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獎賞

就在劉仲武攻取會州的同時,劉法也已經率大軍準備沿着大通河上行,準備一舉拔除西夏人設在祁連山脈以西的最後一顆釘子——仁多泉城。

劉法率軍及時地趕到了正被圍攻的震武城,雙方一戰之下,李察哥立即作出了一個很明智的決定——退兵!

劉法是西軍第一猛將,此時兵鋒正盛,李察哥並不願和他硬碰。

圍困震武城的西夏軍退走,可劉法卻不依不饒,率軍繼續追擊撤退的西夏大軍,根本不給李察哥有任何調整和喘息的機會,這一路尾追就直接逼近了西夏人在設在青唐最後的立足點仁多泉城。

這仗打到現在,就數劉法最爲鬱悶:李察哥象泥鰍一樣滑不留手,一直在保存實力,小劉經略雖然明面上是數次擊敗他,卻一直斬獲不多。說起來童大帥導演的此次“聲西擊東”戰術,獲利最大的還是种師道。

種家世代將門,但在種樸在徵青唐兵敗身亡後,繼承家主之位的种師道很是韜光養晦了十多年的時間,直到現在,到了六十多歲,這才突然爆發出耀眼的光芒出來。

種大帥這次在東線攻城拔寨,連下橫山地區西夏數城,聲名赫赫,大有超越劉法的趨勢。說起來自種樸死後,作爲名將輩出的洛陽種家就顯得有些沒落,种師道庸碌了大半輩子,到五十多歲才混到了禁軍步軍副都指揮使的位置,而且此前也一直沒有什麼象樣的戰績。沒想到在現在卻是鐵樹開新花,老當益壯。此番一系列的勝仗打下來,大有一躍成爲西軍第一名將的架式,這種突然的變故,讓一向自視甚高的小劉經略有點接受不了。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武人之間相互爭功攀比的事是再正常不過。

童貫最近也是因戰事進展順利,前線捷報頻傳,一臉的春風得意,一掃前一階段在朝中所受的悶氣。

整個宋夏戰爭進行得順風順水,對於西夏,童貫大有一舉滅此朝食的架式:种師道直取橫山;劉延慶、折可適正在進攻銀州和石州;劉仲武則歸復會州;趙隆沿喀羅川(莊浪河)進攻卓囉和南軍司;而劉法則是正在圍攻仁多泉城,五路大軍前出,讓本來兵力就不足的西夏左支右絀。

於是童貫一到蘭州,就對蘭會湟一線的兵力部署重新作了調整:劉仲武守會州,誰讓你不太聽話,這次軍功也只能止於此了;辛興宗所部調往喀羅川,歸趙隆指揮,這趙隆也是童貫的親信,辛興宗這回就不會再鬱悶了;劉法攻仁多泉城,力求拿下這座党項重鎮;而种師道則轉攻臧底河城,徹底控制橫山一線。

李峴到蘭州後,足足等了三天,這才受到了童貫的接見。

蘭州城是有帥府的,比州衙的規格可高多了,李峴在看到帥府大殿的第一眼就確定,童貫如果走得晚了,肯定今年要遭罪,因爲在西北沒事在那麼高那麼大的房子裡辦公,冬天的日子絕不會好過。

他走到帥府正堂的門口,看到辛興宗正從裡面出來,李峴無聊地瞪了他一眼,想一想這貨是童貫的親信,肯定沒少向童貫告密。

辛興宗則是一臉的鬱悶,靠,老子在大帥面前說你幾句好話也得罪你啦?

灑家這一輩子都沒做過多少好事,難道偶爾幹上一回還會遭報應?

童貫這回見到李峴後臉上就露出了笑意,這讓李峴心裡咯噔一下,這回不會又挨坑吧?這老貨一笑準沒什麼好事!

李峴深施一禮,卻不是軍中的禮儀,而是後輩拜見前輩之禮:“小子見過明公。”

童貫見此很滿意,此子倒是個知趣的人物,倒也曉得主動投靠,於是開口說道:“安國此次養馬之事做得不錯,某聽辛興宗說你在會州城下還治好了不少傷兵,這回也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李峴規規矩矩地說道:“謝明公誇獎,不過小子養馬已經賠了四萬多貫,再這麼下去,恐怕要流落到東京去乞食了。”

站在童貫身後伺候的童翔聽了臉上直抽抽,軍中敢跟自家養父這般說話的恐怕也就是眼前這位小子了。

“呵呵,還敢威脅老夫來着,不過你若來東京倒也保證餓不着,老夫身邊正缺少個出壞主意參軍,你來正好可以幫翔兒也做些事。”童貫瞪了李峴一眼,“你那軍中救人的法子是從何處學來的?”

“我原來在少年時曾拜了個師父,卻是個雲遊道士,這本事是從他那學來的。”李峴在滿嘴胡謅。

“哦,你那師傅現在何處?”童貫睜大了眼睛。

“早在幾年前就走了,說是要到處雲遊天下,恐怕是去了南方,小子現在也不知道他在何處。”李峴說道,反正和尚道士居無定所,你想查也找不到。

“唉,可惜,你那師父看來是有真本事的,不象是東京裡的那些人,都是些騙人的玩意,有機會倒是可以把他引見給當今官家。”童貫聽了之後嘆息說道。

李峴則搖了搖頭:“師父是不會去的,他常說有道明君應當把心思用在治政理國方面,而不是去修什麼道家術法,這纔是人君之道。”

童貫聽後微笑:“這麼說來你師父倒是深得希夷先生之妙,確實是位得道高人。不過你那救治之法可否傳於軍中。”

“本當如此,小子本來也正有此意。”

童貫接着笑道:“你肯將這治傷的法子傳與諸軍,就是你的一份大功勞,咱家也不虧待了你,已經奏請朝廷在西寧州和積石軍開闢兩處牧馬地,這事就交給你來負責。”

“可是新設馬監?”李峴問道。

“不是馬監,只是那給地牧馬之法,朝廷也知道開邊不易,特准每給五十頃草場年繳軍馬一匹,前三年免繳。你過幾天就去那邊看地劃草場去吧。”

李峴愁眉苦臉地說道:“養馬倒沒問題,可是人不夠啊。”

童貫瞪了他一眼:“你招那麼些流民是做什麼的,安置一部分過去,另外朝廷準你在內地自行招募牧卒,合格者給予軍籍。”

李峴在心裡暗自嘀咕,原來你前面幫我招募流民是在這裡等着我呢,我還當你是發了回善心,半天還是想讓我幫你養馬。看來老童也真是深受軍中缺馬之苦,連這種無賴的法子都使了出來。不過這話可不敢當面講出來,只得嘆着氣答應道:“好吧,我答應明公,只不過這地租當從兩後年牧草長起來才能算起。”

童貫見他答應了,於是開口笑道:“你就是個無賴,這種事上也斤斤計較。還有劉法目前正在震武城休整,準備攻下仁多泉城,他專門寫信來要你過去,估計是你在會州軍中療傷一事讓他知道了。今年的大戰,也就剩下仁多泉城一處了,這攻城之戰,傷患衆多,你去幫他一下也好。我這就給你下調令,你直接先去劉經略處報道,將傷兵營開好後,再去西寧州和積石軍去劃牧場。”

“是誰寫信告訴了他?”李峴問道。

童貫直翻白眼:“看來你真不是掌軍的材料,連自己的副將是誰的人不知道麼?”

李峴從童貫的大帥府出來,又到驛館尋了劉仲武詳談了一陣用西夏戰俘採煤的事情,第二天就離了蘭州,帶着自己的部曲沿着黃河,直奔震武軍而去。

6、 血夜(六)59、干擾44、一羣和尚2、請柬70、娶親三、朝堂29、巡視襄陽55、招生82、六分儀40、何灌之死(二)35、猛將劉法(一)45、紅城之下67、太行寨44、一羣和尚34、衛州城下54、汜水關(六)32、會州城下(三)59、干擾37、仁多泉城3、曹府宴66、不臣35、金城關29、招募流民57、太學48、沈深2、 血夜(二)57、監軍72、朝廷裁軍67、穎昌之戰(一)2、請柬42、救援太原(一)73、入川22、北遼使團54、于闐國27、牧場16、北地42、南逃51、汜水關(三)17、再見童貫46、大撤退76、傳承26、春耕36、出征79、濁浪(三)61、統軍的和尚82、六分儀31、韓城31、剿滅曹成(一)28、族兄38、文明的起點6、豈曰無衣八、流求13、淮東68、安定82、返鄉71、學生們46、太行陘56、勳貴75、背鍋30、會州城下(一)61、暗流(二)59、干擾2、 血夜(二)62、無奈的變通14、克承州6、鄉誼31、會州城下(二)31、野馬峽44、救援太原(三)71、風雲再起40、河東(一)62、無奈的變通4、出逃(三)46、古浪寨46、古浪寨25、雁門關前80、濁浪(四)74、北上58、火炮(一)29、收復疏勒(三)66、突襲河陽(二)83、少年從軍68、求援劉法(三)49、汜水關(一)2、請柬73、入川29、收復疏勒(三)54、汜水關(六)41、河東義軍(二)47、決戰前30、喜事39、鐵廠12、劉家九郎59、火炮(二)9、使幽州(一)9、北上救援21、金國與華夏66、求援劉法(一)65、突襲河陽(一)44、一羣和尚
6、 血夜(六)59、干擾44、一羣和尚2、請柬70、娶親三、朝堂29、巡視襄陽55、招生82、六分儀40、何灌之死(二)35、猛將劉法(一)45、紅城之下67、太行寨44、一羣和尚34、衛州城下54、汜水關(六)32、會州城下(三)59、干擾37、仁多泉城3、曹府宴66、不臣35、金城關29、招募流民57、太學48、沈深2、 血夜(二)57、監軍72、朝廷裁軍67、穎昌之戰(一)2、請柬42、救援太原(一)73、入川22、北遼使團54、于闐國27、牧場16、北地42、南逃51、汜水關(三)17、再見童貫46、大撤退76、傳承26、春耕36、出征79、濁浪(三)61、統軍的和尚82、六分儀31、韓城31、剿滅曹成(一)28、族兄38、文明的起點6、豈曰無衣八、流求13、淮東68、安定82、返鄉71、學生們46、太行陘56、勳貴75、背鍋30、會州城下(一)61、暗流(二)59、干擾2、 血夜(二)62、無奈的變通14、克承州6、鄉誼31、會州城下(二)31、野馬峽44、救援太原(三)71、風雲再起40、河東(一)62、無奈的變通4、出逃(三)46、古浪寨46、古浪寨25、雁門關前80、濁浪(四)74、北上58、火炮(一)29、收復疏勒(三)66、突襲河陽(二)83、少年從軍68、求援劉法(三)49、汜水關(一)2、請柬73、入川29、收復疏勒(三)54、汜水關(六)41、河東義軍(二)47、決戰前30、喜事39、鐵廠12、劉家九郎59、火炮(二)9、使幽州(一)9、北上救援21、金國與華夏66、求援劉法(一)65、突襲河陽(一)44、一羣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