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

王彥川這是想保住光祿寺。

只是既然有這個機會,陳佑自然不會放過。

他稍一思忖,開口道:“馬彥成也是愛子心切,且其親自扭送馬符充至大理寺受審,雖功過不能抵,也不該重責之。”

話說一半,他看向馬彥成:“只是畢竟無故拒收大理公文,此風不可長,亦不可留於光祿寺。泗州申雲海將回京,你就去泗洲做一任知州事如何?”

馬彥成有心答應,可他不能直接說出來,只好將目光投向王彥川,等待指示。

陳佑彷彿沒注意到他的小動作,轉而掃視一干宰相:“諸公以爲如何?”

“我認爲平章所爲符合常理。”

第一個開口的還是薛崇,他現在是堅定與陳佑站到一塊。

緊接着,竇少華也開口了:“該當如此。”

反對這件事對他沒好處,支持卻能向陳佑賣好,他知道該怎麼選。

江夏青沒有說話,他等着王彥川的答覆。

倒是巴寧泰,語氣有些輕鬆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若是如此,光祿卿該叫何人接任?”

沒有明說,但顯然是贊同陳佑的意見。

事到如此,王彥川只得點頭同意。

“光祿卿人選先讓吏部推薦吧,到時候再商討定下何人。”

陳佑說出解決辦法,之後對馬彥成道:“你且回去準備。至於馬符充案,李文淵定會秉公審理,不會胡亂殺人。”

放心也好,不放心也罷,馬彥成都得點頭稱是,答應下來。

隨着這一連串的事項有了定論,京中官員愈加狂熱。

申雲海被罷免的消息剛傳開,立刻就有御史彈劾侍御史、東推院令楊禹巖在調查濠泗饑民案時受賄瀆職。

負責御史臺雜事的公廨院令錢政文立刻向董成林請求調查此事,很快獲得許可。

只是讓人沒想到的是,董成林不但啓動內部調查,還移文肅政司,要求肅政司糾蠹院協助調查楊禹巖瀆職一案。

沒人能想明白董成林究竟是怎樣的思維模式,但是調查文武官員瀆職案本就是糾蠹院的職責,既然收到了御史臺的公文,理應開展調查。

御史臺的事情還沒完,陳南金被收監待審的事情也傳播開來。

立刻就有人彈劾京衛北邙警備區都虞侯王政忠盜用弩甲、私訓家兵。

王政忠同李繼勳關係密切,如果說之前陳南金被彈劾還有人認爲是巧合,現在王政忠被彈劾,知情者都知道一定是有人在針對李繼勳!

盜用弩甲、私訓兵馬,幾乎可以等同於“蓄意謀反”了。

彈章剛送到陳佑案頭,他立刻找來巴寧泰,說服其一同下令讓北邙警備區都指揮使劉光義控制住王政忠。

隨即命令樞密院庶務司軍法案協同御史臺西推院調查此事。

一名名中高層官員被調查,展現了一副官不聊生的景象。

好在京中官制早已改革完畢,各項職責清楚明晰,一時半會間還沒人敢糊弄職事。

王政忠被彈劾不久,調查甚至還沒有結束,就有人上書稱應當加強對各地將校的監管,強化朝廷對地方兵馬的領導與控制權。

這是好事。

對朝廷來說是一件大好事,畢竟能夠增強對各地兵馬的控制權。

可以說,除了領兵在外的大將,幾乎所有官員——包括那些不得不留在京中的將校們——對這個提議都持着贊成的態度。

如此好的提議,陳佑當然也贊成,很快糾以兩府的名義下發符令,要求加強節度使轄下州縣文官的權利。

符令下發沒多久,就有人彈劾知登州事、渤海都監寧強之前不朝廷監管,且渤海海軍各種狀況不斷,但寧強一直隱瞞不報送朝廷。

毫無疑問,這是對陳佑的反擊。

彈劾寧強的奏章,直接擺到了趙德昭面前。根本沒給陳佑反應的時間,包括巴寧泰、盧孟達在內,一起推動委派使者前去調查登州事務,武德司隨行。

就如王政忠之於李繼勳,對付寧強的最終目標是陳佑。

八月壬寅,高麗國遣使朝貢,平章事陳佑親自負責接待事宜。

官家趙德昭在宣政殿接國書時,兩府宰相僅有陳佑、薛崇兩人在。

待高麗國使在鴻臚寺官員帶領下離開,陳佑陪同趙德昭回到同明殿。

君臣坐下之後,趙德昭首先詢問陳佑對高麗國使處置措施。

高麗使者抵達洛陽之前,陳佑已經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即利用高麗牽制契丹,爲周國北伐契丹提供掩護。

但是具體該如何做,還沒有一個定論。

陳佑沒有空口白話隨便說一說,而是把兵部職方部和鴻臚寺四方館收集到的情報拿出來分析。

他所說的安排能不能起到作用另說,至少聽起來有道理,而且有執行的可行性。

不過這件事現階段並不重要,陳佑只是想借着這個機會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罷了。

因此說完高麗國事,陳佑立刻就談到了軍隊現狀。

一開口就是重重一擊:“晚唐以來,軍中將校多聞主帥之名,而不曉天子之恩。凡能征善戰之將,景從之人不計其數。此等將校,若有不臣之心,必爲國家大害!”

趙德昭一時半會聽不懂他話裡話外的暗示,但沒關係,這番話天然正確。

因此,陳佑提出嚴厲打擊軍中將校互相勾連結黨之事,同時嚴查軍需後勤,防止軍隊可以自給自足。

一旦查出以上兩種情況,負責的將領必須嚴懲不貸,以儆效尤。

事關帝位安穩,趙德昭自無不同意之理。

當即讓知制誥按照陳佑的意思草擬詔令。

或許是巧合吧,今天門下省印是薛崇掌管。

於是,巴寧泰等人聽到消息時,詔令已經抄錄存檔了。

這樣一份合法的詔令,任誰也沒辦法攔着陳佑將其公佈天下。

但公佈詔令不是目的,目的是整頓禁軍。

很快,查出陳南金送往洛陽的金銀中有一部分給了王政忠。

而王政忠盜用弩甲、私訓家兵的事情基本屬實。

盜用弩甲無可辯駁,但私訓家兵,說實話只要是帶過兵的,這一條都能沾上邊。

但沒辦法,真拿出來說,的確不合規矩。

於是,一條邏輯鏈就成立了:陳南金資助王政忠訓練私兵!

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
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