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四)

張守仁臉上的笑意越發濃重,向吳猛笑道:“今日之事,當真令我歡喜。雖然戰場小,打的規模也小,不過我看了這戰場上的情形,顯然是先誘了重騎先入陣中,然後以合擊和陣法困住敵人,接着又用弩箭射殺敵人前來救援的輕騎射手。若是我猜的不錯,開始時,這個校尉一定沒有用弩,我看陣前倒地死亡的重騎,全是被長矛和陌生刺穿,沒有死於弩箭的。嘿嘿,這個小子,還是真陰險的緊。”

“沒錯。若是他開頭用弩,敵人的重騎防護比輕騎好的多,殺傷有限,加上重騎是來衝陣的,速度很快,用了效果也是不大。是以他藏起來不用,等敵人以爲他沒有弩,上來掩護救助重騎時,再用連弩殺傷敵人的輕騎。嗯,情況如此緊急,敵人數目如此之多時,他一點也不慌亂,指揮若定,想法和做法都是很對,很好,這個人,是個可造之材。只怕你的第三軍代兵馬使李天翔來打這一仗,也不過如此了。”

張守仁哈哈一笑,向吳猛道:“你也學會滑頭了。屬下有人才,對主帥來說是件大好事,我可不是呂奐那樣的無能之輩,就知道猜忌屬下。依我說,就是我們倆任何一人來打這一仗,也只能打成這樣了。”

他又沉思道:“只是這種小規模的戰事,發揮的是將軍在小戰場上的應變能力和戰法,究竟在大局把握上,還有統籌能力上如何,還要考察一番才能知道。”

吳猛發自內心的答道:“這些事,沒有你強的過你。你說的這些,這個校尉有你一半,就能成名將了。”

張守仁也不與他謙虛,只笑道:“看看再說。”

說罷,自己打馬前行,吳猛緊隨其後,兩人一前一後,一直行到那團飛龍軍前,吳猛搶先喝問道:“兀那校尉,到這裡來!”

這一團飛龍軍剛剛經歷苦戰,所有的戰士多半臉帶血污,神情萎頓疲憊,只是看着這一小隊騎兵奔馳而來,卻是半點不敢放鬆,一個個手握兵刃,緊緊盯着打頭的張守仁與吳猛二人,只要稍有不對,便可立即動手。

卻聽那校尉笑答道:“這兩位將軍,不知道隸屬哪部,先請報上軍號,還有今日密語,否則,恕我不能聽命。”

吳猛聽的一呆,卻也無法,清清喉嚨,正欲答話,卻聽得這小隊飛龍軍中,同時有幾**叫道:“是大帥!”

那幾人,顯然是隊正或是夥長之類的小軍官,此時面露狂喜之色,一個個排衆而出,搶出陣式,跪倒在張守仁馬前,叫道:“末將等叩見大帥!”

張守仁拿眼去看,只覺得有些眼熟,卻是辨認不出。他原本的襄城舊部和京師中帶出來的親信,或是繼續在他的帥府供職,或是最少也做到了校尉,眼前的這幾個,多半是大別山中招募補充,是以無法認出。

當下只微笑道:“起來,都起來。戰場上,只行軍禮,不要行大禮,早有明言,爾等忘了麼。”

幾個小軍官到底又叩了幾個頭,方纔一個個畢恭畢敬地站起身來,向張守仁笑道:“部下們好久不見大帥,一定要行過大禮,才覺心安。”

張守仁一向以嚴苛治軍,並不要求部下們對他如何的擁戴。在他看來,一千個對他個人崇拜的軍官下屬,不如一百個嚴守軍紀的軍人。只是他名聲太過顯赫,戰績太過輝煌,對待下屬又是厚待非常,只要聽他的令,爲他竭力做戰,就一定可以富貴榮華,最不濟,也是衣食無憂。如此一來,屬下的軍人們自然也唯他馬首是瞻,敬佩非常,這些也是人情之常,張守仁雖然不很滿意,卻也只得接受。

那個校尉初時還喝問對方的軍號與口令,待到此時,自然無需再問。他亦步亦趨,緊隨着這幾個軍官身後,見張守仁與這幾人對答完畢,方纔橫拳在胸前一拍,漂亮的行了一個軍禮,然後方向張守仁道:“末將孟珙,見過大帥!”(孟珙是南宋末年的名將,按理早該死了,不過小說家言,不必太過計較,我很喜歡他,就用上一用了)張守仁喔了一聲,腦海中仔細想了一回,不記得這個孟珙何時跟隨自己。他記憶力遠遠超出常人,只要是跟隨他日久的舊部,哪怕是一時想不起來,只要對答幾句,便可以想起對方的姓名。適才一個隊正只不過講述幾件舊事,張守仁便記起他姓王名堅,還微笑着說出他一件丟臉的糗事,使得那王堅感念不已,幾欲落淚。而這個孟珙孟某人,他卻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出對方何時跟隨了自己。

因笑問道:“你何時從軍的?”

這樣的問話,就等若盤問根底了。孟珙不假思索,立刻答道:“末將是睿皇帝時,大帥至大別山時,隨着本家寨主一起效忠。初時入跳蕩軍中,在大帥下山之前,轉了屯田校尉,後來又轉爲捉生將,在大山中剿滅山匪。因爲立了些微功,戰績報到帥府,被今年新任的帥府參軍事方子謙將軍賞識,接見末將後,就下了行文,調入第一軍中任校尉。”

張守仁的舊部,現下也分做幾個山頭。勢力最強的,自然是他的舊部襄城兵,以胡烈叔侄爲首,象那方子謙,亦是隨胡烈一起來投的中級軍官。另一派,則就是他在京師時的親兵隊和少數的親信,這些人,勢力稍弱,卻是遠比襄城一派更加團結。再有,便是從大別山中招募的軍人。這一派,從軍的資歷較淺,人數卻是最多,雖然現下多半是中下層的軍官,卻也隱然有與襄城及京師兩派分庭抗禮之勢。

軍中有派別山頭,這種事千百年下來,從未消失。只要有人,則自然有人際關係與小圈子的存在。這是紀律和說教無法制止的。哪怕是後世的那支鐵軍,也是按照番號,入伍年頭等衆多條件,分做若干派別。那開國太祖,屢次訓斥,卻也是無法可想。張守仁的軍中,派別起時,他也曾經爲之苦惱,後來再三警告,若是有人以派別之分,打壓別系軍人,甚至影響到軍情大事,他一定不會輕饒。雖然無法在根本上杜絕此事,也只能最大可能的消除其不利和消極的影響了。

這個孟珙,看起來是哪一派也不曾依附,與那些一直隨着張守仁征戰的職業軍人相比,他做爲將軍統領的日子太短,在大別山中打打山匪,在職業軍人眼中,只怕也算不上可以一提的功勞。

想到這裡,張守仁不禁嘆道:“子謙做參軍不久,幫我規謀劃策,拔擢人才,做的好。”

又向孟珙道:“你今日的所爲,我看的真切。以你之才,來日我還會有大用,你靜待消息。放心,有才之人,終究不會終老下僚。”

孟珙先是躬身一謝,卻是答道:“大帥,末將雖然勝了一仗,其實還是將士用命,甲冑武器精良,大帥傳頒訓練之法得當,若非如此,末將就是有再大的才能,又能如何?況且,此戰我軍死二十三人,重傷四十餘,輕傷百餘,末將也算不得有什麼大功。若是大帥有心,來日再言升遷也好。若是驟然提升末將,末將寧死亦不敢從命。”

他的話,說的情真意切,張守仁略略一想,便知此人因爲根基太弱,害怕提的太高太快,容易成爲旁人的眼中盯,肉中刺。若是有人有心對付他,只怕就是升了官兒,卻是難以自保。

當下微微點頭,答道:“你想的也有道理,既然這麼着,就還是先做你的校尉,將來有何適的位置,我自然會安排。”

他是一軍統軍大帥,麾下校尉級的軍官足有幾百人,孟珙雖然剛立大功,這一戰下來,料想立功的軍官不知道會有多少,到時和守仁是否記得,也未可知。不過他天生淡泊,唯願保境安民便可,此番成爲職業軍官,帶兵出征,卻並不是他自己的夙願,張守仁提拔也罷,忘記也好,於他殊無影響。

當下又行禮謝過,再也無話。

張守仁心中又默默唸了幾遍孟珙的名字,確定不會忘記後,便又向孟珙身後的那隊正王堅道:“王堅,你看你渾身血污,有不少傷口,還站在這兒傻笑,還不快些去包紮傷口!”

那王堅原是山中獵戶,自幼打獵爲生,身上的傷口橫七豎八,不知道有多少條。當初因爲健壯敢戰,被招入隊中,張守仁也曾誇過他幾次。二人還曾在軍中比射,張守仁也不過小勝於他,當時讚不絕口。

飛龍軍初次下山時,王堅參與攻克唐州一戰,城門處,敵軍數百人背倚城門,死守不退,城內的守兵開始登城而戰,戰鼓擂的山響,當時負責主攻的,並非飛龍主力,而是跳蕩輕軍。在裝備和戰力上,比之主力差了老遠。各人正覺破城無望時,那王堅手持雙刀,舞的雪花一般密不透風,邊舞邊叫,一人單身衝入那幾百人的敵陣之中,當者無不辟易,在他的帶引之下,飛龍軍士一起強攻,終克堅城。此役之後,王堅很得張守仁的賞識與重視,一紙命令下來,就要命他爲指揮使。只是王堅從小窮苦,進入唐州之後,手腳難免有點兒不乾不淨,被人查了出來,若不是張守仁念他立下殊功,只怕這會子屍體都成骨了。

因爲這麼些亂七八糟的原故,張守仁對王堅也很是熟識,見他到現在不過是個小小隊正,對自己也並無埋怨之情,反而面露憨笑,不肯離去。他心中感慨,卻不願對這個犯錯的軍人有什麼許諾,只是又向他道:“你好生打,我前些日子回咱們寨子,所有的隊正家裡分了三個罪奴,百多畝山田。你放心,再也不會讓你們受窮了。”

王堅面露慚色,又想向張守仁謝罪,張守仁卻是揮一揮手,輕夾馬腹,與吳猛並騎離去。兩人正行間,卻聽着王堅叫道:“大帥,我部一團三百人,皆願爲前鋒,先期攻城!”

歸德一仗,爲先鋒的自然是死傷慘重,飛龍軍雖然全師勇武,真正願爲前鋒,爲別人立功做墊腳石的,卻也不多。

張守仁心中高興,揮手答道:“向你們本部上官要求。你們放心,爲我立功的將士,我絕不會虧待。”

在這些將士如雷的歡呼聲中,張守仁與吳猛飛奔離去。他二人一直帶着幾百親兵,來回巡查戰線,而突騎主力,卻仍是留在穎州。只是在日前,全軍四萬人已經部署到位,眼看就能合圍歸德,這纔將突騎軍也調了出來。兩個接了突騎前部,正打算憊夜行軍,到歸德城附近哨探軍情,半路上卻遇着幾個輕騎探馬,言道有大股騎兵圍了一團的飛龍步軍,需人援助。這兩人一個是全軍主帥,一個是副帥兼騎兵主帥,卻都是藝高人敢大,當即帶了幾百前部突騎,前來援助。只是孟珙等人打的太過漂亮,不等兩人動手,張弘範已經落荒而逃,卻也讓很久沒有上過戰場和人動手的張吳二人,心中很是遺憾。

痛罵一番張弘範後,張守仁加緊了調集軍隊的步伐。早期用來迷惑敵手的部署已經不需再用,就算此時唐鄧方向的史權聽聞飛龍全軍全數揮師北上,調集大軍前來猛攻,也不是一天兩日就可以趕至。

待得大楚平帝二年的五月中下旬時,歸德外圍的的所有障礙已經被一掃而空,四萬多飛龍將士將歸德城圍的水泄不通,六七萬人的歸德守軍,卻是半步不敢離城,一夜數驚,只能被動消極的等候着敵軍攻城。

張弘範原本還有偷營劫寨的想頭,待看到對方在城下以石塊土泥,只用一夜功夫,就建立起圍城一週的堅固長壘,上立無數箭堡和牀弩,再有巍峨聳立的投石機和幾十門發光的鋼鑄盞口火炮,其堅固程度和火力之強,竟似不在歸德城之下。

此情此景,不由得這個名門宿將心中慌亂,害怕不已。以他以往的認知看來,敵人圍城,不管多麼費心耗力,總會有些空隙和薄弱之處,可以想辦法派人出城,聯通消息,請求救兵,最不濟,也可以在大勢不妙之時,由主帥帶着強悍的私兵護衛,衝出逃命。現下看來,敵人完全沒有圍三闕一,讓自己逃命的想法,長達十餘里的堅固長壘,將自己圍了個水泄不通,在這樣的工事包圍下,敵人只需以少量的弓弩手加上工事和各種器械,就可以輕鬆守住長壘,不必擔心自己集中力量,由哪一路突圍。而自己,卻時刻要擔心敵人集中一處,以優勢兵力攻打一面。

“世傑,你看如何?”

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第八卷 撫境安民(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二)第五卷 穎州之戰(三)十卷 縱橫捭闔(10)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六)第九卷 兵者詭道(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三)第七卷 血戰歸德(六)第十卷 縱橫捭闔(9)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二)第三卷 帝都風雲(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三)第十卷 縱橫捭闔(9)第二卷 背嵬揚威(六)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八)第八卷 撫境安民(七)第二卷 帝都風雲(二)第四卷 逐鹿中原(七)第二卷 背嵬揚威(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八)十卷 縱橫捭闔(11)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七)第二卷 帝都風雲(二)第二卷 背嵬揚威(三)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第七卷 血戰歸德(六)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七)第九卷 兵者詭道(八)第四卷 逐鹿中原(三)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第三卷 帝都風雲(八)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二)十一卷 天下一統(2)第十卷 縱橫捭闔(一)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第九卷 兵者詭道(八)第五卷 穎州之戰(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六)第九卷 兵者詭道(四)第二卷 背嵬揚威(七)第八卷 撫境安民(五)第八卷 撫境安民(五)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九)第八卷 撫境安民(九)第三卷 帝都風雲(七)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九)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六)第八卷 撫境安民(四)第十卷 縱橫捭闔(2)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一)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第二卷 背嵬揚威(四)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一)第九卷 兵者詭道(五)第四卷 逐鹿中原(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五)第四卷 逐鹿中原(三)十卷 縱橫捭闔(10)第六卷 劍指開封(九)第九卷 兵者詭道(二)第二卷 背嵬揚威(五)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八)第五卷 穎州之戰(一)第十卷 縱橫捭闔(3)第八卷 撫境安民(三)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六)第三卷 帝都風雲(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六)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六)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一)第九卷 兵者詭道(五)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四)第五卷 穎州之戰(八)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五)十一卷 天下一統(1)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三)第九卷 兵者詭道(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六)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第五卷 穎州之戰(三)第五卷 穎州之戰(二)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一)第一卷 鐵血襄陽(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八)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五)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二)解禁第一章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第七卷 血戰歸德(八)第四卷 逐鹿中原(七)
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第八卷 撫境安民(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二)第五卷 穎州之戰(三)十卷 縱橫捭闔(10)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六)第九卷 兵者詭道(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三)第七卷 血戰歸德(六)第十卷 縱橫捭闔(9)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二)第三卷 帝都風雲(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三)第十卷 縱橫捭闔(9)第二卷 背嵬揚威(六)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八)第八卷 撫境安民(七)第二卷 帝都風雲(二)第四卷 逐鹿中原(七)第二卷 背嵬揚威(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八)十卷 縱橫捭闔(11)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七)第二卷 帝都風雲(二)第二卷 背嵬揚威(三)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第七卷 血戰歸德(六)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七)第九卷 兵者詭道(八)第四卷 逐鹿中原(三)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第三卷 帝都風雲(八)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二)十一卷 天下一統(2)第十卷 縱橫捭闔(一)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第九卷 兵者詭道(八)第五卷 穎州之戰(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六)第九卷 兵者詭道(四)第二卷 背嵬揚威(七)第八卷 撫境安民(五)第八卷 撫境安民(五)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九)第八卷 撫境安民(九)第三卷 帝都風雲(七)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九)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六)第八卷 撫境安民(四)第十卷 縱橫捭闔(2)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一)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第二卷 背嵬揚威(四)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一)第九卷 兵者詭道(五)第四卷 逐鹿中原(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五)第四卷 逐鹿中原(三)十卷 縱橫捭闔(10)第六卷 劍指開封(九)第九卷 兵者詭道(二)第二卷 背嵬揚威(五)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八)第五卷 穎州之戰(一)第十卷 縱橫捭闔(3)第八卷 撫境安民(三)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六)第三卷 帝都風雲(三)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六)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六)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一)第九卷 兵者詭道(五)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四)第五卷 穎州之戰(八)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五)十一卷 天下一統(1)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三)第九卷 兵者詭道(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六)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第五卷 穎州之戰(三)第五卷 穎州之戰(二)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一)第一卷 鐵血襄陽(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八)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五)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二)解禁第一章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第七卷 血戰歸德(八)第四卷 逐鹿中原(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