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世家欲北返

自永昌元年九月始,從帝都洛陽到中原各郡縣,在牧府牽頭下,地方官府將全部精力放在振興經濟、發展民生上。

與此同時,自永嘉年間爆發的衣冠南渡之現象徹底消失不見,相反大批南渡世家看到北地局勢日益穩定,竟暗中開始謀劃北上返家計劃。

這些世家子弟各個都是人精,皆曉得如今中原初定,將是他們最後一次進入遼東權力核心的機會。

不然等遼東穩定住中原局勢後,南渡世家有可能被完全排除在遼東體系之外,這對世家而言無疑是一場巨大災難。

眼下可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

一時間在兗州、徐州、青州、司州、豫州等地,一個個世家大族紛紛從江東再次回到世代居住的地方。

雖然那些世家看到家中祖產、田地已被遼東分給庶民百姓,感到分外肉疼,但在遼東軍強大威懾下,沒有哪一個世家敢跳出來反抗。

因爲反抗就意味着身死族滅,遼東已陸陸續續以通虜漢奸之名族滅了十幾個世家大族,其血腥手段讓各世家們感到不寒而慄,興不起任何反抗的念頭。

不過並非所有世家選擇玉石俱焚,一些有眼光的世家在認清現實之後,決定接受遼東的條件,主動交出大部分田產、佃戶以及部曲,讓家族轉型。

而衛朔爲了保持政局穩定,在殺雞駭猴後,對部分‘開明’世家採取了安撫之策,將那些識時務的世家子弟紛紛送到各大學堂進行深造。

大司馬衛朔這一舉措,很快就讓那些剛剛投靠過來的世家安心下來。世家子弟很清楚在遼東進入各大學堂深造,是走向官場的第一步。這就像在江東必須懂得清談一樣,是進入官場的敲門磚。

但是不得不說在大勢底定之下,即便遼東如此苛待世家,仍然有大量世家選擇北上。沒辦法誰讓大司馬衛朔是未來最有望統一天下的人,世家如果不想被時代拋棄,就只能緊緊跟在遼東後面,以期不被落下。

……

最近幾日,太常卿謝裒一直悶悶不樂,當初陳郡謝氏舉家南遷投靠琅琊王司馬睿,原本想着是光大門楣。卻不料遼東突然冒出個衛朔,不但一舉廓清胡患,更是顯示出統一天下之氣勢。

而謝家看好的司馬睿卻已躺在了棺木之中,剛剛繼位的太子司馬紹雖年輕有爲,但還需應付老奸巨猾的王敦,哪裡有精力與實力去爭霸天下?未來江東最好的結局不過是與遼東劃江而治,但最大的可能是被遼東徹底吞併。

想到這兒謝裒真有點兒感慨萬千,同時又對裴盾充滿了羨慕嫉妒恨。誰讓人家生了個好女兒,那麼有眼光,在衛朔還只是個小小兵曹從事時就認定了對方,如今裴穎兒已貴爲燕王王妃,是當今天下最有權勢的女人。而整個裴家也跟着水漲船高,成爲北地第一豪門,連根基深厚的太原王氏都遠遠不如。

眼下裴家在江東除了還留下裴盾無所事事外,其餘子弟早就遷回了老家,將全部賭注壓在了燕王身上。

謝裒之所以悶悶不樂除了感嘆謝家與當今最大勢力——遼東毫無關係外,還在爲日漸緊張的江東局勢而擔憂。

雖說王敦接受新天子徵召,答應入京輔政,可誰也沒想到大將軍僅僅是由武昌移鎮姑孰,不但沒有緩和江左局勢,反而有火上澆油之勢。

像謝鯤、謝裒倆兄弟這樣的有識之士看得分明,也許用不了多久,天子與大將軍之間還將爆發激烈衝突,整個建鄴還將會打成一鍋粥。

當初那場兵變就讓不少世家受到波及,哪怕現在回想起來,仍然讓謝裒感到心有餘悸。

像陳郡謝氏這樣的南渡世家,他們到江東來是爲了躲避戰亂,可誰知卻接二連三遇到兵變。又因北地局勢一天比一天穩定,不少世家開始暗暗籌謀北返,謝氏也不例外。

永嘉之亂爆發後,大批中原、河北世家爲躲避戰亂,紛紛南渡長江,史稱“衣冠南渡。”

後世詩云:‘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詩中‘謝’就是指陳郡謝氏,不過眼下的陳郡謝氏尚達不到頂級世家標準。謝家真正發達起來,是在謝安長大成人後,謝家漸漸由一個‘祖上名聲不顯’的一般世家,發展成爲與琅琊王氏並稱的頂級世家。

原本先帝剛剛駕崩之際,太常卿謝裒每日除了上朝,一概不會客。

直到局勢略有緩和,謝裒纔開門迎客,在來訪諸人中,尚書郎桓彝與他關係最好。

正值深秋,桓彝帶着十歲的長子桓溫來到烏衣巷謝宅拜訪。

謝裒今日只見桓彝一人,所以早早清掃了庭院,佈置停當。

桓彝車馬一到,謝裒領着兩個兒子迎接上去,大家都是熟人,彼此寒暄,桓溫與謝裒長子謝弈在國子學同窗,也是十分親熱。

待衆人分賓主落座,不一會兒雙方談到當前局勢,突然一個清脆的聲音響了起來:“聽聞大將軍率大軍坐鎮姑蘇,卻堅持不入朝輔政,不知謝叔父對此有何看法?”

正高談闊論的的桓彝和謝裒愣住了,回頭一看,卻是桓彝長子桓溫,看着桓溫一臉稚嫩的樣子,衆人不禁鬨堂大笑。

桓彝怕謝裒下不來臺,連忙喝住兒子,趕緊緻歉:“犬子桓溫,年方十歲,無知至極,賢弟不要怪罪。”

謝裒望了好友一眼,故作驚訝地說:“果然是虎父無犬子,溫兒看上去機敏過人,可知是兄長平日教導有方,尚不足弱冠之齡竟關心起世事?”

謝裒這話雖是在誇獎桓溫機智過人,但卻暗諷正其小年輕說話不知輕重,索性連桓彝都戲謔了一通。

桓溫年紀雖小,卻聽出話裡有話,有模有樣地踱了幾步,對着謝裒大笑:“叔父此言差矣,我聞大司馬有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侄兒雖年幼,卻也不甘居於人後。”

話音剛落,謝裒爽朗地笑了起來,滿眼讚歎之色道:“哎呀,我沒料到桓家竟有如此後生,風神秀徹,才思敏捷,日後成就當不下桓兄!”

將小輩全攆出去之後,桓彝、謝裒二人這才坐在一起說些隱秘的事。

“幼儒,我等世家根基皆在烏衣巷,如今大將軍對建鄴虎視眈眈,麾下不是流民都是胡虜出身,最是不講理,日後一旦兵臨城下,那些賤民胡虜看到建鄴繁華,難保不會頓起歹心,到時我等世家豈不要殃及池魚?”

“兄長所言甚是有理,那些羯胡餘孽在北地被大司馬打得無處容身,不得已才棲身於大將軍麾下。然而胡虜生性桀驁不馴,一旦約束不住必將爲禍地方啊。可如今是大將軍秉政,其又要仰仗胡騎厲害,哪裡聽得進其他諫言?君不見我家兄長不過稍稍勸諫幾句,就被大將軍一腳踢到豫章當太守。”

“不知怎得,我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大將軍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日後一旦有個三長兩短,誰來約束那些胡虜!倒不如像北地大司馬那樣,殺個乾淨省事。”

“爲兄亦有同樣的感覺,那些胡虜殘暴不仁,日後萬一隨大將軍進入建鄴,必將給建鄴帶來無窮禍患。”

“眼下大將軍對夔安信任有加,急需仰仗羯胡騎兵威懾各方,絕不會聽從外人建議而自斷臂膀。小弟敢斷定,日後這場兵變的規模肯定會比前次危害要大,說不定會讓江東從此一蹶不振。”

“唉!真沒想到,當初看上去很有前途的江東,到了今日竟走入絕境。”

“不知兄長想過舉家北返麼?”(。

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308章 名震天下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543章 遼東挖坑第277章 戰前動員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77章 石勒崛起第138章 開府治事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43章 空談誤國第90章 初見蘇峻第7章 美好前景!第416章 入長安第227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653章 高昌被圍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137章 裴穎兒的麻煩第91章 曹嶷邀請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551章 司馬睿的算計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第55章 前奏第480章 大戰在即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231章 錢莊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610章 成漢反應第602章 治蝗之議第674章 何去何從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137章 裴穎兒的麻煩第175章 祖逖的死局第84章 再見祖逖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657章 諸佛有難第38章 赴約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56章 留縣大捷!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46章 永嘉之亂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43章 空談誤國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137章 裴穎兒的麻煩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666章 龜茲大捷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23章 南下徐州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223章 讖語顯,胡虜亂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670章 昭武九姓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411章 榆眉會戰之大獲全勝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445章 太子算個屁!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101章 插手遼東
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407章 軍情如火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308章 名震天下第426章 宋禕初啼第543章 遼東挖坑第277章 戰前動員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77章 石勒崛起第138章 開府治事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43章 空談誤國第90章 初見蘇峻第7章 美好前景!第416章 入長安第227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653章 高昌被圍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137章 裴穎兒的麻煩第91章 曹嶷邀請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551章 司馬睿的算計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第55章 前奏第480章 大戰在即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231章 錢莊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610章 成漢反應第602章 治蝗之議第674章 何去何從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137章 裴穎兒的麻煩第175章 祖逖的死局第84章 再見祖逖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657章 諸佛有難第38章 赴約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56章 留縣大捷!第430章 發展關中,商業爲先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188章 財政會議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46章 永嘉之亂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375章 雖遠必誅!第43章 空談誤國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137章 裴穎兒的麻煩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666章 龜茲大捷第341章 整合軍隊第23章 南下徐州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223章 讖語顯,胡虜亂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670章 昭武九姓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411章 榆眉會戰之大獲全勝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開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445章 太子算個屁!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101章 插手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