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清軍攻入廣西

第270章 清軍攻入廣西

九月六日,南寧發來塘報,說清軍攻破鎮峽關,滿清定南王孔有德揮軍進入廣西。丹初聞訊,立即率親兵協拔營,趕回南寧穩定人心。 途中,塘騎絡繹不絕,前線局勢漸漸清晰。

原來,滿清第二代續順公沈永忠率軍調防湖南,於七月下旬抵達衡州,與孔有德交接防務。

八月上旬,酷暑剛過,孔有德便開始反攻全州,試圖掃清南下廣西之路。

湖南諸鎮明軍相繼戰敗,馬進忠、王進纔再次退入湘西,焦璉、胡一青、楊國棟則退入廣西。不少勳鎮投降,其中不乏驍將,如滇師王永祚、楚師王允成等。

王永祚與胡一青是好友,都是滇師名將。王允成則與馬進忠是好友,當年左夢庚挾部降清,只有王、馬二人不降。此二人皆驍勇善戰,卻鬱郁不得志,備受排擠。

另有一個重量級的勳鎮、永國公曹志建,率部退守鎮峽關。鎮峽關多瑤侗,曹志建苛暴如虎,百般凌虐當地瑤人、侗人。

八月下旬,清軍推進到嚴關,發起猛烈進攻。嚴關、靈渠通過條件最好,是北方進入廣西最便利的通道。此爲天險,明軍經營已久,清軍一時半會兒難以攻克。

八月底,孔有德探知鎮峽關背後空虛,收買瑤人,派精兵抄小道繞到鎮峽關背後,襲擊鎮峽關明軍。守軍不備,士卒驚潰。清軍乘機鼓譟而進,曹志建率軍阻擊,但被孔有德擊敗,士卒傷亡上萬人。

鎮峽關天險遂被清軍攻佔,曹志建引敗兵逃往灌陽,投奔弟弟曹四。

九月四日,孔有德命董英、何進勝等攻灌陽,曹志建兄弟望風先遁,再逃至恭城青塘窩。五日,清軍進迫曹營,分兵三路合力進攻。明軍大敗,官兵被殺三千多人,曹志建率少數殘兵逃入深山徭峒。

明軍極爲狼狽,曹志建的永國公印也被清軍繳獲,只得另用木頭刻制。清軍另外繳獲紅夷大炮二十八座,重型火繩槍五百餘支。曹志建在鎮峽關經營多年,攔截商旅,掠奪地方,據傳積累白銀百萬兩,都被清軍繳獲。

鎮峽關位於桂林東南側,清軍奪取鎮峽關,桂林門戶洞開。

廣西北部兩大雄關,鎮峽關已落入清軍之手,嚴關也岌岌可危……

九月十日,親兵協回到南寧。軍政府組織了入城式,軍民官紳上萬人蔘加。親兵振作精神,隊列整齊,甲仗鮮明,極力炫耀軍威。但鎮峽關失守的消息已經傳到南寧,大變在即,紳民情緒不佳,隱隱帶著恐慌。

未時,丹初回到寧國府,先梳洗一番,與家眷見了面,匆匆吃了頓便飯,便來到樞密處議事。清軍已經攻入廣西,軍情緊急,必須儘快做出應對。

樞密處只有左參政俞厚基、左參軍方以智兩名委員,今日議題重大,特增加兩人列席:情報局長馮加禮、秘書局長楊雲卿。

馮加禮首先介紹了前線軍情:

清軍兵分兩路,東路經鎮峽關,攻佔灌陽、恭城。恭城屬平樂府,與平樂、陽朔鄰近,屬於焦璉的汛地。焦璉統軍抵抗,加上寧武伯馬養麟率軍協助,暫時擋住了清軍的進攻。

鎮峽關的通過條件不如嚴關,糧草輜重不便運輸。因此,清軍的主攻方向還在嚴關。

明軍在嚴關的守軍共有三鎮,分屬胡一青、楊國棟、蒲纓。楊國棟、蒲纓兵馬較弱,實際由胡一青主持嚴關戰事。

“這麼說,戰局的關鍵還在嚴關?”丹初問道,一針見血地指出關鍵所在。

“是的。”左參軍方以智答道:“韃子雖已攻克鎮峽關,但鎮峽關道路崎嶇,不便輸轉糧草。焦璉、馬養麟在平樂、陽朔據城防守,韃子一時破不了城。曹志建雖然跋扈傲慢,卻頗有志節,必不會投降韃子。他率殘部退入深山,便可威脅韃子側背。

“反倒是嚴關這邊,頗爲可慮。滇師主守嚴關,主帥趙印選安臥靈川,日夜飲酒,不思進取。王永祚與趙印選結仇,已經降清。胡一青株守嚴關,全靠趙印選供輸糧餉。桂林城內,瞿式耜與於元燁同爲督師,呼應不靈。” 馮加禮補充道:“偵侯發來最新情報,說嚴關守軍多由全州撤退而來,已與韃子經戰多月,火器緊缺,糧草不繼,士氣十分低落。”

“這麼說來,嚴關已經很危險了?”

方以智與俞厚基對視一眼,說道:“如果我們不及時調派援軍過去,嚴關必定守不住。”

嚴關若守不住,則桂林必不守。桂林爲廣西省會,也是廣西北面門戶,得失關係天下觀瞻。瞿式耜又爲桂林留守,岑丹初無論如何都得派兵增援。

從南寧到桂林,一般走陸路,先通過崑崙關,再穿過柳州即可到達桂林,全程約七百里。這就得穿過忠貞營的汛地,輜重轉運困難。

若要走水路,便可沿鬱江順流而下,經潯州至梧州,先溯桂江而上,經平樂抵達桂林。這條水路全程近兩千裡,過桂江、灕江時還需拉縴上行,頗多不便。

“西營、忠貞營兩邊,有何反應?”

西營即爲大西軍。永曆元年,大西軍攻取雲南。經過三年經營,雲南大定,物阜民康,大西軍擴充至十幾萬兵馬。去年,大西軍進入貴州,掃蕩大小軍閥,準備出兵抗清。

“七月初,孫可望親自將兵進入貴陽。匡國公皮熊、忠國公王祥派使者通好,企圖結盟。孫可望置之不理,派馮雙禮、王自奇攻平越,活捉皮熊,派劉文秀、白文選北上遵義、永寧。據傳,大西軍前鋒已經進至貴東銅仁,即將佔領整個貴州。

“忠貞營以柳州爲汛地,與貴州黎平府相接。高必正尤不服氣,不願向孫可望屈服,聲稱‘兩家兵馬,彼此所知,鞭弭橐鞬,足以相當也’。”

李自成與張獻忠生前關係不睦,大順軍曾與大西軍互相攻伐,宛如仇敵。當下,忠貞營與西營相比實力懸殊,高必正雖然嘴硬,其實處境艱難。他已向岑丹初寫信求援,好應對西營的侵逼。

歷史上,大西軍佔領貴州後,清軍又攻入廣西。忠貞營處境艱難,被迫拔營北上,前往夔東堅持抗清,與劉體純、袁宗第、郝永忠等大順軍餘部結成“夔東十三家”。

“預計,我軍出兵援桂後,各地田主會有舉兵叛亂者。左參政,據你估計,情況會多有嚴重?”丹初直言不諱地發問,令衆人一驚。

“南寧、潯州、昭永、鬱林州、思恩、田州、新寧等地,當不會有叛亂,或者叛亂規模不大。其餘地方,主要是土司封地、雷瓊廉三府,或許會有規模不小的叛亂。”

俞厚基的回答與岑丹初的判斷暗中相合。情況尚屬可控,只要前線打勝仗,叛亂田主就掀不起風浪。

赤軍精銳爲親兵協,剛從粵東撤回,戰馬需要休養,官兵需要休整,不便北上援救南寧。清軍在湖南休養已久,又剛剛攻入廣西,銳氣正盛。

糧草供應亦對戰爭有著直接的影響,南寧離桂林遠,補給線長。

軍政府內部一些田主、土司被壓制已久,蠢蠢欲動。雷州、瓊州、廉州爲新得之地,亟須整合。

此時出兵援桂,存在許多不便。丹初心中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脫口而出道:“不如,把桂林讓給韃子。孔有德奪取桂林,志驕意滿,必不會輕易捨棄。我軍再奮力爭奪嚴關、鎮峽關,切斷韃子退路,可圍而殲之矣。”

第241章 次輔親迎第六十五章 還陛桂林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247章 要在水師第八十一章 金秀土司第二十七章 前進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108章 治軍之道第223章 解放賤民 發放軍餉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119章 不容樂觀第267章 崖山祭祀第273章 四面楚歌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311章 南越國主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191章 義師歸附第六十章 土司第237章 堵胤錫追諡文忠第228章 穴地攻城第232章 擴軍第104章 禍起蕭牆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419章 入城式第102章 反攻第219章 大敗忠貞營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九十四章 清軍逼臨桂林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七十三章 訓話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141章 威信不可稍減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302章 線國安歸降第246章 定計援粵第七章 奪旗斬將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157章 大局已定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316章 野戰失利第337章 再次擴軍第238章 統戰東勳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130章 收編匠戶第八十五章 亡國也要內鬥第272章 明軍兵敗如山倒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291章 攻克嚴關第418章 再克武昌第280章 按兵不動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六十八章 訪賢第183章 定計反攻第五章 殲敵362.第362章 逼死陳泰第六十章 土司第146章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第232章 擴軍第411章 傾巢出動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九十六章 衝陣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287章 兵臨城下360.第360章 三迭三勝第101章 結爲兄弟第一十章 點名第259章 北上三江口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363.第363章 進取吉安第156章 勢如破竹353.第353章 珠瑪喇堅守贛州第269章 巡撫雷瓊廉第333章 浙閩大變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393章 洞庭起事第187章 氣定神閑第102章 反攻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第三十一章 奇襲慄木嶺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第七十二章 聯姻第138章 鄉飲酒禮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三十九章 番兵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第414章 鰲拜坐困武昌第191章 義師歸附377.第377章 步兵第四鎮第七十二章 聯姻第七十九章 寓教於樂
第241章 次輔親迎第六十五章 還陛桂林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247章 要在水師第八十一章 金秀土司第二十七章 前進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108章 治軍之道第223章 解放賤民 發放軍餉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119章 不容樂觀第267章 崖山祭祀第273章 四面楚歌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311章 南越國主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191章 義師歸附第六十章 土司第237章 堵胤錫追諡文忠第228章 穴地攻城第232章 擴軍第104章 禍起蕭牆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419章 入城式第102章 反攻第219章 大敗忠貞營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九十四章 清軍逼臨桂林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七十三章 訓話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141章 威信不可稍減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302章 線國安歸降第246章 定計援粵第七章 奪旗斬將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157章 大局已定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316章 野戰失利第337章 再次擴軍第238章 統戰東勳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130章 收編匠戶第八十五章 亡國也要內鬥第272章 明軍兵敗如山倒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291章 攻克嚴關第418章 再克武昌第280章 按兵不動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六十八章 訪賢第183章 定計反攻第五章 殲敵362.第362章 逼死陳泰第六十章 土司第146章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第232章 擴軍第411章 傾巢出動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九十六章 衝陣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287章 兵臨城下360.第360章 三迭三勝第101章 結爲兄弟第一十章 點名第259章 北上三江口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363.第363章 進取吉安第156章 勢如破竹353.第353章 珠瑪喇堅守贛州第269章 巡撫雷瓊廉第333章 浙閩大變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393章 洞庭起事第187章 氣定神閑第102章 反攻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第三十一章 奇襲慄木嶺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第七十二章 聯姻第138章 鄉飲酒禮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三十九章 番兵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第414章 鰲拜坐困武昌第191章 義師歸附377.第377章 步兵第四鎮第七十二章 聯姻第七十九章 寓教於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