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

陳佑剛走到荊門,就又接到兩個消息:

鳳翔節度使焦繼勳上奏,破漢中叛軍於大散關,鳳翔府兵馬都監吳文輝領兵追逐,至固鎮乃還,吳文輝言鳳州刺史亡於賊手。敕以吳文輝權知鳳州軍政事。

制以河陽節度使鄭志康爲樞密副使,去河陽節度使。以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任遠見爲河陽節度副使知節度使事。

這兩個消息是登在邸報上傳於諸州縣的,而且還特意命驛使快馬加鞭送達各處,其目的嘛,自然是爲了穩定人心。

首先,第一個消息,漢中叛軍受挫,意在表明據漢中叛周乃是錯誤選擇,一旦朝堂諸公反應過來,叛軍就得失敗。

其次,第二件事,河陽節度使的地盤環繞西京河南府,就在東京邊上,在諸節鎮中是居於前列。而侍衛步軍是帝皇親軍,侍衛步軍都指揮使自然得是趙鴻運親信。

無論鄭志康入京是升還是明升暗降,以親信接掌河陽節度,都意味着中樞對國內軍政的掌控沒有動搖。

當然,意思是這麼個意思,具體怎樣,還得再看。

這些目前和陳佑關係不大,故而揣摩清楚之後,便將之拋到腦後不再想。

帶着一衆家兵來到趕到長壽縣城,讓劉河帶着一衆家兵先去宅院,自己到州衙去找郢州知州耿石。

陳佑來郢州可不僅僅是找馮道的,當然也要順便看顧着些馮道、盧金嬋,等機會合適就將兩人護送到江陵。不過他最主要的任務還是代替趙元昌巡視荊南北部諸州縣。

這項任務,在當初趙元昌回京的時候,是交給趙普的。現在趙元昌親自坐鎮江陵,王樸留在夔州,自然這北部諸州就要交給陳佑。

來到州衙門口,就這麼走了進去。門口站着的兩個州兵只是看了他一眼,也沒阻攔也沒詢問。

在儀門處詢問得知耿石正在二堂召集州衙官吏議事,僕役前去通報,陳佑自行走到大堂等待。

州衙大堂像其它衙門的大堂一樣有五間大小,用木柱隔成三部分。這“間”是建築上特有的一個面積單位,一般以一個邊長爲一丈的正方形所佔面積爲一間。

一進門,就能看到正對着門的官座。

官座正上方懸掛着一個黑底金字的匾額,上書“清慎勤”三個大字。

這三個字乃是當世有名官箴,據聞此典出自司馬昭。

裴松之注《三國志》,在《魏書·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李通傳記後引用王隱的《晉書》寫了李通孫子李秉的家誡:昔侍坐於先帝,時有三長吏俱見。臨辭出,上曰:“爲官長當清,當慎,當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

而在李秉和司馬昭的對話中,以“慎”爲本。

李秉認爲:清慎之道,相須而成,必不得已,慎乃爲大。夫清者不必慎,慎者必自清,亦由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是以易稱括囊無咎,藉用白茅,皆慎之至也。

這慎,援引“慎獨”之意。

可惜不少官員卻只記得小心謹慎了。

要做事的時候那真的是小心謹慎,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庸官懶政不作爲比比皆是。

還有些人倒是做事,對收錢之事也很謹慎,可是他是在收錢的行爲和如何防止被發現上謹慎,而不是在收不收錢這個問題上謹慎。

諸葛一生唯謹慎,爲官之道,便在於此了。

陳佑重又看着這三個大字,心有所感。

從前自己倒是謹慎了,可惜老上司不謹慎,最後把自己搭進去了。

要說不冤吧,啥都沒幹,就被牽連。要說冤吧,沒有老上司的提拔,自己說不定一輩子都在科級打轉。

時也命也!

感嘆一聲,繼續看這州衙大堂。

匾額下的掛着一幅中堂,卻是猛虎下山圖。耿石乃一介武將,喜歡這等字畫也是情理之中。

畫前是桌椅,桌子右側擺着一塊驚堂木,紅漆、刻畫有龍形。驚堂木旁邊是一個懸着兩支毛筆的筆架,筆架之下乃是兩個硯臺。

桌子左側先是籤筒,籤筒旁放有青石筆擱,最邊上是一個印架,至於官印,卻沒擺在這裡。

再看兩邊,木柱之後卻站着一個僕役直楞楞地看着自己。

想來此人是被安排在這裡照看大堂,估計是見自己沒啥動作,也就沒有出聲。

這麼想着,陳佑朝他笑了笑,便不在管他。

兩旁木柱之後各是一排水火棍,水火棍之後乃是刺史鹵簿。

唐制,文武官員四品以上皆有鹵簿,部分縣令也有,一州刺史正是四品,自然是有鹵簿的。

不過耿石不是刺史,只不過是“權知”,一般情況下無權動用刺史鹵簿。即便特殊情況要用,也得削減規制。

這大堂是看完了,被人這麼盯着也不舒服,陳佑便走到堂外等待。

好在不過少頃,就有一文士過來:“陳司馬,知州有請。”

跟在文士身後走到二堂之外,正好遇到堂內一干州衙官吏魚貫而出,見到跟着文士前來的陳佑,皆是停下行禮。

待這些人散盡,被擋在門內的耿石才走出門,笑着拱手道:“陳司馬!近來可好?”

“安好。知州如何?”陳佑亦是站定回禮。

“哈哈!老樣子罷了。”耿石暢快一笑,側身站到門旁,伸手虛引道:“司馬請。”

陳佑拱手致意,當先走入二堂。

分了主客坐下,自有僕役送上茶點。

耿石喝了一口茶水,又豪爽笑道:“這東西也忒寡淡了些,嘬不出個鳥味來!”

陳佑笑道:“知州乃一州之主,不想喝誰還能逼你不成?”

聽到陳佑這麼說,耿石哈哈一笑:“還是司馬這等當過將軍的人懂某!”

陳佑聽後,笑而不語。

又閒聊幾句,耿石才正色問道:“不知司馬此來,可是大都督有新的命令?”

“尚無。”陳佑微微搖頭,“大都督遣我此來,只是着某看看各州軍事。”

聽到這個回答,耿石明顯鬆了口氣,當下道:“眼看天色尚早,不若某便陪同司馬到校場轉轉?”

陳佑自無不可之理:“既如此,那就有勞知州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
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