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第342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又過兩日,顧炎武、顧祖禹、周庭深一行抵達廣州,在城東南定海門附近碼頭停船。

這幾年,廣州幾度易手,頻遭戰亂。三人一路南行,屢見城市蕭條,以爲廣州也是如此。卻不曾想,定海門外船帆如雪,各類商鋪鱗次櫛比,大有一副太平盛世的氣象。

衆人在海上漂泊已久,靜極思動,船一靠岸,先派人僱傭腳手、轎班,準備去望遠樓大塊朵頤。這望遠樓靠近海神廟,是廣州城南有名的客棧。

不想,僕役沒找到轎班,卻找來兩個夥計,說道:“各位老爺,實在是找不到轎班。倒是碰到了兩個客棧的夥計,說是有驢車可以乘坐。”

早有一箇中年夥計上前,腆顏笑道:“聽幾位爺的口音,是北面來的吧。實不相瞞,南越國主入主廣州,招徠人才,鼓勵工商,行旅絡繹不絕,客棧人滿爲患。

“您幾位要去望遠樓,鐵定是客滿了。要是不嫌棄,咱家是新開的客棧,名叫‘靖虜客棧’,赤軍軍諮府王將軍題的名。您要是樂意,小的就牽來驢車,叫來腳伕,送各位爺到咱家落宿。”

這夥計會說官話,帶著濃重的粵話口音,連比畫帶重複,總算是講清楚了。

“有趣,有趣。”顧炎武笑道:“你這客棧,爲何叫靖虜客棧?”

“咱家老闆是南海人,去年赤軍援廣,老闆到佛山投效,饋以糧草、火器、炮匠,由此與赤軍王將軍相熟。如今廣州商旅不絕,老闆便在定海門外新開一家客家。他平生最大志向,便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因此定名爲靖虜客棧。”

顧祖禹欣然大悅,問道:“定人兄、庭深兄,咱們就在靖虜客棧落宿,可好?”

周庭深也笑道:“就衝你這店名,我等必去你家客棧。”

“謝幾位爺。”夥計最擅察言觀色,見顧炎武等人氣度不凡,當即招呼驢車、腳伕,送客人到客棧。

沿途店鋪大張,客旅摩肩擦掌,笑聲、吆喝聲連成一片。顧炎武看著滿街的明朝衣冠,深受觸動。滿清已經霸佔了大半個中國,誰能想到,嶺南還有這麼一片世外桃源,保留著中華衣冠?

夥計坐在車轅上,唾沫橫飛,爲顧炎武三人介紹廣州的變化:“幾位爺,您們不知道,自打赤軍進城,廣州就像變了樣一樣。您瞧才幾個月功夫,不興轎班了,財主紳士不再熱衷坐轎,反而爭相購置良馬,以騎馬挽弓爲榮……”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顧炎武久聞粵東富庶,民風淫靡,而廣州尤甚。赤軍尚武,才進廣州不久,竟能使粵東風氣一變,著實令人敬佩。

到了靖虜客棧,才知這家也已客滿,只剩一間客房。周庭深十分不悅,就想再覓他店。顧炎武卻經歷得多了,說道:“周兄,說不定明日就空出客房了,今晚咱們將就一晚吧。你睡裡間,我們兄弟兩個在外間打個地鋪就是。”

周庭深只好作罷,謙讓一番,還是住上了裡間。

行李擺了一屋子,叫客棧送飯菜也不成了。三人只好離開客房,先去填飽肚子。包廂也滿客了,只好在大廳裡找了個方桌坐下,點了一桌酒肉蔬果。

“真是掃興,”周庭深攤起雙手,說道:“本想叫條子過來助興,現在竟連個包廂也沒有。”

明朝紳衿聚會,往往下帖子喊妓女飲酒助興,稱爲“叫條子”,或“寫條子”。

周庭深色心已動,說道:“兩位若是願意,咱們今晚不住客棧了,我請客,找條花船耍耍。久聞珠江花船女子美豔,未嘗見識矣。”

顧炎武自然也不能免俗。不過,他不喜歡風塵女子,在駕馭色慾上另有秘技。

他治學講求經世致用,擅治產業,每到一地,往往購置屋舍田產,再在當地購置姬妾。之後棄去,將產業交由門生打理,再去新地重樣開始。終其一生,顧炎武始終錢囊充裕,活得相當瀟灑。

“周兄初來乍到,何必急著尋花問柳?先把正事辦了,再去闖蕩花船不遲。”

未幾,酒菜悉至,三人漂泊海上無甚美食,此刻也不顧身份,大塊朵頤起來。 有個報童闖進店內,熟門熟路地吆喝道:“《振興報》,最新一期《振興報》,只剩最後一份,一口價五十文錢。”

客棧夥計很不耐煩,就要趕報童走:“什麼最新一期,明明還要五天才出版。官府定價十文,到你手裡賣到了五十文。去去去,哪兒涼快去哪呆去,不要耽誤爺兒們做生意。”

那報童也是凋鑽,嬉笑著駁道:“你曉不曉得,《振興報》改了,十天發行一期。”

五十文錢,快合一錢銀子了。大廳裡吃飯的大多是平民,捨不得花這個錢買報紙。

Wшw★тTkan★¢Ο

顧炎武聽到《振興報》三字,心中一動。這報紙是赤軍發行的,名聲甚大,在江南可是禁物。滿清官府查禁甚嚴,若是發現有人攜帶《振興報》,以通敵論罪,殺無赦。

“小哥,我買。”顧炎武用官話說道,在一衆粵語中甚是扎眼。

報童賣出報紙,十分開心,說道:“這位先生,小的不敢騙您。您瞧,今天才印出來的。第二版的《警世鐘》,連載到第五期了。”

一聽說《警世鐘》,周圍的客人都湊了過來,真想一睹爲快。

夥計也跑了過來,他並不識字,卻同樣喜歡聽人講《警世鐘》,對顧炎武說道:“這位客官,《警世鐘》是國主親撰的文章,我們都很喜歡。若是可以,請您給大家讀一遍吧。”

顧炎武倒還從未讀過《警世鐘》,簡單瀏覽一遍,說道:“我不能講粵語,只能說官話了,見諒。”

他清了清嗓子,朗聲讀道:“滿洲入寇中原,中國不但是亡國,一定還要滅種。從前的亡國,算不得亡國,只是改朝換代,自己人爭鬥。

“只有元朝由蒙古打進中國,算是亡國。太祖高皇帝振臂一呼,天下豪傑響應,遂能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恩澤兩百七十餘年。

“如今滿洲兇暴,大好河山淪於腥羶,圈地投充,遷界禁海,剃髮易服,屠城禁關,罄竹難書。我堂堂漢家男子,上萬萬計,若不奮起抵抗,子孫世代爲韃子作犬羊矣。

“須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家是人人有份的,譬如一艘海船,皇帝是舵手,文臣武將是水手,百姓是乘客。若國家沒了,海船散架了,百姓也要淹死了。

“都說韃子兇頑,其實虛有其表。本藩兩蹶名王,赤軍席捲兩粵,連殺張存仁、巴山、孔有德、尚可喜、曹得先班志福、許爾顯諸多老韃子。

“須知漢人有上萬萬人,若能萬衆一心,何愁不能恢復中原?須知韃子入關之前,滿洲八旗人馬還不到六萬。若問韃子的總人口,恐怕連五十萬都沒有,還不如中國內地一州一縣。

“若沒有那吳三桂、孔有德、洪承疇、張存仁一班狗奴才,帶領上百萬漢軍,替韃子平定中國,那六萬人中國把他當飯吃,恐怕連一餐都少哩……”

衆食客聽得如癡如醉,不時擊節讚賞。

wWW● Tтkд n● c○

這種白話文在明朝已經相當普及,常作爲通俗小說語言。這篇《警世鐘》通俗易懂,感染力強,縱是顧炎武這種學富五車之人,亦深受觸動。

尤其是一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更如醍醐灌頂,令顧炎武振奮不已。他初到廣州,本想觀望一番,受此鼓舞,決定今晚就寫個投帖,明天一大早去拜會方以智。

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404章 吳三桂南下雲貴第416章 先克南昌第399章 清軍崩潰第298章 首蹶名王第339章 聯合賜姓第七章 奪旗斬將第281章 反攻第八十八章 永歷帝出逃第302章 線國安歸降第五十八章 納妾第338章 施琅歸順第292章 回師桂林第103章 黨同伐異第197章 出營野戰第337章 再次擴軍第297章 破城第一十五章 擴軍第244章 護駕大將軍馬寶第344章 普及公學第四十四章 進取永安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312章 定計破敵第284章 紅沙坳遇阻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三章 行軍第410章 改攻金口第290章 兵臨嚴關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226章 小政權初具雛形第122章 結交東勳第308章 以漢製漢第二十八章 破敵第309章 大舉進犯第99章 奪取甘棠渡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254章 海寇投誠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長江第七十二章 聯姻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398章 決戰在即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第416章 先克南昌第339章 聯合賜姓第七十二章 聯姻第130章 收編匠戶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二十一章 練兵第406章 三路出征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長江第二十章 募兵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六十五章 還陛桂林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八章 破陣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145章 陳邦傅借兵第385章 交趾內亂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六十章 土司第154章 飛奪黃花驛356.第356章 義師響應第270章 清軍攻入廣西第123章 射禮第五章 殲敵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361.第361章 野戰破敵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176章 薑瓖反正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318章 統一戰線375.第375章 會盟衡州第391章 持重保守第191章 義師歸附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225章 房緯小事,關系大業第311章 南越國主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第258章 中興銀行360.第360章 三迭三勝第304章 多爾袞暴斃第251章 天降神兵第330章 順治要跑路第393章 洞庭起事第416章 先克南昌第197章 出營野戰第146章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第226章 小政權初具雛形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五十八章 納妾
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404章 吳三桂南下雲貴第416章 先克南昌第399章 清軍崩潰第298章 首蹶名王第339章 聯合賜姓第七章 奪旗斬將第281章 反攻第八十八章 永歷帝出逃第302章 線國安歸降第五十八章 納妾第338章 施琅歸順第292章 回師桂林第103章 黨同伐異第197章 出營野戰第337章 再次擴軍第297章 破城第一十五章 擴軍第244章 護駕大將軍馬寶第344章 普及公學第四十四章 進取永安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312章 定計破敵第284章 紅沙坳遇阻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三章 行軍第410章 改攻金口第290章 兵臨嚴關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226章 小政權初具雛形第122章 結交東勳第308章 以漢製漢第二十八章 破敵第309章 大舉進犯第99章 奪取甘棠渡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254章 海寇投誠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長江第七十二章 聯姻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398章 決戰在即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第416章 先克南昌第339章 聯合賜姓第七十二章 聯姻第130章 收編匠戶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二十一章 練兵第406章 三路出征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長江第二十章 募兵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六十五章 還陛桂林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八章 破陣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145章 陳邦傅借兵第385章 交趾內亂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六十章 土司第154章 飛奪黃花驛356.第356章 義師響應第270章 清軍攻入廣西第123章 射禮第五章 殲敵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361.第361章 野戰破敵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176章 薑瓖反正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318章 統一戰線375.第375章 會盟衡州第391章 持重保守第191章 義師歸附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225章 房緯小事,關系大業第311章 南越國主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第258章 中興銀行360.第360章 三迭三勝第304章 多爾袞暴斃第251章 天降神兵第330章 順治要跑路第393章 洞庭起事第416章 先克南昌第197章 出營野戰第146章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第226章 小政權初具雛形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五十八章 納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