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我為其易,君為其難

第209章 我爲其易,君爲其難 夏日炎炎,揮汗如雨。臨行之前,丹初到督師府謁見瞿式耜。

翁婿相見,瞿式耜長嘆一聲,說道:“幾個月前,諸鎮還意氣風發,據興安,復全州。才三四個月,全州恢復無望,興安又告失守。諸鎮不和,局勢更加惡化。”

瞿式耜爲督師,馭將無術,又不肯深入前線,對此應付主要責任。

丹初安慰他道:“二次全州之戰,非戰之罪,實因敵強我弱,濟爾哈朗將滿洲八旗來爭,非我軍所能敵。但我軍陣斬覺羅果科,與濟爾哈朗、勒克德渾等僞王力戰不退,亦足以鼓舞士氣,振奮人心。”

“嗯。”瞿式耜乾枯憂愁的瘦長臉上,綻放出了些許笑容,說道:“你練兵有術,率軍幾次打敗韃子,對戰濟爾哈朗也不落下風。國家中興有人,我亦可瞑目矣。”

妄論生死,非吉兆也。岑丹初隱約感覺到,瞿式耜對朝廷已經絕望,對時局亦非常悲觀。他夫人已死,幼女嫁與丹初,在世上了無牽掛,怕是已萌生殉節之念。。

丹初趕緊勸道:“閣老,朝廷奸臣當道,韃子兵精糧足,大局已然糜爛。桂林東北有嚴關,東南有鎮峽關,近在咫尺,毫無轉圜餘地,一旦韃子破關,危矣。

“不如南就南寧,南寧田多糧足,有鬱江航運之便,坐擁俍兵數十萬。此爲根據之地,就算韃子攻入廣西,我軍亦可南據南寧,與韃子爭雄長。”

屋內沉悶,瞿式耜抹去額頭的汗水,說道:“琢如,我們到聽風亭坐坐吧。”

瞿式耜在桂林爲官多年,歷任廣西巡撫、桂林留守、督師,卻不置家產,府中僅有聽風亭可供賞心悅目。

丹初亦不勝慷慨。兩年前,自己由童子兵超擢爲隊長,再超擢爲遊擊,在府中喝慶功酒,在聽風亭默寫軍歌,初見瞿玄惠,想來歷歷在目。

此次一別,不知何時方能再見,不知何時再可重遊聽風亭。

二人面對松林、小溪坐下,僕人奉來茶水。

瞿式耜說道:“桂林是廣西省會,也是廣西門戶,天下觀瞻,不容有失。正如遼東,國朝之初,置奴爾幹都司羈縻東北。建奴作亂,奴爾幹都司廢,既而棄鐵嶺,棄遼陽,棄瀋陽,棄廣寧,棄錦州。

“我退一尺,則敵進一步,我退一步,則敵進一丈。一棄再棄,一退再退,直至讓韃虜逼至山海關下,直至吳三桂引狼入室。

“大明王朝僅剩廣西、廣東兩省。歷來守廣東,必先守上游廣西,守廣西則必守桂林,必守全州、衡州。如今全州、衡州已失,我爲桂林留守,又怎能輕棄桂林?”

微風吹拂,竹葉沙沙作響,帶來一股雨後的清香。溪水潺潺,雖是白天,蛙聲不絕,蟲鳴四起。

清幽宜人,府中難得有此風景。丹初憑欄吹風,略感涼快,嘆道:“閣老忠君愛國,勇於任事,學生感戴不已。只是,眼下敵強我弱,爲長遠計,必須避實就虛,在韃子薄弱處求發展。

“桂林爲兵家必爭之地,就算韃子不來,滇師、楚師,乃至西軍都會過來。諸鎮紛爭,閣老疲於應付,哪還能有餘力經營桂林?

“眼下,姜瓖以山西反正,譚泰、濟爾哈朗兩大酋首回撤北方,我們有此片刻喘息。可韃子已準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藩擴軍,晉三藩爲定南王、靖南王、平南王,用意不言自明。

“爲今之計,必須趁三藩到來之前加緊經營,整軍經武,備戰強敵。桂林四戰之地,閣老在此難有作爲,何如隨我一道返回南寧?” 若是瞿式耜到了南寧,丹初勢必要靠邊站。但他畢竟是丹初的岳父,於情於理,都有必要盡力相邀。若他真的到了南寧,也將帶來豐富的政治資源。

瞿式耜愁眉緊鎖,憂心忡忡,沉默良久,說道:“我爲桂林留守,自當與桂林共存亡,又爲督師,自當身臨前線,不可退縮南寧。

“諸鎮爭奪桂林,兵爭不斷,我更得坐鎮桂林,不可輕離一步。將來萬一不敵韃子,亦不過是殺身成仁,留名青史而矣。”

丹初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歷史上,瞿式耜在桂林殉節。他驕縱客兵,疏遠心腹,最終自食其果。他眼下的所作所爲,正在一步步邁向死亡的深淵。

“閣老,我又何嘗不想中興大明,殺盡韃虜?只是,敵強我弱,我們必須講究策略,腳踏實地,循序漸進,日後方有取勝的希望。

“說句難聽的,死守一地、爲國殉節,只不過是匹夫之勇。留守桂林,誓不退讓,做起來容易得很。就算韃子來了,不過一死而已。死後,還能在史書上落個好名聲,江山易色、百姓罹難,又與自己有何干系?

“但若論謀國之忠,唯有忍辱負重,不屈不撓,踏踏實實做事。就像越王勾踐那樣,臥薪嚐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然後伺機北伐,方有扭轉乾坤的可能。

“我要經營南寧,就是以南寧爲根據,埋頭訓練赤軍,認真教養百姓,以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爲期,撫民、養兵、制器,直至北伐燕京,恢復中華。”

講到動情處,岑丹初的心情也激動起來,聲音也提高了幾度。

瞿式耜被丹初揭穿了心事,臉上泛起一絲赧然,說道:“琢如高見,振聾發聵,發人深省。老夫自感不如,請繼續說。”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逆王南下,對兩廣志在必得。皇上行在設在肇慶,自從寧夏王薨後,杜永和馭將無術,粵軍渙散,根本就擋不住三藩的虎狼之師。

“我率部到南寧,一可以牽制陳邦傅,二可以監視忠貞營,三可以到廣東勤王,四可以阻遏西軍。此番用心,還請督師理解。”

這話說得義正辭嚴,冠冕堂皇,很對瞿式耜的胃口。他忍不住讚道:“琢如謀國之忠,目光之遠,爲師實有不及。”

丹初還想再勸勸他,說道:“桂林爲兵家必爭之地,韃子一定會全力爭奪。因此,桂林是餉源也是累贅。將來,韃子若來爭奪桂林,閣老不必與之死戰,派人檄令我增援即可。若我一時間來不及,閣老不妨避實就虛,把兵馬帶往山區,待我提兵來援,再反攻桂林不遲。”

瞿式耜深受觸動,坦誠地說道:

“琢如,誠如你說的那樣,爲師留守桂林並不明智。之所以這樣,一是疆臣守土有責。國朝因黨爭而衰敗,因退讓而敗亡。我留在桂林,就是要豎立一面旗幟,就是要告訴世人,大明尚有忠臣赤子,漢人的抵抗意志從未泯滅。

“二是存有私心,想以死殉節,留名青史。我爲其易,君爲其難。我們師徒翁婿各遂其志,希望能夠等到北伐中原的一天。到時候,咱們攜手奮進,一起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第140章 時間窗口第164章 赤軍閱軍禮第七章 奪旗斬將第191章 義師歸附第250章 焚燒船廠第三十八章 教頭第132章 徵蠻將軍印第388章 大聖人再世第131章 土司來儀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第四十一章 東徵第270章 清軍攻入廣西第217章 三堵牆第五十五章 黨爭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106章 內鬥失機第315章 清軍來援第224章 定虜式燧發槍第七十七章 火炮第306章 南越王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417章 破城在即第263章 謀殺陳邦傅第二十八章 破敵374.第374章 屯齊夜遁第230章 棄攻梧州第178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104章 禍起蕭牆第218章 水師大捷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六十四章 永歷帝移陛水殿第七十六章 平等第134章 籌議大學第288章 田源增竈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221章 折箭為誓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226章 小政權初具雛形第389章 奇襲跳馬澗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148章 智取古漏關第七十七章 火炮354.第354章 圍點打援第399章 清軍崩潰第三十三章 軍歌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第234章 料敵於先第420章 襄陽?南京?第一十四章 大變在即第394章 強攻北門第203章 撤退第235章 啟發民智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三十章 摩擦第288章 田源增竈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第二章 參軍第九十三章 金聲桓反正第407章 傾盡國力,與虜決戰第四十一章 東徵351.第351章 廣德公主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七十四章 考覈第三十九章 番兵第300章 孔四貞第144章 授旗第二十五章 破營373.第373章 狙殺佟圖賴第207章 滇桂兵爭第176章 薑瓖反正第132章 徵蠻將軍印第七十八章 教導第395章 民心所向,則無所不可第399章 清軍崩潰第261章 拒絕反攻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237章 堵胤錫追諡文忠第五十九章 夜校第281章 反攻第404章 吳三桂南下雲貴第八十四章 桂林告急第387章 攻克湘潭第307章 經略遇刺第338章 施琅歸順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136章 遙遙領先 擴產增效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253章 杜永和遣使求援第227章 為國除奸第230章 棄攻梧州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239章 收服詞臣第225章 房緯小事,關系大業第182章 報捷第198章 援軍到了
第140章 時間窗口第164章 赤軍閱軍禮第七章 奪旗斬將第191章 義師歸附第250章 焚燒船廠第三十八章 教頭第132章 徵蠻將軍印第388章 大聖人再世第131章 土司來儀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第四十一章 東徵第270章 清軍攻入廣西第217章 三堵牆第五十五章 黨爭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106章 內鬥失機第315章 清軍來援第224章 定虜式燧發槍第七十七章 火炮第306章 南越王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417章 破城在即第263章 謀殺陳邦傅第二十八章 破敵374.第374章 屯齊夜遁第230章 棄攻梧州第178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104章 禍起蕭牆第218章 水師大捷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六十四章 永歷帝移陛水殿第七十六章 平等第134章 籌議大學第288章 田源增竈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221章 折箭為誓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226章 小政權初具雛形第389章 奇襲跳馬澗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148章 智取古漏關第七十七章 火炮354.第354章 圍點打援第399章 清軍崩潰第三十三章 軍歌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第234章 料敵於先第420章 襄陽?南京?第一十四章 大變在即第394章 強攻北門第203章 撤退第235章 啟發民智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三十章 摩擦第288章 田源增竈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第二章 參軍第九十三章 金聲桓反正第407章 傾盡國力,與虜決戰第四十一章 東徵351.第351章 廣德公主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七十四章 考覈第三十九章 番兵第300章 孔四貞第144章 授旗第二十五章 破營373.第373章 狙殺佟圖賴第207章 滇桂兵爭第176章 薑瓖反正第132章 徵蠻將軍印第七十八章 教導第395章 民心所向,則無所不可第399章 清軍崩潰第261章 拒絕反攻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237章 堵胤錫追諡文忠第五十九章 夜校第281章 反攻第404章 吳三桂南下雲貴第八十四章 桂林告急第387章 攻克湘潭第307章 經略遇刺第338章 施琅歸順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136章 遙遙領先 擴產增效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253章 杜永和遣使求援第227章 為國除奸第230章 棄攻梧州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239章 收服詞臣第225章 房緯小事,關系大業第182章 報捷第198章 援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