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收服詞臣

第239章 收服詞臣

三月十日,赤軍先鋒逼近梧州。一萬兩千人馬,水陸並進,陸上多騎兵,行軍速度甚快。 時局紛亂,朝局如麻。楚黨彷彿看見曙光乍現,“五虎”更是盼到了救星,大爲振奮。吳黨則如臨大敵,立即暫停“打虎”。陳邦傅更是無計可出,一會兒要出師東下,一會兒想留在行在護陛鑾駕,惶惶不可終日。

永曆帝原本駐陛“水殿”,吃住都在船上,方便隨時逃跑。赤軍來援,行在暫無危險。朝廷若再駐陛水殿,不成體統,有礙觀瞻。於是,永曆帝進入梧州城,派使宣慰赤軍。

楚黨派使聯絡,意圖整頓朝政,重掌大權。馬太后派太監過來慰問,詢問朱夫人近況,倚重之意十分明顯。陳邦傅派使請和,言辭甚卑。李元胤亦派來使者,溝通援粵之事。

一時之間,使者絡繹不絕。赤軍兵強馬壯,聲名遠播。岑丹初身價陡增,成爲各派的拉攏對象。他人還沒到梧州,各方來信頻繁,不吝溢美之詞,令他有些飄飄然。

這天,塘兵又送來一封信,署名錢秉鐙,引起了丹初的注意。這人官居翰林院編修,職位不高,卻見識頗高。丹初在邸報上讀過他的文章,印象頗深。特別是在出兵援救金聲桓、孫可望請封秦王事件上,錢秉鐙見解獨到,令人耳目一新。

丹初拆開信件,讀畢頗受觸動。信中說,眼下局勢混亂,對丹初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是蜜餞也是毒藥。因此,錢秉鐙請丹初以董卓爲警醒,以于謙相激勵,支撐危局,斥除奸佞。末尾,錢秉鐙懇請丹初見他一面,有要事當面相商。

來信文采斐然,言辭懇切,高談雄辯,發人深醒,足見作者才華橫溢。

“大司馬,這個錢秉鐙是什麼來歷?”

劉遠生不假思索,答道:“此人是南直隸桐城人,頗有才名,崇禎年間秀才,與同邑方文、方以智友善,曾在桐城組織詩社,與復社唱和,諷喻閹逆。錢秉鐙與阮大鋮有世誼,因阮大鋮攀附閹逆,彼此反目成仇。

“弘光年間,阮大鋮造蝗蝻錄,大肆報復,搜捕東林,錢秉鐙避於嘉興。剃髮令下,嘉興起義,錢秉鐙起兵,戰敗,妻兒沉江死。

“錢秉鐙逃往福州,投奔隆武帝。汀州事變,錢秉鐙再投永曆帝,授庶吉士,遷編修,文采裴然,行在凡有大詔令,悉由秉鐙視草。”

丹初陷入了沉思,這個錢秉鐙絕非俗物,怎麼歷史上似無此人?他絞盡腦汁思索,終於,大腦中的隱藏記憶被觸動了。

這個錢秉鐙,不就是錢澄之嗎?永曆四年秋,孔有德攻入廣西,永曆小朝廷樹倒猢猻散。錢秉鐙潛歸家鄉,化名錢澄之,並曾祝髮爲僧,號西頑。

歷史上,錢秉鐙與顧炎武、吳嘉紀並稱“江南三大遺民詩人”,是真正的明遺民,真正的守節者,至死從未失節。而大部分的明遺民,如黃宗羲之流,大多早年激烈反清,晚年失節順清。與之相比,錢秉鐙至死不渝,更顯得彌足珍貴。

丹初身邊正缺一個人品端正、文采飛揚的文士,正可把錢秉鐙收爲己用。

靠近梧州後,丹初還沒下船,先派人邀請錢秉鐙。

錢秉鐙亦很爽快,召之即來。他年近四十,目光如炬,精力充沛,見到丹初,長揖說道:“罪人錢秉鐙,見過爵帥。”

“錢先生,何罪之有?”明朝官場禮節極繁,丹初作揖回禮,以錢秉鐙爲翰林詞臣,乾脆稱他爲先生。 “某爲救金堡,爲閣輔化澄所忌,遂乞假,儼然罪人矣。”

金堡爲“五虎”中的“虎牙”,用今天的話講,大概是個憤青,逮誰罵誰。他借楚黨之勢囂張於朝廷,卻屢次攻擊楚黨,何騰蛟是、堵胤錫、瞿式耜、李成棟等勳鎮重臣都被他彈劾過,丹初自然也沒例外。

化澄即爲王化澄,崇禎七年進士,隆武年間巡按廣東,爲官不廉。永曆帝即位時,王化澄擁戴有功,從此官運亨通。此人極擅長鑽營,與國舅王維恭結納,通族爲兄弟,如今已任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

當今內閣有四個輔臣,論人品德行,王化澄不如其他三人,但比其他三人有見識,精明幹練,不失爲一個能臣。譬如,王化澄便主張招撫大西軍,聯合孫可望抗清。

只是,南明的黨爭已經病入膏肓。身爲閣輔,動輒得咎,王化澄手腕再強,也備受黨爭之苦。

丹初避而不談金堡的事,笑道:“昨夜,我做了個怪夢。有一老者託夢於我,說我今日可得一文士,叫錢澄之。我等來等去,未見到錢澄之,卻見到了錢先生。錢先生絕非罪人,其實文章華貴,真乃詞苑翹楚。”

錢秉鐙神色大變,瞪大了眼睛,對丹初又敬又畏。他對朝廷已經絕望,乞假後原指望朝廷加以挽留。沒想到,不管是堂官還是皇上,都無甚反應。

或許,堂官並不想與朝廷“打虎”運動唱反調,也不想得罪王化澄。或許,方今紛亂,永曆帝根本就未收到他的乞假奏疏。

以乞假相要挾,卻未獲挽留,對官員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污辱。更何況,他還是個清貴翰林呢?照慣例,他必須立即起程,不得戀棧,免得被人恥笑。

因此,錢秉鐙已經決定離開朝廷,甚至爲自己取好了化名-錢澄之,若要潛歸家鄉,便知隱姓埋名。二人初次見面,岑丹初何能窺出他的心思?難不成,他真的無所不知?

錢秉鐙畢竟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很快恢復了鎮定,說道:“爵帥謬獎。”

丹初態度懇切,說道:“錢先生,你雖已脫離是非,但國事艱難,有識者不可頹廢忘志,更不能衰老林泉。不如,屈尊到我軍中。方先生爲左參軍,與先生乃同邑舊交,屢次稱讚先生才學。我矢志滅虜,赤軍東下援粵,正需仰仗先生大才。”

錢秉鐙無處可去,正有事請求丹初,便順勢答應丹初的邀請:“爵帥厚愛,某不敢不從。只是,方今有一事,關係天下氣運,還望爵帥擡手相助。”

想必是營救“五虎”了。丹初不動聲色,問道:“錢先生但說無妨,只要我能幫得上忙,只要於國事有益,某一定全力以赴。”

第151章 雄關獨峙鎮南天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第七十三章 訓話第九十四章 清軍逼臨桂林364.第364章 千古節義第99章 奪取甘棠渡第113章 增設鄉長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109章 英雄救美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第131章 土司來儀第404章 吳三桂南下雲貴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第七十二章 聯姻第251章 天降神兵第242章 醞釀大計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長江第328章 鐵桶圍城第148章 智取古漏關第265章 步兵第三協第324章 以攻為守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四十二章 智取陽朔第八十四章 桂林告急第396章 城南大戰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275章 要麼天才,要麼瘋子364.第364章 千古節義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187章 氣定神閑第401章 鰲拜大將軍第157章 大局已定第113章 增設鄉長380.第380章 千古罪人洪承疇第300章 孔四貞第161章 羞辱陳曾禹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155章 戰象襲來第185章 辦大事當有替手372.第372章 九迭十八層第385章 交趾內亂第251章 天降神兵第301章 投名狀第三十八章 教頭第390章 毀佛鑄幣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394章 強攻北門第182章 報捷第150章 釋放俘虜第344章 普及公學第八十章 合陣第328章 鐵桶圍城第228章 穴地攻城365.第36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八十一章 金秀土司第246章 定計援粵第112章 再得昭平第203章 撤退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第五十章 永安莫氏第202章 步兵第四標第276章 徵虜大將軍第335章 辦理團練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333章 浙閩大變第146章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174章 謁見督師第七十九章 寓教於樂354.第354章 圍點打援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395章 民心所向,則無所不可第302章 線國安歸降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124章 英雄結義第272章 明軍兵敗如山倒第五十五章 黨爭第233章 寧國公第六十章 土司第一十一章 拜師第120章 情報局第290章 兵臨嚴關第136章 遙遙領先 擴產增效第148章 智取古漏關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178章 結硬寨 打呆仗376.第376章 欣然歸附第335章 辦理團練第五十二章 迎駕第267章 崖山祭祀第140章 時間窗口第一十五章 擴軍第329章 二蹶名王
第151章 雄關獨峙鎮南天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第七十三章 訓話第九十四章 清軍逼臨桂林364.第364章 千古節義第99章 奪取甘棠渡第113章 增設鄉長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109章 英雄救美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第131章 土司來儀第404章 吳三桂南下雲貴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第七十二章 聯姻第251章 天降神兵第242章 醞釀大計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長江第328章 鐵桶圍城第148章 智取古漏關第265章 步兵第三協第324章 以攻為守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四十二章 智取陽朔第八十四章 桂林告急第396章 城南大戰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275章 要麼天才,要麼瘋子364.第364章 千古節義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187章 氣定神閑第401章 鰲拜大將軍第157章 大局已定第113章 增設鄉長380.第380章 千古罪人洪承疇第300章 孔四貞第161章 羞辱陳曾禹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155章 戰象襲來第185章 辦大事當有替手372.第372章 九迭十八層第385章 交趾內亂第251章 天降神兵第301章 投名狀第三十八章 教頭第390章 毀佛鑄幣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394章 強攻北門第182章 報捷第150章 釋放俘虜第344章 普及公學第八十章 合陣第328章 鐵桶圍城第228章 穴地攻城365.第36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八十一章 金秀土司第246章 定計援粵第112章 再得昭平第203章 撤退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第五十章 永安莫氏第202章 步兵第四標第276章 徵虜大將軍第335章 辦理團練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333章 浙閩大變第146章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174章 謁見督師第七十九章 寓教於樂354.第354章 圍點打援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395章 民心所向,則無所不可第302章 線國安歸降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124章 英雄結義第272章 明軍兵敗如山倒第五十五章 黨爭第233章 寧國公第六十章 土司第一十一章 拜師第120章 情報局第290章 兵臨嚴關第136章 遙遙領先 擴產增效第148章 智取古漏關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178章 結硬寨 打呆仗376.第376章 欣然歸附第335章 辦理團練第五十二章 迎駕第267章 崖山祭祀第140章 時間窗口第一十五章 擴軍第329章 二蹶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