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前進

明軍從兩翼派出騎兵,一開始就擺出了決戰的架勢。

標營和往常一樣,一馬當先,只在中軍留下一隊人馬,護衛主帥。

岑丹初在右翼,率領標營一、二、三隊,加上右翼將領白貴的騎兵,約有五百名騎兵。左翼騎兵稍弱,約有四百名騎兵。

火炮還在不停的射擊,但炮聲稀疏。雙方都已明白,彼此的沖天炮都不夠用,需要向前推進,以發揮鳥銃、子母炮的火力。

此刻,就得派出騎兵,試探性的交鋒。明軍騎兵一出動,清軍也派出了騎兵。這是正常操作,清軍必須保護陣前的炮兵。

一里路,不過是三百六十步遠,合五百七十六米。對步兵來說,這是一段漫長的距離。對騎兵來說,同樣也不算近。

“列陣!成密集隊形!”岑丹初大喝一聲,旗手揮舞令旗。

騎兵同樣需要列陣。標營一、二、三隊騎兵成密集隊形,三隊在中,一隊、二隊分佈兩翼,重甲騎兵在前,輕甲騎兵在後。右軍的騎兵不如標營精銳,跟在標營身後。

三隊隊形更加密集,騎兵左右鄰近,近到彼此可以拉手。

戰場之上,騎兵深入敵後,衝擊速度過快,人、馬往往膽怯。成密集隊形,可以形成羣體效應,鼓勵兵馬前行。

金朝曾有“鐵浮屠”、“鎖子馬”,用鐵鏈把三十匹披甲戰馬連接在一起,再配以重甲騎兵,縱橫北方。

“快走!”丹初下令,騎兵開始向前推進。說是“快走”,其實是慢跑,爲的是節省馬力,保持隊形。

清軍騎兵人多,倒沒那麼多顧忌,隊形稍顯散亂。

行至相距兩百步時,騎兵停下收攏隊形,而後“慢跑”。

至一百步,敵軍已經看得分明。岑丹初左右都是粗重的呼吸聲,自己也不由自主地取出大梢弓,摸出一支箭矢,下令“快跑!”

再往前走五十步,就可以射出弓箭了,已經沒有時間再收攏隊形了。

岑丹初抽空看了下隊伍。三隊還算整齊,一隊、二隊勉強能夠滿意。身後的右軍騎兵可就糟糕透了,隊形疏散,左右互不呼應。

不是自己的兵馬,不好說他們。

該死的“軍營制”!

古代組織動員能力弱,常以一營三千人爲最大編制單位。戰時,則抽調若干個營組成一軍,指派一人指揮,由此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各營官又互相平行,互不隸屬,配合不密。

這種軍營制延續了上千年。直到清末袁世凱小站練兵,在北洋軍實行層級指揮,才最終將其打破。

標營人馬雖少,卻也是一種變相的軍營制,六個標兵隊直屬於焦璉。他是統帥,顯然不能親自指揮這六個標兵隊。

自己實爲三隊管隊,卻要臨時指揮一隊、二隊,顯然不會順暢。嗯,將來若有機會,一定要革除這種弊端。

須臾,兩軍已經相距五十步。岑丹初收住心思,下令“衝擊”,騎兵全速向前,彎弓搭箭,瞄準敵軍射擊。

近距離下,最好用的還是大梢弓,威力不比火槍差,射速、可靠性又比火槍好上許多。

不過,大梢弓拉力重,一般士兵很難拉得動。

“嗖!”丹初使用大梢弓已經很熟練,在馬上騎射雖不如立射穩,卻銳氣正盛,把大梢弓拉滿,搶先射出一箭。

箭矢飛出,一名清軍應聲而倒。緊接著,他彎身摸鞬,取出一支重箭,再次彎弓搭箭,略作瞄準,迅速射出。

敵人的箭矢也飛了過來。前面一聲怪慘叫,有同袍身著鐵甲,仍被箭矢貫穿,正中胸口,跌落馬下。

大梢弓配重箭,近距離可以貫穿鐵甲。因此,有騎兵會在戰時身著多層鎧甲。滿洲八旗中的達斡爾騎兵,甚至會身著三層鐵甲。

前日,岑丹初率三隊到監軍太監處搶劫,弄到了一副鎖子甲。這兩天,他都內著鎖子甲,外面再穿一層鐵甲,防護力更勝一籌。

同袍戰死,這是戰場上常有的事。岑丹初心裡咯噔一下,再次拉滿弓,射重箭,又中一名敵軍。

回本了!

“嘡啷……”

前面的重甲騎兵已經接戰。他們多使用長矛、馬槊等長武器,藉助馬勢,速度奇快,若能刺中敵軍,往往開膛破肚。

岑丹初射出第四支箭,兩名敵軍已經近在眼前。他趕忙放下弓箭,取出馬槊,“嘡啷”一聲,兵器相交。馬槊壓下對方的長槍,再一抖,劃破敵軍頭盔,頓時腦漿四溢。

另一名敵軍乘虛而入,挺槍刺來。丹初小心閃過,左臂已被他的長槍劃過。槍尖穿透鐵甲,爲鎖子甲所隔,只留下一道皮外傷,滲出點點血絲。

岑丹初大怒,拍馬向前一步,左手抓住敵兵的長槍,右手持槊猛地一頂,槊刃已經穿透敵兵身體。

身後的旗手紛紛趕來,把丹初護在中間。

兩軍騎兵攪在一起,互不相讓,殺得難解難分。

明軍步兵這邊,繼續穩步推進。按照鼓點,左、右、中三軍依然每十步停一下,但步伐速度已經加快。

清軍也開始向前推進。三藩皆出自東江鎮驍將,所部訓練有素,可以每十五步一停。

兩軍只剩不到二百步了。文昌門上的紅衣炮隊仍在射擊。 這羣番兵,雖說要價甚高,卻很講規矩,炮術也很精準,敢在這麼近的距離下發炮,居然還不傷到自己人。

兩百步以內,可以施放佛朗機炮了。明軍停了下來,在重甲步兵面前推出沖天炮、佛朗機炮、子母炮、虎蹲炮等輕型火炮。

明軍火器發達,裝備很多。佛朗機炮引自歐洲,一母炮配三子炮,打完一發子炮,可以換上另一發子炮,射速很快。子母炮與之類似。

不過,這種火炮有個致命的弱點:炮膛氣密性差,炮彈威力不夠。

明朝爲了改進佛朗機炮,下了很多功夫,卻用錯了方向。

清軍更青睞沖天炮。沖天炮可發射開花彈,威力較大,製作昂貴,只有八旗兵才能裝備。八旗臨戰時,常以漢軍八旗操作沖天炮,滿洲八旗派人督戰。

滿洲兵不習慣南國氣候,並未深入兩廣。

雙方一頓炮擊。鉛子、開花彈不斷落入陣中,官兵傷亡倒下,後面的士兵就得補充上來。

沒人敢臨陣脫逃,擅自撤退必遭斬首。主帥也決不能下令撤退,否則定會兵敗如山倒。也不能一窩蜂向前衝,否則敵軍必會以逸待勞,輕鬆收割首級。

只能硬著頭皮不動,所有人都祈求上天保佑,不要讓炮彈落在自己身邊。如果軍隊紀律不嚴,士兵缺少訓練,往往會在此時崩潰。

雙方的炮彈都不密集。明軍佛朗機子炮用完,隨即繼續前進。

大兵團作戰,就是這麼枯燥,就是這麼程式化。越往後,可以施展的兵器越多,殺戮也將更加慘烈。

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198章 援軍到了第222章 水戰芻議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138章 鄉飲酒禮第406章 三路出征第187章 氣定神閑第192章 定虜伯第七十八章 教導354.第354章 圍點打援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328章 鐵桶圍城第161章 羞辱陳曾禹第二十二章 內訌第300章 孔四貞第109章 英雄救美第188章 清軍突破拒馬牆第八十五章 亡國也要內鬥第五章 殲敵第415章 旗兵來援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249章 奇襲第387章 攻克湘潭第321章 轟擊木排第286章 此王氣也第194章 進駐蓑衣渡第196章 極度被動第255章 不請自來吳六奇第八十六章 危局第二十四章 突擊第208章 伸張大義第246章 定計援粵第338章 施琅歸順第238章 統戰東勳第九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48章 智取古漏關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149章 擒賊擒王第291章 攻克嚴關第332章 禦駕親徵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260章 陸戰大捷第311章 南越國主第三十章 摩擦第223章 解放賤民 發放軍餉第七十七章 火炮第107章 終返廣西第三章 行軍第二十章 募兵第239章 收服詞臣第八十五章 亡國也要內鬥第147章 兵行險著第322章 奇襲羚羊峽第七十六章 平等第122章 結交東勳第326章 尚可喜窮途末路第111章 推心置腹第八十章 合陣第293章 圍城第253章 杜永和遣使求援第235章 啟發民智第205章 蛇吞象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174章 謁見督師第九十三章 金聲桓反正364.第364章 千古節義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292章 回師桂林第257章 水戰大捷第五十九章 夜校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346章 微服私訪第420章 襄陽?南京?第八十四章 桂林告急第225章 房緯小事,關系大業第404章 吳三桂南下雲貴第五十五章 黨爭第155章 戰象襲來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第315章 清軍來援第280章 按兵不動第250章 焚燒船廠第六十九章 著佃納糧375.第375章 會盟衡州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161章 羞辱陳曾禹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294章 王永祚勸降第328章 鐵桶圍城第386章 牛刀殺雞第一十五章 擴軍第238章 統戰東勳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210章 生離死別
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198章 援軍到了第222章 水戰芻議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138章 鄉飲酒禮第406章 三路出征第187章 氣定神閑第192章 定虜伯第七十八章 教導354.第354章 圍點打援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328章 鐵桶圍城第161章 羞辱陳曾禹第二十二章 內訌第300章 孔四貞第109章 英雄救美第188章 清軍突破拒馬牆第八十五章 亡國也要內鬥第五章 殲敵第415章 旗兵來援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249章 奇襲第387章 攻克湘潭第321章 轟擊木排第286章 此王氣也第194章 進駐蓑衣渡第196章 極度被動第255章 不請自來吳六奇第八十六章 危局第二十四章 突擊第208章 伸張大義第246章 定計援粵第338章 施琅歸順第238章 統戰東勳第九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48章 智取古漏關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149章 擒賊擒王第291章 攻克嚴關第332章 禦駕親徵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260章 陸戰大捷第311章 南越國主第三十章 摩擦第223章 解放賤民 發放軍餉第七十七章 火炮第107章 終返廣西第三章 行軍第二十章 募兵第239章 收服詞臣第八十五章 亡國也要內鬥第147章 兵行險著第322章 奇襲羚羊峽第七十六章 平等第122章 結交東勳第326章 尚可喜窮途末路第111章 推心置腹第八十章 合陣第293章 圍城第253章 杜永和遣使求援第235章 啟發民智第205章 蛇吞象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174章 謁見督師第九十三章 金聲桓反正364.第364章 千古節義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292章 回師桂林第257章 水戰大捷第五十九章 夜校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346章 微服私訪第420章 襄陽?南京?第八十四章 桂林告急第225章 房緯小事,關系大業第404章 吳三桂南下雲貴第五十五章 黨爭第155章 戰象襲來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第315章 清軍來援第280章 按兵不動第250章 焚燒船廠第六十九章 著佃納糧375.第375章 會盟衡州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161章 羞辱陳曾禹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294章 王永祚勸降第328章 鐵桶圍城第386章 牛刀殺雞第一十五章 擴軍第238章 統戰東勳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210章 生離死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