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戰象襲來

第155章 戰象襲來

全軍在黃花驛前列陣,共有戰兵七百五十餘人、輔兵一百七十餘人。火器營長費雷拉帶來了一隊火槍兵,另有一個火槍隊還在路上,距黃花驛僅剩六裡距離,稍慰人心。 滿打滿算,丹初手上僅有九百多名士卒。算上還在路上的第二火槍隊,也僅有一千出頭,且經過急行軍,人馬疲累。

不過,賊軍騎兵更少,先鋒人馬不多。昭永軍搶先反起攻擊,就能在敵軍人馬未集之前,先擊敗其先鋒。

將近午時,昭永軍列成三疊陣。騎兵營在前,親兵營、火槍兵在中,輔兵在後,形如橄欖,兩頭尖,中間粗。

三疊陣是明軍常用的戰術,起初在北方九邊流行。大順軍中多榆林鎮邊軍,從三疊陣發展出了三堵鎮戰術。就連福建的鄭氏軍隊亦受此啓發,形成了“前隊長槍,次團牌,後陣倭銃”的陣型。

一聲銃響,中軍旗鼓打出紅旗,昭永軍開始前進。結陣之後,兵馬行進速度不快。將士一邊前進,一邊吃乾糧。臨戰前必須補充體力,攜帶多時的米餅正可充飢。

丹初邊啃乾糧,邊用望遠鏡觀察敵情。尚未看見敵軍前鋒,但敵軍塘騎時常出沒,不時與己方偵侯、斥侯交戰。遠方的煙塵直上雲霄,意味著這支敵軍人馬甚衆。

斥候來回疾馳,隨時傳遞情報。

“報大帥,賊軍先鋒距我軍約爲三裡,全爲騎兵,不下五百騎。”

“報大帥,賊軍騎、步兵相距約一里,戰象位於步兵前列。”

“報大帥,賊軍步兵中發現‘徐’字旗號。”

“報大帥,賊軍步兵兩翼另有騎兵,約有三百騎。”

“報大帥,賊軍步兵走縱隊,每排約有十人。”

“報大帥,賊軍先鋒距我二里。”

“報大帥,賊軍先鋒停下整隊。”

“報大帥,賊軍先鋒列爲一字長蛇陣。”

“報大帥,賊軍步兵停下列隊。”

……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斥候的報告也越來越頻繁。

丹初下令加快前進,防止敵軍步兵聚集。

兩軍都是急行軍趕過來的,準備都不充分。透過望遠鏡,丹初看得很清楚,賊軍紀律不嚴,列陣時亂哄哄的,披甲的戰兵也不多,多手持火繩槍、弓箭。

情報不假,徐彪軍中有一支一千人的“銃兵”,全都裝備鳥銃,也就是輕型火繩槍。這在兩廣軍隊中很常見,陳邦傅軍中亦有一支兩千人的銃兵。

“他孃的!怕什麼,來什麼!”丹初罵罵冽冽的,長嘆一聲。

一旁的火器營營長費雷拉也取出望遠鏡,竟發現敵軍推出了火炮。雖是虎蹲炮、威遠炮之類的輕型火炮,亦能對騎兵造成致命的殺傷。

敵軍炮兵隨步兵行進,離先鋒很近,可以加緊調運火炮。昭永軍親兵標只有兩個炮隊,一個炮隊留守崑崙關,另一個距離尚遠。親兵營、騎兵營各有一個炮哨,只有騎兵營炮哨趕了過來,不過六門小炮而已。

費雷拉說道:“大帥,敵軍炮多,當一鼓作氣衝殺過去。”

兩軍相距已經不到一里了,丹初毅然下令出擊。

騎兵營長吳捷負傷,副標統馮琳在前隊指揮騎兵,快步向敵軍騎兵前進。

敵軍原地不動,仍在抓緊時間整理隊形,準備火炮。 很快,騎兵營近至距離敵軍一百步的地方,停下整隊。對於輕型火炮來說,一百步仍然太遠,敵軍仍未開炮。

騎兵營炮哨上前,將僅有的六門輕型火炮搬至陣前,熟悉地裝填彈藥、開炮。

敵軍果然受驚,搶先開炮。“咚咚咚咚”,炮聲接二連三,鉛彈密如雨下。

騎兵和戰馬都不由自主地低下頭,祈禱子彈不要落在自己身上。頃刻間,鉛彈如雨點般落下。

幸運的話,鉛彈或打在地上,揚起一陣灰塵;或打在盔甲上,穿透布面,被鐵甲阻擋。

不幸的話,戰馬多不披甲,有三分之一的戰兵、幾乎所有輔兵都無盔甲。鉛彈打在他們身上,不死也要受傷。

在明末清初的戰場上,三眼銃、輕型火炮的子彈殺傷力都很有限。當時軍隊作戰,死士常常身穿兩層鐵甲,連輕型火繩槍都抵擋得住。戰事結束,死士脫去鐵甲,往往抖落鉛子“升許”。

騎兵在前,只能硬扛這波彈雨,十幾個騎兵相繼倒下。火炮裝填速度慢,基本只有一次開炮機會。等炮哨六門火炮相繼開火,馮琳立即揮旗前進。

敵軍亦開始前進,他們顯然是些菜鳥,隊形很不整齊。一開始便有人冒尖,有人落後,有人敢於接敵,有人已經露怯。

“不要急!左右標齊!不要突出!不要冒進!”馮琳大聲喝道,極力約束隊形,好使騎兵營的隊形更爲整齊,更爲密集。

中隊的親兵營、火槍隊,後隊的輔兵,彼此相隔二十步,相繼跟進。

騎兵營進至六十步的距離,馮琳大喝一聲“步射!”

弓箭手下馬步射,挽弓射箭更爲從容,一支支箭矢向敵軍射去。賊軍披甲率低,士卒不時落馬。

敵軍隊形漸漸鬆散,原是一字橫陣,漸有漏洞產生。士卒更爲慌亂,開始在馬上騎射,射出的箭矢幾無殺傷力。

騎射不是不行,但要久經訓練方可。世人皆言八旗以騎射見長,但大部分八旗兵仍是下馬步射。真正能夠做到在戰馬行進過程中精準射箭的,只有海西女真、蒙古八旗等精銳騎兵。大部分滿洲八旗,與其說是騎兵,毋寧說是上馬的重步兵。

敵軍越來越近,火銃手也加入了戰鬥。他們大多使用三眼銃,提前裝填好子彈,直接點燃三發藥繩,把三顆子彈一骨腦射出,之後躍上戰馬,裝備與敵軍短兵相接。

敵軍仍在加緊向前逼近,不是因爲他們勇敢,而是因爲他們一撤退就會被後軍殺死。

更重要的是,還有四頭戰象跟在身後。

“哞—哞—哞—”,淒厲的叫聲已經響起,從敵軍身後傳來。

丹初位於中軍,分明看見四頭戰象,高過一丈,象背上裝有坐檯,上載三名士卒,一人司駕,一人持弓矢,一人持長矛。戰象奔馳而來,速度出人意料,竟然堪比騾馬。

地面震動,似有千軍萬馬急馳而來。昭永軍士卒從未見過戰象,大爲惶恐。

丹初見狀,忙令前隊回撤。一聲金鑼,一聲戰鼓,前隊騎兵營如蒙大赦,分成左右兩翼退回中軍側翼。

此爲三疊陣中常用的戰術,前隊佯裝撤退,引敵軍衝擊中軍。

“親兵營、火槍隊穩住,沒有我的命令,絕對不準射擊!”

第九章 管隊第192章 定虜伯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418章 再克武昌第318章 統一戰線第309章 大舉進犯第191章 義師歸附第127章 擴軍第五十章 永安莫氏第五十章 永安莫氏377.第377章 步兵第四鎮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257章 水戰大捷第186章 韃虜大至第142章 半老徐娘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五十六章 廷爭第99章 奪取甘棠渡第386章 牛刀殺雞第六十章 土司第七章 奪旗斬將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第五十八章 納妾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177章 屯兵興安第七十六章 平等第205章 蛇吞象第220章 義釋劉芳亮第292章 回師桂林第398章 決戰在即第六十五章 還陛桂林第339章 聯合賜姓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247章 要在水師第172章 出兵抗虜365.第36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39章 收服詞臣第161章 羞辱陳曾禹第227章 為國除奸第146章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第329章 二蹶名王第139章 鼓勵工商第390章 毀佛鑄幣第388章 大聖人再世353.第353章 珠瑪喇堅守贛州第224章 定虜式燧發槍第385章 交趾內亂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344章 普及公學第234章 料敵於先第198章 援軍到了第297章 破城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八章 破陣第410章 改攻金口第148章 智取古漏關第99章 奪取甘棠渡第二十四章 突擊353.第353章 珠瑪喇堅守贛州第392章 水戰告捷第七十八章 教導第254章 海寇投誠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113章 增設鄉長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五十五章 黨爭第七十三章 訓話379.第379章 郭都賢蒞臨集思堂第114章 源頭活水第202章 步兵第四標第四章 敵襲第173章 閨房密議第232章 擴軍第338章 施琅歸順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412章 兵臨城下第220章 義釋劉芳亮第413章 掘壕圍城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414章 鰲拜坐困武昌第344章 普及公學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第三十八章 教頭第207章 滇桂兵爭第七十九章 寓教於樂362.第362章 逼死陳泰第八十章 合陣第222章 水戰芻議第323章 各懷鬼胎第180章 憑壕拒敵第200章 襲擾清軍
第九章 管隊第192章 定虜伯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418章 再克武昌第318章 統一戰線第309章 大舉進犯第191章 義師歸附第127章 擴軍第五十章 永安莫氏第五十章 永安莫氏377.第377章 步兵第四鎮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257章 水戰大捷第186章 韃虜大至第142章 半老徐娘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五十六章 廷爭第99章 奪取甘棠渡第386章 牛刀殺雞第六十章 土司第七章 奪旗斬將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第五十八章 納妾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177章 屯兵興安第七十六章 平等第205章 蛇吞象第220章 義釋劉芳亮第292章 回師桂林第398章 決戰在即第六十五章 還陛桂林第339章 聯合賜姓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247章 要在水師第172章 出兵抗虜365.第36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39章 收服詞臣第161章 羞辱陳曾禹第227章 為國除奸第146章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第329章 二蹶名王第139章 鼓勵工商第390章 毀佛鑄幣第388章 大聖人再世353.第353章 珠瑪喇堅守贛州第224章 定虜式燧發槍第385章 交趾內亂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344章 普及公學第234章 料敵於先第198章 援軍到了第297章 破城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八章 破陣第410章 改攻金口第148章 智取古漏關第99章 奪取甘棠渡第二十四章 突擊353.第353章 珠瑪喇堅守贛州第392章 水戰告捷第七十八章 教導第254章 海寇投誠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113章 增設鄉長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五十五章 黨爭第七十三章 訓話379.第379章 郭都賢蒞臨集思堂第114章 源頭活水第202章 步兵第四標第四章 敵襲第173章 閨房密議第232章 擴軍第338章 施琅歸順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412章 兵臨城下第220章 義釋劉芳亮第413章 掘壕圍城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414章 鰲拜坐困武昌第344章 普及公學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第三十八章 教頭第207章 滇桂兵爭第七十九章 寓教於樂362.第362章 逼死陳泰第八十章 合陣第222章 水戰芻議第323章 各懷鬼胎第180章 憑壕拒敵第200章 襲擾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