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河東

李峴剛走到真定,卻得到消息童貫已經被召回了東京,官家派譚稹代替他出任朔方招撫使,負責與金國的交涉事宜,由王安中出任燕雲府知府。西軍也開始逐漸撤返西北,除了王稟帶着一部分勝捷軍留守太原,另外就是劉延慶所部算是正式脫離了西軍體系。看樣子天家對童貫和十幾萬西軍在河北及京東地區並不是很放心,另外就是在蔡京復相之後,夥同李邦彥、白時中等人又把軍隊的人事權從樞密使童貫的手裡又收回到了兵部。

隨後趙佶又以王爵不得爲官的名義強令童貫致仕,由李邦彥暫知樞密院事,到現在童貫等於是徹底失去了官家的信任和支持,被拋棄了。

李峴由於在皇宮中打架的懲處還沒結束,雖然剛被恢復原職,卻是暫時不能進京的,只好白跑了一趟。自己算是什麼事也沒做成,就又得往回折返西北。

這次回程他沒有選擇走平原黃河一線,而是直接向西走井陘路,過娘子關,從平定軍走山路前往太原。由於一年多之後金兵就會大舉南下,他這次想親自走一趟,實地考察一下河東的防禦情況。

金國在南下入侵宋國之前一年多的時間,宋金邊境上實際上一直處於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局面。由於今年親征的金主阿骨打病重後在返京途中去逝,實際上在邊境一帶,金軍全面停止了挑釁活動,令宋國上下都認爲金國會遵守承諾,邊境上已經實現了和平。

實際上是金國內部權力鬥爭相當激烈,新皇帝是阿骨打的弟弟吳乞買,但是阿骨打的幾個兒子宗幹、宗望和宗弼等人要求自己的叔叔冊立他們自己的兄弟,太祖的嫡長子完顏宗峻爲諳班勃極烈,也就是皇儲。

不過,完顏宗峻在出徵臨潢府時身負重傷,一直沒好,所以在一番爭奪下,還是阿骨打的另一位同母兄弟完顏斜也如願當上了諳班勃極烈。

在宣和五年這一年,新登基的金主完顏晟(吳乞買)一直在努力穩固自己的權力,並且下令與宋地邊界的將領們不得無故生事。與宋國打交道的金國使者,態度也變得和善起來,不再象過去那樣顯得盛氣凌人,這讓宋國的官員們都覺得有些受寵若驚,甚至讓宋廷內部產生了一種錯覺,就是金國人在見識了宋國的“強大”之後有些害怕了,有些得意忘形。

這是一個很致命的誤叛,很多人認爲金國會和以前的遼人一樣,如果對他們強硬一些,會在雙方的邊境談判中佔得一些便宜。

於是輕率的宋國高層先做出了幾樣讓金人找到南侵藉口的事情來。

第一是譚稹和王安中兩人爲了邀功,鼓動誘使原來降金的遼國平州留守張覺歸宋。在這個夏天,張覺襲殺降金的遼國漢人大臣左企弓、虞仲文、康公弼等人後叛金歸宋,張覺率部下與完顏闍母戰於灤河兔耳山,並大敗金軍完顏闍母所部。

天家趙佶聞訊後大喜,改平州爲泰寧軍,封張覺爲泰寧節度使,並大賞覺軍。

金國派出大將完顏宗望率大軍入關,得不到任何支援的張覺戰敗後率殘部逃入幽州。宗望派使都入幽州索要張覺,此時的宋國君臣惹完事之後又一點擔待也沒有了,王安中又只得把張覺給交了出去。

張覺被縛綁之後,大罵宋國君臣無恥,令宋人啞口無言。在張覺被斬首後,其部衆兩萬餘人潰散,他的首級被送給金人,但金國依然在此事上不依不饒,糾纏不休。

這事讓遼國的降將們很是心寒,在易州的遼國降將郭藥師就嘗對部下說:“今日張覺背金降宋落得如此下場,若是他日金人索要我等,我們又能指望他們能保護我們嗎?”遂有降金之意。

另外就是趙佶從投降的遼人那裡聽說逃到北地的北遼蕭太后手下還有二、三十萬人馬,遂又生出與遼人聯合滅金之意,又派人送信前往北地與蕭太后聯繫,不料送信的人卻被金兵捕獲,人贓俱在,這事宋國相抵賴都賴不掉。

幸好金國也不敢逼迫得北遼狗急了跳牆,真的與宋國聯起手來,所以在這方面的追責還不算很厲害。

另外就是童貫當初與金國商議好交還朔、蔚幾州所補償金國方面的糧食二十萬石,但童貫去職之後,剛剛接任的譚稹居然反悔了,開始賴帳不付,如此不講信用,讓金國上下都非常惱怒。本來女真人剛剛滅掉遼國,還沒準備那麼早就南下侵宋,還想暫時休養幾年,這下就開始積極準備南侵了。

這大宋國上下真是在自己作死,本來那老虎在滅遼之後還想先睡一覺,之後再理會宋國,這邊卻拿着根茅草在不停地逗弄這頭老虎,生怕自己死的不快。

李峴抵達太原的時候,實際上金國已經開始向宋金邊境開始增派兵力了,不過大軍出征,光調運糧草就需要準備很長一段時間,所以短時間內還沒有什麼問題。

現在宋金雙方,表面上還保持着友好關係,但金人已經在暗中開始磨刀霍霍,而大宋國這邊卻絲毫也沒有準備,依舊是歌舞昇平,天家甚至還又恢復了被罷免的朱勔官職。重開了爲禍甚重的花石綱。

河東路招撫使張孝純是個文官,基本上不大理會李峴這樣的武夫,負責太原防禦的王稟出面接待了他,並陪着他在太原城外轉了一圈。李峴發現了一個問題,太原城現在位於陽曲谷地開闊的平原上,而且並不算是大城,如果金兵南侵,完全可以繞城而過。反而是晉陽宮舊址背靠蒙山,而且位於汾水以西,依山傍水,地勢十分險要。那裡築城的話敵人輕易無法繞城而過,因爲那需要在守軍的眼皮底下渡河,根本就是一件極危險的事情。

“爲什麼不在晉陽宮舊址修築一座堡城,也好與太原城互爲犄角,省得被圍困後連個支援的地方都沒有?”李現在問王稟。

王稟無奈地攤開雙手:“是太宗皇帝親自下令摧毀的晉陽宮城,這滿朝文武誰還敢輕言在那地方築城!”

“如果女真人真的要南下,現在的太原城可阻不住他們。”李峴嘆息了一聲,“實在不行就棄城,先撤過黃河再說。”

王稟搖了搖頭,“何談容易,這太原城裡還有三萬多人呢,況且棄民而逃那樣的事咱也幹不出來。”

李峴知道勸他也沒什麼用,王稟這人固執得很,到時只怕會戰死在太原城下。

離開了太原,沿着汾水南下,一路上看到的情況確實不怎麼妙,各地武備鬆馳,看得李峴只能搖頭哀嘆,卻又無可奈何。

從龍門渡過黃河,到了韓城之後,李峴專門去了與姚古和劉延慶等人合夥的鐵工坊去了一趟。這座工坊每年大概能出50多萬斤鐵,產量不到三百噸,這已經和磁州的鐵監規模相當了。他交待工坊裡從現在開始全力生產弩箭等城防武器,然後送到太原城裡交給王稟。

畢竟太原城陷落得越晚,就會有更多的河東百姓能夠逃到關中,他現在也只是但盡人事而已,基本上是無力挽救河東陷落的命運。

這讓他的感覺非常不好。

30、會州城下(一)63、創造與失望5、血夜(五)6、 血夜(六)八、流求22、北遼使團65、有關信仰22、工業生產78、濁浪(二)32、突襲五、北境42、南逃5、出逃(四)59、干擾42、青瑪寨4、出逃(三)78、濁浪(二)78、克北寧關66、騷動35、火槍(一)13、淮東12、使幽州(四)13、青貯池69、義軍22、回紇6、 血夜(六)65、練軍(二)63、驕兵的代價44、一羣和尚84、屯田47、北地17、官家趙構33、沁河口保衛戰(二)32、剿滅曹成(二)八、流求7、 牧場11、永樂城(二)33、問責一、 造船廠77、濁浪(一)79、平方臘(二)34、獎賞63、驕兵的代價34、衛州城下70、穎昌之戰(四)29、招募流民57、蜀地31、剿滅曹成(一)12、永樂城(三)83、少年從軍45、基地問題2、 廂兵營12、茫崖城73、穎昌之戰(七)20、貶職65、有關信仰29、招募流民5、獵熊36、琴譜65、練軍(二)55、汜水關(七)16、牧監4、 進山37、子弟兵2、請柬69、義軍71、穎昌之戰(五)35、火槍(一)44、西風起34、衛州城下68、安定41、京玉關38、學琴八、流求3、 血夜(三)54、于闐國66、不臣64、拉攏9、北上救援1、 血夜(一)34、沁河口保衛戰(三)八、流求33、傷兵營63、光明之始8、 連營七、大理國(二)28、族兄一、 造船廠56、勳貴55、風波再起21、過年(一)69、穎昌之戰(三)49、汜水關(一)66、騷動36、火槍(二)28、岳飛51、汜水關(三)55、西南14、使幽州(六)60、淮西(二)
30、會州城下(一)63、創造與失望5、血夜(五)6、 血夜(六)八、流求22、北遼使團65、有關信仰22、工業生產78、濁浪(二)32、突襲五、北境42、南逃5、出逃(四)59、干擾42、青瑪寨4、出逃(三)78、濁浪(二)78、克北寧關66、騷動35、火槍(一)13、淮東12、使幽州(四)13、青貯池69、義軍22、回紇6、 血夜(六)65、練軍(二)63、驕兵的代價44、一羣和尚84、屯田47、北地17、官家趙構33、沁河口保衛戰(二)32、剿滅曹成(二)八、流求7、 牧場11、永樂城(二)33、問責一、 造船廠77、濁浪(一)79、平方臘(二)34、獎賞63、驕兵的代價34、衛州城下70、穎昌之戰(四)29、招募流民57、蜀地31、剿滅曹成(一)12、永樂城(三)83、少年從軍45、基地問題2、 廂兵營12、茫崖城73、穎昌之戰(七)20、貶職65、有關信仰29、招募流民5、獵熊36、琴譜65、練軍(二)55、汜水關(七)16、牧監4、 進山37、子弟兵2、請柬69、義軍71、穎昌之戰(五)35、火槍(一)44、西風起34、衛州城下68、安定41、京玉關38、學琴八、流求3、 血夜(三)54、于闐國66、不臣64、拉攏9、北上救援1、 血夜(一)34、沁河口保衛戰(三)八、流求33、傷兵營63、光明之始8、 連營七、大理國(二)28、族兄一、 造船廠56、勳貴55、風波再起21、過年(一)69、穎昌之戰(三)49、汜水關(一)66、騷動36、火槍(二)28、岳飛51、汜水關(三)55、西南14、使幽州(六)60、淮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