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噔!”
輕輕的一下聲響,卻並沒有引來艙內的震動。我想我已經穿過了那層連接第一宇宙和第三宇宙的“震盪點”了。
第三宇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呢?瑪塔殊前輩說的“被投影”又究竟是什麼意思?
我現在還不知道,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望遠鏡“月亮船”所接受信息的方式,絕不是依靠光而來的。也就是說,從“月亮船”內顯現的影像,雖然距離厄爾方堅有七億億光年,但這影像絕不是七億億年前的影像。
這點路,光要走七億億年,但“月亮船”所“看”到的根本不是光,而是依靠另一種反物質 —— 磁光。
磁光,當然是帶磁性的光。兩種能量聚合在一起時,所產生的速度是光的11億乘10的8次方倍。這個速度,除了塵子,宇宙中再也沒有其他物質可以超越了。
所以說,我們所看到的那段“漢字影像”,就是現在這個“地球”上正在發生的實情。
而我,就要在幾小時後到達那裡了。我要去揭開,去研究那個星球上的“文明”。如果,它真叫地球的話……
塵子的推動速度的確不容小視,在剛纔“咯噔”一下後,只過了一下子,我就已經穿透了這個星球的大氣層。
根據儀器上的速度顯示,艙體的最高時速雖然達到了很可觀的程度,但也可以看出這個星球距離“震盪點”的距離,還不算太遙遠。
……
極度減速,輕巧着陸。
悄無聲息中,我已將艙體最大化縮小,放入了我的口袋。並且,我開始讓自己慢慢融入了這顆不知名的星球。
看我發現了什麼!!
真的是地球!真的有月亮!真的有生命!真的有文明!!
我極其興奮極其興奮!厄爾方堅不是孤獨的。就算在第一宇宙中我們是唯一的,但在這第三宇宙,尚有如此像樣的文明!
興奮之餘,我通過這幾年的學習、適應、研究、比較、以及思考,終於得出了結論:
這裡,就是我們厄爾方堅的祖先 —— 地球!
並且我也終於明白,瑪塔殊前輩的那句“被投影”的意義 ——
我們可以把第一與第三宇宙間的震盪點比作一面鏡子,那麼第三宇宙其實就是鏡子內部(或者第一宇宙纔是鏡子內部)。雖然不知道哪一面纔是“真實”的,但既然瑪塔殊前輩說第三宇宙內也都是實像,那麼我就尚且當鏡子的兩面都是真實的吧。
如果我們把第三宇宙中的地球看作是第一宇宙中的地球的“反光生成物”,也就是“被投影物”,那麼第一宇宙中發生的事,也會同時發生在第三宇宙中了。而由於 “鏡子”裡的兩個地球離的實在是太遠,遠到了以光年計算的程度。所以按光學原理,在第一宇宙中所發生的事情,等“投影”到第三宇宙要經過幾萬、幾千萬、甚至幾億年(按距離震盪點的距離而定)。也就是說,第一宇宙中發生的事,會經過很久很久纔會在第三宇宙中發生。
簡而言之,我現在所在的第三宇宙,其實不過是鏡子中第一宇宙的倒影罷了……
可惜我手頭的資料還是太少,不能從中推算出“震盪點”距離第一宇宙中地球的精確距離。但我很明確地知道:我現在所在的第三宇宙地球,是地球紀元2002年。
……
假設傳說都是真的,那麼從第一宇宙地球在2012年毀滅中可以估算出,第一和第三宇宙的地球距離“震盪點”都是4萬光年左右。
不過,這一切都不重要了。
這裡既然是地球,那麼瑪塔里斯給我的額外任務我就必須實行起來,並且儘快。
不爲別的,就因距離下次“震盪點”的打開只有七年光景而已。扣除塵子艙起步前期速度緩慢的因素,我其實只有六年的時間了……
要圓滿地完成任務回去,我就得趕快!
我知道這顆綠色的天體,叫地球。
我知道這片藍色的蒼穹,叫天空。
我知道這灣見底的清澈,叫湖泊。
我知道這塊足下的土地,叫故鄉。
這是從前的地球,和傳說中的故鄉一樣美……
屋內,一個五歲男童手中高舉一本褐色筆記,腳步飛快地跑到母親面前,將其迅速翻至寫有字的那一頁攤開,滿嘴稚嫩地開口詢問:“媽媽媽媽!這上面寫的什麼呀?你念給寶寶聽。”
如此剛識字的年紀,顯然對任何文字都極有興趣。
他們想讀,他們想懂,他們迫不及待的想提前進入成人們的世界。
可家長卻往往不會讓他們如願 ——
“呀?寶寶怎麼隨便動媽媽的本子啊?快放回去,我們該吃飯了。”
聲音來自一女性,單靠外表與聲音辨不清她的實際年齡。但我們可以從中看出她是這孩子的母親,這就夠了。
“不要嘛……媽媽念。”男童固執。
“大人的東西,小,孩,不,能,亂,動!”女人也固執。
“寶寶不吃飯了!”男童耍性子。
“去!洗!手!一……二……”聲音不響,卻威嚴的緊。女人,每一位都是天生的教育家。
“噢……”拖長音,卻讓我們知道這個男童的思想,超過了五歲同齡人的成熟,這也夠了。
……
飯間,女人一邊打理着男童的頑皮,一邊偷偷瞄向放着自己筆記的方向,悵然無奈。
“媽媽!寶寶吃好咯!教我識字!”打斷女人情愫的童聲發出了命令的口吻。而這口吻,卻拗不過女人的命令——
“自己玩積木,媽媽先洗碗。”
……
熟練的手勢慣性地演繹着擦布與碗筷間的必修課。但那雙手的主人,心裡在想些什麼,或許連她自己都說不清。
是在回顧這六年裡發生的事情嗎?不,你已經在這六年裡經歷了太多 ——
你已經在這六年裡學會了人們不可能在如此短時間內學會的東西。憑藉着自己的超高智商和學習能力,你已經學會了地球上所有語言,甚至寫的一手好字。
可惜你並未察覺,被你兒子翻開的那一頁之前,還有一段眼熟的文字。那出自你手的文字,與當初的“月亮船投影文字”完全相符。
是啊,當初的你,還並不認識漢字啊……
你已經在這六年裡完全適應了地球的生活。無論是工作,家庭,起居,你都已經像足了一個地球人,你已經適應並習慣了“地球式生活”。
雖然你並沒有忘記,自己還是個史學家……
你還在這六年裡生下一個男孩。並且他十分懂事,從不問起“爸爸在哪”這種爲難人的問題。
但是你還記得嗎?生下他的原因……
在這六年裡,你準備好了歸航的一切,各個部分都已準備就緒。現在,你只要在接到厄爾方堅信號的第一時刻,將自己裝入“塵子艙”,八個小時後,你就能回到故鄉。
只是你已經有點分不清,哪邊纔是故鄉……
“寶寶,我們走吧。”女人什麼都沒帶,抱起男童就出門了。她沒有騙孩子,厄爾方堅人不會說謊,“媽媽說過要帶你去一個很厲害很好玩的地方哦。”
男童也聽話地笑嘻嘻摟着女人,粘在她身上不想下來。
室外,既沒有寒冷的夜風也沒有飄雨的星辰。一切都很正常,出奇的正常。
公園某處,樹木將街上車來車往的聲音稍稍隔離,夜風也恰到好處的溫和收斂,懸在空中的月亮與星星也都一成不變地安詳着。
這當兒,女人雙腿略微合攏蹲下身子,熟練地放下男童後,從上衣內袋取出一顆膠囊狀的事物。
沒有任何聲響,只是一陣淡淡的煙霧瀰漫於此。霧散後,“塵子艙”已經紮在地上。
它穩穩的,安靜地在草坪上等待。
“媽媽……”好似有所預感,男童的聲音開始有些顫抖。
女人卻不明所以,微笑着摸摸男童的腦袋:“寶寶來,我們進去吧。”
“媽媽不要……”男童開始象徵性地掙脫起來。
女人皺眉了:“聽話,坐進去。”說着,女人抱起男童開始往艙體裡鑽。
“媽媽……嗚……”男童竟然哭了,“媽媽,朦朦說你是外星人,我還和她說不是的……媽媽……”
“什……”女人拉扯的雙手停在那裡,“哪個朦朦?隔壁那個上小學的女孩?”
男童點頭,含糊中話卻說不清楚了:“嗯……她說是修車大伯告訴她的……媽媽……他們還說你會吃人,還會把人帶到飛機上殺死……嗚……”
女人抿起嘴脣,似乎想通過這個來掩飾內心的慌張。手上卻暗自加了把力,試圖將男童硬塞進艙中。
男童終於開始奮力掙扎,並大聲呼喊起來:“媽媽!你肯定不是什麼怪人!你去和他們說呀!你不要帶寶寶走……不要呀……”
女人繼續使勁,事到如今,一走了之比什麼都好。可她不知道是何時開始,在哪裡露陷的。是自己飛快的看書速度?是家裡停電時自己製造發電機?是轎車拋錨時自己一個人就推了回來?
都不是,男童的哭喊道出了地球人的無聊 ——
“修車大伯說……說媽媽頭比別人大!手比別人短!生寶寶的時候自己一個人就生完了,一定是……一定是外星人!!嗚嗚……”
“……快進去!不然媽媽打了!”女人不再多想什麼,她沒有時間更沒有必要去向誰“澄清”自己。
……
終於,暮夜的清風越來越疾;男童的哭聲越來越遠;女人的勸罵越來越輕;圓形的艙體越飛越高……
公園的草坪上,留下了一本因爲掙扎而遺落下的褐色筆記本。
那是男童最喜歡的,愛不釋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