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

這一老一少還是第一次聊這麼久。

一開始還是你一言我一語,到後來基本上都是範昌祐在說他做親民官時的經歷以及感想。

說不上是好是壞,但範昌祐通過自身經歷得出的結論是:朝廷無論如何都做不到惠及每一個百姓。

若不是山長以及一些同道們依然保持着對大同世界的信心與嚮往,似範昌祐這等看得通透的人可能就會失望甚至絕望到自暴自棄。

因爲大量精力花在敘述上,再加上本身棋力差距,範昌祐很快就敗下陣來中盤認負。

巴寧泰等着範昌祐整理棋子的這段時間,緩緩開口:“助之以爲,朝堂之上,何人勢大?”

範昌祐動作一頓,沒有擡頭看巴寧泰,低着頭繼續收拾棋子,嘴裡回道:“足可做主者,還當是山長。”

“呵,你也知道,說是羣相,陳將明卻隱隱立在吾等之上。別說政事堂,就連密院事宜,也多要陳將明批閱才能施行。”

他看着略有些尷尬的範昌祐,語氣稍稍加重:“我這樞密使,也忒沒滋味了些!”

眼看棋枰上沒多少棋子了,範昌祐拾取棋子的速度愈加緩慢,試圖靠這種行爲多拖延一些時間——他實在是不想討論這種話題。

一個是傳道授業的山長恩師,一個是妻家尊長。

雖然他本心裡認爲老師更親近些,可尊長畢竟是親戚。

“可饒是如此,我也未曾動過辭相的心思。竇伯菁、王松嶺也不是自己要走的。你以爲,爲何如此?”

巴寧泰問出這一句,沒等範昌祐回答,直接伸手把棋枰上剩餘的七八枚棋子拈起分好,同時嘴裡說着:“還不是因爲,只要在這個位置上,就有機會,就能抓機會。”

棋子收拾好,他一擡手示意範昌祐再來一局,嘴裡還說着:“當宰相是這樣,在底下做親民官也是這樣。只要你堅持,就有成功的可能,如果放棄,就絕無可能成功。方纔所說的那縣令,豈不是正合如此?”

沉默應對巴寧泰的佈局進攻,好一會兒範昌祐才道:“昌祐謹記翁丈教誨。”

巴寧泰捋須笑道:“孺子可教矣!”

……

不知過了多久,巴寧泰神情複雜地看着紛亂的棋局,語氣頗爲無奈:“似這般局面,早些投了便是,何必掙扎?”

範昌祐神色認真,繼續盯着棋枰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翁丈既未能絕殺,則昌祐依然有獲勝可能。”

巴寧泰聞言一滯,哭笑不得地開口:“我也沒叫你在這上面堅持。”

又來回對了幾招,範昌祐這才投子認負,然後笑道:“總歸無事,多向翁丈學一學。”

巴寧泰聞言,指點着範昌祐搖頭失笑:“你啊!”

說歸說,老少二人再度擺開棋局。

不知過了多久,門外忽然響起人聲:“相公!西府來人說是有軍情急報!”

只一瞬間,嚴肅的神情覆蓋巴寧泰的面容。

“備車!”

巴寧泰看向同樣站起來的範昌祐,語氣稍緩:“今晚在府裡吃飯,我叫小七回來。”

小七是他孫子,也是範昌祐妻弟。

範昌祐恭聲應下,將巴寧泰送至書房門外。

沒過多久,巴寧泰就換好衣服坐上了等在正門的馬車。

樞密院信使跟在馬車旁邊一路小跑,朝洛陽宮趕去。

從信使口中,巴寧泰得知這次軍情是日本傳來的,準確地說是西海鎮守府送來的。

信使無從得知具體信息,巴寧泰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渤海海軍出事了!

也不怪,畢竟前腳纔要把海軍都指揮使丁驍調走,後腳那邊的文官就發來急報。

巴寧泰冷哼一聲,已經在考慮如何藉助此事限制陳佑插手軍事了。

匆忙趕到樞密院,趙普和胡承約已經坐在議事廳中。

“樞相到了。”

“巴相來得早。”

趙、胡二人起身打招呼。

陳佑可以壓制巴寧泰,不代表他倆可以不把這一位軍功赫赫的樞密使當回事。

“嗯。”

巴寧泰點頭致意,快步走進議事廳,坐到屬於他的位置上:“什麼情況?”

兼任樞密副使的趙普快速介紹情況:“日本對海軍和西海鎮守動手了,至齊鵬飛離開西海,夷人已然包圍丁驍。”

胡承約補充一句:“則平已經派人通知諸相,應該很快就會趕到。”

在聽到趙普的話後,巴寧泰就知道他路上的考慮全部作廢了。

不過相比於海軍叛亂,日本毀約進攻的嚴重程度要稍微輕一些。

不等巴寧泰開口,薛崇和魏仁浦先後趕到。

簡單瞭解情況後,五人一同等待陳佑。

過不多時,陳佑腳步平穩地走進議事廳,剛一進門就笑着抱怨:“本來今天下午要去書院,都出城了,結果被信使喊了回來。”

“少聽一節課,我想那些學生不會有意見。但要是多拖延一天,在日本的將士們恐怕會多死不少。”

巴寧泰毫不客氣。

他是樞密使,軍事上出了問題,他是第一責任人。

陳佑非但沒有變臉色,反而頗爲贊同地點頭:“說的也是,那麼,先把齊鵬飛叫過來吧,轉述過來的總歸沒有本人說得清楚。”

陳佑坐下沒過片刻,齊鵬飛便被喚到議事廳。

這是齊鵬飛近四十年人生中的巔峰——周國朝廷中權勢最大的六個人都要聚精會神聽他說話。

嚥了口唾沫,齊鵬飛甚至不敢擦掉額頭上滲出的汗珠,微微低着頭從抵達海軍軍營開始敘述自己的日本之行。

不知過了多久,齊鵬飛站在議事廳外,恍如隔世的感覺涌上心頭。

而議事廳內,氣氛不算凝重。

不過在座六人全都眉頭緊皺,權衡利弊。

他掃視諸人,繼續道:“我認爲守住西海就好,主要精力應該放在高麗上。只要高麗能夠穩定,隨時都能對付不遵詔令的日本。”

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
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