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怕耽誤你找你的樸寶劍?”宋鐸話說出口,才覺得今天自己言語格外刻薄。
回答他的,是顧采薇勻稱的呼吸聲。這姑娘,瞎鬧了大半夜,又被他驚嚇了一通,說着話就睡了過去。
宋鐸無語。
他拿起幾張畫像,怎麼看怎麼礙眼,再看睡得香甜的顧采薇,幾經猶豫,終是下炕把畫像投入到還有火星的炭爐裡,看着熱烈的火苗舔着紙面上陰柔的面龐,他才覺得心裡那股莫名其妙的難受淡了幾分,重新回到炕上躺下。
身下是熱呼呼的褥子,身上是厚實綿軟,帶着她體香的棉被,旁邊是睡得沒有形象,一條腿已經伸出被子的顧采薇,宋鐸閉了眼睛,多日思慮加上行路睏倦一涌而上,他難得地,也沉沉睡去。
他是被顧采薇叫醒的。
“表哥,都午時了,起來吃點東西吧。”顧采薇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宋鐸才醒過來。
頭腦清爽,連日疲倦一掃而空,桌上傳來陣陣飯菜香氣,顧采薇一身家常淡紫衣服,一條麻花辮,笑意吟吟地站在炕前。
睡得着,有飯吃,有人等,所謂平淡幸福的日子,不過如此吧。
“我也剛醒一會兒,睡太晚了,我是餓醒的。昨天羊肉都被你吃了,我就撈了點豆腐,豆芽吃,真不頂餓……”顧采薇絮叨地說。
她這一開口抱怨,宋鐸覺得剛纔那番溫馨美好,都被打斷了。
“頭髮梳地還這麼難看。”他看着她的麻花辮,不客氣地說道。
“一直是阿媛給我梳,被她慣壞了。”顧采薇知道他向來毒舌,也不計較,笑嘻嘻地說,“快起牀洗漱吧,一會兒面都沒法吃了。”
她做了打滷麪,又做了一盤紅燒肉,一盤白菜燉肉。
吃完飯,顧采薇才又問宋鐸住幾天的事情,還問了劉辛和隋易,鄧博就算了,她懶得問。
“他們都很好,你不用記掛。”
“那我給大劉哥帶的東西,他說好吃麼?”顧采薇問。
宋鐸想起至今還在他案頭放着,雖然他一直很嫌棄,但是每天總要自虐似的撿起一兩顆放嘴裡的蜜餞,撒起謊來神色不變:“太甜,不喜歡。”
“啊?”顧采薇驚奇地說,“他不是最愛吃甜麼?我特意多放了糖……”
宋鐸不理。
“表哥你不用回家過年麼?家裡人不想你麼?”顧采薇又問。即使在現代,春節都是閤家團圓的大日子,更何況這是在家族和家庭觀念極其強烈的古代。
“我家中只有一個妹妹,不日隋易會護送她來。”宋鐸淡淡地說。
府裡被圍了這大半年,警戒已經放鬆,他早安排人,把妹妹替換了出來。現在府裡的小姐誒,不過是妹妹的貼身丫鬟。
顧采薇腹誹,這是拖家帶口來蹭飯麼?再來兩個人,她得買多少東西?
“隋易要回去,不在這裡停留。”宋鐸似是看出她心中所想,慢慢說道。
“那我也要買不少東西,過年這魚肉緊俏,都這時候了,估計能買到也很貴……”顧采薇望着他說道,言外之意是應該給點錢啊。
宋鐸慢條斯理地說:“劉辛給你七百兩銀子,你花完了?”
“可是,那是大劉哥給我的嫁妝啊!”顧采薇不樂意了。
“他的銀子,都是我給的。”宋鐸不緊不慢,理直氣壯地說。這個丫頭,張口就是嫁妝,真的不知道害臊。
顧采薇語塞。
“那是大劉哥給我添妝的……”這話,她在嗓子眼裡嘟嘟,收拾了碗筷,氣哼哼地拿到廚房裡。
宋鐸望着她冬日裡養得有幾分肉感的背影,無聲地說:“花完了,你也就不用嫁人了。”
下午,阿媛拎着籃子來給顧采薇送自己炸的素丸子,像平時一樣推門進來,見顧采薇正坐在餐桌前,懸臂練字,讓她差點喊出聲的是,顧采薇身後站着一個男人,正握着她的手,舉止親密,而顧采薇臉上,還帶着笑容,絲毫不覺得異常。
宋鐸早就聽見她的腳步聲,腳步輕盈,步伐穩定,應該就是顧采薇反覆提及的阿媛,他反而更往前湊湊,讓兩人看起來更加親密。
顧采薇很認真,在阿媛進門以後都沒聽到,雪團很歡快地上去舔着阿媛的鞋子。
“大姑娘。”阿媛強自鎮定地請安。
顧采薇聽見阿媛的聲音,就要扔下筆,被宋鐸呵斥一句:“急什麼,把這個‘春’字寫完!”
她吐吐舌頭,對阿媛說:“你坐在炕上,我馬上就好。”
阿媛忐忑地站在旁邊,看了一眼兩人,欲言又止。宋鐸看了她一眼,目光犀利,看得阿媛身子一抖。
顧采薇終於寫好字,被宋鐸放下,起身笑着拉阿媛的手:“不是說不讓你來了嗎?怎麼又來了?帶的什麼好吃的?真香啊。”說着,就伸手拉開上面的布巾,抓了一個蘿蔔絲丸子就要塞嘴裡。
宋鐸清了清嗓子。
顧采薇纔想起這位講規矩的大爺在,連忙對阿媛說:“阿媛,這是我表哥,宋鐸,你之前應該沒見過。他在我家住的時候幾乎不出門。表哥,這是阿媛,我的好姐妹。”
說完,又要吃丸子。
“手髒。”宋鐸啞着嗓子說,聲音已經比剛來時恢復了些許,但是仍然沙啞。
“阿媛給表少爺請安。”阿媛恭恭敬敬地衝宋鐸行禮,禮節挑不出絲毫毛病。
“起吧。”宋鐸聲音沒有起伏地說道,從腰間的荷包裡掏出來一顆東珠,放到桌子上,“你家姑娘說你伺候得很好,這是賞你的,以後要更用心伺候。”
顧采薇看着那鵪鶉蛋大小圓滾滾亮晶晶的東珠,一下子就被奪去了吸引力——好大好壕。在宋鐸緊皺的眉頭看她的不悅目光中,她抓起東珠,唯恐阿媛拒絕,連忙塞到她手裡,衝她擠眉弄眼:“給你的,拿着。”
她真怕阿媛這個實在的傻孩子拒絕,這可能換一堆白花花的銀子啊。
阿媛被她的舉動逗笑,大方接過來,又衝宋鐸行了一禮:“多謝表少爺賞。本來該給您磕頭謝恩,可我家姑娘不喜人磕頭,所以您見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