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交情

“快!都他孃的給我快點!誰拖老子後腿,回去老子打斷他的腿!”揚鞭策馬的張飛同時高聲催促着跟在他身後的兵士。可憐這些徒步而行的兵士,只能撒開雙腿拼命奔跑,才能勉強跟上騎馬的這幾名將官。

蒯越給劉備的回信中,已告知救蔡氏母子出去的是幾名樑國斥候。所以劉備不敢掉以輕心,派出張飛前往夷陵接應蒯越。

此時,一名張飛的親兵斥候飛撲到張飛馬前,急急說道:“報!啓稟三將軍,前方河水上的橋樑被斷,河對岸發現大批夷陵兵的屍首!”

張飛一拍大腿:“嘿!來晚了一步。”說罷,他便策馬揚鞭向小河旁飛奔而來。也不等後方大隊人馬趕來搭橋建路,自行找了個河水只淹到馬頸處的水淺處,涉過河去。

張飛來到現場,扛着蛇矛,來回兜轉了兩圈,只見遍地屍體,沒發現一個活口。十輛囚車的囚籠門都大開,裡面自然空空如也。猛然,他發現一具腦袋上插着重箭,衣着華貴的屍體。此人他認得,正是夷陵太守蒯越。

他啵的一聲拔出那支重箭,這支重箭是典青所射,只是它與典青和樑軍長弓手日常用的重箭都有些許差異。這是馮宇要工坊爲這次行動專門打造的箭矢。

馮宇並非想欲蓋彌彰,他很清楚劉備不可能猜不到這件事是他所爲。所以馮宇只要不給劉備留下證據就行。

張飛又用手觸碰了下蒯越的屍體,發現還是溫熱的。此時後方那些兵士已各想辦法,陸續渡過河來。張飛吼道:“整頓隊列,敵人還沒走遠,給俺追!”周邊兵士心中暗叫:“苦也。”

張飛等人順着倒伏的植被痕跡,沿着小河,氣喘吁吁的追到長江邊,只見江中黑帆帆影重重。甘寧的艨艟戰艦早已駛到江心,溯江而上。張飛氣得將他的蛇矛狠狠向地上一擲。

……

數日後,甘寧的船隊將蔡氏母子送到了江州,他們被暫時安排在一處府邸中。當天,便有一人來看望他們。

蔡氏來到堂中,見對方是名與自己年齡相仿,面目俊朗身材魁梧但衣着隨意的年輕人。那人見蔡氏進來,也從座椅上起身,對蔡氏抱拳以禮道:

“蔡夫人可安頓好了,若還有什麼需要,只管吩咐下去便是。這裡只是暫居,日後等汝等到了都城宜賓,樑國會給你們找個適合長居之所。”

蔡氏以爲他是名江州負責接待自己的本地官吏,便道個萬福道:“勞煩大人了,某沒什麼要求,只是希望能見樑王一面,當面向他道謝這救命之恩。”

來人微微一笑,淡然回道:“不瞞夫人,孤便是樑王馮宇。只是因爲我樑國不便公開容留夫人來樑國避難一事,所以孤如此低調的來見夫人。望夫人見諒。”

蔡氏怎麼也沒想到對方就是樑王本人,花榮失色的向馮宇鞠身謝道:“婦人在此謝樑王對吾兒與吾的救命之恩。”

“夫人不必多禮。汝夫君臨江王,自單馬入荊州與孤相識算起,也算是與孤有十年上下的交情了。汝等在這危難之際,施以援手也是應該的。”

馮宇救蔡氏母子的動機當然不會如他說的這般簡單。實際上,一開始馮宇的動機是。若將蔡氏母子握於掌中,那麼一但荊州出現大動盪。他便能以蔡氏母子爲抓手,可以在亂中巧取。

這即是爲了自己的實力提升,也是防止曹魏,孫吳乘機吞併荊州,打破天下均衡的局面。但後來的發展不僅出乎天下諸侯的預料,也出乎馮宇的預料。最主要的有兩點,

一是那些荊州本土世家豪族結成的同盟,在劉備各種手段下很快瓦解了。除了一些小規模抵抗,幾個邊緣縣城勢力投奔東吳,南越外,並沒有掀起意料中的大規模臨江國內戰。

二是大漢天子劉協對劉琦劉備的公開支持。雖然這天子所代表的朝廷沒什麼實力,但在各路諸侯勢力均衡的情況下,朝廷的話還是有很重的份量。

這種情況下,馮宇若依靠樑國軍力硬取荊州當然也是可以。但如此一來,他勢必成爲天下諸侯衆矢之的,最終不免爲他人做嫁衣。而且他也不忍因爲自己的主動行爲,讓剛剛太平幾年的天下再起大的戰亂。

因此到這個時候,馮宇放棄了當初打算。但蔡氏母子既然已經救了,那就好事做到底吧,更何況還有自己的八個斥候一起被蒯越拘押了。所以他派出人馬裝扮成江匪水盜將囚車劫了。

蔡氏是何等人物,當然也知道馮宇救自己不會僅僅是因爲與劉表有交情。況且劉琦也是劉表的親生兒子,這個理由實在牽強。

她突然跪地向馮宇叩拜道:“婦人對樑王搭救之恩無以爲報,懇求樑王發兵助婦人與吾兒平定臨江國內亂。我等當割荊州一半於樑國,以答謝樑王再造之恩。”

馮宇接過那信紙看了看嘆口氣,便原原本本的將最近荊州臨江國的局勢一一說予蔡氏聽。又安撫開導蔡氏道:

“夫人。以如今這局勢,這遺書是真是假已沒有任何意義了。試問,天子的詔書與臨江王的遺書孰大孰小?另外此事說到底是臨江王室的家裡事,我一個外人干涉過深並不合適。夫人,聽孤一句勸,汝終歸是個弱女子,也該爲自己想想未來的生活了。”

蔡氏聽了馮宇一席話,梨花帶雨的落起淚來,並非因爲馮宇不能幫她的忙。而是馮宇的話觸動了她。自她豆蔻年華便作爲政治犧牲品嫁給可以做她爺爺的劉表後,她就從來沒爲自己活過…

第868章 “自殺式”攻擊第867章 四面圍攻第407章 聲東擊西第384章 鐵勒人第942章 灰飛煙滅第123章 投鼠不忌器第1137章 聯盟聯邦聯姻第259章 怒江之敵第906章 斜坡上的屠宰場第666章 入地者第983章 林茨哨所第277章 緬州歸來序章一 洛陽城中,兩世之人(可跳過閱讀)第309章 會談呂布第817章 底格里斯河畔的皇宮第203章 朱羅帝國第346章 遠航歸來第524章 眼見爲實第287章 江匪來襲第186章 甘寧的水師第744章 不彌水鬼兵第182章 最後的努力第109章 暫居之所第648章 突襲潼關第705章 封地瀛洲第965章 火器時代第028章 奧區之王(求推薦,求收藏)第838章 匍匐的騎兵第522章 孫策之死第359章 決戰前夕第644章 聲右擊左第538章 入甕第177章 攻城,守城第724章 攻克慰禮城第463章 兵臨藍氏城第503章 真正的樑軍第938章 關門烤狗第685章 大將軍第113章 神邏輯第065章 某,孫堅,給糧第275章 漢疆南延第837章 石臺之戰第020章 互斷其路第448章 調動全局第922章 復仇之策第294章 生番充軍第472章 突變第1139章 東進的馬洛爾第120章 宣平門第383章 卑格米彈射兵第869章 穿城而過第608章 再攻南陽第614章 強襲湖陽第1024章 罷工第352章 詐降第282章 江陵風雲(五)第178章 落幕-袁紹之死第415章 最後的防線第379章 步兵的新遠程武器第925章 堅城不破第646章 右城血戰第774章 雙管齊下第246章 困獸第563章 江面上的追逐第450章 擺脫追堵第1071章 靈光乍現第322章 白毛風第271章 連在一起的浮桶第373章 退卻的烏孫第128章 泰山之劫第033章 意料中的襄陽受襲第369章 馬騰之死第513章 唯一選擇第1053章 安東尼的建議第051章 老匹夫壞我好事第257章 火海第820章 調虎離關第719章 反伏擊第294章 生番充軍第388章 無本退兵之策第267章 親自出馬第047章 惆悵的呂布第1081章 白紙換真金第568章 風雨縹緲的臨江國第052章 暴力迎親(求推薦)第861章 西蒙斯之功第103章 秦嶺巴山第067章 穰城鴻門宴第327章 一觸即發第240章 千山如林第737章 萬蟻噬蛇第914章 三次圍剿第356章 調虎離山第151章 遇阻第394章 飛鷹奪城第770章 斯廬國第450章 擺脫追堵第572章 冥頑不靈第1055章 意見不一第1055章 意見不一
第868章 “自殺式”攻擊第867章 四面圍攻第407章 聲東擊西第384章 鐵勒人第942章 灰飛煙滅第123章 投鼠不忌器第1137章 聯盟聯邦聯姻第259章 怒江之敵第906章 斜坡上的屠宰場第666章 入地者第983章 林茨哨所第277章 緬州歸來序章一 洛陽城中,兩世之人(可跳過閱讀)第309章 會談呂布第817章 底格里斯河畔的皇宮第203章 朱羅帝國第346章 遠航歸來第524章 眼見爲實第287章 江匪來襲第186章 甘寧的水師第744章 不彌水鬼兵第182章 最後的努力第109章 暫居之所第648章 突襲潼關第705章 封地瀛洲第965章 火器時代第028章 奧區之王(求推薦,求收藏)第838章 匍匐的騎兵第522章 孫策之死第359章 決戰前夕第644章 聲右擊左第538章 入甕第177章 攻城,守城第724章 攻克慰禮城第463章 兵臨藍氏城第503章 真正的樑軍第938章 關門烤狗第685章 大將軍第113章 神邏輯第065章 某,孫堅,給糧第275章 漢疆南延第837章 石臺之戰第020章 互斷其路第448章 調動全局第922章 復仇之策第294章 生番充軍第472章 突變第1139章 東進的馬洛爾第120章 宣平門第383章 卑格米彈射兵第869章 穿城而過第608章 再攻南陽第614章 強襲湖陽第1024章 罷工第352章 詐降第282章 江陵風雲(五)第178章 落幕-袁紹之死第415章 最後的防線第379章 步兵的新遠程武器第925章 堅城不破第646章 右城血戰第774章 雙管齊下第246章 困獸第563章 江面上的追逐第450章 擺脫追堵第1071章 靈光乍現第322章 白毛風第271章 連在一起的浮桶第373章 退卻的烏孫第128章 泰山之劫第033章 意料中的襄陽受襲第369章 馬騰之死第513章 唯一選擇第1053章 安東尼的建議第051章 老匹夫壞我好事第257章 火海第820章 調虎離關第719章 反伏擊第294章 生番充軍第388章 無本退兵之策第267章 親自出馬第047章 惆悵的呂布第1081章 白紙換真金第568章 風雨縹緲的臨江國第052章 暴力迎親(求推薦)第861章 西蒙斯之功第103章 秦嶺巴山第067章 穰城鴻門宴第327章 一觸即發第240章 千山如林第737章 萬蟻噬蛇第914章 三次圍剿第356章 調虎離山第151章 遇阻第394章 飛鷹奪城第770章 斯廬國第450章 擺脫追堵第572章 冥頑不靈第1055章 意見不一第1055章 意見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