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

“文炳回來啦!”

一進營房,陳孚就聽到包長效熱情的招呼聲。

陳孚扭頭笑着答應:“回來了,包老哥回來得早。”

“嗨!我在長安又什麼事要做,出去轉了一圈就回來了。你還別說,在這營裡待久了,乍一出去還有些不習慣!”

陳孚笑着點頭。

他不知道該如何迴應。

在洛陽的時候,他們每隔五天就能休息一天,包括他在內,大部分教員都會離開軍營,只有少數人會留在營中。

包長效就是其中之一。

雖然在軍營裡他們也無事可幹,但他們就是不樂意出去轉悠交際。

“證明牌子我已經幫你領了。”

不等陳孚走到他的牀鋪上,就聽到包長效的補充。

目光遊移一圈,很快聚焦在牀上的一個布包上。

不用打開陳孚都知道里面裝了啥。

道了聲謝,他走到牀邊坐下打開布包。

果然,來自教育監和御龍軍的身份證明公文,御龍第一師和錢鈔署的身份牌。

他們之前已經得到通知,參與進這次戰事的教員們,在戰事持續期間的的薪俸都將以紙鈔形式發放。

而且所有紙鈔暫時不會發到他們手中,必須拿着錢鈔署簽發的身份牌找到運司駐點領取紙鈔。

而士兵們則可以直接拿到紙鈔,不過現錢還是要等戰後才發,除非他們願意把現錢換成紙鈔,可以憑藉身份牌找運司換領。

以上都是本次戰事的新規定。

對外宣傳是現錢不便攜帶,紙鈔方便,不會耽誤戰事。

但實際上,陳孚從錢鈔署官員口中得知,本次發鈔數額將遠超前幾次,即便兩府對這次戰事收益不報太大期望。

而且,中書令對紙鈔發行的額度限制也稍稍放鬆,允許太府利用國庫金銀銅布米等足以充當貨幣的價值物來爲錢鈔署發鈔提供擔保,具體額度由太府和戶部協商。

而錢鈔署,甚至整個太府,對此事激情滿滿。

但凡有些敏感性的,都明白這是朝廷全面推行紙鈔的先兆。

那麼接下來就看紙鈔的定位了,是作爲大宗交易的補充,作爲銅錢的替代物日常流通。

不過無論如何,大商行們都是支持的,他們拿出最大的熱情來支持這一次的發鈔,希望通過衆商行的努力,讓朝廷認爲現在推行紙鈔沒有問題。

畢竟,對他們這種跨區域的大商行來說,紙鈔這種等價信用物的出現將大幅減少他們的交易成本和安全成本。

陳孚暫時不清楚推行紙鈔是否合適,他會在接下來的時間中繼續觀察。

隨着京兆府議事定下發鈔事宜,早就準備妥當的隴西轉運使司立刻全力運轉,朝廷調撥的輜重物資迅速運抵前線,各家商行的物資也在緊急籌措,通過種種渠道運到西北州郡。

大量的紙鈔,也在這個時候流入西北諸軍,流入參與發鈔的各家商行。

近些年來天下承平,各處戰事也是勝多敗少,周國民衆對遠在西北的戰爭關注度明顯降低。

說是周國民衆,其實還是那些掌握了輿論場的讀書人們,現在又多了一個“報刊”。

在西北之戰開始後,各地涉及政論的報刊全都在討論紙鈔事宜。

八月份最大的新聞竟然是十數名僞造紙鈔的囚犯被判處斬刑。

而到八月爲止,早就抵達靈州的御龍第一師,一直被放在鳴沙縣。

在鳴沙縣的東面是一片荒漠,西邊敵軍要想進攻鳴沙,必須繞過蘭州、會州。

駐紮在鳴沙的御龍第一師,最大的威脅可能就是與定難党項糾集在一塊的蕃人。

要說周軍的西征之路,走得並不順暢。

更西邊的歸義軍原本已經聯絡上于闐等大國,說好了付出一定代價後,這些大國會調停他們與回鶻之間的矛盾。

而在西域這邊,于闐等國威懾力和信譽都不虛,如果回鶻不聽調停,面對的可就不僅僅是孤立無援逐漸夷狄化的歸義軍了。

於是,歸義軍這邊的局勢從劍拔弩張轉爲日漸趨穩。

然後……

然後周軍面對甘州回鶻襲擊的態度從防守變成了主動出擊。

原本已經在盤算着如何在顧及周國朝廷臉面的情況下讓朝廷接受現狀的曹元忠聽到消息後直接就砸了桌子。

之後他一面命令部下備戰,一面派出使者向于闐解釋。

周軍這一動,整個西域都把目光投向東邊,大家想看看這個百多年沒有涉足西域的東方之國究竟是什麼成色。

於是,在於闐的主持下,西域東部出現了極不正常的安靜。

甘州回鶻得以拿出全部精力來對付西進的周軍。

而除了甘州回鶻,南邊的吐蕃,北邊的党項,哪怕此時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在利益的驅使下,也參與進對周軍的圍攻。

在戰爭的一開始,周軍推進的速度遠低於戰前的估計。

但是,每一場戰鬥都是功勞!

御龍第一師的校尉們每天看着戰報,羨慕地直流口水,到頭來也只能酸溜溜地說一句“要是咱們師上”。

而且,隴西軍指揮層在遭到一開始的打擊後,選擇了步步爲營,每每調集優勢兵力一點一點掃清前進路上的障礙,雖然消耗大了,但是人員傷亡減少了。

這也使得普通士兵不那麼牴觸上前線戰鬥,甚至聽多了領導們的酸話,也開始期待戰鬥。

就在這種氛圍裡,御龍第一師都指揮使牛思進找到陳孚。

營地邊緣的一處帳篷外三四名士兵排着隊,一個個扭頭看着旁邊空地發呆,一直到牛思進走到跟前,他們才反應過來,連忙行禮。

牛思進擺擺手,隨口問道:“陳教師還在寫信?”

說是隨口,可他還是下意識地壓低了聲音。

排隊的士兵也用同樣底的聲音迴應:“還在寫。”

牛思進點點頭,走到帳篷門口,在士兵們緊張的目光中停住腳步,扭頭道:“你們要是不急就明天再來,要是急就在這等着。”

說着,也不管身後士兵失望無奈的神情,直接掀開門簾走進帳篷。

帳篷內正運筆寫字的陳孚擡頭看了牛思進一眼,繼續低着頭把注意力放在眼前這封信上。

牛思進急切歸急切,這時候也老老實實站在邊上不出聲。

帳篷內只有坐在陳孚對面的那名士兵絮絮叨叨說着一些瑣碎的事情。

好一會兒,士兵尷尬一笑,撓了撓頭,結束了自己的敘述:“就這些,麻煩陳教師了。”

“無妨。”

陳孚不急不慢地收尾,然後調轉信紙,將毛筆遞上前,指點着信紙下半部分的空白:“在這寫兩句話吧。”

士兵有些激動地抓住毛筆,他顯然練得不到家,這時候只能採用握拳式握住筆桿,歪歪扭扭地寫下這幾個月學到的一句話,然後寫上他自己的名字。

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
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