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重建晉陽

建炎三年,李峴所主導的這場收復河東的戰役大概只進行了幾天就已經落下了帷幕,西軍大舉進入河東,只用了十多天,就收復整個河東。消息一出,漢民振奮,金人驚懼!

作爲臨時陪都的長安城更是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慶祝活動。

可是作爲這場戰役最大功臣的李峴卻沒在長安,他現在帶着兵馬到了太原,並帶着一幫手下文武官員祭拜了晉祠。

“中原北關氣勢雄,想見城闕雲煙中。屹立千古大夏門,爭教一炬成焦衝。從此河東失屏障,胡馬直入河洛殤。幾時山河欲承平,重看官家築晉陽!”

李峴在手裡舉着毛筆一揮而就,後退幾步,對於自己書法水平的進步深感滿意。剛纔祭拜晉祠,突然想起前世看過的一首元代詩人元好問指責宋太宗拆毀晉陽城的長詩來,由於腦子裡也是記不太清了,所以按照那原詩的意思新編了一首律詩,又信手寫了下來。

寫完之後,又搖頭嘆息了一聲:“若是那過去的晉陽堅城還在,哪能容得金人鐵騎輕易就能南下整個河東!”

一旁的王庶看了看詩文,不由皺了皺眉頭:“大帥如此公然指責天家,這不太好罷?”

李峴猛然回過頭來,瞪向王庶:“難道是某家說錯了麼?”

王庶只得無奈說道:“你沒說錯,我只是說有些不太好。”

“哼,管他好與不好,有錯還不讓人說了。來人,把此詩文刻成石碑,也立到這晉祠裡面。”李峴指了指自己剛寫好的手稿說道。

王庶頓時愁眉苦臉地說道:“你現在是整個西軍的統帥,這是又想幹什麼?”

“哼哼,某家這是要準備重建晉陽城!”李峴突然咬着牙獰笑着說道。

……

由大將潘美在唐明村主修的太原城拆了不少原來晉陽城的材料,還算是堅固。不過在經歷了靖康年間的那場大戰,又被李峴縱火所焚燬,已經變得破敗不堪,城牆上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豁口,金人也沒有進行過什麼修葺。

李峴在收復河東後,整個的精力都用在了春耕和整修關隘上面。

“你這是要準備修城牆還是修長城?”王庶躲在四輪馬車的車廂裡抱頭長嘆一聲,李峴在地圖上隨手畫了一個大圈,其範圍大約把後世的整個太原市區包含了進去,東西寬六十餘里,南北長八十餘里,雖然說在是平原上修築城牆比較容易,但這麼浩大的工程都快趕上修長城了。

“你鬧鬨個錘子,這圈城牆也沒讓你一年就修成,這一帶留那麼多屯駐的廂軍是爲了什麼,不就是讓他們夏天種地,冬天修牆頭麼。”李峴真想踹上這廝幾腳,這活還沒幹呢,就開始叫若不迭。

實際上他也沒指望這圈城牆能有多強的防禦功能,按自己要求修築出那麼大一圈黃土院牆出來,只是爲了給河東的百姓一種心理上的安慰,真正具有重要軍事作用的是北面的石嶺關和赤塘關,那裡需要修築兩座用鋼筋混凝土澆築的堅固堡城。

只不過他劃出的範圍也確實是大了些,把目前的太原城和過去的晉陽老城都包含了進去,確實有些象是在修長城。

李峴的防禦計劃是把金軍擋在雁門關外,但也要預防發生一些意外。至於雲州大同府到處透風,根本不好防禦,也就是明朝的那幫慫人才會不惜工本,修出那麼一道勞民傷財,又沒有多大作用的邊牆出來。

到手的河東之地他是不會再吐出去的,河東實際上要遠比關中更具有發展前途,這裡有山有水,有煤有鐵,這纔是未來大力發展工業的好地方。

“你這是騙死人不償命啊!給老夫戴着頂河東轉運使兼太原知府的帽子,這是準備老夫替你賣命吧。”王庶在跺着腳,“先不說這數百里的城牆,光這汾河上的三道攔河大壩就沒法弄啊,這得耗費多少錢糧和人工?”

“錢糧又不用你出,事情也有專門的人來負責,你只是在中間協調就好,嚎喪個什麼?!”李峴不由怒道,這些天他也累得夠戧,城牆的規劃、水庫水壩的選址、未來鐵廠的規劃、農田水利的建設等等,也是在不停操心勞累。自己在一大羣親兵的護衛下,騎在馬上到處巡視看上去很風光,可是長時間騎馬,屁股都被馬鞍子給磨腫了,這幾天實在是沒辦法才改換的馬車。

可是坐進馬車裡,又在聽王庶這廝在不停述苦。

具體的事情實際上是不用李峴去管的,李峴的學生和工匠技師中有些高明的人才,不過有些事情卻要他親自拍板來決定。王庶述苦的原因是李峴的野心實在是太大了,光是這建設的花費就差不多能消耗掉河東數年的進項。他不是沒見識過李家工坊的先進之處,實在是這耗費有些讓人感到承受不住。

李峴在太原呆了一個多月,被派往雲州的騎兵隊伍又開始陸續南返。由於宋軍勢大,完顏婁室的人馬一直耽在西夏境內,眼睜睜地看着五萬多宋國騎兵在雲州、宣德府一帶的北地縱橫肆虐,也不敢下面應戰。

楊可世、康泰等人又擄回了數十萬頭牛羊、馬匹和十數萬百姓,這些百姓大多是被金人從河東強遷到了北地,現在又被宋軍強迫南返,這來來回回的折騰,遭的罪可大了,也不知是前世得罪了哪路的神仙。

宋軍在北地收颳了一遍,只不過由於是騎軍,沒帶攻城器械,倒也沒能攻破幾座城池,也沒有真正傷及到金人的根本。

李峴這麼做也就是爲了噁心一下金人,沒想到完顏婁室還真被給氣得病倒了。

就與金軍的作戰經驗來看,精銳的女真鐵騎的作戰能力要強於西軍的騎兵部隊,不過遼國的降軍要差於西軍。實際上真正的女真精銳只有三萬多人,由於有大量的遼宋降軍充入部隊,金軍的戰鬥力在不斷下降。

綜合起來,李峴並不認爲現在自己的實力會比金國入侵中原的三十多萬大軍差,只不過他並沒有與宗翰和宗輔進行決戰的意思,而是繼續採取保守的防禦戰略。

因爲他堅信隨着時間越久,他會變得更加強大,與金國之間的實力對比也會愈發有利。穿越者的優勢在於建設,在於發明創造,而不是在戰場上和敵人進行搏殺。

至於金人統治下被奴役的百姓,實際上到了哪裡也都是屬於被壓迫的階級。

如果有可能的話,李峴更喜歡那種坐鎮後方運籌帷幄,掌控全局的感覺,只不過現在他還作不到,每逢大戰時,還需要親臨前線,以確立自己在軍中的威信。至於他的軍事主導思想,就是憑藉着人多,圍毆對手。

華夏一族人口衆多,佔到了世界人口的將近三分之一,但是爲什麼無法像盛唐那樣強大起來呢,這是趙宋官家自立國以來後就給這個國家身上套上了幾層枷鎖,不光重文抑武這一項。有宋一代,是歷史上土地兼併最嚴重的時代之一,北方和中原地區七成以上的土地都掌握在勳貴、士大夫階層的手裡,這造成了整個國家的戰爭動員能力極差。

打仗的時候總得用人吧,把如此多的人力用於戰爭,俺家的地誰來耕種啊?所以遼人厲害吧,咱們給他們點錢完事,大家花錢買個平安;西夏人鬧騰吧,咱也花點錢圖個清靜。慶曆新政和王安石變法要求按土地來徵收稅賦,就觸動了大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所以以司馬光爲代表的大地主集團代言人們纔會跳出來表示激烈反對。文彥博在反對宋神宗變法時就說:您是跟士大夫們共治天下,又不是和那些泥腿子們來平分天下,那麼分給他們土地又有什麼用?

宋代的積弱,壞就壞在了這些士大夫、大地主們的手裡,他們到了關鍵時刻連皇帝都能給送到金營裡去,還有什麼無恥的事是不能幹的?

50、西夏人來了31、剿滅曹成(一)59、火炮(二)41、何灌之死(三)41、河東義軍(二)55、汜水關(七)71、文官們78、克北寧關40、何灌之死(二)35、南侵24、塞外春寒55、西南5、獵熊14、克承州一、 造船廠38、文明的起點61、統軍的和尚54、學宮與修橋71、學生們44、西風起44、救援太原(三)29、河東39、鐵廠68、穎昌之戰(二)64、練軍(一)25、再入關中52、輪船70、穎昌之戰(四)35、猛將劉法(一)13、青貯池33、傷兵營41、何灌之死(三)六、大理國(一)30、會州城下(一)13、淮東75、聚將48、沈深30、五馬山寨23、變化60、淮西(二)32、剿滅曹成(二)41、京玉關33、沁河口保衛戰(二)46、太行陘77、升龍府七、大理國(二)44、救援太原(三)52、輪船80、平方臘(三)72、朝廷裁軍16、牧監67、穎昌之戰(一)29、招募流民55、汜水關(七)56、宗弼渡江70、穎昌之戰(四)66、突襲河陽(二)27、軍事會議4、大軍初聚68、安定26、關山難越65、雲州27、收復疏勒(一)44、一羣和尚80、濁浪(四)9、北上救援39、西域屯田69、穎昌之戰(三)11、築城(二)75、背鍋60、火紅的七月16、北地66、不臣6、豈曰無衣41、何灌之死(三)11、遠征7、高陽關67、杭州與興元65、雲州30、會州城下(一)6、劇本不對啊7、 牧場78、濁浪(二)34、沁河口保衛戰(三)20、冶鐵工坊21、準備51、新的茶路57、太學33、剿滅曹成(三)61、淮西(三)57、蜀地三、朝堂79、橫掃48、喀羅川(一)5、血夜(五)37、禪位22、北遼使團58、火炮(一)11、遠征39、鐵廠
50、西夏人來了31、剿滅曹成(一)59、火炮(二)41、何灌之死(三)41、河東義軍(二)55、汜水關(七)71、文官們78、克北寧關40、何灌之死(二)35、南侵24、塞外春寒55、西南5、獵熊14、克承州一、 造船廠38、文明的起點61、統軍的和尚54、學宮與修橋71、學生們44、西風起44、救援太原(三)29、河東39、鐵廠68、穎昌之戰(二)64、練軍(一)25、再入關中52、輪船70、穎昌之戰(四)35、猛將劉法(一)13、青貯池33、傷兵營41、何灌之死(三)六、大理國(一)30、會州城下(一)13、淮東75、聚將48、沈深30、五馬山寨23、變化60、淮西(二)32、剿滅曹成(二)41、京玉關33、沁河口保衛戰(二)46、太行陘77、升龍府七、大理國(二)44、救援太原(三)52、輪船80、平方臘(三)72、朝廷裁軍16、牧監67、穎昌之戰(一)29、招募流民55、汜水關(七)56、宗弼渡江70、穎昌之戰(四)66、突襲河陽(二)27、軍事會議4、大軍初聚68、安定26、關山難越65、雲州27、收復疏勒(一)44、一羣和尚80、濁浪(四)9、北上救援39、西域屯田69、穎昌之戰(三)11、築城(二)75、背鍋60、火紅的七月16、北地66、不臣6、豈曰無衣41、何灌之死(三)11、遠征7、高陽關67、杭州與興元65、雲州30、會州城下(一)6、劇本不對啊7、 牧場78、濁浪(二)34、沁河口保衛戰(三)20、冶鐵工坊21、準備51、新的茶路57、太學33、剿滅曹成(三)61、淮西(三)57、蜀地三、朝堂79、橫掃48、喀羅川(一)5、血夜(五)37、禪位22、北遼使團58、火炮(一)11、遠征39、鐵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