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徐氏已經笑意盈盈的站在正房門口,迎着他們了。
孫氏正往前走着,一見到徐氏挺着大肚子,就那麼站在那裡,滿臉笑意的看着自己,又想到徐氏嫁給江鎮的前前後後,想到江鎮在家時,他們一家人的日子過得有多麼的省心愜意,又想到江鎮出事遇到意外……
那眼淚一下子的,就從眼眶中流了出來:“二嬸……”
這是徐氏嫁給江鎮以後,孫氏頭一次這麼真心實意的叫她。
徐氏一聽,也是淚盈於睫,然而臉上又是帶着十分高興的笑意,忙就是往前迎了兩步,拉住孫氏的手:“大過年的,哭什麼?快屋裡坐!”
“嗯,進屋進屋,您月份都這麼大了,不該出來接我們的。”孫氏也握住徐氏的手,一邊有些不好意思的擡袖擦掉眼淚,一邊趕緊扶住徐氏往屋裡去。
“不礙事的,也就幾步路。”徐氏靦腆的笑笑,由着她扶着自己,一行人就這麼懷着十分歡喜的心情,進了正房。
屋裡爐子已經燒了起來。
碧芽倒了熱茶,春桃打了熱水,孫氏跟江興、江潮先用熱水洗了手臉,又捧着熱茶,小口小口的喝着,頓時覺得暖和了不少。
孫氏幾人打量着正房的擺設,見簡單樸素,卻樣樣俱全,這爐子燒得也足,就知道是不心疼炭的,日子過得應當也不錯,不由便感到放心了一些。
徐氏這時候便開始細細詢問起大房一家一些瑣碎的問題:“……家裡過年,年貨都備齊了嗎?大哥跟大嫂身子骨還好吧?我看着潮哥兒不過兩個多月沒見,竟是又長高了不少呢。”
“年貨都備齊了,今日過來是爹跟娘特意囑咐送一些家裡纔有的特產過來,爹跟娘身子骨還十分硬朗,就是這該過年了,爹想起以前二叔在家時的熱鬧景象,不免有些感懷想念,至於潮哥兒,他正是憨吃憨長的年紀呢!就怕他是隻長個子,不長腦子!”孫氏笑着,一一答道。
“誰說我不長腦子了?我比着從前,可是聰明瞭不少的!”江潮一聽這話,就立即不滿的抗議道,並偷偷拿眼睛,飛快的覷了一旁坐着的知硯一眼。
顧寶瑛一見此,便也跟着看了知硯一眼,忍不住笑了笑。
知硯注意到她的眼神和笑意,俊臉上不禁帶着一抹不明所以的,也看向了她。
卻不知道顧寶瑛是想起來以前在村子裡時,江潮因爲知硯不會幹農活,連木柴不會撿……撿的其實倒也似模像樣的,可撿的卻都是溼柴,根本沒法用來燒火做飯,因而潮哥兒就十分看不起知硯,說他是沒用的小白臉。
可後來潮哥兒跟着知硯讀書,又加上江鎮出事,他卻好似一夕之間就長大了、懂事了。
這要這麼說起來,他可不就是比以前更聰明瞭一些嗎?
不過也難怪他會在說這話時,要去偷看知硯,畢竟知硯是他的先生,教了他讀書、道理,而且知硯又聰明,他這個做學生的要在先生跟前自誇聰明,還是會不好意思的!
而這也說明了,潮哥兒還真是變了,至少有了一些只有讀書人才知道的羞恥心。
徐氏跟孫氏說着話,江興有些插不上話來,可讓他跟知硯說話吧,他又不知道說什麼,只得坐在那裡幹聽、幹看着。
這時候,外頭又一陣熱鬧的聲音,卻是劉嬸兒跟馮氏收拾好之後,領着小虎也過來了,就連顧羨也過來了,孫氏幾人見到顧羨如今竟都能走路了,驚喜不已。
這自然又是好一陣的熱鬧。
可惜江興一家卻未能在家裡停留太久,不過做了一刻鐘,就起身說要走了,顧寶瑛跟徐氏都想留他們多坐一會兒。
“要不是天兒太冷,又該過年了,是真想在這裡多坐會兒,可就怕回去的晚了太冷。”孫氏也有幾分依依不捨的解釋道。
她過去跟徐氏不對頭,然而錯都在她身上,這一次前來,兩人之間算總是和解了,是以她的這份不捨,也是發自真心的。
徐氏也很是不捨,如今本就沒什麼親人了,沒想到江家大房還記掛着自己這一家子,便更覺得這份親情的可貴。
顧寶瑛於是就安慰道:“等明年開春天氣暖和了,您生了孩子,坐完月子,找個機會就回去住幾天,也不是什麼難事。”
“對對,不用等你們回去,到時候我們肯定還會再來的!”孫氏於是又細細的問了一番月份,見顧寶瑛答預產期大概在明年二、三月份,便唸叨着到時候一定要記得捎信回去,這顧寶瑛自然是笑着應下了。
“過年我們也沒法回去回禮了,家裡好多年貨,都是金四爺送來的,家裡又買了好多,堆都堆不下,這些你們可千萬別推脫,一定要帶回去,哪怕你們自己不要呢,留着送禮,或者給大伯和大伯孃嚐嚐。”顧寶瑛跟徐氏把他們送到門口,又命碧芽跟春桃拿了兩匣子的點心並其他年貨出來。
“好,那就拿回去給爹孃嚐嚐!”孫氏一聽這話,知道推脫不過,便笑盈盈的接下了。
“寶瑛,這就只能見一小會兒,回去以後,又要好久見不到你了。”江潮十分不捨得看着顧寶瑛,又飛快看了知硯跟顧羨一眼,抿了抿嘴,還是微紅着臉道,“也見不到兩位先生了,現在老覺得,跟村子裡那羣熊孩子們玩起來,可沒意思了……一羣幼稚鬼!”
“噗嗤!”顧寶瑛一聽他如今竟然這麼點評自己從小到大的玩伴,不由笑出了聲,不過又轉念一想,卻是看向了孫氏,“嫂子沒打算讓潮哥兒接着讀書嗎?”
孫氏聞言一愣,似乎是真的沒想到這一層面上來。
“這家裡現在好些事情,都交到潮哥兒手裡了……”一旁,江興則是道,“還有村子裡的一些事情,也都叫潮哥兒來做了。”
“我看這樣不行,倒不如,要麼叫潮哥兒也來縣城讀書,金四爺之前已經幫忙給小虎找好了私塾,讓潮哥兒也跟着一起去讀書,應該也沒問題,要麼就乾脆由您這個里正出面,給村子裡再請一位先生,還是那句話,不求讀出多大的本事了,但求肚子裡有點墨水,識幾個字。”顧寶瑛提議道。
“這個……”江興卻拿不準主意,他如今雖然是里正,可江家當家的還是他爹啊!
“也不急,我看你回去跟大伯商量商量,你要請先生,肯定自家要吃點虧,多拿點束脩能把先生留在村子裡才行。”顧寶瑛笑着道。
“我看就先聽寶瑛的,我們回去以後先商量商量,看看是乾脆自家掏點腰包請個先生在村子裡開間私塾,還是隻把潮哥兒送到縣城裡頭讀書,總之我覺着啊,還是多識幾個字好一些!”孫氏也跟着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