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返回洛陽

??太寧元年,十月下旬,衛朔將內務府一切事務交給朱文、張大郎負責,他本人則起駕返回洛陽。

時至今日,他不回去不行啊,內閣一日三催,不斷要求衛朔儘快返回洛陽,大量政務等着他處理。

“伯山、道和,讓二位久候了!原本早該與二位將軍見面,奈何事務繁雜一直沒有抽出時間來,只好在回京途中召見兩位,請二位見諒!”

“末將等勢窮來投,大王寬宏大量,不計前嫌,不但沒有追究我等罪責,反而委以重任,讓末將等無不銘感五內,豈有見諒之說?”

在寬敞明亮的專屬王駕馬車上,周撫、鄧嶽終於見到了名震天下的燕王,原本忐忑不安的情緒,眼下更是緊張地直冒冷汗。

望着有些緊張地鄧嶽、周撫,衛朔笑着安慰道:“兩位莫緊張,雖說某與大將軍王敦有仇隙,但與兩位毫不相干。你們儘管放心在燕國待下去,只要不觸犯燕國律法,誰也不能動你們一根汗毛。”

“謝大王厚恩,今後末將必以大王唯馬首是瞻,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鄧嶽、周撫聞言頓時激動起來,有了今日衛朔這番表態,他們就不用擔心日後再被送交朝廷治罪。

“嗯,有此心便好,今日叫兩位將軍過來,除了敘家常外,還有要談的便是兩位日後的去處。不知你們對此有什麼想法?若是有的話,不妨說來聽聽。”

鄧嶽、周撫作爲剛投過來的人才,哪敢有其他想法,再三表態願聽從燕王吩咐。

見對方如此識趣,衛朔十分滿意。他雖嘴上在徵詢兩人意見,其實心中對於鄧、周兩人去處早已有了成算。

“寡人也不瞞兩位將軍,我是很希望你們去西域建功立業的。”

“西域?”周撫、鄧嶽面面相覷,近百年西域不通中原,已經讓不少人都快忘記西域。

“沒錯,自今年開始燕國戰略重心西移,此舉旨在收復西域霸權。今夏,內閣授權涼州都督府於樓蘭古城重建西域長史府,新任長史苻洪親率六千步騎,作爲燕國重返西域的前鋒已越過玉門關,挺進牢蘭海附近。”

“燕國重返西域肯定會遭到當地土著勢力反彈,嚴重的話,還有可能爆發戰事。爲了加強涼州都督府實力,內閣雖已往西北調集了大量物資、人員,但整體而言,都督府實力還略有不如。涼州都督劉遐多次上書樞密院、內閣,要求儘快派遣幫手。”

“兩位將軍皆是獨當一面的人才,正是西北急需的人才,就是不知兩位將軍可願意?”

周撫、鄧嶽兩人互相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難以抑制的喜色。自前漢武帝開通西域以來,後世歷代凡能建功西域者,無不是名留青史之輩。他們沒想到剛一投靠燕國就碰上這樣的好事,遂忙不迭答應下來。

“好,既然兩位將軍沒有異議,那此事就這麼說定了,等到了洛陽你們去樞密院領過文書後,就到涼州都督府報到吧。”

“諾!末將領命。”

從燕王座駕上下來,鄧嶽對周撫不由感嘆道:“見識過燕王丰采後,我才知道,盛名之下無虛士。燕王能以遼東一隅之地,挽狂瀾於既倒,救百姓於水火,不是沒有道理啊!”

“是啊,燕王氣度恢弘、志向遠大,非一般豪傑可比。”周撫亦歎服道。

……

由於返程不用那麼着急,使得衛朔用大半月纔回到洛陽,而他剛一回來就被內閣上下堵上了門,各大學士對其拋下政務跑到嶗山一事極爲不滿。

“大王你可算回來,若再不回來,臣等真要親自去請您了。”

面對內閣大學士們的責難,衛朔唯有連連拱手,表達歉意,“是寡人孟浪了,讓諸位卿家爲難了。請大家放心,我保證下不爲例,下不爲例。”

看着知錯就改的衛朔,內閣衆人即便有再多不滿,卻也只能化爲幾聲嘆息罷了。

“最近耽擱不少政務,咱們先揀緊要的處理,文冀,你先說說吧。”

“諾!眼前最要緊的事,與西域有關。據涼州都督府稱,西域長史府成立以來,受到西域各國密切關注,其中既有對燕國保持善意者,如車師前國;又有對燕國保持敵意者,如車師後國、龜茲、疏勒等國。”

“總體而言,對燕國保持善意的都是西域弱小國家,他們長期受疏勒、龜茲、車師後國等強國壓榨,國祚朝不保夕,急於藉助燕國力量重振雄風。”

“而西域其他強國則對燕國西進保持極大警惕之心,想來他們也知道,燕國一旦恢復西域霸權,必將影響他們的利益。”

衛朔摸着下巴沉吟道:“嗯,看來西域局勢不怎麼樂觀啊,將來少不得大戰一場才能決定霸權歸屬。文冀,正長可曾送來西域的詳細情況?”

“回主公,據劉都督稟報,如今西域共有七大強國,分居天山南北,其中車師後國、烏孫兩國位於天山北道,其餘焉耆、龜茲、鄯善、于闐和疏勒五國均在天山南道。”

“除此之外,在西域更北、更西尚有柔然、敕勒、高車、嚈噠、康居、大宛等大小數個勢力,這些勢力中既有對西域虎視眈眈的強大如嚈噠、柔然、康居等遊牧民族,又有依附西域各國而存的大宛等弱小國家。”

“西域形勢複雜,對此爾等有什麼建議?”

“回大王,經過內閣商議後一致認定,短時間內燕國僅憑小打小鬧,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西域局勢。除非派出大軍征討,以武力懾服西域各國,然後再輔以政治、經濟、邦交等手段,纔有望重建霸權。”

“派大軍征討西域是必須的,但眼下時機未至啊,燕軍正全力消滅成漢,暫時抽不出更多精力關注西域。而且西域各國距燕國千里迢迢,大軍西征困難重重,其中光是糧草轉運都是一大難題。”

衛朔非常贊同內閣判斷,歷史已經證明,不動用武力很難徹底收復西域。但同時他也非常清楚,大軍西征絕非易事,除非舉燕國全國之力,不然還真無法完成西征。

“不過,在派出大軍西征前,西域長史府也不應該什麼都不做,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西域長史府要爲日後西征打好前站。首先要對西域各國各個方面進行詳細調查,另外,還要在牢蘭海附近建立屯田據點,讓樓蘭城變成燕國在西域最堅固的堡壘。”

“那個車師前國不是對燕國很有好感嗎?西域長史府也可以藉機進入高昌城,當年戊己校尉府不就在高昌?若是再重建了戊己校尉府的話,燕國就算是在天山南北各有了一個立足之地。”

聽到這兒,裴嶷苦笑道:“這下涼州都督府更要叫苦了,原本劉都督一直在向內閣叫嚷着西域缺人才,他恨不得把一個人當兩個人使用。如今大王不但沒有派援兵,卻又加重了西域長史府肩上責任。”

“誰說我沒給涼州都督府派幫手?”

衛朔振振有詞道:“寡人此次從嶗山歸來,還給正長帶回來兩個幫手,這兩人都是可獨當一面的人才,正好去*正長經營西域。”

“這兩人非是旁人,原是大將軍王敦麾下大將——鄧嶽、周撫,王敦敗亡後,爲逃避朝廷打擊報復,兩人不遠萬里投我燕國。寡人憐惜他們二位是個人才,不忍就此埋沒,就收留了他們。眼下西北缺人才,正好派他們過去。”(。)

第70章 均田令第254章 封鎖江面第590章 餘波第395章 宴會上的羅馬人第261章 偷襲臨榆鎮第30章 打賭!第660章 前哨戰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491章 賈堅神射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23章 南下徐州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98章 籌謀遼東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10章 練兵不易!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19章 海盜下帖子第240章 劉、衛深談第122 章 遼東對第261章 偷襲臨榆鎮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308章 名震天下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596章 新年王子到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67章 再戰胡騎第425章 太子司馬紹第25章 祝其縣買糧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401章 司馬保稱帝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3章 跟着張大郎去買鹽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59章 將離彭城第417章 秦州諸胡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315章 納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徵第477章 影響(上)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509章 姑臧爭鋒第20章 徐福島上會海盜第40章 刀盾結合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621章 司馬紹的決心第240章 劉、衛深談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70章 均田令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647章 進駐高昌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92章 終至臨淄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590章 餘波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27章 途經郯縣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331章 實力碾壓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123章 遼東農場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666章 龜茲大捷
第70章 均田令第254章 封鎖江面第590章 餘波第395章 宴會上的羅馬人第261章 偷襲臨榆鎮第30章 打賭!第660章 前哨戰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491章 賈堅神射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23章 南下徐州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98章 籌謀遼東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10章 練兵不易!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19章 海盜下帖子第240章 劉、衛深談第122 章 遼東對第261章 偷襲臨榆鎮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308章 名震天下第297章 威壓索綝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596章 新年王子到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67章 再戰胡騎第425章 太子司馬紹第25章 祝其縣買糧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401章 司馬保稱帝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3章 跟着張大郎去買鹽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59章 將離彭城第417章 秦州諸胡第63章 胡人突襲,彭城失守第315章 納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徵第477章 影響(上)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509章 姑臧爭鋒第20章 徐福島上會海盜第40章 刀盾結合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621章 司馬紹的決心第240章 劉、衛深談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70章 均田令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647章 進駐高昌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92章 終至臨淄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590章 餘波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27章 途經郯縣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331章 實力碾壓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123章 遼東農場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666章 龜茲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