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火炮(二)

趙鄺在詳細介紹着這兩種火炮的實驗數據和性能,如數家珍。

在這個時代,能夠製造出如此複雜精密的器械出來,也確實令他們倍感驕傲。

“大帥,這十斤火炮,設炮手六人,其射速比火槍只慢了一半,而那五斤炮,設炮手四人,其射速只比火槍慢了稍許。十斤炮能在五百步內擊穿一尺厚方木所製作的攻城鵝車,而五斤炮在三百步內,也能擊碎一尺厚的方木。若是使用散彈,則在一百五十步以內最具殺傷。唯一的弱點是開花彈射程雖遠,但殺傷力極爲有限。”

李峴在聽了後顯得很滿意:“這事你們做得很好,凡參與研製的人員和技師都有功賞。只是這火炮的生產情況如何?”

提及此處,趙鄺的臉上果然顯露出難色:“稟大帥,這種火炮製作極爲複雜,現在一條水力生產線每月下來,只能製造三門火炮出來。目前我們只能擠出四座水力工坊出來,每月兩種火炮只各能製造出六門出來。”

他的回答果然印證了李峴的擔心,僅僅依靠水力,並不能解決推行大規模工業化所需要的動力問題。看來蒸汽機的研製也需要加大力度啊。實際上,能夠鏜炮筒之後,工坊裡就擁有了加工蒸汽機所需要的精度缸筒的能力。

只不過興州和冶鐵堡的工坊現如今都在全力生產武器,沒有多餘的工坊來給趙洗和劉澈所主管的蒸汽機研製項目讓路。是不是需要把他們這些人分派到山西一部分去?李峴很隨意地想着。

李峴在心中估算了一下,以目前的產量,興州兵工廠每月所生產的火炮也只夠配屬一個火槍營的,與他的預想簡直是天差地別,看樣子還需要在韓城和太原那邊再想辦法,開設新的工廠出來。

至於整個西軍要想完全實現火槍化,估計還得需要五、六年的時間。

這也沒有辦法,一切都需要時間。

他覺得如果再過十多年,等他四十多歲的時候,差不多就有能力開始全力去探索和征服這個世界了。

那時他正值壯年,差不多能夠看到自己麾下的將士們征服大半個地球的那一天。

接下來的測試表演結果在李峴的意料之中,卻讓觀看的劉法等人吃驚不小。實心彈的效果還好,可是榴散彈居然將設在一百五十步外的方木板打成了蜂窩,有些彈丸甚至還擊穿了厚達一尺的方木。

楊可世則硬拉着李峴在跑到木牆邊,然後圍着木牆前前後後仔細地檢查了一遍,不住在嘴裡驚歎着:“喔草,以後重騎兵在冒着這玩意衝鋒,穿沒穿盔甲有什麼區別?!”

李峴很鄙視地看着這二貨:“這不正合你的心意,某人不是最喜歡赤膊上陣,確實是穿不穿沒啥區別,光着膀子還能跑得快些。”

老楊也不生氣,又回到幾門火炮前繞了好幾圈,然後很鄭重地對李峴說道:“老子以後也改火槍兵了,你得給我弄幾十門這玩意出來。以後用這東西和金軍對陣,想想都讓人心裡覺着痛快!”

李峴道:“你倒是想的美,這火炮與火槍兵配合,有專門的戰術,步炮協同你懂嗎?添什麼亂!”

楊可世怒道:“特麼的,哪有這麼些彎彎饒,不懂的某可以學,你就說給不給吧!”

李峴正想拒絕,卻不想一旁的老劉在煽風點火:“這李峴是計劃訓練騎軍火槍兵的,這事可世你可以爭取。那種騎軍所用的火槍槍管要短一些,老夫是見過的,很適合給你的騎軍裝備一些。”

我倒,這個老叛徒!

李峴在心裡暗罵道。

劉法這老貨看樣子是很欣賞楊可世的,若論起打仗的風格,這倆人才是一路貨色,李峴在指揮作戰時明顯與他們猛打猛衝的風格不一樣,更喜歡使用計謀陰人。也許是在前世演義小說看多了,雖然真正到了戰場上,大部分時間李峴事前所佈置的計謀都落了空,但卻一直對此道樂此不疲。

老劉對李峴這種指揮風格是很瞧不上眼的,在昨晚上一起喝酒時就評論說,如果是兵力相若,李峴絕對被楊可世打得抱頭鼠竄,連北都打不着在哪裡。

李峴卻很無恥地回答:“淮陰將兵,多多益善,沒有三倍的兵力優勢,某家是絕計不會和楊可世這樣沒腦子的混人死拼的!以蠻力取勝,智者所不爲也。”

結果是把老劉噎得夠戧。

現在,老劉是在明顯報復昨天被懟後的鬱悶。

楊可世一聽,立刻咧着大嘴大笑道:“還是劉帥言之有理,常言道人老……來人啊,立刻傳我口令,讓楊可弼率三千騎兵七日內必須趕到興元府,違令者斬!”

這廝根本不給李峴開口的機會,在下完了調軍的命令後,才轉身看向李峴:“嘿嘿,這三千騎軍,每天人吃馬嚼的,花費可是不小。若是你不給配齊了這火槍火炮,就賴在這興元府不走了。某家倒也想知道,到底是省幾千支火槍划算,還是養幾千騎兵合適。”

“我特麼……”李峴直想跳起來罵良,養一名騎兵一個月就需要花費將近十貫,而一支火槍的生產成本也差不多是如此,自己根本賴不過楊可世這二貨,“別費着心思了,老子答應你,把火槍送過去就好。”

“別,軍令已經下了,總是沒法改變。反正現在也沒有啥戰事,正好讓可弼帶着人馬,跟你的人多學習一下火槍戰術。”楊可世說道,他反正是賴上李峴了,能省點是點,三千騎軍,一冬天的花費可是不少,反正李峴又不在乎這點銀錢。

在視察了興州兵工廠後,李峴並沒有返回關中,而是繼續前往隴右。

目前西軍的糧食供應倒還能勉強得到保證,但是象是肉食、奶製品和食糖等主要的副食品卻要大部分依賴隴右和青唐的供應。這些副食是維持西軍普通軍卒戰鬥力的重要保障物資,他需要親自檢查和了解一下這些地方的食品生產情況,唯恐其中出了什麼問題。

趙芸兒在這個夏天又誕下一名女嬰,這才二十四歲,已經成爲了三個孩子的母親,渾身上下散發着成熟婦人的味道。倒是幾個孩子,在見到父親之後,都顯得是極爲陌生,這讓李峴在內心裡歉疚不已。

沒有辦法,等戰事稍微平穩下來,自己就準備把家人全都接去長安,準備長期在那裡安定下來。

41、京玉關34、獎賞32、剿滅曹成(二)八、流求4、 進山13、青貯池10、使幽州(二)35、金城關2、請柬53、戰後51、平靜49、西軍的衙內們57、太學2、請柬72、投效32、剿滅曹成(二)38、學琴13、淮東39、何灌之死(一)68、求援劉法(三)9、使幽州(一)67、救援劉法(二)47、文明的散播17、官家趙構77、升龍府64、練軍(一)47、文明的散播10、永樂城(一)82、返鄉10、使幽州(二)72、投效48、不願做奴隸的人們20、冶鐵工坊3、曹府宴70、穎昌之戰(四)37、禪位6、鄉誼35、金城關51、平靜46、太行陘55、風波再起39、何灌之死(一)40、河東(一)55、風波再起7、 牧場八、流求9、使幽州(一)73、穎昌之戰(七)60、宣撫使7、高陽關12、茫崖城45、紅城之下61、淮西(三)20、人事46、太行陘69、穎昌之戰(三)46、太行陘72、穎昌之戰(六)27、歸你了29、河東48、喀羅川(一)19、南陽軍72、投效39、西域屯田70、大勢9、使幽州(一)31、韓城73、入川53、西域68、安定71、學生們26、關山難越1、 平遼事82、六分儀34、衛州城下64、練軍(一)40、何灌之死(二)七、大理國(二)48、沈深22、北遼使團57、監軍23、積蓄18、荊襄28、族兄62、無奈的變通33、沁河口保衛戰(二)42、部署45、紅城之下42、部署37、仁多泉城42、救援太原(一)2、請柬6、劇本不對啊76、殲敵25、閒議4、出逃(三)1、 平遼事42、救援太原(一)
41、京玉關34、獎賞32、剿滅曹成(二)八、流求4、 進山13、青貯池10、使幽州(二)35、金城關2、請柬53、戰後51、平靜49、西軍的衙內們57、太學2、請柬72、投效32、剿滅曹成(二)38、學琴13、淮東39、何灌之死(一)68、求援劉法(三)9、使幽州(一)67、救援劉法(二)47、文明的散播17、官家趙構77、升龍府64、練軍(一)47、文明的散播10、永樂城(一)82、返鄉10、使幽州(二)72、投效48、不願做奴隸的人們20、冶鐵工坊3、曹府宴70、穎昌之戰(四)37、禪位6、鄉誼35、金城關51、平靜46、太行陘55、風波再起39、何灌之死(一)40、河東(一)55、風波再起7、 牧場八、流求9、使幽州(一)73、穎昌之戰(七)60、宣撫使7、高陽關12、茫崖城45、紅城之下61、淮西(三)20、人事46、太行陘69、穎昌之戰(三)46、太行陘72、穎昌之戰(六)27、歸你了29、河東48、喀羅川(一)19、南陽軍72、投效39、西域屯田70、大勢9、使幽州(一)31、韓城73、入川53、西域68、安定71、學生們26、關山難越1、 平遼事82、六分儀34、衛州城下64、練軍(一)40、何灌之死(二)七、大理國(二)48、沈深22、北遼使團57、監軍23、積蓄18、荊襄28、族兄62、無奈的變通33、沁河口保衛戰(二)42、部署45、紅城之下42、部署37、仁多泉城42、救援太原(一)2、請柬6、劇本不對啊76、殲敵25、閒議4、出逃(三)1、 平遼事42、救援太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