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

又吃了幾口,他補充道:“今天得了空我去看一看。”

話音未落,門外突然傳來一陣呼喊:“相公!大帥!侍衛司天雷軍不願意住咱們準備好的營房,非要自己重新搭!”

巴寧泰聽了,放下手中碗筷看向許竹林。

只見許竹林先是一愣,隨即擡手敲了一下腦袋,連忙起身滿是歉意地解釋:“卻是我忘了這茬,天雷軍就是那火器軍,行走坐臥同馬步軍都有差別,沒想起來說,鬧出了這件事,還望相公原諒則個!”

解釋清楚,事情就好解決。

巴寧泰心中作何想法不必探尋,聽了許竹林的話,他面色不變地點點頭,朝石守信看了一眼。

石守信瞭然,也不起身,扭頭朝外吩咐道:“隨他們去罷,他們要啥你就給啥。”

“是!”

巴寧泰這纔開口:“總管且坐,此事也怪某沒問清楚,不過總管說得這個,倒叫某愈發好奇,這所謂的火器軍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現在的火器主要用於水軍,巴寧泰實在是無法想象,那些或是噴火或是炸成碎片火器到底該如何用來攻城。

題外話到此爲止,巴寧泰開始同範貞卿、馮玉兩人商討後勤問題。

現錢不缺,範貞卿從洛陽帶了一批現錢過來,就是去年年底樞密院藉着登州海軍的是由多扣出來的,這次直接就批給範貞卿。

至於手續,可能已經辦好了,但調出來的錢銀糧草沒那麼容易補上。

重點是缺的東西從哪裡買,以及怎麼運。

“來之前已經同永豐商行談妥了,我們這邊需要什麼,他們會聯絡相關商戶,運送到延州或者丹州指定縣城,之後再有朝廷組織人手運往前線。”

永豐商行,是錦官府鍾氏的商行,從陳佑在錦官府時期便同陳佑合作,範貞卿當年作爲縣令,沒少同鍾氏接觸。

這些年來鍾氏搭着陳佑的車,發展得越發龐大,現在能用上,範貞卿就不會客氣。

永豐商行的名號,巴寧泰也聽說過,知道它做得大,自然也就不必擔心可不可靠,而是直接道:“先都讓他們送到汾川和文城這兩處,我這邊已經在叫人準備船隻,你們也要多籌措船隻、船伕,若是戰事順利,之後糧草運輸大都要藉助無定河。”

汾川是丹州這邊的一個縣,文城是慈州的一個縣,兩城隔着黃河,一西一東。

範貞卿點頭,馮玉接過話:“相公放心,收到中書命令之後,下官就叫人備船了。而且這次洛陽兵馬也是從水路走的,大部分運兵船都停在門山縣,隨時能用上。”

“嗯。”巴寧泰繼續道,“我會安排熟悉水情的老手帶你們去河邊走走,你們看哪些地方可以行船,哪些地方能疏通一下用上。如果遇到這次來不及疏通的地方,要標出來,看周圍可有好靠岸的地方,整理出一條水路轉陸路的路線來。”

“是。”範貞卿兩人應下。

稍稍一頓,範貞卿問道:“不知這沿途護衛如何安排?”

“沿途護衛……”

巴寧泰略一沉吟,看向馮玉:“丹州能解決麼?”

馮玉精神一振,連忙道:“如果前方不設置糧倉的話,丹州人手足夠!”

“不可能不設置糧倉補給。”巴寧泰否決了這個提議。

要是所有補給全都從汾川起運,補給線就拉得太長了,好費時間不說,還浪費錢糧,更增加了糧道的脆弱性。

沿途必須設置轉運點,一般離最前線三到五天的路程得有一個——這裡的天數是運糧隊伍行進的時間,比正規軍要長。

見範、馮二人面露難色,巴寧泰不得不補充一句:“人手問題先不着急,看從哪能擠出一些來。”

哪怕一邊交談一邊用餐,這一頓飯吃得也很快。

吃完後甚至都沒有讓他們回去歇着,直接就在大堂擺開輿圖。

堂中參謀在準備的時候,負責對接的錄事終於把各部兵馬詳情拿了出來。

巴寧泰等人直接站在屋外廊檐下聽取彙報。

延慶石隰鄜五州加上禁軍,總共八萬人。

其中天雷軍一千五百人爲火器軍,保大軍、彰武軍、殿前司有馬軍四部共五千兩百餘人直屬巴寧泰,慶州有馬軍七百餘,石、隰共有馬軍一千兩百餘人在潘美手下。

剩下有六萬四千三百餘人爲步軍,另有五千餘蕃兵分隸巴、詹、潘三處。

之前定下將慶州軍補到一萬五千人,這其中包括一千多名蕃兵,但是不包括延慶兩州的邊寨。

兩州邊寨加起來有十八處,每處兵力有五百到兩千不等,有步有騎。

“不可堅壁固守,當主動出擊,以壓兵勢。”

雖然設置邊寨的目的本就不是爲了縮在寨子裡固守,但巴寧泰還是強調這句話。

見詹勝元應下,他隨即又補充道:“你手裡面兵馬不少,盯住後勤糧道之外,還可以自白于山緩步推進,擇險隘要衝之處建築堡寨關卡。”

“山野之中,恐……”

“延州那個築城使不是有個叫水泥的物事麼,讓他去教教大傢伙怎麼生產怎麼用,實在不行把他帶着一塊進山。”

石守信皺眉道:“樞密院纔來命令暫緩新式築城法……”

“只是用水泥。”巴寧泰打斷了石守信的話,“我自去跟宋方正、陳將明講!”

“既然如此,這一塊也算在後勤吧。”範貞卿插話了,“讓詹使君專心戰事就好,相公意下如何?”

巴寧泰扭頭看着範貞卿,頓了一陣才點頭:“就這樣。”

範貞卿微微躬身以示敬意。

沒辦法,涉及到張錫,他總不能眼睜睜地看着張錫被帶到戰場上去,而且那兩名大工也得保住。

正堂布置完成,幾人移步其中。

之間房間正中央是一個長一丈有餘、寬一丈的臺子,臺子上面擺着的是按照銀夏一帶地形制作的沙盤。

大部分細節,尤其是白于山的山勢,全都做了模糊處理,也就之前探明的幾條路被標了出來。

不過各處城池、關隘、堡寨倒是全都做了模型放在上面,這些比較顯眼的目標,誤差應該不會很大。

站定在沙盤前,巴寧泰看向許竹林:“總管來前,我同重諾已經做了一個計劃出來,總管看看是否可行。”

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
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