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南逃

宗翰與宗輔兩路大軍在濮州會師,兩人之間又起了爭執。

宗翰的意思是先取汴梁、洛陽,再南下淮揚。而宗輔則明確表示反對說:“等你取了汴梁之後再南下,恐怕康王早就不知道逃到了哪裡。他現在跟個兔子似的,不若相國你去取汴梁,我們兄弟直取揚州,省得讓康王逃得沒影。”

宗翰這邊哪裡肯讓宗輔兄弟再得大功,雙方又經過一番商議和爭論,最終決定先活捉康王趙構,雙方各出三千精騎直取揚州,大軍隨後而至。先擒了康王,再招降留守東京的杜充不遲。

俗話說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揚州城位於大運河和長江的入河口處,是淮南東路的中心。不過這座城市在經歷過隋唐時期的繁華後,在晚唐和五代的戰亂毀於兵燹,有宋一代就再也沒有恢復起來。宋代的揚州,早已不再是盛唐時期的全國第二大城市,其規模在國內只能排在十六、七位,和京兆府差不多。

官家趙構從南京應天府搬到此地後,又礙於面子,不肯主動渡江,就將行在暫時安置在原來的州衙裡,將州衙一帶改作了行宮,原來的州衙改成了崇政殿。這位康王好女色,屬下的官員和宦官們一陣蒐羅,整個皇宮裡的女子迅速就擴充到了六百多人。這位年青的官家不思怎麼積極抵禦金人,反而是夜夜笙歌,將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替趙家傳宗接代上面。

除了例行的早朝外,這位官家幾乎不理政事,將朝政都交由幾位親信太監和黃潛善、汪伯彥兩人去處理。

大約是因爲這位年青的皇帝縱慾無度的原因,除了在應天府時潘貴妃生下一個兒子外,其後被充入後宮的數百女子竟沒有一個懷孕的。

二月二日夜,正在御牀上顛鸞倒鳳,努力播種的趙構接到值班內侍鄺詢的急報,說是金軍騎兵已經攻破天長軍,正直接殺奔揚州而來。

官家趙構在聽聞奏報後頓時嚇得那話兒也萎了,也顧不得詢問有多少金人騎兵,就連忙穿起衣服,甚至連滿朝文武也顧不上通知,只叫上了幾名內侍和御營都統制王淵帶着數百親軍,就倉惶逃出了揚州。

趙構在王淵的保護下騎馬出逃時,被街上的行人認出,這一下,揚州城內頓時大亂。

令人深感恥辱的一幕出現了。

很快揚州城內皇宮內的宮人陸續出逃,其後是官員,百姓和守軍也聽說是金國大軍將至,也紛紛涌向城門,在慌亂間被踐踏而死者不計其數。由於官員和軍官們也紛紛逃向江邊,揚州城內竟然無一人來組織防禦,城內外駐紮的將近六萬御營兵馬一鬨而散。

二月三日傍晚,金軍前鋒耶律馬五率五百騎兵抵達揚州城外,原來擁有數萬兵馬守備的揚州城竟然不戰而降。這玩意根本沒治,從官家到下面,一羣當官的都是膽小如鼠,弄得手下的軍卒也都變成了任人宰割的綿羊,戰力十不存一。即使原本還有些想抵抗的,也都是隨着大流往江邊逃跑了。

揚州城的失陷,連靖康年開封城的失守都還不如。

耶律馬五以五百騎兵輕取揚州,自然也是不敢再到江邊去追殺逃跑的軍民,只能是緊守揚州城池。

直到二月四日下午,完顏拔離速、兀林答泰和完顏彀英所率領的六千騎兵才陸續趕到揚州。拔離速等率領五千多騎兵追到江邊,從揚州出逃的軍民一鬨而散。竟然有數萬人跳入長江中企圖遊過長江,結果又有一萬多人溺水而死。

拔離速不僅在長江邊上俘虜了數萬宋軍,甚至還繳獲了數千匹軍馬,這也是一件很令人費解的事情。就連拔離速和彀英兩人也都是滿頭霧水,怎麼,這些宋軍連騎在馬背上逃跑都不會麼?

官家趙構只帶數人乘一小船狼狽逃過長江,此時天降天雨,只好躲到江邊的河神廟裡暫時休息避雨。鎮江知府錢伯言在聽說官家逃到江南的消息後,立刻派兵沿江搜尋,總算是將官家迎到了鎮江府衙當中。

此時官家趙構不僅被這場突變嚇得得了嚴重的陽萎,不能人事,還被徹底嚇破了膽子。

只在鎮江呆了一天,趙構便不顧勸阻,在王淵和劉正彥等的保護下,宣佈將行在遷往被方臘焚燬後還沒恢復,殘破不堪的杭州。

在江北這邊,完顏拔離速見沒有捉住趙構,他們手上也只有五千多人馬,也是心虛得很,不敢在揚州多作停留,劫掠了數萬民衆立刻北返。臨撤退前,拔離速還下令縱火焚燬了揚州這座繁華的江南城市。

大火之後,原來有十多萬人口的揚州城,只剩下了兩千餘人。

淮揚道上淒雨迷濛,不過這官家、官府和官軍的做法更是讓這些被擄的百姓感到心寒。

此時守宿州的韓世忠、守楚州的劉光世的部隊也不敢與金軍相抗,放開大路,任由宗輔和宗弼統帥的金國東路大軍一路南下。而完顏宗翰則在徐州與宗輔分兵,帶着中路兵馬。轉向開封,希望能把杜充的部隊包圍在開封一帶。

面對金軍在建炎二年底發動的這場新的攻勢,作爲東京留守的杜充簡直是惶惶不可終日。他不思怎麼進行積極抵抗,卻一門心思在思考怎麼逃跑纔有利。他是即想離開東京,就怕承擔棄城而逃的責任,左右下不了決心。

只不過杜充卻是深知身在亂世武力的重要性,在王彥率八字軍三萬餘人撤回開封之後,他即下令將其部衆的一半分配給了馬皋、岳飛和李寶三名親信的部下。這樣,岳飛所統帥的部衆在吞併了部分王善、張用的部隊,再加上這次得到的五千八字軍,達到了一萬餘人。

岳飛在這些部衆中挑選出了三千名精兵作爲中軍,由自己親自統領,這就是後世岳家軍中最精銳的“背嵬軍”的由來。

杜充在聽到金軍從大名府南下的消息後,便決定率領留守司主力部隊南撤,另外,責成副留守郭仲荀代他守備開封。隨之,在他一走之後,郭仲荀也是如法炮製,將守禦的職責推給了留守判官程昌寓。這麼一級一級推下來,等到四月下旬宗翰抵達開封城外時,城內的官員都已經跑完了。

馬皋、岳飛和王彥等武將雖然很不情願,但是面對頂頭上司的命令,這些中級軍官們卻沒有與杜充對抗的勇氣,況且他們的前途,還都捏在杜充的手心裡。

杜充擅自率兵離開留守的開封,不僅沒有得到相應的處分,反而得到了一份新的任命:“兼江北宣撫副使,節制兩淮、京東、京西與應天、大名府軍務,許便宜行事。”也就是說杜充還升爲了長江以北各軍的總指揮,主持長江防務。

這簡直就是個笑話。

此時的杜充卻根本不顧朝廷的命令,帶着部隊從蕪湖直接就過了長江,然後跑到了建康,這才停下了逃跑的腳步。

宗翰的進軍速度並不快,他一直提防着宗輔兄弟萬一捉住趙構的這份功勞,所以也沒有急於向汴梁進軍。

宗翰和宗輔這兩路人馬在宋境是如入無人之境,除了在大名府被郭永和劉浩率部擋住了幾天外,其餘的時間,金軍所到之處,宋軍是望風披靡。這一路從京西路往南行來,他們甚至連一次抵抗到沒有遇上。

耶律馬五隻用五百騎兵就輕取揚州,取得這樣的戰果讓宗翰和宗輔也是意想不到,雖然是跑了官家趙構,宗輔下領宗弼率兩萬精騎過江,繼續捕捉康王,而宗翰也令完顏拔離速和完顏彀英兩人率軍從中協助。

在他們的意識裡,宋人已經徹底失去了抵抗意志,金國徹底覆滅宋國已經是指日可待。

可惜的是,一條從陝西傳來的噩耗,頓時打破了他們的美夢。

21、見聞37、仁多泉城8、廢宋63、光明之始43、救援太原(二)37、情歌42、青瑪寨70、娶親20、貶職81、開拓53、西域10、 築城(一)73、穎昌之戰(七)32、沁河口保衛戰(一)18、馬放南山61、農業時代39、西域屯田14、康王登基25、拖延24、塞外春寒48、不願做奴隸的人們59、淮西(一)8、 連營16、西軍砥柱62、暗流(三)79、平方臘(二)8、 連營6、 血夜(六)48、喀羅川(一)63、光明之始7、 牧場37、子弟兵2、 血夜(二)51、平靜13、青貯池78、濁浪(二)九、親政35、南侵45、基地問題57、都作院83、少年從軍35、猛將劉法(一)53、鋼鐵啊20、貶職6、豈曰無衣7、自立9、使幽州(一)35、火槍(一)21、過年(一)39、鐵廠34、沁河口保衛戰(三)48、沈深55、西南55、風波再起10、使幽州(二)29、河東73、入川68、穎昌之戰(二)7、自立22、回紇18、沒落的文明30、李峴的手稿54、汜水關(六)16、西軍砥柱53、鋼鐵啊61、農業時代62、暗流(三)3、 血夜(三)38、文明的起點37、禪位58、少府監75、聚將三、朝堂56、曲端67、太行寨72、會議20、貶職3、曹府宴62、暗流(三)25、再入關中52、汜水關(四)63、光明之始38、利益交換63、創造與失望42、南逃52、輪船44、收復河東(二)68、安定2、 血夜(二)60、火紅的七月5、血夜(五)5、血夜(五)17、再見童貫40、三方33、傷兵營64、練軍(一)45、基地問題46、大撤退13、沒有和平
21、見聞37、仁多泉城8、廢宋63、光明之始43、救援太原(二)37、情歌42、青瑪寨70、娶親20、貶職81、開拓53、西域10、 築城(一)73、穎昌之戰(七)32、沁河口保衛戰(一)18、馬放南山61、農業時代39、西域屯田14、康王登基25、拖延24、塞外春寒48、不願做奴隸的人們59、淮西(一)8、 連營16、西軍砥柱62、暗流(三)79、平方臘(二)8、 連營6、 血夜(六)48、喀羅川(一)63、光明之始7、 牧場37、子弟兵2、 血夜(二)51、平靜13、青貯池78、濁浪(二)九、親政35、南侵45、基地問題57、都作院83、少年從軍35、猛將劉法(一)53、鋼鐵啊20、貶職6、豈曰無衣7、自立9、使幽州(一)35、火槍(一)21、過年(一)39、鐵廠34、沁河口保衛戰(三)48、沈深55、西南55、風波再起10、使幽州(二)29、河東73、入川68、穎昌之戰(二)7、自立22、回紇18、沒落的文明30、李峴的手稿54、汜水關(六)16、西軍砥柱53、鋼鐵啊61、農業時代62、暗流(三)3、 血夜(三)38、文明的起點37、禪位58、少府監75、聚將三、朝堂56、曲端67、太行寨72、會議20、貶職3、曹府宴62、暗流(三)25、再入關中52、汜水關(四)63、光明之始38、利益交換63、創造與失望42、南逃52、輪船44、收復河東(二)68、安定2、 血夜(二)60、火紅的七月5、血夜(五)5、血夜(五)17、再見童貫40、三方33、傷兵營64、練軍(一)45、基地問題46、大撤退13、沒有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