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垂簾聽政

殷玉瑤不知道,她是怎麼回到鳳儀宮的。

眼前的一切都失了顏色,只剩下那一聲聲縈繞在胸中的,經久不絕的嘆息。

是她奢求了嗎?

一生一世太長,一生一世太華貴,所以上蒼不肯給。

那麼,蒼天,你給我的期限是多長?

倚在欄邊的女子背影悽清,眸底浮起瑩瑩淚光。

“娘娘,”佩玟的嗓音在寂靜裡響起,“夜深了,早些休息吧。”

“你下去吧……”殷玉瑤沒有回答,仍自望着空中那輪冷浸浸的月亮——白日裡雪珠兒下了一天,晚上反道雲開月霽了,這老天的事,果然是沒人作得準的。

“是。”佩玟答應一聲,不敢再打擾她,退了下去。

許久。

殷玉瑤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裡,忘記了身邊所有的一切,直到裙幅被一雙小手輕輕扯動。

轉過頭,她便看見了那張粉雕玉琢的小臉,晶亮雙眼好似璀璨的寶石。

小傢伙難得地安靜,只是那樣看着她。

殷玉瑤終是彎下了身子,輕輕將他攬入懷中,貼着他軟軟糯糯的臉蛋,輕輕摩挲。

“遠處有座山,山上有棵樹,樹下有座茅草屋,茅草屋……天上有朵雲,慢慢散成霧,地上的人在追逐,在追逐……遠處有座山,山上有棵樹,一家人在屋裡住,非常,非常地,幸福……”

小承宇忽然稚聲稚氣地唱起歌來。

“宇兒,”殷玉瑤心中一顫,“這,這是誰教你的?”

“父皇啊,”小承宇眨巴眨巴眼,“好聽嗎母后?”

“好聽。”忍住眸中淚水,殷玉瑤點頭。

“那,母后笑笑?”小承宇做了個怪臉。

殷玉瑤笑了,儘管眸底隱着不盡的苦澀,她還是笑得那般燦爛。

“今天晚上,宇兒和妹妹,一起陪母后,好不好?”承宇咧咧嘴,露出一顆小虎牙。

“好啊。”殷玉瑤點頭,站起身來,攜着兒子的手,往寢殿走去——無論如何,作爲三個孩子的母親,作爲這個國家的皇后,她不應該總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裡難以自拔,不管世事如何艱難,她都該明瞭心跡,按照本心的提示,去做完她應該做完的事,走完她應該走完的路。

陣陣渾凝的晨鐘聲裡,大燕的武將文臣們,魚貫走入乾元大殿。

剛剛邁過高高的門檻,洪宇和鐵黎便一齊收住了腳步,後方的六部尚書始料未及,差點直接撞上他們的後背。

所有人都停了下來,擡頭往殿裡瞧去,但見高高的彤墀之上,不知何時竟懸了面簾子,內裡端端正正坐着一人。

垂簾聽政?

衆臣莫不變顏變色——雖說以前殷玉瑤也曾入乾元殿聽政議政,但那畢竟有燕煌曦在,且以燕煌曦爲主,她不過從旁輔助,而今皇帝尚在,皇后便如此“明目張膽”地登殿入堂,這,這也太……有失綱常了吧?

鐵黎眼底也浮起絲怒氣——雖然,他答應過燕煌曦,看在三個孩子的份兒上,看在她曾經的功績上,不爲難她,可是這個女人,未免也太過放肆,竟將赫赫大燕祖制全然不放在眼裡,置他這個太傅於何地?又置滿朝文武於何地?

可他到底持重,即使心中鬱郁,面上卻不曾帶出一絲半點,仍是提袍進殿,斂袖躬身,口內呼道:“微臣參見皇后娘娘,娘娘千歲。”

鐵黎這一禮,無疑是認可了殷玉瑤的權威,其他人縱使腹誹,也只得跟從,於是,自太傅洪宇,六部尚書,魚貫入殿,分列兩旁,行禮參拜。

“衆愛卿平身。”殷玉瑤清亮的嗓音從簾後傳出,“皇上近日閉關,不復出外,本宮憂心國事,故而親至乾元大殿,諸位愛卿有事奏來。”

她這麼一說,衆臣面面相覷,最後將目光齊刷刷對準洪宇和鐵黎,蓋因他二人德高望重,在朝中頗得人心,倘若他二人無異議,他人自也無異議。

殷玉瑤顯然也是明白這一點的,話鋒一轉:“鐵太傅,洪太傅,近日朝中,可有要事?”

鐵黎的濃眉豎起,老臉漲得通紅,洪宇瞥他一眼,自行出列,朝殷玉瑤拱手道:“每日政務,臣等皆循條例,兢兢業業辦理,並無甚疏漏處,皇后若是不放心,可親往弘政殿查閱。”

他這話,分明是在擠兌殷玉瑤,大有讓她退回後宮之意,衆臣心裡雖是存了這個想法,但堂皇提出,卻又很是不安,一怕駁了殷玉瑤的面子,將來燕煌曦面前難以做人;二來,也是懼着殷玉瑤的鳳威——別的事兒上且不論,單隻數年前刀山火池,嚴辭拒衆妃一事兒,就可以看出,這位表面溫柔恬靜的皇后娘娘,絕不是那麼好惹的。

一時間,大殿上一片沉默。

洪宇身形凝然如山,珠簾內殷玉瑤端然不動。

良久,方聽得一聲綺音自簾內傳出:“洪相,不知吏治整頓,可有成效?”

洪宇一愣。

“本宮記得,皇上命洪相與吏部尚書,擬呈條疏,裁減、撿選、考覈各地方官員,凡有敷衍塞責,貪瀆腐化者,皆闢去,不知此事……”

“此事老臣已經交由吏部左侍郎,並督察院辦理,娘娘無須勞心。”

“可是本宮聽說,民間頗有怨聲,尤其是夏州、灃州、台州三郡。”

洪宇面色一變,欲要說什麼,卻是答不出來——只因殷玉瑤說出的這三州,並非虛言,而是實指——三州郡守或因貪愎,或因苛刑,或因作風腐化,已受到御史臺彈劾,吏部也正擬作出相等的處分並撤換人選,只是不知道,這殷玉瑤一介婦孺之輩,身處宮幃,是如何知曉這地方民情的。

倒不是殷玉瑤派了什麼密探在外——她自有她的消息來源——宮人。

安宏慎是內宮總管,佩玟現是鳳儀宮大宮女,可以說是太監與宮女的首領,是宮中權勢最大的人物,他們的消息渠道,只怕不比外朝的百官們少,百官們通過奏摺、呈議,得知地方上的情形,而宮人們則更生動直接,他們的消息,皆是來自於市井——

要知道,宮人們雖身處深宮,卻並非與外界全然斷絕聯繫,比如御膳房、御醫院、採買辦、玉器坊、司花坊……皆是要定期外出採購的,又兼宮人們還有每年的會親-日,與來自家鄉的親人們見面,言談之時,又豈會不說起這些?

倘若地方官員們想隻手遮天,要麼買通上官欺上瞞下,要麼強雄霸道胡作非爲,但浩浩青天在上,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又豈是長久可以糊弄得了的?

洪宇本欲用祖制“壓逼”殷玉瑤就範,不想卻被她反將一軍,以吏治無功塞住了話由,不由有些老羞成怒——他好歹也是三朝重臣,即使燕煌曦,在朝堂之上,也要看他三分薄面,更何況殷玉瑤?

不料,未等他發作,殷玉瑤再度開口:“本宮也知道,大燕境內共九十九州,八百餘郡,吏治陳腐由來已久,非一朝一夕可廢舊立新,洪太傅日夜操勞國事,丹心可鑑,功在社稷,諸位愛卿上下一心,共謀國事,大燕方有今日之炎盛,皇上每每說起,皆是感懷良多,擬在凌天閣中設賢臣譜,以彰諸位之德,讓後世君王銘記之。”

她這一大段話,上半篇是在給所有人戴高帽子,並無多大實義,可這凌天閣設賢臣譜一事,聽在衆人耳中,誰不動心?況她也不說是自己的意思,而是借皇帝之言,又有誰能夠反駁?

冷眼瞅着衆人的臉色,洪宇暗暗跌腳,知道今日之局面,以自己的力量,再無逆轉之可能,當下閉眼一嘆,退回隊列之中。

“有事啓奏,無事免朝。”安宏慎長長的唱聲這才響起。

六部尚書們各自對望了一眼,由工部尚書蔡善率先出列奏道:“啓稟娘娘,裕陽郡郡守呈請修復廣濟渠,請娘娘裁奪。”

“廣濟渠?”殷玉瑤凝神回想了自己在明泰殿中看過的《天下御景圖》,當下言道,“是連通青芫、裕陽、度州的廣濟渠嗎?”

“正是。”

“如何並不見其他兩郡的郡守進折請修?”

“是這樣的娘娘,”蔡善再次拱手,細細稟道,“只因裕陽郡的土質與其他兩郡不同,所築成的堤壩經河水浸泡後容易發軟、坍塌,故而每過三年,便需重修,這在工部,也是有舊例可循的。”

“土質不同?”殷玉瑤想了想,道,“即如此,爲何不從其它郡運送泥土築壩?”

“因爲路途遙遠,所靡甚大,所以至今爲止,仍然是採用在原有壩基上,復增新層的辦法。”

“難道就沒有什麼方法進行改良嗎?”

蔡善沉默,然後搖頭:“沒有。”

殷玉瑤忽然想起一事來:“本宮聽說,民間有種制磚之法,在泥土中加入石灰、細沙,以一定比例調配,再施以高溫鍛燒,所得磚坯比尋常土磚牢固十倍,不知此法,可否用以築堤?”

蔡善再次怔住,微微有些汗顏——殷玉瑤所提之事,原是他工部份內,今日卻在殿上議及,教他如何不尷尬?

坐於簾後的殷玉瑤卻微微笑道:“民間能人巧匠甚多,蔡尚書不必急於此時答覆,日後注意細心尋訪,必有所得,若能有所建樹,本宮定然在皇上面前多多進言,他日賢臣譜上留名,也未可知。”

她一番話,說得蔡善熱血沸騰,心中大起知遇之感,當下曲身拜倒,口中呼道:“多謝娘娘玉成!微臣謹遵娘娘教誨!”

wωw ★Tтkan ★c o

其他四部尚書見蔡善得了彩頭,自是輪番出列奏說言事,殷玉瑤一一仔細地聽取了,或溫聲褒揚,或給出恰當的建議,讓四部尚書趁興而來,盡興而去,唯有戶部尚書潘辰仕,一直面無表情地站在那兒,一言不發。

殷玉瑤的目光從衆臣臉上一一掃過,知道今日之功已就,不可貪功冒進,當下站起身來,微微笑道:“本宮今兒個乏了,各位愛卿若還有別事,請呈折與兩位太傅吧,倘或有煩難不決的,可直呈折至御書房。”

言罷,隨即起身,竟再無他言。

待她走後,乾元殿裡頓時掀起陣陣議論之聲:

“呈折御書房?皇上不在,呈折御書房何用?”

“難道是皇后娘娘想獨攬朝綱?”

“以皇后娘娘之聰明幹練,寬和仁厚,若是處理朝事,也是我大燕之福……”

“自來牝雞司晨,必亂朝綱……”

“前朝仁慧帝的皇后,也曾臨朝聽政……”

“但那是因爲仁慧帝病弱,況且朝中大事,仍取決於皇帝本人……”

……

衆臣們分成三派,一派支持殷玉瑤,一派反對,還有一派保持中立。

鐵黎默立於一旁,冷眼看着百官們的情狀,心中陣陣發涼——難道煌煌大燕,真有一日,會落於婦人之手嗎?

長長地嘆息一聲,洪宇搖搖頭,獨自一人率先步出了大殿。

不知何時,空中又下起了雪,紛紛揚揚,灑向萬重宮闕。

洪宇負手而立,看着那灰黯的天空,忽然想起孫女兒洪詩嫺的話來:“祖父,皇后娘娘外柔內剛,聰慧異常,其才絕不在皇上之下,若有朝一日,皇上……只怕權柄坤異,祖父不可不憂,但也不能過於忤之,否則,大燕國內,必起驚變……”

他的孫女兒,年僅十八歲的女孩子,入宮兩載,默然旁觀,便給出這樣驚心動魄的論斷,枉他三朝老臣,宦海沉浮,竟然不如區區弱女,來得清晰透徹,難道這天兒,真是要變了麼?

第245章:廝守第292章:生命的意義第195章:萬載不渝第64章:情難捉摸第100章:韜略第279章:陰謀第19章:受挫第182章:龍之元魄第353章:女掌櫃第78章:絕境第375章:分離第75章:一戰功成第197章:終極廝殺第251章:同心同德第15章:由陌生到相愛第228章:古怪第293章:邪不勝正嗎?第390章:奇怪的男人第293章:邪不勝正嗎?第229章:真心第57章:我們是愛人第241章:怨氣第134章:救贖第399章:善意第214章:逆乾轉坤第201章:錯愛第400章:心結第277章:情到烈時第157章:奇女子第196章:同心亮,衆生醒第132章:屠刀第363章:煩惱第110章:無聲的誓言第124章:和解第14章:生死難計第65章:向誰宣戰第245章:廝守第172章:決定第323章:君子不器第240章:中計第231章:中毒第92章:愛第332章:決心第418章:猜測第84章:厚禮第360章:爲山九仞,功虧一簣第270章:算計第374章:白首不相離第360章:爲山九仞,功虧一簣第75章:一戰功成第203章:難測的心第131章:萬念俱滅第371章:屏障第320章:手腕第66章:我的眼裡只有你第140章:宿命第60章:問心無憾第388章:天皇貴胄第367章:歸來第348章:僞詔第330章:王者之道第131章:萬念俱滅第283章:世事難爲第11章:輸不起第211章:絕獄第395章:施加壓力第131章:萬念俱滅第267章:垂簾聽政第216章:我們回來了第301章:有口難言第91章:棋子第16章:兵威赫赫第281章:後生可畏第238章:躁動不安第18章:“逃離”第165章:無私第21章:被俘第323章:君子不器第89章:毒計第355章:襟懷第211章:絕獄第117章:燕煌曦,我愛你第183章:最甜蜜的情話第405章:權位交接第92章:愛第205章:宿世的糾纏第231章:中毒第36章:遇見了你第199章:爲難第112章:利刃相向第311章:爲勢所迫第130章:忍無可忍第321章:變天第109章:守護第5章:十萬火急第299章:痛不欲生第381章:國不可一日無君第341章:雷霆震怒第149章:精妙佈局第360章:爲山九仞,功虧一簣
第245章:廝守第292章:生命的意義第195章:萬載不渝第64章:情難捉摸第100章:韜略第279章:陰謀第19章:受挫第182章:龍之元魄第353章:女掌櫃第78章:絕境第375章:分離第75章:一戰功成第197章:終極廝殺第251章:同心同德第15章:由陌生到相愛第228章:古怪第293章:邪不勝正嗎?第390章:奇怪的男人第293章:邪不勝正嗎?第229章:真心第57章:我們是愛人第241章:怨氣第134章:救贖第399章:善意第214章:逆乾轉坤第201章:錯愛第400章:心結第277章:情到烈時第157章:奇女子第196章:同心亮,衆生醒第132章:屠刀第363章:煩惱第110章:無聲的誓言第124章:和解第14章:生死難計第65章:向誰宣戰第245章:廝守第172章:決定第323章:君子不器第240章:中計第231章:中毒第92章:愛第332章:決心第418章:猜測第84章:厚禮第360章:爲山九仞,功虧一簣第270章:算計第374章:白首不相離第360章:爲山九仞,功虧一簣第75章:一戰功成第203章:難測的心第131章:萬念俱滅第371章:屏障第320章:手腕第66章:我的眼裡只有你第140章:宿命第60章:問心無憾第388章:天皇貴胄第367章:歸來第348章:僞詔第330章:王者之道第131章:萬念俱滅第283章:世事難爲第11章:輸不起第211章:絕獄第395章:施加壓力第131章:萬念俱滅第267章:垂簾聽政第216章:我們回來了第301章:有口難言第91章:棋子第16章:兵威赫赫第281章:後生可畏第238章:躁動不安第18章:“逃離”第165章:無私第21章:被俘第323章:君子不器第89章:毒計第355章:襟懷第211章:絕獄第117章:燕煌曦,我愛你第183章:最甜蜜的情話第405章:權位交接第92章:愛第205章:宿世的糾纏第231章:中毒第36章:遇見了你第199章:爲難第112章:利刃相向第311章:爲勢所迫第130章:忍無可忍第321章:變天第109章:守護第5章:十萬火急第299章:痛不欲生第381章:國不可一日無君第341章:雷霆震怒第149章:精妙佈局第360章:爲山九仞,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