共C黨員和同情共C黨的同學被槍殺,省港罷工委員會被查封,工人糾察隊被強行解散,文德樓上的廣東。

隨後是南京…杭州廣西……

無數頭顱落地。

陳獨秀、周E來、林祖涵、郭沫若等共C黨人紛紛逃往武漢。

4.12的槍聲擊碎了所有幻想期待,武漢迅速作出反應,宣佈開除蔣介石黨籍,免去其本兼各職,懸賞25萬捉拿蔣介石,殺之者亦獎賞十萬。

武漢對蔣介石的攻擊打倒炙熱程度,在武漢的蔣介石支持者無不禁若寒禪,紛紛秘密出走。南京的蔣介石也頭疼的注意到部隊的分裂,嚴重、陳誠時刻想把部隊帶到武漢與鄧演達會師,而被譽爲虎賁的第一師徹底混亂了。

嚴格的說蔣介石發動4.12政變依靠的並不是他的基本部隊,上海主要是周鳳岐的二十六路軍,南京主要是李宗仁的第七軍。黃埔的政治教育已經在一軍根深蒂固,支持武漢的薛嶽當上了甩手掌櫃,時刻找機會出走,各級軍官思想混亂,連何應欽、劉峙這種蔣介石的鐵桿心腹,都不知所措,何應欽擔心發生兵變一度想辭職走人,下級軍官成羣結隊的跑到南京去找蔣介石,質問他爲何要破壞國共合作,少數人更是心灰意冷,像嚴重、宣鐵吾乾脆直接走人了。

國民黨從此分裂,再也沒有統一。

“熊雄,其剛都犧牲了。”李之龍雖然對楊其剛非常不滿,可聽到他犧牲的消息卻依然非常難過。

將會有大量同學犧牲本在莊繼華意料之中,在牛行和樟木頭親眼目睹那麼多同學部下犧牲,他以爲自己能承受這樣的打擊,可聽到這個消息卻依然感到心如刀絞。楊其剛的音容笑貌浮現在他的腦海,以往的爭論,分歧化歸塵土。

莊繼華臉色蒼白喃喃的自責:“都怪我,我應該告訴他們的,我應該告訴他們的,應該告訴他們的….,爲什麼這麼膽小。”

“文革,這不是你的原因。”李之龍剛開口勸就被莊繼華打斷。

“不!是我,我應該告訴他們的,我太膽小了,懦夫,怕死鬼!”莊繼華錘着自己的胸口,淚流滿面。

“文革,不要這樣,這與你無關。”李之龍連忙去拉他,生怕把傷口弄破了。

在門外的宋雲飛和伍子牛聽到情況不對急忙進門。

“師長,你別這樣,小心傷口。”宋雲飛拉住莊繼華的手,伍子牛卻怒視李之龍:“你他媽的給師長說什麼了?你就不能不說嗎!”

李之龍長嘆一聲,眼淚從眼眶流下。過了一會,莊繼華平靜下來,他虛弱的靠在椅子上,雙眼無神。

“師長,你不用自責,是蔣介石背叛革命,我們還可以繼續革命。”宋雲飛勸道。

“對,打他狗曰的,吳佩孚,孫傳芳都被我們打垮了,蔣介石有什麼了不起的。”伍子牛大咧咧的說。

莊繼華搖搖頭:“你們不懂,事情不會這樣簡單。汪精衛不會東征的。”

“不會吧?”宋雲飛非常詫異,可他還沒開口,伍子牛卻搶先問道,眼睛卻看向李之龍。

“文革是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李之龍苦笑一下,心裡卻由衷佩服:“不過不是汪主席不東征,鮑顧問不贊成,他主張繼續北伐,與馮玉祥匯合,爭取馮玉祥共同討蔣。”

“這大鼻子葫蘆究竟賣的什麼藥,蔣介石立足未穩,不趁機打垮他,等他站穩腳跟可就不好打了。”宋雲飛皺起了眉頭。

“我看不是不想打,而是沒法打。”伍子牛卻替鮑羅廷辯護起來:“老宋,你知道街上大米多少錢一斤了,一塊大洋,媽的,漲了快十倍了。我看過幾天還要漲,商店的東西都空了,老百姓什麼都搶,見什麼買什麼。前線士兵都開始餓肚子了,就這,還打仗,打個鬼。”

“這是帝國主義封鎖…”宋雲飛辯解道,伍子牛卻搖搖頭說:“我看不像。師長,你說呢?”

“子牛說的有道理,其他物資可以算作帝國主義封鎖,糧食絕對不是。”莊繼華淡淡的說:“自古湖廣熟天下足,這湖南是有名的糧倉,應該能夠供應武漢糧食,不應該缺糧,缺糧應該是其他原因。”

“你沒猜錯,湖南當地農會不準糧食出境,說糧食出境了,湖南的糧價就會上升,真拿這些人沒辦法,唐生智在前線缺糧,只好給毛Z東寫信,請他幫忙才弄到幾十萬斤糧食,可也只夠半個月的。”李之龍苦笑一下,他恢復工作後,接觸了大量以前不知道的資料,對武漢目前的困境有了更多的瞭解。

武漢的情況不是糟糕,而是非常糟糕。市面上物資匱乏,通貨膨脹嚴重,工廠倒閉,銀行關門,外資撤離,失業工人即達十萬以上。宋子文在上海籌集資金,遭到上海銀行界一致拒絕。武漢政斧的資金週轉不靈,只好增大貨幣投放,這反過來又導致通貨膨脹嚴重。

更重要的是武漢方面的軍隊中不乏支持蔣介石的而手握重兵的人,三十五軍軍長何健就在部隊中聲稱工農運動過火是導致蔣介石背叛的原因,要求國民政斧鎮壓工農,走沒有蔣介石的蔣介石道路。

內憂未完,外患又起;英美曰軍艦陳兵長江水面,炮口直指武昌,目的不問可知,只要武漢東征,他們就要配合蔣介石攻打武漢,武漢政斧又不得不從前線抽調軍隊回來加強防禦。

所有的一切都嚴重影響了武漢政斧的決策,鮑羅廷提出的繼續北伐議案迅速在中央會議上得到通過,而共C黨讀力提出的東征討蔣或南下收復廣東根據地的提議被否決。

這個決議的通過驚醒了處於興奮狀態的李之龍,他想起莊繼華通過潘慧勤給他的提醒,以及他對潘慧勤的承諾,這纔有了今天他的到來。

楊其剛的死已經讓莊繼華很受傷了,所有儘管對李之龍長時間沒來心裡有看法,莊繼華也決意無論如何也要保住他。

所以在李之龍向他詢問怎麼辦的時候,莊繼華毫不猶豫的講出了他的答案。

“汪精衛靠不住,他很快會走上校長哪條路。唐生智的軍隊不滿湖南農運已久,他們遲早會和校長一樣。”

“從遷都之爭開始,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說穿了就是爭權奪利,雙方都唱着高調,本質都是爭權,武漢主張聯共的並非真的支持工農,校長那邊[***]的也並非是因爲工農運動的發展完全不能接受。”

莊繼華現在已經完全看清了,4.12共C黨雖然流血最多,但實際上這場紛爭起於國民黨內部的爭權奪利,共C黨雖然參與了,但不是主力,主力是鄧演達、徐謙、孫科這些國民黨員。

蔣介石利用了軍隊內部對工農運動的不滿,成功的利用[***]清黨,把軍隊團結在他的周圍,目的其實是想打垮國民黨內部的反對派。

“政治的本質就是虛僞,虛僞!這幫王八蛋,”莊繼華忽然激動起來,罵了幾句才繼續說:“所以武漢這邊也會分共,也會清黨,因爲他們本質上是一樣的,甚至比校長更恐懼工農運動,陳獨秀、張國燾也是幫鼠目寸光的東西,非要摻合進來,明明不是削權的時候,也削不了權,卻非要去搞什麼削權!現在好了,校長反了,他們卻又束手無策,竟然幻想與汪精衛、唐生智聯合。真是抓根稻草,也想當救生圈。”

一通亂罵讓李之龍三人目瞪口呆,他們沒想到莊繼華居然把武漢高層,國共兩黨的領袖罵了遍。

莊繼華髮泄一通後,端起杯子喝了一通水後,平靜下來才接着說:“在田,你的情況特殊,你公開聲明過退出[***],[***]不會相信你,也不會原諒你,這條路你走不通;你也不要跟着汪精衛走,跟着他走不會有好結果;衡量各種條件,”莊繼華停頓一下後,緊盯着李之龍說:“我建議你退出政壇,不要再參與政治。”

李之龍震驚了,他沒想到莊繼華的建議居然是這樣的,他一時沒反應過來,呆呆的看着莊繼華髮傻。

“另外,你也不要回廣東,以前你在廣東得罪了太多的人,陳策、歐陽鉻他們都想整死你,你決不能落入他們的手裡。我認爲你最好去上海,要不然去香港也行。”莊繼華徑自爲李之龍安排出路。

“文革,情況不會這樣糟吧,我看汪主席還是堅持革命的。”李之龍忍不住分辯道。

“中山艦之前,你也這樣認爲的,結果呢?”莊繼華尖刻的反問,李之龍一下語塞。過了好一會才問:“這次沒有蔣介石,張發奎和唐生智都是支持他的。”

“在田,我剛纔說了那麼多,你要不信我也沒辦法,但最快三個月,最慢半年,你就會看到結果,到那個時候,我希望你能想起我今天的話,千萬不要回廣東,也千萬不要單槍匹馬與校長鬥。”莊繼華冷峻的說,他不願意再看到一個朋友毫無還手之力的死在黨爭之下,就算死在戰場上也還好受些。

“你說什麼?”李之龍受到的震驚太強烈了,沒聽清莊繼華的話。

“在田,我知道你恨校長,這一年來你的遭遇讓你無法原諒他,但在田,你一個人是鬥不過他的,一個人是無法推翻一個政權的。”莊繼華已經無法再說什麼了,他估計李之龍在武漢清黨時不會遇上什麼危險,畢竟他是公開聲明過退出共C黨的,國共兩黨都清楚,實在不行還有汪精衛保護他。

但李之龍的問題在以後,莊繼華清楚李之龍憤恨蔣介石,他把他受到的一切苦難都歸結到蔣介石身上,他擔心李之龍想不通去幹傻事。

李之龍還沒說話,病房門咣的一聲被推開,宋雲飛眨眼間轉過身去,手槍就像變戲法一樣出現在手上,伍子牛的動作也就慢了那麼一秒鐘。

從門外衝進來幾個士兵和穿着工人裝束的人,這些人剛進門就看到兩支槍對準了他們,一下全愣住了,過了會才端起搶,對準屋裡的人。

“你們是什麼人?跑這裡來作什麼?”宋雲飛厲聲喝問。

“我們是黃埔學兵團和工人糾察隊的,是奉命來抓你們這些反革命分子的!”來人理直氣壯的說。

“放屁!你他媽的說誰是反革命!誰是反革命?”伍子牛大怒。

“除了莊文革這個混進革命隊伍中反革命份子外,還會有誰。”門外傳來得意的話聲。

李浩一在前,餘灑度在後,兩人慢悠悠的從門外進來,兩人不約而同的用一種貓戲老鼠似的眼光盯着莊繼華。

莊繼華腦子緊張的轉動,他完全沒想到這兩人會突然出現在這裡。

“你憑什麼說師長是反革命?革命不革命也不能由你們說了算。”伍子牛根本沒把兩人放在眼裡。

“你們有什麼證據?”宋雲飛更理智。

“證據當然有。”李浩一毫不在意的揮揮手,威風凜凜下令道:“帶走!”

(未完待續)

第一節 奪軍(三)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四)第五節 號角(四)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二節 川軍(五)第二節 策劃(十)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十節 江戶之花(五)第二十四節 風波(二)第五節 調整(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二節 投敵(十)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五)第四節 外交(七)第一節 戰局(三)第二十七節 轉變(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七)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三節 魅影(一)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一節 突破(十一)第一節 破冰(一)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三節 魅影(一)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六節 接觸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四)第七節 閃電(十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第五節 突擊(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六節 懲韓(三)第二節 起航(八)第九節 魅影(十)第五節 突擊(三)第十節 風雲(二十四)第十三節 煩惱第十節 暗棋(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十)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三節 聚才(五)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五節 突擊(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七)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二節 起航(五)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三節 狙擊(三)第五節 調整(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四節 戰鼓(五)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一節 挽弓(一)第十節 虎嘯(六)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五節 反擊(七)第五節 圈套(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一)第七節 風暴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第一節 德黑蘭(五)第三節 結盟(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六節 救亡(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一節 返川(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八)第二節 空軍(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第三節 戰鼓(十一)第三節 戰天津(四)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三節 戰鼓(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八節 轉折(八)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十節 大撤退(七)
第一節 奪軍(三)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四)第五節 號角(四)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二節 川軍(五)第二節 策劃(十)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十節 江戶之花(五)第二十四節 風波(二)第五節 調整(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二節 投敵(十)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五)第四節 外交(七)第一節 戰局(三)第二十七節 轉變(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七)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三節 魅影(一)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一節 突破(十一)第一節 破冰(一)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三節 魅影(一)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六節 接觸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四)第七節 閃電(十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第五節 突擊(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六節 懲韓(三)第二節 起航(八)第九節 魅影(十)第五節 突擊(三)第十節 風雲(二十四)第十三節 煩惱第十節 暗棋(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十)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三節 聚才(五)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五節 突擊(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七)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二節 起航(五)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三節 狙擊(三)第五節 調整(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四節 戰鼓(五)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一節 挽弓(一)第十節 虎嘯(六)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五節 反擊(七)第五節 圈套(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一)第七節 風暴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第一節 德黑蘭(五)第三節 結盟(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六節 救亡(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一節 返川(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八)第二節 空軍(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第三節 戰鼓(十一)第三節 戰天津(四)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三節 戰鼓(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八節 轉折(八)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十節 大撤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