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訪賢

十四日,岑丹初、瞿玄惠返回桂林,在留守府住了一晚。這算新婦歸寧,又稱爲“雙轉馬”。

從瞿玄耜那裡,丹初對時局有了更爲清晰的瞭解。全州大捷並未扭轉湖廣戰局,何騰蛟也無意發起反攻。李成棟雖已派兵攻佔梧州,但並無西窺之意。

全州兵馬雲集,各武將貌合神離,何騰蛟無力彈壓。桂林行在朝臣冗雜,已非久留之地。永安州雖然偏僻,丹初卻能一言九鼎,正可大展拳腳。

十六日,丹初率軍拔營,奔赴永安。這一次,他可是奔著鎮守永安去的,除了隨行的三百餘兵馬,還有軍士家眷三百餘口,銃炮匠手十二名。

焦璉軍中的家眷一直安置在桂林。永曆帝駐陛桂林,城內外擁塞,家眷都遷往平樂。丹初已經獨立成鎮,也像其他大將那樣,把家眷安置在駐地之內,以安軍心。

八名炮匠來自澳門,爲龐天壽、瞿紗微所募,流離失所。丹初率軍護陛時,在古泥、柳州遇到他們,羅致軍中。中軍畢方濟亦擅長製造火器,曾被明廷委派到澳門督造火炮。有了製造火器的技術人才,只等條件成熟,便可試製火槍火炮。

除此之外,丹初還羅致了十來個文士,有的是瞿式耜推薦給他的,有的是他在古泥、柳州、象州挖來的。其中有一人名嚴煒,常熟人,是名臣嚴訥之孫,最受丹初禮遇。

帶著家眷,部隊行軍速度緩慢。丹初一邊騎馬,一邊與俞厚基等謀士閒聊,討論壯大之策。

俞厚基說道:“創業以得人才爲急務,鎮臺既得永安,已有立足之地,理應廣攬人才,以爲壯大之本。江湖臥虎藏龍,當今平樂就有一名高士,有鬼神之謀、宰相之才,號爲弘智和尚,鎮臺可聽說過?”

丹初搖搖頭,問道:“可是爲躲避剃髮令而入山爲僧的?”

滿清剃髮令下,唯有和尚道士不必留辮。當時很多人對時局悲觀,退隱爲僧,隱居山林。

俞厚基有個很大的優點,並不嫉賢妒能,笑道:“正是。此人名滿天下,德才十倍於我。”

“哦?”丹初很感興趣,問道:“他俗名爲何?”

“姓方,名以智。”

明末四公子的故事,丹初還是知道的。方以智是崇禎十三年的進士,學貫中西,是明代的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與冒襄、侯方域、陳貞慧號稱“四公子”。

一旁的畢方濟說道:“方以智是我的教友,極聰慧,於天文、輿地、禮樂、律數、聲音、文字、書畫、醫藥、技勇之屬,皆能考其源流,析其旨趣,令人歎爲觀止。”

嚴煒久在瞿式耜幕中,熟悉政情,說道:“方以智出身桐城大族方氏,十五歲即通讀經史子集,才高八斗,卻素無宦情。瞿閣老強請他爲天子講官,不見用,掛冠而去。上後悔,拜詹事、禮部左侍郎、東閣大學士,皆不就。

“復下敕書,曰‘唐德宗不能用陸贄,千古以爲失人。卿才優於贄,毋令後世以朕爲德宗’。以智疏辭七次,皆不許,加尚書,始從幸奉天。

“奉天陷,以智投洪江,救免。乃舍妻子爲僧平樂,號弘智,醫術高明,人稱藥地和尚。清虜至,擒以智,令其出山,曰‘易服則生,否則死,冠服在左,白刃在右’。以智辭而向右,虜帥起而謝之,爲之解縛,聽其爲僧。

“此子乃劉伯溫之才也,鎮臺當羅致幕中。”

俞厚基辦事幹練,決斷很快,又出身諸生,缺點嘛,就是文采不佳,名聲不顯。若能羅致方以智,正好可以補充俞厚基的不足。

行軍緩慢,丹初把隊伍交給俞厚基,自己帶上畢方濟、嚴諱等人,在一哨標兵的護衛下,前去拜訪方以智。

嚮導引大家來到一座偏僻的古寺前,說道:“大帥,這就是弘智大師隱居之處了。”

將近傍晚,寺門依舊大開。兩名親兵進寺通報,丹初下馬,信步邁進寺門。

一棵參天古鬆映入眼簾,樹幹粗壯,枝葉繁茂,遮天蔽日。樹下有條青石鋪就的小徑,蜿蜒曲折,深入寺廟深處。

古寺地處山林之中,幽深古樸,遠離塵世喧囂。鐘聲悠悠響起,給人以寧靜祥和的錯覺。

住持匆匆趕來,雙手合掌,說道:“大帥蒞臨,敝寺蓬蓽生輝。只是,弘智法師正在給病人看病,不能親迎大帥,還請大帥恕罪。”

丹初還禮,說道:“無妨。我久仰弘智法師大名,今日特意過來叨擾。等法師看完病人,我再請他一敘。寺裡若有客房,還請主持預備幾間。”

住持連忙安排客房,準備帶領丹初到客堂,說道:“大帥,實不相瞞。敝寺香火旺盛,全賴弘智法師醫術高明。每天找他看病的人絡繹不絕,他還在給人看病, 我再派人催一催。”

這個方以智,是真忙,還是故意端架子?不管怎麼樣,他必是個有著真才實學的人。這種人,即便廢爲僧侶,也能以偏末之學養活自己,興旺一寺香火,若能盡展其才,將來不可限量。

丹初執意先見方以智,隨住持來到齋堂。有十來個僧侶正在吃飯,方以智則坐在角落裡爲,一邊爲病人把脈,一邊寫藥方。

儘管已經提前收到消息,僧侶、病人見到丹初,仍是一驚。他們原以爲,丹初會在客堂接見方以智,卻沒想到他竟屈尊來到了齋堂。大家紛紛起立,瞻仰丹初風采。

方以智略感不悅,放下毛筆,亦站了起來。

他年近四十,雖是僧人打扮,卻渾身清高之氣,神態和平,略有傲氣。

丹初作揖行禮,說道:“在下鎮守永安總兵官岑丹初,久仰先生大名,特來拜訪。”

方以智回禮,淡淡地說道:“久仰久仰。”

貴人駕臨,不便怠慢。住持對香客說道:“各位施主,天色不早了,還請各自散去吧。”

丹初自知唐突,說道:“無妨,看病要緊,待先生看完病人,我再和他一敘。”

方以智看見了丹初背後的畢方濟、嚴煒等舊友,心中一驚。岑丹初小小年紀,竟能籠絡畢方濟、嚴煒等名士爲己所用,必有過人之處。

他也不再矜持,對病人說道:“貧僧今日有貴客,各位施主明日再來問診吧。”

於是,病人散去。

丹初也不講究,與衆人一道在齋堂吃了碗素面,爾後步入客堂議事。

第119章 不容樂觀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323章 各懷鬼胎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270章 清軍攻入廣西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五十三章 姐姐第288章 田源增竈362.第362章 逼死陳泰第347章 除惡務盡第400章 “糞刑”洪承疇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194章 進駐蓑衣渡第235章 啟發民智第316章 野戰失利第158章 大將之風第五十三章 姐姐第219章 大敗忠貞營第280章 按兵不動第129章 破城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172章 出兵抗虜第303章 整編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149章 擒賊擒王第301章 投名狀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184章 反攻全州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341章 江南顧氏第二十章 募兵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226章 小政權初具雛形第348章 朱成功兼並魯藩第104章 禍起蕭牆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129章 破城第六十四章 永歷帝移陛水殿第七十二章 聯姻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七十一章 教導隊第147章 兵行險著第393章 洞庭起事第209章 我為其易,君為其難第334章 以蜀糧養蜀兵第113章 增設鄉長第三十二章 慶功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122章 結交東勳第330章 順治要跑路第一十七章 思考第415章 旗兵來援第300章 孔四貞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399章 清軍崩潰第196章 極度被動第420章 襄陽?南京?第227章 為國除奸第五十七章 天下事猶可為第414章 鰲拜坐困武昌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三章 行軍第123章 射禮353.第353章 珠瑪喇堅守贛州第161章 羞辱陳曾禹第397章 湘西土司第318章 統一戰線第六十一章 開學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282章 親兵渡河第五十六章 廷爭第三十九章 番兵第293章 圍城第196章 極度被動第410章 改攻金口第223章 解放賤民 發放軍餉第203章 撤退第396章 城南大戰第139章 鼓勵工商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145章 陳邦傅借兵第205章 蛇吞象第410章 改攻金口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一章 告急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220章 義釋劉芳亮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209章 我為其易,君為其難第300章 孔四貞
第119章 不容樂觀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323章 各懷鬼胎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270章 清軍攻入廣西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五十三章 姐姐第288章 田源增竈362.第362章 逼死陳泰第347章 除惡務盡第400章 “糞刑”洪承疇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194章 進駐蓑衣渡第235章 啟發民智第316章 野戰失利第158章 大將之風第五十三章 姐姐第219章 大敗忠貞營第280章 按兵不動第129章 破城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172章 出兵抗虜第303章 整編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149章 擒賊擒王第301章 投名狀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184章 反攻全州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341章 江南顧氏第二十章 募兵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226章 小政權初具雛形第348章 朱成功兼並魯藩第104章 禍起蕭牆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129章 破城第六十四章 永歷帝移陛水殿第七十二章 聯姻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七十一章 教導隊第147章 兵行險著第393章 洞庭起事第209章 我為其易,君為其難第334章 以蜀糧養蜀兵第113章 增設鄉長第三十二章 慶功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122章 結交東勳第330章 順治要跑路第一十七章 思考第415章 旗兵來援第300章 孔四貞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399章 清軍崩潰第196章 極度被動第420章 襄陽?南京?第227章 為國除奸第五十七章 天下事猶可為第414章 鰲拜坐困武昌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三章 行軍第123章 射禮353.第353章 珠瑪喇堅守贛州第161章 羞辱陳曾禹第397章 湘西土司第318章 統一戰線第六十一章 開學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282章 親兵渡河第五十六章 廷爭第三十九章 番兵第293章 圍城第196章 極度被動第410章 改攻金口第223章 解放賤民 發放軍餉第203章 撤退第396章 城南大戰第139章 鼓勵工商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145章 陳邦傅借兵第205章 蛇吞象第410章 改攻金口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一章 告急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220章 義釋劉芳亮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209章 我為其易,君為其難第300章 孔四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