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

時間長着呢!

陳佑絲毫沒有感覺到挫敗,社會的發展是螺旋上升的,開倒車的情況都會出現,像這樣僅僅前進一小步再正常不過。

不過藉此機會,他在書院花了三節課的時間分別講了“技術發展與天下大同”和“聖人之道在乎萬物之理”。

題目很大,視野很廣闊,正適合對學生們說。

聽課的學生大都是熱血方剛的少年,說這些家國天下的內容,正合他們的胃口。

而那些教員以及大齡學員,十有八九是爲了投陳佑之所好。如果不是理想主義者,估計聽了也就聽了,並不會在這上面花費太多心思。

最後一講結束,聽講的學員教員盡皆散去,陳佑同徐師進並肩朝半山閣樓走去。

眼看着路上無人,徐師進突然開口:“山長可知近日書院教員也好,學員也好,盡是心思浮躁,難以安心教學。”

“快到考試了,學生浮躁也正常。”陳佑沒能聽出徐師進話中意思,笑呵呵地回了一句。

“山長!”

徐師進皺着眉喊了一聲,站在原地。

陳佑轉身看向他,臉上浮現出疑惑的神情。

他袖着手,沉聲道:“自從山長前些日子來書院給那些工匠頒獎發錢,書院之中人心浮動,尤其是那些貧家子弟,一個個都想着能發明出什麼東西好掙得一筆獎金。”

陳佑聽到這話,不由皺眉:“當今之世,還得讀書才能上進,書院學生不至於如此不智吧?”

“前有同學獲得資助,後有工匠領取重獎。不說算學院、法學院,就連經學院也有不少貧寒子弟心動不已。”

徐師進神情嚴肅,語氣中甚至帶着一絲責備:“山長如今又接連演講推崇所謂‘機械技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今年科舉及第者三百,書院僅得十餘人,然參考者百十人。”

他頓了頓,加重語氣:“以山長宰執之尊,得山長之所好,爲官爲富,豈非易於科舉?”

舉薦入仕,現在依然是正途。

況且,就算以後舉薦得官的人前途晦暗,但對那些出身貧寒的學生來說,能入仕已經是階層躍遷了。

一邊是競爭激烈甚至可能沒有競爭資格的春闈,另一邊是誰都能試一試的新發現新發明,哪個門檻更低不用多說。

正因爲門檻低,所以會有人想着“不耽誤本職”的情況下“抽空做一做研究發明”。

可在科舉一途上,拼盡全力都有失敗的可能,更別說如今還分心做其它事情。

書院的氛圍浮躁了!

徐師進對此非常不滿。

陳佑臉色漸漸嚴肅起來,徐師進口中不停,繼續說道:“若山長欲求器械之利,也不必辦什麼書院了。把徐某撤掉,換一個大匠來主持便是!到那時,不必山長親自說,周山這一片都會是工坊匠院。”

“何至於此!”

陳佑連忙開口:“先生何至於此!某辦書院,實爲了叫各家子弟勿論貧富皆可讀書進學,非是爲了培養工匠!”

說着他嘆了口氣:“只是想着讀書入仕非是人人可爲,亦非是唯一的晉身之階,這纔要書院學子多開拓視野培養興趣,日後即便科舉不成,也不至於做一個老朽書蠹。”

“如此,山長儘可待彼等科舉不成方教其行此旁門,何必此時便……”

徐師進語氣激烈,好在他還沒怒急攻心失去理智,說到一半頓了一下,更惡劣的話語沒說出來,而是換了個說辭:“……教學生們做這等耽誤學習的事情。”

陳佑一臉真誠地看着徐師進:“這是我的錯處。”

但他不準備改。

“書院裡的學生還應該以學習爲主,我會在院報上寫一篇文字,鼓勵大家專心學習,不要因小失大。”

院報沒有名字,報頭是年月日加期數,內容仿照官府的邸抄,大多是書院師生的一些建議意見或者議論評論,經常會把值得一書的時事登在上面。

可以說院報是書院師生了解天下事的主要渠道,陳佑在這上面寫文章,既沒有顯得太過正式,又會叫絕大部分書院師生都看到。

聽到陳佑這麼說,徐師進面色緩和,朝陳佑叉手一禮:“有勞山長。”

陳佑擺擺手,表示不必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沒想到徐師進沒有到此爲止,而是繼續道:“另有一事,不知山長可否請來吏部劉侍郎,講一講科舉的注意事項,也好叫學生們有個印象,備考之時也能有的放矢。”【1】

“也行。”

陳佑點頭應下。

兩人便不再談論此事。

……

蓬萊縣北邊原先是一處漁港,從漁港出海往北不到二十里就是大謝島。從大謝島往東北去,一路上途經多個海島後會在都裡鎮上岸。

不過目前都裡鎮所屬的蘇州還是遼國治下,聲勢小還好,聲勢大了,定然會受到遼國的襲擾。所以寧強把海軍母港設在陸上,而不是更方便隔離訓練的海島上。

此時的漁港還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工地,陸地建築已經到了收尾階段,最麻煩的海上棧橋還在繼續修建。

現在在工地上幹活都是已經納入編制的海軍軍士,除了一開始從其它水軍調來的軍官,空缺的軍官名額將從表現優異的軍士中選取。

寧強帶着丁驍、孫純風在工地中巡視,看看營舍是否合格,糧庫、武庫之類的建築是不是符合標準。

一路上都是寧強和孫純風在說,丁驍這個外行根本插不上嘴。

不過無所謂,他來這裡,只有兩個任務:當寧強和陳佑之間的聯絡人,以及主持軍法司事宜。

至於海軍日常訓練以及戰鬥指揮,這不關他的事。

一路來到水邊,在已經築造好的棧橋上走了走,寧強開口對丁驍道:“差不多了,再過半個月這邊就能結束。船廠的船是來不及了,不知道從淮水水軍調來的船什麼時候能到?”

丁驍心中估算一番後回答:“大概月底能到。主要是淮水那邊新船不到他們不願意放船過來,耽擱了一些時間。”

“行,那船到貨之前先在岸上練着。”寧強點點頭,看向孫純風,“翔鶴你儘快拿出一個章程來。”

“將軍放心!”孫純風信心滿滿。

寧強笑着道:“要是對你不放心,我也不會把你要過來。陳相公對海軍十分看重,說要儘快展開實戰,你看着只要人沒問題,初期訓練對船損傷大一點也無妨,這批江河船能堅持到海船交付就行了。”

他們打的主意是這批舊船報廢正好騰出空子增加海船,故而纔要了舊船沒要新船,畢竟新船拿到手不好那麼快就報廢掉。

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
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