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西域屯田

依娜站起身來,剛準備開口說話,卻見她傷口上涌出的鮮血與那玉墜沾到了一塊,頓時從那玉墜上泛起一陣紅光,將她的身體籠罩了起來。

御書裡的幾人驚懼莫名,只見紅光消失,依娜已經暈倒在地,不省人事……

……

康泰、陳中和李並正在研究以前于闐王國的國家組成這個問題,發現西域這地方的王朝實際上還不能稱之爲真正意義上的國家。無非是一個強大的部落領着一堆弱小的部落在草原上進行擴張而已,當這些強大的部落一但走向衰敗,必然就會有其他的部落慢慢發展起來,取而代之。

于闐王國由於深受中原王朝的影響,它官府設置的構成與中原王朝很相似,這實際上在草原上算是很先進的國家組織形態。若不是因爲有將近二十萬來自波斯和大食的聖戰者來到河中地區出兵相助,喀喇汗王朝不一定能夠打得過於闐王國。

現在於闐王國已經滅國了,而青唐軍在佔領了疏勒河和鴉兒羌河流域之後,根本沒有任何想要恢復于闐王國的跡象。他們是來收復故唐舊地的,並不是什麼志願人員,也沒有大食人對於爲聖教而獻身的狂熱。

“我叔叔說要想長久控制西域,就得依靠不斷地向西域進行移民軍屯,然後不斷對草原人進行啓迪教化,讓他們認同中原文化。就象是于闐國這樣的,很難生出心思來進行反叛。”李並盤腿坐在矮牀上說道。他比康泰他們要小了四、五歲,不過他從小跟在李峴身邊,在李峴給學生們上課的時候就坐在教室裡旁聽。雖然他不怎麼愛學習,但是學到的東西卻是非常的駁雜。

這時樑超已經從外鑽進屋子裡,跟着他後帶進房間裡一股冷氣。他一邊脫着靴子一邊說道:“哪有那麼麻煩,按照草原上的規矩,我們的軍官就是貴族,每家按照級別分配數百到十來戶奴隸,至於那些肯主動跟我們合作的傢伙們,也把他們吸收到軍官的隊伍裡來。各家的奴隸規定他們必須說漢話,說的好的第二代就可以脫去奴籍,變成屯駐軍戶。”

“這法子有些太殘忍了罷?”楊中說道。

“屁話,當初土蕃人就是這樣對待漢家的奴隸的,過了兩代之後,那些奴隸哪裡還會知道自己是唐人後裔。”樑超撇了撇嘴,“這青唐的底層蕃人,超過三成都是原來唐時遺留下來的漢家奴隸。”

康泰想了想說道:“阿超說的法子倒也是簡單實用,有的時候用的法子越是簡單粗暴,反而統治起來就越是容易。不過李並所說的是長治久安之道,我們可以兩種辦法都一齊使用。幸好每年從金地逃到華夏的中原流民不少,朝廷那邊答應每年爲我們招募兩萬戶流民過來,用於屯田。這草原人,不能讓他們形成大的部落,需要和漢地的軍屯戶混雜在一起居住,這樣也便於控制。”

“朝廷的命令是調兩萬騎軍回去,這樣在屯田軍戶到來之前,我們只剩下一萬六千兵力,恐怕有點少吧?”陳中說道。

康泰搖了搖頭:“我們只帶一萬精騎回去,剩下的一萬餘人從葛邏?、回鶻和突騎施人的俘虜青壯中徵召,編入行伍。這裡給你們留下兩萬六千兵力,足以應付一些突發事件了。等到開春後隴右、青唐屯墾的軍戶遷移過來,局勢會慢慢穩定下來。”

“那我怎麼辦?”李並有些着急地問道。

“你就先守在西域,你當於闐公主是那麼好娶的麼?以後你就是于闐國未來的國主,什麼時候大局已定,才允許返回隴右。”樑超呲着牙對他說道。

“都是你們幾個害我!”李並怒道。

“嗬嗬嗬……”康泰在嘴裡發出一陣怪笑,“當初是誰把人家摁在地上,將面紗摘了下來?自己做的事,就得要有擔待。再說了,這也是師母的意思……你就是心裡有一萬個不願意,現在也要守在西域!”

喀喇汗人將天山以南的青壯大多帶走了,留下的十餘萬戶老弱婦孺,沒有多少反抗能力。在青唐軍掌控住了食物的分配權後,絕大多數人都已經認命了。草原的部落間,給人當奴隸是很平常的事,倒也沒有引起大的波動。

當奴隸也總比一家人都餓死要好……

中原王朝爲了長治久安,試行過各種各樣的複雜制度,實際上取得的效果也和草原部落差不多,就連奉行愚民政策的文人們,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王朝更迭的歷史規律。

青唐軍統治着西域,採用着中原與草原混合的辦法和制度,實際上他們執政的難度被降低了。只要稍微有點水平的傢伙,在西域不塊未開化的地方都會混得如魚得水。在後來的歷史記載中,李並安定西域的事蹟被吹捧爲比班定遠更爲偉大,正是得益於此。

雖然這位未來的西北之王現在還是滿臉的不情願,但是康泰已經爲他安排好了後路,卻是隻能是硬着頭皮繼續走下去。

於由就沒剩下多少青壯,從這些青唐軍統治下的部落拼湊出足夠的兵員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康泰還要求是兩萬軍卒。這是準備把這些草原部落的青壯都抽調一空的節奏,對此留守的李並和陳中也是極爲不滿意。

“你們把青壯都帶走了,讓這些留下來的部族老弱們怎麼生存?”

“哼哼……餓不死就行了,放羊的事娘們、孩子都能幹,至於種地麼,你手下那些駐防的軍卒是幹什麼的?閒着也是閒着,讓他們去幫那些部落進行耕種。嘿嘿……也許他們很快就能體會到耕田的樂趣,樂在其中也說不定!”樑超則是一臉壞笑地回答着陳中的詰問。

康泰和樑超走了,帶走了一萬精銳青唐騎軍,另外還有臨時拼湊起來由兩萬牧民組成的雜牌騎兵隊伍……

還好,康泰令樑起率領三千青唐精銳留了下來,擔任西域都護府的禁衛部隊。再加上陳中和張瀚走上的一萬火槍軍,是讓李並感到比較安心的地方。

在隴右,從中原招募的一萬餘戶流民,正在準備遷往西域進行軍屯。

隴右民政總管張灝爲此準備了將近四千輛馬車,再加上其它的騾馬、駱駝,匯聚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遷徙大軍……

17、匠戶45、救援太原(四)15、使幽州(七)64、拉攏19、部曲80、平方臘(三)34、衛州城下1、 知識很重要43、救援太原(二)44、救援太原(三)64、練軍(一)77、濁浪(一)83、少年從軍61、農業時代29、招募流民七、大理國(二)71、文官們73、穎昌之戰(七)47、盛典75、雁門3、 施恩72、投效18、西域于闐13、使幽州(五)17、官家趙構51、巡狩35、金城關75、聚將31、會州城下(二)12、使幽州(四)71、穎昌之戰(五)76、殲敵23、軍情57、太學80、右江道29、巡視襄陽48、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六、大理國(一)8、易水河3、曹府宴22、過年(二)八、流求20、冶鐵工坊33、剿滅曹成(三)47、盛典3、曹府宴35、火槍(一)62、無奈的變通1、 血夜(一)19、揍人69、救援劉法(四)29、招募流民15、太子的危機37、禪位67、救援劉法(二)46、大撤退83、進北庭28、族兄48、突襲臨潢府27、軍事會議40、三方2、請柬1、 平遼事47、盛典12、使幽州(四)50、喀羅川(三)7、太上皇63、驕兵的代價77、蜀道33、沁河口保衛戰(二)39、崩散45、基地問題四、呼倫之戰22、北遼使團71、穎昌之戰(五)26、春耕44、收復河東(二)4、出逃(三)24、商路18、荊襄5、獵熊36、琴譜29、巡視襄陽39、何灌之死(一)14、童大帥69、穎昌之戰(三)60、宣撫使64、練軍(一)32、剿滅曹成(二)39、西域屯田71、風雲再起19、揍人41、道法琉璃?16、皇后朱璉75、背鍋5、种師道5、血夜(五)82、六分儀32、沁河口保衛戰(一)
17、匠戶45、救援太原(四)15、使幽州(七)64、拉攏19、部曲80、平方臘(三)34、衛州城下1、 知識很重要43、救援太原(二)44、救援太原(三)64、練軍(一)77、濁浪(一)83、少年從軍61、農業時代29、招募流民七、大理國(二)71、文官們73、穎昌之戰(七)47、盛典75、雁門3、 施恩72、投效18、西域于闐13、使幽州(五)17、官家趙構51、巡狩35、金城關75、聚將31、會州城下(二)12、使幽州(四)71、穎昌之戰(五)76、殲敵23、軍情57、太學80、右江道29、巡視襄陽48、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六、大理國(一)8、易水河3、曹府宴22、過年(二)八、流求20、冶鐵工坊33、剿滅曹成(三)47、盛典3、曹府宴35、火槍(一)62、無奈的變通1、 血夜(一)19、揍人69、救援劉法(四)29、招募流民15、太子的危機37、禪位67、救援劉法(二)46、大撤退83、進北庭28、族兄48、突襲臨潢府27、軍事會議40、三方2、請柬1、 平遼事47、盛典12、使幽州(四)50、喀羅川(三)7、太上皇63、驕兵的代價77、蜀道33、沁河口保衛戰(二)39、崩散45、基地問題四、呼倫之戰22、北遼使團71、穎昌之戰(五)26、春耕44、收復河東(二)4、出逃(三)24、商路18、荊襄5、獵熊36、琴譜29、巡視襄陽39、何灌之死(一)14、童大帥69、穎昌之戰(三)60、宣撫使64、練軍(一)32、剿滅曹成(二)39、西域屯田71、風雲再起19、揍人41、道法琉璃?16、皇后朱璉75、背鍋5、种師道5、血夜(五)82、六分儀32、沁河口保衛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