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逐鹿中原(一)

“得凌牙飛虎一諾,勝得一萬人隊。”

兩人慨然而諾,男子漢大丈夫,一切均無需再多言。

張守仁翻身上馬,向吳百慎又施了一禮。回首遙望,只覺得京城中水氣氤氳,樹木蒼翠,一派雍容華貴之氣。

“唉!”

他也不知道爲何,越是看着這繁華盛景,竟致長嘆。當下不敢再耽擱時間,搶先策馬而行,向衆人吩咐道:“起身,往襄城!”

自當日與楊易安一同至京城時起,張守仁在京中已有大半年時光。這麼一點時間,在尋常人不過是日復一日的輪轉,而在他身上,則發生了驚人的變化。

如果說,半年前的張守仁是把剛出刀鞘的寶刀,鋒芒畢露。那麼,現在的張守仁,有如一汪深不見底的潭水,稍近一些,便讓人覺得涼風習習,心生恐怖。

他來京時,不過與楊易安兩人同行,孑然一身。此刻,卻有數十名親兵環繞左右,十幾輛馬車拉着御賜與採買的物資,迤邐而行。

一路上,雖然張守仁低調行事。但是因爲他的聲望及官職,各地州縣的長官或是親至,或是派出代表,在路邊迎接。這種奉迎和寒暄,其實不過是一種變相的投資。張守仁此時等若是待罪發配,可是偏偏名動天下,在京城中翻雲覆雨,好似插手到儲位之爭,又鬥倒了樞相石嘉。其人實力究竟如何,又豈是這些中下層的官員可以揣摩的。

最安全的辦法,自然是保持距離,又曲意奉迎。這樣的走鋼絲式的辦法,最適用於本朝被流放外地的大員,各級官員們,自然是深諳此道。

張守仁初時還敷衍應付,後來終於不厭其煩,下令拔去旗號,車隊分做幾股,輕車簡從,一路趕往襄城,及於大楚睿帝四年初秋九月,終於趕至。

如無意外,新帝即位的消息,必定將在這一段時間內傳到襄城。大楚睿帝的年號,也將成爲歷史。

張守仁要做的,卻是要在新君即位前就離開襄城。如若不然,新帝即位,四海昇平,任何用兵或是可能引發戰爭的行爲,都必須中止。自然,這一切均需得到襄城統制呂奐的支持與首肯。

“末將見過統制使大人。”

張守仁現在是正三品下的宣慰使,呂奐是正三品上,兩人的品級相差不過半級,禮節上,已經可以分庭抗禮。

若是在半年前,張守仁見呂奐,需是參拜,需叩頭,唱名,倒退。現下,不過是鞠躬彎腰,拱手行禮罷了。

按朝廷禮制的規定,呂奐亦需彎腰鞠躬,向張守仁行禮。只是在彎腰時,稍稍擡高一些便是。

“好好,張將軍,你此去京師,又做出老大的事業來,呂某偏安於這小城之中,聽聞將軍的消息,竟然眼紅不已。不由得感慨,早生華髮,英雄氣短啊。將來的大楚,還是靠你們這些少年人了。”

大楚境內,除了京師外,就屬他統管的襄陽一路,還有西邊的興元府、成都府、廣州府等幾個名城大府,有“軍”的設置。每軍設統制使,管理人數衆多的守備軍隊,進則征討,退則守城,均由統制使自主決定。地位之重,朝廷寄望之厚,都是普通的守將或是文臣們無法比擬的。這呂奐的話,看似自謙,其實隱隱有警告及輕視之意。

話說的如此淺顯刻薄,不但張守仁聽了出來,就是其餘做陪的各軍兵馬使,亦是明白。除了呂奐的幾個心腹外,各人都是皺眉。

主將如此嫉妒小氣,沒有城府,真是下屬之羞。

張守仁心中一邊覺着好笑,一邊仔細打量這個大楚朝內有數的統制使。半年多不見,呂奐的臉色仍然白皙紅潤,精神神情,都透着得意。眉眼間,慵懶無神,缺乏神采。與那些個精明幹練,智謀度量都遠過常人的兵馬使相比,活脫脫是一個無能小丑。

“嘿嘿,朝廷可能就是看中了他的無能吧。”

本朝與前朝不同,設有可以統領駐地大軍的統制使,用來節制兵馬,不必事事上奏朝廷,遇着戰事,可以收到指揮如意,凝聚戰力的效果。只是,若是統制使稍有手腕和野心,很有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形勢。現下看來,統制使的人選,朝廷也真是煞費苦心。

呂奐上前幾步,藉着與張守仁寒暄致意的手腕,成功化解了向這個小輩還禮的尷尬,心中很是得意,不由得撫須笑道:“張將軍,你怎麼想起要去中原招撫義民?這個事,可是難辦的很啊。”

“末將身肩王命,哪裡敢顧得上什麼兇險。再者,有呂大人在襄城隨時接應,末將又何憂之有?”

“好好,那是自然。本帥早就接到了樞府的密令,一定要接應好張將軍的。”

他環顧左右,最終向襄城守備軍第六軍的兵馬使魏耶風笑道:“魏將軍,接應張將軍的事,就交給你辦了。”

魏聆風老大的不情願,卻只得上前躬身道:“是,末將遵令。”

張守仁卻笑道:“其實末將此去,不過是觀察唐鄧許洛一帶的民情,繪製地圖,考察進兵道路。北伐之事,朝廷遲早會有決斷。末將年輕,早早就做了兵馬使,暗夜自思,每常自覺愧疚,是以有此次敵境之行。若是爲了末將,引起大戰,非末將之願也。”

他的意思倒也明白,各人立刻了然於胸。呂奐心道:“這人也是聰明。知道根基太淺,在京中勉強留任,遲早出事。不若請旨往危險的地方行上一遭,這樣回朝時,朝廷也不好太虧待了他。”

當下對張守仁大起知己之感,向他笑道:“好好,張將軍的想法很對,本帥贊成。那麼,魏將軍,你就勒兵在邊境,等張將軍回來時,接應一下就是了。”

象這種派大官往敵境的事,楚軍內部極少有人贊同這種辦法。近年來,已經極少有張守仁這種官位的人出境。此次,襄城守備軍就對張守仁的舉措,很是不滿。現下聽他如此道來,各人均是將心放下,一時間氣氛活躍,各人雖然對張守仁大躍進式的升遷很是不服,可是到底是軍中同仁,面情上的禮數卻也不能偏廢。當下由老上司王彬帶頭,各兵馬使及下屬各級軍官,一起上來,向張守仁問好致意。

張守仁落落大方,既不因爲某人刻意的冷落而不悅,亦不因爲刻意的討好而親近對方,一圈過百人寒暄下來,襄城諸將中有早前就認識他的,均是在想:“這人城府變的如此之深,當真可怕。”

在衆多達官貴人之中周旋半日,張守仁甚覺疲憊,猛然間看到胡烈站在外圍,與一羣軍人正在說笑。他看到老熟人,心中歡喜,不由甩開旁人,大步到得胡烈身前,向他笑道:“胡校尉,你竟也來了?”

胡烈見他上前,很是意外,愣徵一下,方纔半跪行禮,向張守仁道:“末將見過宣慰使大人!”

“胡校尉,你我是多年同僚,你向我行這個禮,我如何敢當。”

胡烈低頭道:“當得。大人現下的官階高過我太多,如果失禮,是有礙軍紀的。”

見他如此,張守仁心中一陣黯然。伸手將他扶起,強笑道:“也罷。今晚我到校尉的府上拜訪,到時候只敘私誼好了。”

“是,到時候一定掃榻相迎。”

張守仁與他寒暄幾句,突然想起一事,向他抱歉道:“胡校尉,我還有事與呂大帥講,咱們晚上再說。”

胡烈急忙道:“宣慰使大人請便,末將的職責是護衛這裡的安全,不敢擅離,請大人隨意吧。”

張守仁點頭一笑,轉身離去。胡烈看向他背影,只覺心中又是羨慕,又是嫉妒。

呂奐正自尋找張守仁的身影,待看到他與胡烈這個小軍官說笑,心中奇怪。待清楚原由後,心中卻是驚奇防範。這張守仁如此肯拉攏人心,若是讓他在襄城久了,不知道會惹出什麼亂子來。因見他返來,便點頭笑道:“張將軍,你的職責重大,本帥不便久留。在這裡設個便宴款待,然後就不留你啦。”

張守仁亦道:“是,大帥考慮的很對。我身負王命,自然不敢耽擱。酒宴也不敢領,末將家中還有些瑣事需要料理,所帶的物資配備,還需籌劃,時間很緊,不敢再領大帥的好意了。只有等從敵境返回,一定赴大帥府上請罪。”

他如此着急要走,卻正和呂奐的意,當下點頭道:“張將軍不愧是少年得志,做起事來就是雷厲風行。如此也好,呂某就不耽誤將軍的大事了。”

卻又見張守仁面露爲難之色,呂奐奇道:“張將軍還有什麼急需的物品沒有備辦麼?只管張口,只要襄城有的,呂某一定幫忙就是。”

“物品到是不需要了。只是末將此行頗有兇險,身邊護衛的親兵太少。想請大帥允准,將末將以前帶的那隊兵撥給末將帶領,不如大帥意下如何?”

他身邊不過數十親兵,人數上也確實太過吃緊。

呂奐略一沉吟,便慨然道:“通天下的兵吃的都是皇糧,全是爲陛下辦事。張將軍此行也是爲了國家,要一隊兵值得什麼。不但你原本的那一隊兵撥給你,就是那二百背崽,也交給你了。”

此人一向小氣,今日不知爲何,卻如此大方。那背崽軍等若是他的心頭肉,等閒的將軍想借用一下,都得求告多次,方能允准。象張守仁這樣不提要求,他卻主動相送,真是大方的出了奇。

只是這樣的好事,張守仁哪裡有推脫的道理。當下微微一笑,向呂奐道:“大帥如此忠忱國事,誠爲我大楚之棟樑,末將不勝佩服,心感之至。”

呂奐哈哈一笑,將張守仁的高帽輕輕受了,又與他商討幾句接應往返的細節。待張守仁行禮而別,帶着屬下離開統制府,他才迅即收了笑容,輕輕冷哼道:“小傢伙,帶着幾百人成功了一回,就以爲北邊無人,任爾橫行了。上次是精騎騷擾,這次是去立足?打下幾個州府,爲大楚闢疆,到時候又升官?嘿嘿,只怕你這次,要做他鄉的斷頭鬼呢。”

他是邊疆大帥,所言自然不虛。雖然現下統天下都知道蒙兀內亂,蒙哥汗的兩個弟弟爭位,在漠北就要以兵戈相見,然而就因如此,四王子忽必烈對北地的重要性,也開始特別的看重。勒束部屬,不準再隨意屠殺,還下令僞朝改革官制,涮新吏治,收攏流民,兩個萬人隊的蒙兀軍人,仍然分散駐紮在中原腹地和重要軍州,至於北地原本各朝的軍人,也開始慢慢召集使用。什麼赤馬探軍、色目軍,論說戰力,並不比大楚的正規軍差。至於僞朝的漢人軍隊,也開始重整軍伍,提升戰力。張守仁若是以一年前的精騎襲擾,尚且不一定能成功。若是想以個人的能力,在大楚境外重新闢疆,更是難上加難。

“好了,衆位將軍,這個張將軍不賞本帥的臉,酒席反正已經備辦,大夥兒就偏了他的,如何?”

十一卷 天下一統(2)第十卷 縱橫捭闔(3)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三)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第五卷 穎州之戰(六)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八)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第六卷 劍指開封(四)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第八卷 撫境安民(七)第三卷帝都風雲(十二)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五)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二)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六)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一)第十卷 縱橫捭闔(6)第二卷 背嵬揚威(七)第四卷 逐鹿中原(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五)第八卷 撫境安民(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二)第六卷 劍指開封(九)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三)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八)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二)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四)第二卷 背嵬揚威(六)第一卷 鐵血襄陽(二)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六)第九卷 兵者詭道(六)第九卷 兵者詭道(一)第四卷 逐鹿中原(三)第十卷 縱橫捭闔(6)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二)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五)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一)第一卷 鐵血襄陽(二)第五卷 穎州之戰(八)第九卷 兵者詭道(七)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五)第九卷 兵者詭道(一)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四)第九卷 兵者詭道(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八)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三)第六卷 劍指開封(二)第三卷 帝都風雲(八)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六)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第三卷 帝都風雲(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四)第一卷鐵血襄陽(五)第四卷 逐鹿中原(九)第二卷 背嵬揚威(一)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五)第六卷 劍指開封(三)第八卷 撫境安民(五)第十卷 縱橫捭闔(8)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二)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四)第五卷 穎州之戰(七)第八卷 撫境安民(六)第十卷 縱橫捭闔(8)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第五卷 穎州之戰(四)第五卷 穎州之戰(九)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五)第六卷 劍指開封(六)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六)第五卷 穎州之戰(二)第五卷 穎州之戰(七)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三)解禁第二章第五卷 穎州之戰(八)第十卷 縱橫捭闔(8)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三)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四)第六卷 劍指開封(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三)第一卷 鐵血襄陽(四)第八卷 撫境安民(七)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六)第十卷 縱橫捭闔(5)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二)第十卷 縱橫捭闔(8)十卷 縱橫捭闔(10)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四)
十一卷 天下一統(2)第十卷 縱橫捭闔(3)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三)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第五卷 穎州之戰(六)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八)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第六卷 劍指開封(四)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第八卷 撫境安民(七)第三卷帝都風雲(十二)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五)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二)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六)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一)第十卷 縱橫捭闔(6)第二卷 背嵬揚威(七)第四卷 逐鹿中原(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五)第八卷 撫境安民(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二)第六卷 劍指開封(九)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三)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八)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二)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四)第二卷 背嵬揚威(六)第一卷 鐵血襄陽(二)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六)第九卷 兵者詭道(六)第九卷 兵者詭道(一)第四卷 逐鹿中原(三)第十卷 縱橫捭闔(6)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二)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五)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一)第一卷 鐵血襄陽(二)第五卷 穎州之戰(八)第九卷 兵者詭道(七)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五)第九卷 兵者詭道(一)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四)第九卷 兵者詭道(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八)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三)第六卷 劍指開封(二)第三卷 帝都風雲(八)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六)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第三卷 帝都風雲(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四)第一卷鐵血襄陽(五)第四卷 逐鹿中原(九)第二卷 背嵬揚威(一)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五)第六卷 劍指開封(三)第八卷 撫境安民(五)第十卷 縱橫捭闔(8)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二)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四)第五卷 穎州之戰(七)第八卷 撫境安民(六)第十卷 縱橫捭闔(8)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第五卷 穎州之戰(四)第五卷 穎州之戰(九)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五)第六卷 劍指開封(六)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六)第五卷 穎州之戰(二)第五卷 穎州之戰(七)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三)解禁第二章第五卷 穎州之戰(八)第十卷 縱橫捭闔(8)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三)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四)第六卷 劍指開封(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三)第一卷 鐵血襄陽(四)第八卷 撫境安民(七)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六)第十卷 縱橫捭闔(5)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二)第十卷 縱橫捭闔(8)十卷 縱橫捭闔(10)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