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要教育平等
上海北京等一線大城市已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開放平等教育的權利。即使你沒有大城市的戶口,即使你沒有繳金繳稅記錄,你只要拿出當地戶口本及本市租房或住房合同,你的孩子即可就近入學,享受九年制義務教育,同時中國今年第一次開放異地高考,有一千多名考生在受教育的地區參加考試而非回原戶籍地考試。
這是教育公平的體現,我們可能在其他各方面公平尚未實現,但很高興教育邁開第一步。這種教育平等遭到一部分大城市原住民抵制,原因是他們認爲這個城市的教育經費來源於他們的稅收,這些素質不如原住民且超計劃生育的鄉下孩子到來侵佔了本地孩子的資源,使得競爭更加殘酷,而且他們擔心這些父母沒能力管教或者缺乏陪伴的孩子會不會影響自己孩子的素質,讓孩子變壞?
我寫這篇文章,是想解釋清楚,爲什麼各地的基礎教育都要公正公開不傾斜不偏頗。
2013年6月8日,廈門公交車發生刑事縱火案,造成車上四十八人遇難。肇事者初小文化,怨念來自公安機關在他辦理退休金手續的時候填寫年齡錯誤讓他來回空跑。6月9日,吉林的一個自由市場裡,一名疑似盜竊他人手機並販賣的男子被失主認出,他在倉皇逃竄過程中以刀殺害兩名追捕他的見義勇爲者,原本偷盜的小罪衍變成無可饒恕的死罪。
最近的中國社會可以用“躁、亂、魯”概括,以暴制暴或劍拔弩張的戾氣有蔓延趨勢。且不說大架構大問題,先說我們身邊能看見和解決的:有多少孩子在幼年或少年最需要父母疼愛的時期因爲戶口和上學問題被丟在鄉下被祖輩教養?他們生活的環境缺乏親情與關愛,祖輩爲生計繁忙和文化水平的有限讓孩子很難建立起正確的情感交流方式。去年貴州畢節就有五個孩子因爲家長外出打工無人照料,自己在垃圾箱裡生火取暖而死在垃圾箱內。試想,如果他們沒死,僥倖活下來,追隨父母的腳步在青壯年時期去大城市討生活,他們會成爲什麼樣的人?他們看到繁華的大都市卻沒有一片瓦屬於他們,看到豐饒的商品卻沒有一樣他們能負擔得起,同樣的就業機會向他們關閉,他們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很多孩子在打工的父母身邊生活長大,你接受不接受他們,他們自己都認爲自己是這個城市的一部分,未來也不會離開這裡。如果我們心胸寬廣,接納他們友愛他們,他們很可能會成爲電影《中國合夥人》裡主人公的原型,因爲受了教育,回饋社會,改變社會,創造巨大價值,成爲一羣城市孩子的肩膀。即使他們沒有那麼功績顯赫,他們有知識,有修養,知榮辱,有生存的技能,就不會流落在街頭成爲殺戮生命破壞安寧的危險之一。
在鹽野七生(旅居羅馬的日本女作家——編者注)的叢書《羅馬人的故事》裡,她描繪的羅馬之強大源於對前來討生活的流民的庇護,羅馬人給予流民生存的空間,善待他們,且不收保護費,於是當羅馬需要征戰的時候,臣民莫不以羅馬爲自己的國土自己的榮耀,爲羅馬而戰。這是心中有歸屬,心中有愛。而那些殘酷對待外來流民的小邦國,很輕易地被打敗分崩離析,原因是僅有原住民的力量是不夠的。大難來臨時你不給予恩澤的人也不會捍衛你。
讓外來的孩子安寧地生活在你所在的城市,感受到愛與被愛,感受到平等與尊重,也許未來的他們有十分之一對你們的孩子產生競爭威脅,但我相信,肯定比他們因爲受冷落歧視造成十分之一的人對你們的孩子產生生命威脅要好得多。我們是應該保護孩子就業機會不受傷害,還是應該保護孩子生命不受傷害?這纔是我們的選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