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鷹擊長空

上洛縣城外。攻守雙方的密集箭矢如同暴風驟雨一般,在城頭上下穿梭着。

馮宇的弓箭手全部蹲伏在盾牆後的拋射盲區,射擊時方纔站起,因此中箭傷亡者並不多。

相反樊稠弓弩手雖然居高臨下,但缺少盾牌掩護,垛牆後的拋射盲區又被守城步卒佔據着。因此他們被空中拋射而來的箭矢傷到的不少。這些弓弩手苦不堪言,只有硬頂着傷亡繼續向城下還射。

樊稠冒着箭矢,繼續在城頭觀察着戰局。不過有數名親兵舉着圓盾,將他護衛的嚴嚴實實,只留一個空隙便於向外瞭望。

“哎呦!”樊稠聽到身邊傳來一聲慘叫,發現左前方,一個持盾護衛他的親兵竟然中箭倒地。更準備的說,是中矛倒地,一支約四尺長的“矛槍”洞穿了此人的盾牌,並且貫穿了他的肩膀。

樊稠驚的連退幾步,心想,敵軍怎麼能將如此大的矛槍投射到城頭?而且威力還不小。實際上,這是馮宇軍用牀弩所發射的弩槍。

在左右親衛和親信部將的極力勸說下,樊稠借坡下驢,退回到城下。將城頭防禦的交給一個副將全權負責。

馮宇軍的盾牆壓近到離城牆只有三十仗的地方,城下箭矢更加密集了,還夾帶着不少威力巨大的弩槍。

城頭的弓弩手中箭受傷的越來越多。樊稠軍的將官也早看出其中蹊蹺,但是苦於軍中沒有那麼多刀盾手爲弓弩手提供掩護,他一時也沒有辦法。

其實樊稠部本應該戰前就對此有所準備的,但他們對於守城以及弓射對戰顯然是經驗不足,才造成這一逼仄的局面。

指揮城頭防禦的副將急中生智,想到個主意。他喊道:“速速派些人,到城中拆卸一些門板上來,爲弓弩手充當盾牌使用!”

在馮宇軍弓射的壓制下,城頭對城下的箭射立時稀疏了下來。

城下,馮宇軍的軍陣盾牆突然閃開一個空隙。一股人流從此涌出,他們將巨型櫓盾頂在頭頂,幾十塊這樣的櫓盾拼成一個如同龜殼般的棚頂。

整個“龜殼”飛也似的向城門奔跑而來。樊稠副將心裡一驚,知道這是對方要撞擊城門。

不過他立刻又安下心來,這些人顯然沒有攜帶攻城錘,不過是要抱根大木撞擊城門。而上洛縣的城門異常堅固,僅憑一根大木是不可能撞開城門。而且城門後還有大批守軍兵士防護。

“滾木擂石準備!”當龜殼抵近到城門時,守將嘶吼道。隨着他的一聲“放”。城門上,原本蹲伏躲藏在垛牆後的兵卒,起身將早就備好的滾木擂石向下拋去。

碎石,還有嵌着釘子的圓木段如同冰雹般落在櫓盾所拼成的龜殼上,發出噗噗通通沉悶的聲音。

城頭,一名兵卒又抱起一塊重達三四十斤的大石準備向下投去。石頭剛剛越過垛牆,還沒鬆手,一支弩槍噗的一聲就刺穿了他的前額,槍刃從腦後冒出一大截。那石頭無力的沿着城牆向下滑去。

這重達幾十斤的大石落下,只聽咔嚓一聲,某塊櫓盾已經裂成幾塊,其中一名持盾兵士似乎手臂骨裂,疼的呲牙咧嘴。被旁邊的兵士拉了過去,躲在另一塊櫓盾之下。

一陣鑼鳴,撞門的這股兵士突然如同潮水般退去。但是隨即又衝上來另一股同樣的兵士。

短短的兩刻鐘時間內,如此這般三番五次的進攻,讓預備在城門城頭附近的滾木擂石很快消耗完。守城兵卒們要從更遠的地方搬運這些沉重的木石。同時,這也讓部少守城兵卒中箭傷亡。

又是一陣鼓號喧囂,馮宇軍陣中再次涌出一股類似的隊伍。但這一次與前幾次似乎有所不同。即使從城頭俯瞰,也能發現這次藏在“龜殼”下的人似乎異常高大,而且他們的移動速度比之前的要快的多!

更奇怪的是,當他們抵近到城門時,馮宇軍的箭雨竟然不再向城門上的一段城牆射擊。樊稠的副將不知道對方要搞什麼明堂,只是大聲催促着兵士加緊向城門處的城頭搬運滾木擂石。

剛纔箭雨之下,城門城頭處煮毒湯的鐵鍋,早就被一支槍矛洞穿。糞水澆滅了柴火,流的滿城頭都是,臭氣熏天。

如今乘着對方不再向城門城頭射箭,兩名兵卒戴着口罩,端着一鍋還在翻滾的毒湯,向城門處的城頭小心翼翼的快速移動。準備用此澆燙城下攻城的馮宇兵士。

此時,一個黑影從空中直撲而下,撲騰騰一陣響動。端着毒湯的兵士臉皮突然不見了,變成血肉模糊的一團。

那鍋毒湯頓時就一股腦的傾倒在城頭。另一名兵士的雙腿雙腳,立刻被滾燙的毒湯燙的皮開肉綻。他鬼哭狼嚎的慘叫起來。

緊接着,這樣的慘叫哀嚎此起彼伏。在空中異物的撲擊下,城頭不少兵士的臉孔或脖頸或肩頭,在,變的鮮血淋淋。與此同時,城門洞內也傳來巨大而沉悶的撞擊之聲。

就在此前,攻守雙方鏖戰時。守城的無論是將官還是兵士,誰都沒注意到天空之中突然出現了大量的鷹隼。

那名樊稠副將目瞪口呆的將目光投向空中,卻發現一隻大雕向他飛撲而來。副將急速後退。這一退就退到刀盾兵的掩護範圍之外。

“鐺...鐺...鐺”上洛城那厚重的城門在劇烈撞擊之下,門板已開始出現裂紋。門後數十上百的樊稠兵卒拼命的頂着。

隨着哐噹一聲巨響,一扇門板已碎裂爲兩三塊,門後頂着的兵卒也飛出去兩人。接着又是一聲巨響,城門被徹底撞開。後面的兵士被衝倒一片。

第388章 無本退兵之策第713章 空城第048章 奔逃的後將軍第296章 孤城朔方第116章 鷹擊長空第478章 虎走狼來第659章 不想要的大捷第109章 暫居之所第076章 單刀直入第131章 策略第249章 光復漢土第1011章 錢的事就不算個事第725章 意外的收穫第785章 須惠町第827章 各有算盤第390章 北口第485章 遠程交鋒第1136章 秘密武器第048章 奔逃的後將軍第691章 犀銳重騎第448章 調動全局第548章 青龍偃月第1063章 瞞天過海第127章 新都新氣象第037章 失效的大刀第280章 江陵風雲(三)第237章 南征的少年第668章 勢如破竹第396章 宛都密謀第477章 遵令不奉詔第726章 野心勃勃第387章 羅馬開戰第549章 速攻之策第867章 四面圍攻第502章 不可複製的戰術第349章 狗拉雪橇第520章 奔波的誘餌第745章 夜戰不彌第651章 夏侯淵的攻略第241章 孤峰中的秘密第866章 不現實的決定第265章 初遭挫折第330章 漂浮的“神蹟”第746章 難纏的對手第524章 眼見爲實第377章 王者歸來的戰車第727章 祭旗第383章 不翼而飛第988章 嚇人的霹靂彈第253章 單刀直入第984章 狼煙驟起第864章 只有海軍增援第237章 南征的少年第685章 大將軍第1053章 安東尼的建議第606章 曹衝的太傅第089章 非常道第036章 水路並進第1107章 鬥獸場之鬥第368章 斷臂求生第474章 不知所措第454章 氣孔第042章 清理一空第614章 強襲湖陽第1141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705章 封地瀛洲第747章 不殺俘的理由第970章 馬克裡努斯的大禮第1141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788章 天下共主的憑證第268章 如履薄冰第994章 護民官昆圖斯第792章 火燒下關第205章 剎帝利將軍的野心第526章 無羽無形第441章 孟起受困第978章 矮鼻子小眼第359章 決戰前夕第629章 郭嘉的傑作第669章 孤注一擲第813章 關羽來了第862章 新鮮玩意兒第256 獨龍江水戰第827章 各有算盤第212章 石腦油第1114章 軍令狀第1155章 高盧之戰的序幕第532章 太史慈之冤第324章 前朝餘孽第1131章 千艦雲集第710章 小試牛刀第783章 九州第378章 僞裝的輜重車第202章 白狼羌第787章 拖延第957章 平叛之軍第383章 不翼而飛第824章 水網第195章 決意速戰第1041章 東方古語
第388章 無本退兵之策第713章 空城第048章 奔逃的後將軍第296章 孤城朔方第116章 鷹擊長空第478章 虎走狼來第659章 不想要的大捷第109章 暫居之所第076章 單刀直入第131章 策略第249章 光復漢土第1011章 錢的事就不算個事第725章 意外的收穫第785章 須惠町第827章 各有算盤第390章 北口第485章 遠程交鋒第1136章 秘密武器第048章 奔逃的後將軍第691章 犀銳重騎第448章 調動全局第548章 青龍偃月第1063章 瞞天過海第127章 新都新氣象第037章 失效的大刀第280章 江陵風雲(三)第237章 南征的少年第668章 勢如破竹第396章 宛都密謀第477章 遵令不奉詔第726章 野心勃勃第387章 羅馬開戰第549章 速攻之策第867章 四面圍攻第502章 不可複製的戰術第349章 狗拉雪橇第520章 奔波的誘餌第745章 夜戰不彌第651章 夏侯淵的攻略第241章 孤峰中的秘密第866章 不現實的決定第265章 初遭挫折第330章 漂浮的“神蹟”第746章 難纏的對手第524章 眼見爲實第377章 王者歸來的戰車第727章 祭旗第383章 不翼而飛第988章 嚇人的霹靂彈第253章 單刀直入第984章 狼煙驟起第864章 只有海軍增援第237章 南征的少年第685章 大將軍第1053章 安東尼的建議第606章 曹衝的太傅第089章 非常道第036章 水路並進第1107章 鬥獸場之鬥第368章 斷臂求生第474章 不知所措第454章 氣孔第042章 清理一空第614章 強襲湖陽第1141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705章 封地瀛洲第747章 不殺俘的理由第970章 馬克裡努斯的大禮第1141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788章 天下共主的憑證第268章 如履薄冰第994章 護民官昆圖斯第792章 火燒下關第205章 剎帝利將軍的野心第526章 無羽無形第441章 孟起受困第978章 矮鼻子小眼第359章 決戰前夕第629章 郭嘉的傑作第669章 孤注一擲第813章 關羽來了第862章 新鮮玩意兒第256 獨龍江水戰第827章 各有算盤第212章 石腦油第1114章 軍令狀第1155章 高盧之戰的序幕第532章 太史慈之冤第324章 前朝餘孽第1131章 千艦雲集第710章 小試牛刀第783章 九州第378章 僞裝的輜重車第202章 白狼羌第787章 拖延第957章 平叛之軍第383章 不翼而飛第824章 水網第195章 決意速戰第1041章 東方古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