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平方臘(三)

第三將的人馬雖然沒有經歷過戰陣,但別人打仗時他們也在一旁是看過不少的,大家面對的西夏軍隊是什麼樣在心裡都很清楚。這些軍官和兵卒的心裡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緊張的,畢竟這些叛軍殺得東南州府的廂軍望風而逃,戰鬥力也不會差到哪裡去的。

誰知道在寧國城外一戰,這些江南的亂民在戰場上的表現,甚至比西北的盜匪們還要差了至少兩個等級。

現在李峴已經不再用叛軍稱呼他們了,而是隻說暴民或是亂民。稱其爲軍,有些侮辱軍隊這個稱號了。

自從在鴉山的一處叛賊營地裡解救出數百名赤身果體被這些亂賊劫掠奸侮的婦女之後,李峴的心就已經變冷了。人性的卑劣在這些亂民中被徹底激發了出來,這些人燒殺搶掠,已經是變得無法無天、無惡不作,甚至連不到十歲的小女孩也不放過,都已經變成了野獸。

當最後一絲良知都已經泯滅,這些暴民已經不能被稱之爲人了。

李峴本來還想多捉一些俘虜的,可是現在……殺吧,能殺多少是多少!秦鳳第三將還有親兵營每人三個人頭,誰也不許少!

這是他的命令。

“指揮使,賊兵的人數可不少?”姚炳騎在馬上,眯着眼看着眼前漫山都是賊兵的旗幟,以及用紅布包頭的賊兵,“他們打算就這樣衝擊軍陣?”他有些懷疑自己的眼睛。

李峴現在已經基本清楚這些亂軍的實力,也就是一些烏合之衆,自己原來還是有些受到《水滸傳》的影響,有些太高看他們了。

在最初的幾次小規模交戰中,他還是顯得有些小心翼翼,生怕遇到這些“好漢”的埋伏。後來這才慢慢發現,這些人甚至連基本的軍事素養都沒有,也不知道江南的那些“飯桶們”爲什麼會在這些暴民的手上連吃敗仗?

一萬多暴民亂糟糟地就向着秦鳳第三將的列陣處衝了過來,毫無一點章法。李峴本來也不喜歡軍陣,可是戰陣卻是對付這些賊軍的最佳方式。

在另一側,更多的賊軍也在同時衝向王稟的軍陣。

這些賊軍身上穿着單衣,只有一些頭上裹着黃巾的頭領身上穿了竹製的甲衣,大部分亂民手裡都沒有刀槍,只是拿着一根長竹杆。只有很少一部分繳獲的刀槍和弩弓,另還有許多粗製的竹弓。那種射程只有三、四十步的竹弓對於身披鋼甲的第三將軍卒的威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李峴顯得很大膽,如同一般的軍將那樣站到了軍列靠前的位置上。

這些亂哄哄的賊軍已經吶喊着衝到了宋軍軍陣只有百丈的距離內,但那些宋軍似乎被嚇傻了,居然一點反應都沒有。

“殺啊,殺光這些宋賊!”衝鋒的賊軍更興奮了,噭噭高叫着加快了腳步。

“這特良的是上來送死的?”站在李峴身後的劉漢升小聲對趙立夫嘀咕道,結果看到將主回過頭來狠狠瞪了他一眼,立刻閉緊了嘴巴。

李峴轉回頭來,這才緩緩舉起了右手。

“第一排,預備!”看到令旗舉起,李成對着排成三列的弩弓手大聲喊道。

前面的賊兵都已經衝到了離軍陣不到四十步的地方了,李峴這才把右手如同砍瓜一樣揮了下來。早已經等的不耐煩的李成隨即下令開始放箭。

“嗡!”如同敲開了馬蜂窩一樣,宋軍的陣列裡發出一陣蜂鳴聲,緊接着,如同飛蝗一般的箭矢就向前正在亂哄哄衝鋒的賊軍飛了過去。第三將使用的都是質量更好的破甲錐箭頭,棱錐的破風聲比尋常的羽箭更爲恐怖,那些衝鋒的賊軍頓時陣形大亂,慘叫哀號聲不絕於耳。緊接着第二波、第三波的打擊接踵而來。

僅僅是第一波反擊開始之後,死傷慘重的賊軍就開始掉頭逃跑,於是隨着令旗揮動,早已經嚴陣以待的騎軍開始發起衝鋒。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賊軍的進攻根本沒有任何層次,也沒有什麼預備隊,被王稟和姚炳率領的四千騎軍在身後漫山追殺,血花飛濺,屍橫遍野。

騎在馬上觀戰的李峴看得也有些無語,三萬多賊兵就這麼說完就完啦?面對這樣的亂民都能被打得棄城而逃,這大宋國的軍隊得弱成了什麼樣?!

他現在已經不怎麼擔心西軍的戰況了,平定方臘叛亂的時間長短只取決於西軍各部的行軍速度。一羣教民殺官作亂,居然能蠱惑得民亂四起,整個東南都爲之糜爛,這其中雖然有摩尼教從中興風作浪的緣故,但由此也以看到百姓對於官家已經近乎絕望的態度。

童貫到了江南之後見到方臘以反“花石綱”苛政爲藉口,果斷地假借官家的詔旨宣佈關閉蘇杭應奉局,停辦了花石綱,同時還奏請天家將朱勔及兄弟子侄撤職查辦,以安撫民心。趙宋官家甩鍋的本事不小,見朱勔惹出的民憤極大,果然下旨撤銷了朱局長全家的官職,只不過查辦卻是沒有批准,因爲趙佶還想着以後讓朱勔繼續爲他蒐羅奇花異石呢。

在秀州和蘇州休整了半個多月後,到了二月,童貫下令各路大軍開始進攻方臘主力所盤踞的杭州。

劉延慶、辛興宗、折可彥、姚平仲、王淵等幾路西軍全力向杭州推進,方臘手下這些連武器都沒裝備齊全的“義軍”哪裡能夠頂得住戰力強悍的西軍,只能節節敗退。方臘見守不住杭州,於是一把大火將繁華的杭州城幾乎夷爲白地,帶着親信和部下連夜出逃,沿江往自己在淳安的老家逃跑。

說起來這廝也是真夠沒腦子的,你想這大宋國的官軍能放過你麼,不坐船往海外跑,卻還往老巢跑,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但要說指望這樣的地痞惡霸能有什麼超人的見識,也確實是難爲他了。

後世有些人吹噓得方臘多麼厲害,實在是有些太擡舉他了。

一哄而起、一鬨而散,就是說的象方臘這樣毫無組織、無計劃的農民叛亂。

象張角、黃巢和洪秀全都是些“文化人”,而胸無點墨的方臘實在不能與這些人相提並論,至於李自成,那可是一次又一次從明軍的圍剿中挺過來的好漢,實戰經驗之豐富簡直無人能比。即使強悍如李自成那樣,如果不是遇到崇楨那樣的二貨非要死守北京,也不見得能奪了天下。

當皇帝的家大業大,怎麼逃跑可真是個學問。可你方臘就一個土匪,怎麼連逃跑也學不會?跟個兔子似的捱了打就會往窩裡跑?!

這回可便宜了王稟,因爲他此時正好沿着桐廬江谷地接近了桐廬。

30、五馬山寨56、火藥83、進北庭六、大理國(一)59、干擾10、 築城(一)26、春耕22、工業生產17、匠戶35、金城關68、康王62、風雪入洛陽77、蜀道50、喀羅川(三)58、少府監60、火紅的七月7、自立52、輪船64、天兵天將56、火藥16、皇后朱璉70、穎昌之戰(四)58、种師中29、招募流民9、使幽州(一)24、商路22、工業生產39、鐵廠29、河東83、進北庭77、蜀道37、子弟兵38、文明的起點33、沁河口保衛戰(二)46、太行陘62、無奈的變通59、火炮(二)61、統軍的和尚78、克北寧關21、過年(一)24、閒暇58、野心56、火藥47、文明的散播66、不臣66、不臣7、太上皇25、雁門關前62、無奈的變通17、匠戶19、揍人4、大軍初聚56、宗弼渡江36、猛將劉法(二)14、康王登基69、救援劉法(四)53、汜水關(五)三、朝堂15、挨坑44、西風起41、京玉關48、不願做奴隸的人們七、大理國(二)30、會州城下(一)75、雁門七、大理國(二)32、沁河口保衛戰(一)39、鐵廠57、都作院24、閒暇17、再見童貫63、光明之始16、牧監28、岳飛61、暗流(二)14、克承州50、西夏人來了65、有關信仰29、巡視襄陽17、官家趙構57、監軍18、西域于闐59、混亂29、招募流民65、雲州15、使幽州(七)44、救援太原(三)25、再入關中81、開拓29、收復疏勒(三)31、剿滅曹成(一)35、火槍(一)68、康王13、青貯池47、決戰前49、西軍的衙內們4、 進山29、收復疏勒(三)15、挨坑28、族兄
30、五馬山寨56、火藥83、進北庭六、大理國(一)59、干擾10、 築城(一)26、春耕22、工業生產17、匠戶35、金城關68、康王62、風雪入洛陽77、蜀道50、喀羅川(三)58、少府監60、火紅的七月7、自立52、輪船64、天兵天將56、火藥16、皇后朱璉70、穎昌之戰(四)58、种師中29、招募流民9、使幽州(一)24、商路22、工業生產39、鐵廠29、河東83、進北庭77、蜀道37、子弟兵38、文明的起點33、沁河口保衛戰(二)46、太行陘62、無奈的變通59、火炮(二)61、統軍的和尚78、克北寧關21、過年(一)24、閒暇58、野心56、火藥47、文明的散播66、不臣66、不臣7、太上皇25、雁門關前62、無奈的變通17、匠戶19、揍人4、大軍初聚56、宗弼渡江36、猛將劉法(二)14、康王登基69、救援劉法(四)53、汜水關(五)三、朝堂15、挨坑44、西風起41、京玉關48、不願做奴隸的人們七、大理國(二)30、會州城下(一)75、雁門七、大理國(二)32、沁河口保衛戰(一)39、鐵廠57、都作院24、閒暇17、再見童貫63、光明之始16、牧監28、岳飛61、暗流(二)14、克承州50、西夏人來了65、有關信仰29、巡視襄陽17、官家趙構57、監軍18、西域于闐59、混亂29、招募流民65、雲州15、使幽州(七)44、救援太原(三)25、再入關中81、開拓29、收復疏勒(三)31、剿滅曹成(一)35、火槍(一)68、康王13、青貯池47、決戰前49、西軍的衙內們4、 進山29、收復疏勒(三)15、挨坑28、族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