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零章 迂直

漢建安三年(公圓一九七年)夏。

建安這個詞在後世看來,它代表着連綿不斷的征戰和災難。漢司空曹操發兵征討盤踞徐州的劉備,而西涼軍閥馬騰趁機佔據了關中五郡之地,冀州軍趁火打劫,也拿下河東、河內兩郡。袁馬兩家十分默契地瓜分關中,並且達成了同盟。

此戰,司隸校尉陳宮開城歸降馬家,監軍車胃與潼關守將趙儼逃回兗州,河東太守杜畿戰敗被俘,消息傳出天下震驚。

漢代使用太初曆,時值六月,正是一年當中最爲炎熱之時。江水地區雖然水網密佈,但同樣是酷熱難當。

廬江,舒縣。

渾身是汗的郭圖揮袖擦拭着額頭,他在心中不住咒罵這種溼熱的鬼天氣,同時也抱怨攤上這份苦差事。

“公則先生,袁將軍請您過去。”袁術的長吏楊弘來到郭圖房間裡。

“呀,可是關於跟劉表會盟之事?”郭圖問道。

楊弘搖搖頭,“主公的心思我哪知道,先生去了便知。”

郭圖做了個請的手勢,他一邊走一邊問道:“軍中那些將軍是個什麼意思?”

楊弘回過身說道:“公則先生你不是跑了幾位將軍那裡遊說了麼,他們是個什麼意思您應該最清楚。”

郭圖尷尬地笑了笑,他奉命出使揚州,以聯合袁術劉表抗拒孫家。袁尚等人也是出了一些主意,還給了郭圖不少金子財帛便宜行事。郭圖一到壽春,就賄賂了守將劉勳。得到劉勳的牽線。郭圖很快來到廬江郡,見到率部屯駐舒縣的袁術。雖然袁紹已經身亡。但袁術對郭圖的態度還是比較生冷,於是郭圖又是走訪賄賂袁術部下。在衆人勸說下。不久前袁術終於答應跟袁尚和解。

其實袁術這麼做也是有苦自己知,關東聯軍散夥後,袁術佔據了揚州大部和豫州南部,像汝南九江這些地方都是人口稠密錢糧充足之地。袁術地勢力一時間極度膨脹,於是野心勃勃的他發兵北上,意圖攻佔兗州,直至到達冀州擊敗袁紹。那時陶謙、公孫瓚跟袁術結盟,袁術聲勢浩大。當真是勢力最大地中原霸主。但是在曹袁兩家聯手下,接連挫敗公孫瓚、陶謙、袁術三家聯盟。等曹操騰出手經略豫州時,袁術更是一敗再敗,不得已下退出了豫州。

有句話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袁術昔日的老部下孫堅趁着袁術北上這機會,一股作氣地佔據了吳、會稽、豫章三郡。袁術氣惱之下同孫家開戰,但一年多下來袁術還是一敗再敗,丟失了丹陽郡不說,現在完全處於了守勢。只能以廬江、九江兩郡抗拒孫家咄咄逼人地進攻。

郭圖很快來到大堂,袁術跟幾個文武顯然已經討論了不短時間,衆人見過禮後,郭圖也被安排坐下。

郭圖一眼掃過去,先見到神情依然傲慢。但氣色差了許多的袁術。還有分坐左右兩邊的楊弘、閻象、樂就、樑綱、李豐幾人。郭圖依照袁尚的吩咐暗自留心下來。他被告知閻象、紀靈兩人是頗有才幹的需要着重關注。

而此時紀靈正奉命駐守九江歷陽,以防備孫家軍攻襲九江。閻象一直跟在袁術身邊。但似乎並不被袁術重用,袁術反而是更親近楊弘這個文吏。

“公則先生。顯甫侄兒說的事我答應下來了,本就是一家人嘛,只不過有了些誤會。如今本初就那麼去了,我這心裡也難受啊!”袁術說着捶了一下胸。

郭圖心中冷笑,嘴上卻勸道:“陽翟侯不必太難過,畢竟人死不能復生。只要您和我家主公聯手,憑着袁家的聲勢,難道還怕報不了仇,成不了大事麼?”

袁術哀嘆了一陣,“先生說的是,向我袁家四世三公,放眼整個天下也是少有地尊貴,自然不會懼那些宵小。”

“那陽翟侯對聯結劉表一事,不知有何看法?”郭圖問道。發^^

“區區孫堅我足以抗拒,劉表那人仗着皇親的身份傲慢得很,恐怕不會跟我結盟。”袁術答道。

郭圖暗歎,這個袁術真是死要面子,如今被孫家兩面夾擊,還不肯低頭求援。要知道年初時孫策大舉進攻九江歷陽,兩軍相持三月不下,誰知道孫策突然撤至左線馳援孫堅,兩相夾擊下孫堅大破丹陽宛陵。袁術大驚下派紀靈屯駐歷陽,他親率兵馬馳援廬江。之後孫家又兵分兩路,孫堅率長江水軍直逼廬江,孫策回軍兵鋒直指歷陽。孫家擺出兩面作戰態勢,逼得袁術手忙腳亂疲於奔命。

“我冀州向來跟劉表交情尚可,由我家主公出面定能說動劉表,而且廬江面對的是孫堅的水軍,正好讓荊州水軍前來助戰。”郭圖勸道。

“我水軍戰不過孫堅,所以孫堅能水路齊進攻擊我廬江,如果荊州水軍能打退孫堅水軍,就等於阻斷他的退路,孫家不得不從廬江九江兩地退兵。”閻象說道。

雖然閻象說的是事實,但聽到自家水軍比不上孫堅,袁術還是十分不快。

楊弘知道袁術的心思,於是說道:“劉表跟我等有間隙,他未必不會趁火打劫,若是如此我軍豈不是引狼入室?”

郭圖搖搖頭,“劉表乃守成之人,如此關頭他肯定不是想吞併揚州江北兩郡,而是擔憂孫家壯大,進而威脅荊州。再說,荊州水軍沒有步卒配合,他也不能攻佔江北。”

“既然是冀州那邊牽線,我看可行。”樑綱說道。

一旁的李豐也不住點頭,“只要荊州水軍切斷江水,孫堅不攻自破,主公何樂不爲呢?”

“既然如此。一切拜託先生了。”袁術說道。

郭圖拱手還禮,心想任務達成一半了。派出的使者應該同劉表商議好了吧。發^^

滾滾長江東逝水,彭澤下游水域寬闊地江面上穿行着一艘艘戰艦。這些舟船旌旗上都繡有大大地“孫”字。經過幾年發展,如今的江水下游早是孫家水軍地天下,袁術一心向北方發展,而不重視水軍,那些小小的舟船根本就不堪一擊。可以說除了荊州水軍,孫家在長江上再無敵手。

五艘高大地樓船一字橫開,樓船周圍還有三十多艘艨艟鬥艦,樓船上地一些兵卒。攀下了周邊四百多艘小型運兵舟船。

神態沉穩的孫堅挺立於樓船甲板上,他雙眼迸發出銳利地神采。

“主公,德謀他們來了。”孫堅身旁的虞翻提醒道。

孫堅回過身,看到迎面走來地四員跟隨自己多年的宿將,程普、韓當、黃蓋、朱治四人齊齊行禮。

孫堅笑着扶起他們,說道:“我本要親自領兵奔襲皖縣的,可是給仲翔給阻撓了下來。”

旁邊地虞翻趕緊嚴肅道:“主公身爲全軍統帥,理當坐鎮中軍調度兵馬,這奇襲攻城之事諸位將軍當可勝任。此乃各司其職!”

“我說不過他。”孫堅笑着搖搖頭。

“主公放心,有我跟義公兩人統兵,當可拿下皖縣!”程普自信道。

“請主公等我們的捷報!”一旁的韓當也說道。

孫堅讓兵卒取來酒水,給程普、韓當兩人餞別後,四百多艘運兵的小舟船開始向由江水。進入皖水逆流而上。

直到密密麻麻的舟船消失在視野中。孫堅才轉身眺望東邊,“不知伯符那邊戰況怎麼樣。”

“主公不必擔心。少將軍他用兵快如風,作戰猛如虎。又經過那麼多年的歷練,放眼天下也找不出幾個能與之匹敵的將才!”黃蓋說道。

孫堅威嚴的臉龐露出欣慰,“公覆太過擡舉他了,希望再磨鍊磨鍊,讓他能獨當一面吧!”

“少將軍已經是獨當一面了呀,主公對他也太嚴厲了,渾然不誇讚少將軍的好。”朱治說道。

“我要是再誇,他興許尾巴就翹上天,爲將者最忌傲慢,我倒想讓他吃一兩個敗仗,然後長點教訓,年輕人要戒驕戒躁。”孫堅說道。

“就袁術手底下那些庸才?”黃蓋搖搖頭,“袁術手下就紀靈堪當用處,而少將軍身旁英傑羣集,周瑜、呂蒙等人雖然年輕,但我瞧他們將來必是我軍棟樑之才。”

聽到這孫堅點頭認同,“周家小子氣度風範上佳,呂蒙、徐盛這些人雖然年輕,卻是可塑之才,我想到當年咱們年輕時啊!”

朱治、黃蓋都露出緬懷地神色,他們當年也是年輕,正如今日的孫策等人。

丹陽牛渚。

牛渚灘前,江面一朵水花冒起,一名上身的青年從水中躍起,他抓住鬥艦邊的繩索,手腳飛快地攀上甲板。刺眼陽光照耀下,青年健碩的身板和肌肉更加顯眼,加上那嘴角瀟灑地淡笑,當真是威武而俊朗。

“伯符,你再不上來他們就要下去找你了。”一個淡雅地聲音傳來。

俊朗不凡的青年正是有小霸王之稱地孫策,另外一個同樣俊逸不凡的青年就是有美周郎之稱地周瑜。兩個青年交相輝映,可謂孫家軍的兩顆璀璨的明星。

“哈哈!”孫策一陣朗笑,“袁術軍水寨而已,我來去自如,如入家中後院。”

周瑜苦笑着搖頭,“你可知道他們聽說後,都吵着要隨你去刺探敵情,我是壓也壓不住。”

孫策看去,只見幾個青年將領圍了上來。周泰、蔣欽、丁奉、徐盛、賀齊、凌操、呂蒙、魯肅、呂範幾人這時一齊上前行禮。發^^若是袁尚在此,也定會讚歎揚州的人才何其之多。

孫策擺擺手,“都不用這些虛禮,我跟幾個熟知水性的兵卒去探了敵情,正要跟你們說說。”

“身爲大將不當以身犯險。少將軍不可再有下次了。”魯肅責備道。

孫策哈哈一笑,卻沒有答應。“紀靈那廝雖然水軍舟船不多,但水寨安置得十分嚴整。要強攻的話怕是不易。”

“牛渚上游江面寬闊平緩,不如從那登岸。”凌操建議道。

呂範立即搖頭否定道:“紀靈在歷陽的江水一線廣佈耳目,不論從哪裡渡江,他都能迅速趕到。”

“那只有攻下他地水寨,再行登岸了。”丁奉說道。

“攻下水寨又要圍困歷陽城,那要打到何年何月。”孫策笑着搖頭,“父親說沒有拿下揚州六郡就不要成親,可是母親又老在家中催促。若是不快些拿下九江。那我跟公瑾豈不是要孤寡一生了。”

衆人大笑,孫策平日裡就喜歡講些笑語,並且還肯接納部下的建議,這使得他很受衆人地擁戴。

“公瑾,你可想出了什麼破敵之法?”孫策問道。

俊美儒雅的周瑜點點頭,“兵法有云以曲爲直,我看正是說當前這種形勢。”

孫策高興地一拍手,“跟我想地一樣,公瑾果然是我知己。”

“是什麼兵法說什麼以曲爲直?”呂蒙皺眉問道。

“子明你也該多讀些兵書。這自然是我孫家先祖的兵法,意思是遇到艱險的重地不必強攻,而採用迂迴行軍的辦法,反而會變成最快的途徑。孫策笑道。

“可是有那條路途可迂迴過歷陽呀?”呂蒙疑惑道。

周瑜微微擡起頭看向烈日,“今年的雨季就要到了吧。也就是這兩天的事。到時候江水會暴漲,特別是兩岸的那些支流。”

“啊。我知道了!”呂蒙一擊掌,“等江水暴漲之後。就可以通過中瀆水進入淮水,那時能神不知鬼不覺地襲擊袁術地老巢壽春!”

孫策、周瑜兩人相視一笑,他們打的正是這個主意。

“可是河水暴漲後,舟船是可以通過往日的小水道進入淮水,但那時水流湍急,也是十分的冒險。”凌操擔憂道。

“區區湍流算得了什麼,難道我江東兒郎還會怕了。”孫策傲然挺立道,衆人可以從他的身上看到滿滿的自信。

大雨磅礴,遠近都是白茫茫一片的水花,天上的電閃雷鳴使陰暗的天色瞬間變得慘白。

郭圖到走道邊貪婪地吸取難得地清涼,就那麼幾個月使他黑瘦了不少。但郭圖只能忍耐揚州的這種溼熱的惡劣天氣,他十分用心地辦這次出使的事,只要成功聯合劉表和袁術,遏制孫家的發展勢頭,他在冀州地地位就能得到提升,雖然不能跟昔日相比,但他相信自己地鑽營功夫,再過個幾年他必定能恢復昔日的地位。要是袁尚一統了天下再榮登九五,他說不定能謀個三公地職位,那是何等的榮耀!

想到這郭圖不禁下決心更加賣力做事,隨着一道閃電劃過,郭圖地心突然一跳,他隱隱感到了不安。

“可不要像許攸那廝,到頭來前功盡棄,反倒是成全了馬家,也該他倒黴!”郭圖自言自語道,想到許攸要面對袁尚那城府陰森的目光,他感到一陣愜意,誰叫許攸那廝攀爬得那麼快。

“公則先生,袁將軍讓你過去議事。”楊弘的聲音傳來。

“啊!勞煩你了。”郭圖整了整衣冠,跟着楊弘走去。

看着楊弘焦慮的神情,郭圖感到一陣不妙,他盤算着即將面對的各種情況。議事大堂裡,主位上的案几被掀翻,兩個衛兵正在戰戰慄慄地收拾。李豐、樂就兩人低着頭不敢直視袁術,閻象則是焦慮地翻開行軍圖。而袁術持刀坐在地上,一副怒火滔天的樣子。

這時楊弘才輕聲跟郭圖說道:“孫堅派兵乘舟進皖水,五天前他們突然襲擊了皖縣,橋蕤將軍率部出城抗敵,但不幸戰敗退回城中。三天前山洪暴發,橋蕤將軍想決堤沖垮賊兵,但不想連皖縣北城牆也沖垮了。”

“這廝夠大膽的。”郭圖嚥了口唾沫。

楊弘搖頭苦笑,“賊兵並沒有被悉數沖走,但成功將他們的營地衝散,算是阻隔了賊兵的進攻。可皖縣是守不住了,橋蕤只能帶着滿城的百姓和輜重北撤。”

袁術回過神來,急問道:“公則先生,你說的劉表水軍什麼時候到!”

郭圖爲難道:“我手下人傳來消息,說因爲連日暴雨不利於水軍出動,黃祖還要過些時候才能出兵。”

“哼,早知道劉表不會那麼爽快!”袁術不悅道。

“主公,孫堅恐怕會從江水正面登岸攻擊舒縣,加上皖縣那支賊兵前後夾擊,如今我等只能先固守再待援。而舒縣城小又無險可守,不如退到重地合肥,收緊兵力依水而守。只要依險守住合肥、歷陽兩個方向,任他孫堅再有能耐也難以攻入九江。”閻象建議道。

“什麼!”袁術聞言大怒:“你要我放棄廬江!”

“主公,如今皖縣丟失,孫堅水軍又威脅舒縣正面,廬江還能守得住嗎?”閻象據理力爭道,“只要守住合肥、歷陽兩地,等荊州水軍進入江水自然能阻斷孫堅,那時我等再反攻也不遲!”

“哈哈!”袁術一陣狂笑,然後整個人頹然下來。袁術其實很怕死,他也不想真留下冒險堅守,但是袁術不肯接受這個現實,他被孫堅這個昔日部下打得抱頭鼠竄的現實。這兩年來袁術是越打越弱,如今能戰的只有歷陽的八千多兵馬,和舒縣、皖縣的一萬多兵馬,靠着九江郡和這點兵馬怎麼跟如日中天的孫家抗衡?袁術有種英雄末路的絕望。

第十三章 討伐第一一九章 起兵第一八五章 攻防(上)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七十七章 完勝第十四章 離心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九章 逆施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二零四章 入蜀第五十四章 大儒第一六三章 出奇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四章 前奏第一七九章 失算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八章 兵禍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一八二章 某伐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五章 情動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八十三章 詐城第二十章 去留第十一章 起兵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六十八章 出兵(上)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二十五章 情殤第一五三 大婚第三十章 禍亂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一一九章 起兵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一六四章 奔襲第一一九章 起兵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三十章 禍亂第一五三 大婚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四十三章 擊潰第七十一章 危勢(上)第一三四章 朝會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九十章 盜掘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一一七章 大勢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一八四章 先鋒第二十三章 連環第五十八章 解圍(上)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九十二章 退路(下)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十七章 界橋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二零八章 兵鋒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八十章 朐縣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一九二章 十面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三十章 禍亂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八十章 朐縣第九十四章 北上(上)第二章 驚鴻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一八零章 迂直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四十八章 內訌第一七六章 賊匪
第十三章 討伐第一一九章 起兵第一八五章 攻防(上)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七十七章 完勝第十四章 離心第一百零七章 投降第九章 逆施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二零四章 入蜀第五十四章 大儒第一六三章 出奇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四章 前奏第一七九章 失算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八章 兵禍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一八二章 某伐第一卷之後,第二卷之前第五章 情動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八十三章 詐城第二十章 去留第十一章 起兵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六十八章 出兵(上)第五十九章 解圍(中)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二十五章 情殤第一五三 大婚第三十章 禍亂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一一九章 起兵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三十四章 聯姻第一六四章 奔襲第一一九章 起兵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三十章 禍亂第一五三 大婚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四十三章 擊潰第七十一章 危勢(上)第一三四章 朝會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九十章 盜掘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一一七章 大勢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一八四章 先鋒第二十三章 連環第五十八章 解圍(上)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九十二章 退路(下)第一一四章 救兵第十七章 界橋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二零八章 兵鋒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八十章 朐縣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一九二章 十面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三十章 禍亂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八十一章 糜家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八十章 朐縣第九十四章 北上(上)第二章 驚鴻第一三零章 尾追第一八零章 迂直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四十八章 內訌第一七六章 賊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