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千頭萬緒(中)

“善。另外一個參知政事盛文鬱,立刻撫掌喝彩,“丞相此計甚善,那張良弼前一段時間狗仗人勢,四處橫行無忌,我潁州紅巾早就該打上門去,將其挫骨揚灰,一則能將南陽、河南、汴梁、汝寧三府一路徹底融爲一體,二來,也能替北鎖紅巾報了當年的血海深仇。”

這幾句話,接得可是太經典了,非但進一步闡明瞭劉福通的意圖,並且將其形象也豎立得無比高大無私,兩相比較,杜遵道和羅文素等人,只是一羣蠅營狗苟的鼠輩爾。

潁州紅巾內部,劉福通的支持者遠比杜遵道要多,見盛文鬱帶了頭,無論真的明白了劉福通的意圖,還是聽得懵懵懂懂,都紛紛大聲附和,“善,丞相看得長遠,我等望塵莫及。”

“丞相此計甚妙,少主寸功未立,貿然登位,甭說朱屠戶和徐販子兩個未必肯服氣,末將心裡也覺得不他孃的太爽利,畢竟前兩年我等跟韃子真刀真槍的拼命的時候,少主始終不見蹤影,如今脫脫被朱屠戶給逼死了,察罕和李思齊兩個也去了黃河以北,少主卻突然就從山裡走了出來,哼哼,很多話好說不好聽。”

“末將願爲先鋒,在洛陽城下,等待少主的旌旗。”

“打出去,打出去,少主的位子,要靠我等替他去爭,不需要任何人的施捨!”

一片紛亂的叫喊聲中,杜遵道的臉色漸漸開始發黑,很顯然,周圍這幫粗俗的兵痞們,眼裡只有劉福通,沒有他這個滿腹經綸的左丞相。

然而,他又無法指責劉福通的話沒道理,畢竟韓林兒出現的時間,非常地不恰當,哪怕早露頭兩三個月,趕在朱重九跟脫脫兩方沒分出勝負的時候,好歹也算跟大夥福禍與共過,如今,朝廷的大軍被逼退了,他卻大模大樣跳出來要繼承亡父意志,如此清楚的摘桃子行爲,讓人怎麼可能心服,。

“劉丞相此言,令杜某茅塞頓開。”但是畢竟在蒙元官場上打過滾兒,杜遵道即便再不甘心,也不會在明知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再繼續咬牙跟劉伯溫死磕,拱了拱手,退而求其次,“我軍若能打出少主旗號,橫掃南陽和洛陽,然後再談擁立之事,當然會比現在更有底氣,不過”

微微頓了頓,他非常謙虛地向四周拱手,“不過少主畢竟已經回來了,我等將如何置之,總得有個說法,否則,肯定會讓軍中的明教老兄弟無法心安,萬一外邊的人問起來,咱們潁州紅巾也不好給人家答覆。”

“然也。”羅文素如影隨形,非常賣力地補充,“少主登基的事情可以放緩,但少主畢竟是明王的唯一骨血,我等總得給天下英雄一個交代。”

“要我說,何必管那麼多,直接讓少主登基,然後誰不服,打到他服氣便是。”

“人不能忘本,當初明王如何待我等,諸位摸摸胸口,自然能想得清楚。”

李武、崔德等幾個平素不受重視的武將,徹底準備跟杜遵道共同進退了,也先後亂哄哄的開口。

說一千,道一萬,他們這夥人的底線就是,小明王韓林兒可以先不做皇帝,但劉福通必須將潁州紅軍的大權,交還一部分出來給小明王,否則,劉福通就是忘了已故明王韓林兒的大恩,也是背叛明教教義的千古罪人。

當然,等劉福通將這部分權力分出來交還給小明王之後,小明王再將其轉交給誰,大夥就不好意思直說了,但是很肯定的結果是,劉福通今後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一言九鼎。

‘早知如此,老子又何必這麼着急去接小明王,’看着杜遵道等人賣力的表演,劉福通心裡一陣陣發涼。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明教從來就不是鐵板一塊,今後恐怕也不會是,但以前杜遵道和羅文素兩個帶着黨羽跟他爭,至少還有幾分顧忌,而今天,隨着小明王的歸來,所有顧忌居然瞬間被消弱到了極點,彷彿一張被雨水打溼了的窗戶紙,隨便捅幾天,便是四處漏風。

杜遵道自己肯定沒這麼大膽子,以往二人爭鬥的經驗,已經清晰地告訴了劉福通,對手到底有幾斤幾兩,此人今天之所以有了公然叫陣的勇氣,肯定是得到了外力的支持,而這股外力究竟來自何處,劉福通根本不用仔細去想,就能確定其源頭。

作爲母親,延福宮裡的那個女人很聰明,但作爲王后或者皇后,那個女人絕對不夠格,她不該替小明王去爭權,至少,她不該這麼早,就開始爭。

劉福通既然肯派人將他們母子接回汴梁,並且千方百計幫他們母子證實身份,就意味着早晚會將手中權柄交還給小明王,根本不需要楊氏在於外邊尋找其他支持者,更不需要她們母子玩什麼拙劣的平衡之術

然而事到如今,劉福通想後悔也來不及了,只能見招拆招,“嗯,爾等說得也有道理,少主既然回來了,咱們當然不能把他再藏起來。”意味深長地看了左丞相杜遵道一眼,他微笑着做出決斷,“羅大人先前不是說要詔告天下麼,下去之後,儘管草擬出一份詔書便是,以明教尊者的身份,告訴全天下的子弟,小明王不日正位,接替已經亡故的主公,擔任教主之職。”

“只是接任教主之職。”終於逼迫劉福通做出了巨大讓步,杜遵道非但沒有見好就收,反而試圖得寸進尺。

“那當然不夠。”既然已經準備退讓,劉福通就不在乎退得更多一些,因此沒等羅文素等人幫腔,就迅速接過杜遵道的話頭,“主公生前曾言,他乃大宋徽宗陛下的八世嫡孫,當年爲了避禍,才改姓爲韓,如今少主迴歸,我軍又雄踞汴梁,剛好應了大宋復興之兆頭,所以依劉某之見,不如讓少主暫且稱王,立國號爲宋,先看看天下羣雄的反應,待日後有了威望,再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杜像,羅大人,還有在座諸位以爲如何。”

“宋王。”沒想到劉福通一下子退出瞭如此之遠,杜遵道感覺自己彷彿一拳打在了空氣上,肚子裡頭說不出的難受。

如果說先前的明教教主,只是個虛職,對潁州紅巾影響力未必太大的話,現在這個宋王,肯定比前者強了十倍,只要韓林兒一將王爺的蟒袍穿上身,劉福通就不再是潁州紅巾的最高權力擁有者,所有文武官員的座次,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可能要重新來一次定位,到那時,杜某人日這個左丞相就不再是一個擺設,甚至與右丞相劉伯溫分庭抗禮都極有可能。

但是,劉福通爲什麼要退讓這麼多,他什麼時候變得脾氣如此好了,還是他在其中另有圖謀。

正因爲勝利來得太快,太容易,所以給人的感覺非常不真實,倉促之間,不光杜遵道一個人無法適應,羅文素和其他幾名同派系的武將,也都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纔好,有心大聲響應吧,又怕劉福通設了圈套給自己鑽,而想去出言反對,偏偏又擔心劉福通再度順水推舟收回提議,讓他們全都空歡喜一場。

“如果諸位不反對的話,這件事就定下來。”將幾個政治對手的表現看在眼裡,劉福通冷笑着下令,“杜相,你文彩遠在衆人之上,就由你來修書給天下紅巾首領,請他們三個月後派人前來觀禮,羅參政,你來選個六月份的黃道吉日,然後上報給杜相,還有崔、李兩位將軍,延福宮被和尚挪用多年,作爲宋王的宮邸,許多地方都得修茸,就煩勞二位來做一次監工,儘量將其弄得符合少主的身份一些,若需錢款,儘管找盛參政去批就是。”

“是。”沒等杜遵道做出反應,崔德、李武和羅文素三個,已經躬身領命,根本不仔細考慮,這一躬之下,將失去了多少先機。

“怎麼,杜相還要再客氣一番麼。”劉福通迅速將目光轉過頭,看着杜遵道的眼睛催促。

“不敢,杜某願替少主捉刀。”杜遵道被刀子般的目光逼得心裡頭發寒,後退半步,輕輕拱手。

“有勞杜相。”劉福通坦然受了他的一拜,輕輕點頭,“按理說,起草詔令,可是你的份內之事,以前少主未歸,王位空置,你這個左相也沒太多事情做,今後,可是有的忙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是身經百戰的義軍統帥,笑聲裡,自然有一股尋常人無法企及的慷慨豪邁,直震得議事堂的窗戶紙,嗡嗡作響,外邊房檐下角,也有簌簌土落,而杜遵道和羅文素等人聽在耳朵裡,心中立刻就涌起一股說不清的滋味,彷彿陳年老醋裡邊泡了茱萸、八角、豆蔻、和姜粉、茴香等物,讓人既咽不下去,吐又捨不得。

“眼下脫脫剛死,蒙元朝廷那邊人心惶惶,李思齊和察罕兩條野狗暫時找不到新主人,糧草輜重無處可籌。”又四下看了一眼,劉福通大手一揮,果斷髮布新的命令,“是以,本相決定,親自帶兵去討伐張良弼,除了關鐸率領禁軍留守汴梁,保衛少主之外,其他諸將,只要眼下手頭沒有其他任務,全都要跟本相同行,本相要在少主正式登上王位之前,把洛陽從元軍手中替他奪回來。”

第22章 光與影(下)第8章 觀星(中)第63章 經驗(下)第60章 戰前(下)第175章 瑣事第13章 移宿(下)第42章 鴻溝第83章 華夏通寶(中)第95章 迎新(中)第79章 秦鄭之好第14章 機會(上)第86章 等待(下)第8章 觀星(上)第21章 跨海第1章 立春第139章 炮擊第97章 無題第85章 華夏通寶(下)第74章 局中第61章 絕響(上)第41章 文明(下)第54章 老薑第87章 抉擇(上)第126章 生意第1章 立春第108章 燒餅歌第30章 與子同袍第161章 馬大腳第32章 異變(中)第63章 衆生(上)第35章 潤物(下)第49章 市井(下)第35章 畫個圈圈詛咒你第40章 國際傭兵第56章 吳良謀第74章 局中第201章 華夏(上)第43章 名將第91章 抉擇(下)第63章 經驗(下)第30章 與子同袍第7章 藥(下)第54章 老薑第12章 移宿(上)第45章 較量(中)第44章 經濟(下)第3章 糊弄(上)第1章 大潮(上)第92章 雷雨(中)第5章 催命第91章 將計就計(下)第89章 將計就計(上)第49章 朱重九賣甲第28章 衝突第263章 名人(上)第82章 長遠問題第27章 基業(上)第38章 轉身(上)第82章 長遠問題第56章 椅子(下)第76章 黃雀(中)第60章 君與臣(上)第74章 時勢(上)第31章 匕現(下)第9章 暗戰(中)第85章 收心第201章 華夏(上)第37章 年關(下)第86章 騰淵第249章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第29章 餘波(上)第251章 帝王心術(下)第70章 猶豫(上)第41章 吳家有女第181章 拉朽(上)第70章 砍價第59章 歷史的塵埃(下)第26章 仙家秘法第317章 黃河賦(下)第56章 破賊(下)第11章 觀星(下)第144章 新軍第84章 慈悲第300章 黃河賦(上)第50章 負荊(上)第68章 抉擇(中)第51章 先鋒(下)第205章 五虎第42章 鴻溝第4章 建章立制(下)第82章 歧路(中)第114章 逯魯曾之邀第74章 局中第289章 天算(下)第69章 交易第300章 黃河賦(上)第60章 血與火第3章 借刀(上)第76章 時間緊迫
第22章 光與影(下)第8章 觀星(中)第63章 經驗(下)第60章 戰前(下)第175章 瑣事第13章 移宿(下)第42章 鴻溝第83章 華夏通寶(中)第95章 迎新(中)第79章 秦鄭之好第14章 機會(上)第86章 等待(下)第8章 觀星(上)第21章 跨海第1章 立春第139章 炮擊第97章 無題第85章 華夏通寶(下)第74章 局中第61章 絕響(上)第41章 文明(下)第54章 老薑第87章 抉擇(上)第126章 生意第1章 立春第108章 燒餅歌第30章 與子同袍第161章 馬大腳第32章 異變(中)第63章 衆生(上)第35章 潤物(下)第49章 市井(下)第35章 畫個圈圈詛咒你第40章 國際傭兵第56章 吳良謀第74章 局中第201章 華夏(上)第43章 名將第91章 抉擇(下)第63章 經驗(下)第30章 與子同袍第7章 藥(下)第54章 老薑第12章 移宿(上)第45章 較量(中)第44章 經濟(下)第3章 糊弄(上)第1章 大潮(上)第92章 雷雨(中)第5章 催命第91章 將計就計(下)第89章 將計就計(上)第49章 朱重九賣甲第28章 衝突第263章 名人(上)第82章 長遠問題第27章 基業(上)第38章 轉身(上)第82章 長遠問題第56章 椅子(下)第76章 黃雀(中)第60章 君與臣(上)第74章 時勢(上)第31章 匕現(下)第9章 暗戰(中)第85章 收心第201章 華夏(上)第37章 年關(下)第86章 騰淵第249章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第29章 餘波(上)第251章 帝王心術(下)第70章 猶豫(上)第41章 吳家有女第181章 拉朽(上)第70章 砍價第59章 歷史的塵埃(下)第26章 仙家秘法第317章 黃河賦(下)第56章 破賊(下)第11章 觀星(下)第144章 新軍第84章 慈悲第300章 黃河賦(上)第50章 負荊(上)第68章 抉擇(中)第51章 先鋒(下)第205章 五虎第42章 鴻溝第4章 建章立制(下)第82章 歧路(中)第114章 逯魯曾之邀第74章 局中第289章 天算(下)第69章 交易第300章 黃河賦(上)第60章 血與火第3章 借刀(上)第76章 時間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