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舉棋不定

張郃見曹操與許攸交談後良久再沒言語,便開口勸諫道:“陛下,這馮宇顯然沒有上當。臣建議即刻收兵,分兵去救湖陽。我們要攻佔宛城,本就是希望增加我們在此與樑軍大軍對峙的實力。但是若湖陽一失,從平氏縣到此的糧道便會遭到樑軍威脅,我們即使佔據宛城也毫無意義了。”

實際上,曹操和許攸正是在是否分兵上猶豫不決。雖然馮宇是不可能上當了,但魏軍還可以一鼓作氣拿下宛城,完全消滅城中五六千人的樑軍。可若是自己不去救援湖陽,真讓樑軍奪佔了湖陽如何是好。

曹操沒有立即應張郃的話,而是向許攸問道:“子遠,汝看樑軍能打下湖陽嗎?”

許攸捻着自己的兩撇鼠須道:“這樑軍既然是前去偷襲湖陽,必然沒有做好強攻湖陽的準備。攻城器具輜重肯定沒有帶齊備,所以他們只要一擊不得手,便短時間內不大可能攻破湖陽。陛下只需調撥小股兵力前去馳援湖陽,即可保湖陽萬無一失。而且如此分兵也至於影響我們攻陷宛城。”

聽了許攸的話,曹操頻頻點頭。但是他立刻發現許攸話中還有一個破綻,疑問道:“子遠剛纔是假設偷襲湖陽的樑軍一擊不得手的情況,可萬一他們現在已經得手了呢。當然,這種可能性很低,畢竟他們偷襲湖陽時已被我軍守兵發覺了。可要是萬一呢?”

許攸沒想到曹操有此一問,略微思忖下,便匆匆應道:“若真是這樣,就讓前去增援湖陽的我軍兵士監視住湖陽。我們攻下宛城後再留下部分人馬守宛城,主力調頭東進,去奪回湖陽。”

曹操並不滿意許攸這未加深思熟慮的回答,默然不語。張郃卻在一旁急道:“陛下,許大夫,此策不妥啊!如此一來,我們大軍東奔西走,疲於奔命,各部分散,容易被敵所乘啊!譬如,我軍部分兵力在未修復宛城城防的情況下能否守住?我軍主力向湖陽方向移動時會不會遭遇樑軍鐵騎戰車的攔截偷襲?我軍主力即使安全抵達湖陽,能不能攻克湖陽?還有糧草補給也只能從兩百里外的方城運來。這都是問題啊!”

許攸看張郃駁了他的面子,滿臉的不高興,卻又辯駁不了張郃的質問,只好皺着眉頭應付道:“宛城這邊,我們雖然攻下宛城無所意義,但還是可以消滅樑軍的五六千人。實在不行,我們攻下宛城後,放棄此城即可。再說了,這只是聖上假定萬一湖陽已被樑軍佔據,但這終歸是個假設啊。”

張郃立刻反詰說:“難道我們數萬大軍囤積於此,就是爲了消滅樑軍五六千人,更何況…”

一旁的曹操見二人爭論不休,其餘將領也在小聲嘀咕着,終於開口終止了他們的爭論,說道:“好了,二位愛卿不用爭了。朕意已決,派許諸領兩千虎豹騎,三千戰騎前去救援湖陽城。若萬一湖陽城已失,便即刻歸返主軍。剩餘所有兵馬全力攻打宛城,務必一日內攻克宛城。攻克宛城後,若湖陽城未失,全軍便繼續以宛城爲中心與樑軍主力對峙,尋機決戰。若湖陽城已失…”。

說到這曹操話語頓了好幾秒,然後象下定決心般說道:“若湖陽城已失,便全軍退回方城再做打算!”

許諸此時卻大大咧咧的插話道:“陛下意思可是我老許到達湖陽後,若發現湖陽城已被樑軍攻克,便將信報給聖上,然後直接退回方城?”

“不錯,只要汝發現湖陽已被樑軍佔領,直接派令兵快馬向朕報信,然後自行退回方城便是!”

“諾!”

曹操正要衆將散去各自準備時,張郃欲言又止的樣子,他其實想再次勸諫曹操--先得到許諸的確切消息後再做打算。若是樑軍已攻克湖陽,那宛城不打也罷,應該直接痛快的退回方城。但最終還是忍着沒說出來。

……

約莫兩刻鐘時間,兩千虎豹騎,三千戰騎已集結起來,許諸帶着他們從轅門而出,向東南絕塵而去。此時東方的天空已露出了魚肚白。

魏軍的騎兵不同於演了一晚上大戲的步卒,他們休息了整夜,現在已精神飽滿。速度全開,不到兩個時辰,便奔馳到湖陽城附近。

許諸籲的一聲停下馬來,手搭涼棚向湖陽城望去。卻只見四門緊閉,城頭一片寂靜,連個兵卒的影子都沒有,也沒有插任何一方的旌旗,城外也見不到屍體。別說此處完全不像經過一場廝殺的樣子,就是說此城本是座死城空城,許諸若不知情也會相信。

許諸緊張的望着這些攀爬的兵卒,他心裡已做好了這些兵士受襲的準備。果不其然,這幾名兵士剛剛從城頭垛口處露出頭來,便有刀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襲來,他們喊都來不及喊一聲,便跌落城下。

與此同時,有魏軍兵士驚呼道:“樑軍的升空燈升起來了!”

許諸定睛望去,果然是幾個樑軍的熱氣球飛艇已從城中冉冉升起。他一拍大腿道:“得嘞,省老子的事了,按聖上的軍令,某要帶你們回方城了。”說罷他便勒馬轉向,要向方城而去。可惜他想走,樑軍卻不會那麼輕易放走他。

距離許諸騎隊百仗外的地方,許諸隱約看到一大片人從灌木草叢中站立起來。接着數不清的箭矢向許諸騎隊撲射而來。許諸起初並不在意,即使對方是長弓手,能射如此遠的距離,也必是強弩之末。然而,他還是低估了長弓的威力。數以百計的重箭還是讓許諸的鐵騎在人喊馬嘶中成片的倒了下去,即使虎豹騎身上的鐵片札甲一樣被這重箭所洞穿。

第158章 流動的“大營”第496章 給還是不給?第649章 生死時速第408章 軍事之外的考慮第325章 頹廢之人第103章 秦嶺巴山第302章 烏雲壓城第909章 東面戰事第024章 殘酷的田園牧歌第1122章 塞浦路斯第216章 秋季攻勢第1066章 廢物一個第626章 並非貪心的人第999章 赴宴第998章 角鬥場第673章 壯丁第233章 徐州之亂第530章 盪滌南陽第957章 平叛之軍第220章 機動優勢第1068章 誆營第801章 巨型狼牙棒第995章 圖什麼第800章 激辯大和城第176章 意想不到的快速結束第850章 羅馬皇帝第776章 腦補的伽耶密史第363章 雪原決戰第919章 敵人的默契第494章 夜襲宛城第012章 失蹤的斥候第950章 危急時刻第772章 伽耶對馬序章二 馮氏府邸,浮現的數據(可跳過閱讀)第282章 江陵風雲(五)第177章 攻城,守城第540章 向西突圍第1026章 不能動的近衛軍團第541章 嘴硬的周瑜第110章 欠一命第121章 入長安第454章 氣孔第450章 擺脫追堵第704章 東臨碣石第798章 重演的劇本第1091章 拉高出貨第590章 攻心之策第1067章 不自由毋寧大哥去死第298章 東海獵隼第1017章 出人頭地發大財第778章 反被算計第176章 意想不到的快速結束第847章 烈火屠城第937章 整宿折騰第295章 鮮卑來襲第698章 狙截第1086章 做市第957章 平叛之軍第1055章 意見不一第151章 遇阻第823章 彩色狼煙第937章 整宿折騰第489章 無信無義第206章 圈套第233章 徐州之亂第441章 孟起受困第1089章 全包了第297章 消失的匈奴第1028章 要用人頭來立威第636章 難以抉擇第141章 天下大局第837章 石臺之戰第115章 攻城器械第260章 盡滅第394章 飛鷹奪城第1023章 密謀第451章 從南麓潛入第401章 新型戰艦和弩炮第380章 連環突襲第933章 從東到西第098章 席捲漢中原第093章 縣衙驚變第004章 廢墟中的射手第437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732章 海東軍第1150章 奧勒良的北伐第720章 近肖古王之死第1003章 女奴邦妮第314章 狼牙修與幹陀利第824章 水網第815章 主動出擊第731章 有信也得有義第225章 朱羅的大敗退第471章 密謀第065章 某,孫堅,給糧第1114章 軍令狀第790章 水陸封鎖第460章 排山倒海
第158章 流動的“大營”第496章 給還是不給?第649章 生死時速第408章 軍事之外的考慮第325章 頹廢之人第103章 秦嶺巴山第302章 烏雲壓城第909章 東面戰事第024章 殘酷的田園牧歌第1122章 塞浦路斯第216章 秋季攻勢第1066章 廢物一個第626章 並非貪心的人第999章 赴宴第998章 角鬥場第673章 壯丁第233章 徐州之亂第530章 盪滌南陽第957章 平叛之軍第220章 機動優勢第1068章 誆營第801章 巨型狼牙棒第995章 圖什麼第800章 激辯大和城第176章 意想不到的快速結束第850章 羅馬皇帝第776章 腦補的伽耶密史第363章 雪原決戰第919章 敵人的默契第494章 夜襲宛城第012章 失蹤的斥候第950章 危急時刻第772章 伽耶對馬序章二 馮氏府邸,浮現的數據(可跳過閱讀)第282章 江陵風雲(五)第177章 攻城,守城第540章 向西突圍第1026章 不能動的近衛軍團第541章 嘴硬的周瑜第110章 欠一命第121章 入長安第454章 氣孔第450章 擺脫追堵第704章 東臨碣石第798章 重演的劇本第1091章 拉高出貨第590章 攻心之策第1067章 不自由毋寧大哥去死第298章 東海獵隼第1017章 出人頭地發大財第778章 反被算計第176章 意想不到的快速結束第847章 烈火屠城第937章 整宿折騰第295章 鮮卑來襲第698章 狙截第1086章 做市第957章 平叛之軍第1055章 意見不一第151章 遇阻第823章 彩色狼煙第937章 整宿折騰第489章 無信無義第206章 圈套第233章 徐州之亂第441章 孟起受困第1089章 全包了第297章 消失的匈奴第1028章 要用人頭來立威第636章 難以抉擇第141章 天下大局第837章 石臺之戰第115章 攻城器械第260章 盡滅第394章 飛鷹奪城第1023章 密謀第451章 從南麓潛入第401章 新型戰艦和弩炮第380章 連環突襲第933章 從東到西第098章 席捲漢中原第093章 縣衙驚變第004章 廢墟中的射手第437章 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第732章 海東軍第1150章 奧勒良的北伐第720章 近肖古王之死第1003章 女奴邦妮第314章 狼牙修與幹陀利第824章 水網第815章 主動出擊第731章 有信也得有義第225章 朱羅的大敗退第471章 密謀第065章 某,孫堅,給糧第1114章 軍令狀第790章 水陸封鎖第460章 排山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