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交州

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朝廷卻突然派出使者,授予他揚州刺史的官銜。他也是有見識的人,知道這個職位燙手,急忙找來周瑜,張昭等人商議對策,周瑜作爲孫策最親近之人,自然反對,道:“才乃曹操之計,現今揚州袁術勢力最大,若是真的接受此位,卻是惡了袁術,萬一此人聯絡劉尚兩面夾攻,我等卻是難過,只可接受明漢將軍一職。”

話音未落,侍衛來報,壽春袁術,派了張勳前來。孫策一驚,看向自己的謀士,張昭拊掌,笑道:“定是袁術聽聞了消息,前來試探主公口風,主公可暫時忍耐,恭敬接待,以安袁公路之心。”

孫策點頭,於是親自出門迎接,奉張勳上座,待之親厚。張勳感念孫策厚意,於是直言道:“在下此來,想必伯符已經知道,我只問一句,伯符真要做那揚州刺史?”

孫策臉色肅然,往壽春方向拱手道:“若無左將軍相助,安有孫某今日,我寧死,不做忘恩負義之事。”

張勳大喜,心中的石頭也是放下。老實說,在揚州,他最佩服就是孫策,也不想同他兵戎相見,既然孫策親口答應,不背叛袁術,張勳也不久留,當即告辭,孫策留之不住,送出城外十餘里。兩人辭別,張勳自回了壽春。報於袁術知道,袁術沒了後顧之憂,加上貪圖徐州土地,當即大起兵馬,衆十餘萬,前往攻打徐州,同時,韓胤也是回來,帶回了呂布兩不想幫的承諾,袁術更是歡喜,只顧着催併前進。

一時間,中原大地,烽煙再起,雙方十數萬人馬,眼看着就是一場慘烈的廝殺。孫策卻是趁機收縮兵力,開始全力清剿境內的山越人。其重點就是宣城一帶,因爲這一帶,靠着祖郎的威名,很有許多親近劉尚的山越部落,這當然是孫策所不能容忍的。而且,他也學着劉尚的辦法,一邊打擊山越人,令他們部落崩潰,一邊吸收山越人入伍,擴充士卒,再同王朗交手的時候,山越士卒悍不畏死的作戰風格,也是吸引他大力清剿的動因。

劉尚就在各處戰火的催動下,在接到朝廷詔書的當天,以太史慈爲首,魏延爲副,帶領定難軍一萬五千人,往廬陵開去。同時,徐晃的破軍營,已經作爲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一直往南海殺去,一場戰火,已經迫在眉睫。

同一時間,收到消息的劉表,也是召集了蒯良蒯越,以及蔡瑁文聘等人,詢問對策。文聘作爲武將,看到劉尚兵力調往廬陵,就希望奪回江夏,洗刷荊州武將的恥辱,搶先請戰道:“現在劉尚兵入廬陵,豫章定然空虛,主公可派兵出漢陽。攻打夏口,我自領兵出石陽,掠蘄春,如此兩面夾攻,或可重奪江夏。”

劉表豎起耳朵,本以爲文聘會說出什麼好的建議,聽到又是攻打劉尚,不禁感到乏味,淡淡的道:“前些日子,子柔的釜底抽薪之計才告失敗,他既然敢調兵入廬陵,豈能不防備我們進攻?”

聽到劉表說起前些日子之事,蒯良蒯越的臉上,也有些發燒,其實,那件事是他們兩人瞞着劉表,偷偷做的,豫章的豪族,也是他們私自聯繫的,就是因爲聽聞劉尚娶妻,想要賭一把,希望在劉尚留下後人的之前,把他殺掉,雖然事後劉表沒有怪罪的意思,但是,畢竟兩人算是僭越,虧的是在劉表手下,要是在曹操手下,兩人這樣,恐怕早就被殺頭了,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應了劉表的寬仁,所以,兩人還是心中感激。

蒯越沉吟半晌,雖然,他也很想趁機扼殺劉尚,不過,豫章的情況,他也是頗爲了解,知道不能急圖,反而勸文聘道:“文將軍此計雖好,卻是不能現在施行。劉尚主力雖然不在,甘寧的靖海軍,依然屯駐在夏口,蘄春之處,也有李通萬餘人馬,此兩人,皆非庸才,加上魯肅坐鎮武昌,一旦我們出兵,必定不可速勝,反而給了長沙張羨準備的時間,現在最主要的,還是穩定荊南爲上。”

劉表點點頭,也是贊同蒯越的意見,溫聲道:“異度之言,纔是正理,所謂內部不穩,豈能擅自對外用兵,當先攻張羨爲上。”

文聘見攻打江夏無果,只得請戰道:“既然如此,我願爲前鋒,攻打長沙!”

這一次,劉表卻是不再反對,點頭笑道:“既然如此,你可爲前部,屯駐烏林,蔡瑁爲後軍,押運糧草,我自令中軍,隨後接應。”

文聘大喜,起身謝過,看看無事,衆將告辭,隨後江陵兵馬,大半往烏林調動,無數錢糧,源源不斷,文聘帶着甲士一萬,皆是荊州最精銳的士卒,人人全副鎧甲,擦亮兵刃,只等廝殺。

消息傳到豫章,魯肅打聽的實了,一面令甘寧加強夏口守禦,注意烏林動向,一面派人快馬加鞭,報給劉尚知道。這時候的劉尚,兵馬正屯駐在柴桑,爲的就是等待荊州的反應,接到魯肅手書,知道劉表已經打算先攻打張羨,他也是鬆了一口氣,隨後,下令大軍全速趕路,一直往廬陵行進。沿途自有各縣供應糧草,非止一日,大軍到了廬陵,廬陵太守劉壹,帶着大小官員,都來拜見,請劉尚入城安歇。楊阿若一部,也是駐紮在城外,前來拜見,說起徐晃蹤跡,卻是到了始興。始興縣,原本就是廬陵以南的一個古老的縣城,越漢雜居,或耕或獵,到了劉尚派民南下墾荒,又對始興加固,擴大,如今,始興已經成了廬陵之外,最大的一座城池,那裡面不但屯駐了三千精銳步卒,守衛城池,保護糧草,還能容納最多五萬人的軍卒,屯駐其中,劉基上任的地方,就是此處,至於始興更南的地方,如今纔剛剛開墾出大片的田地,就連莊園也是少見,反而是零零散散的村落,分佈極廣,從始興,道南海邊境,都有分佈,區景奪取的耕牛,就是從始興運出,原本是要分給墾荒的百姓的,當然,這一百頭耕牛,還帶着大量的糧食,這兩樣東西,也是激發了區景貪慾的主要原因。

那時的區景,還以爲這些墾荒的民衆都是自發組織的,劉尚就算知道,也不會太過在意,畢竟,交州已經很久沒有經歷戰火了,所有的諸侯,都盯着富庶的中原地區,他想當然的也認爲,劉尚也會想別的諸侯一樣,盯着更爲富庶的揚州,或者荊州,而對自己採取拉攏的措施,

不過,現在的區景,明顯有些後悔了,也有些害怕了。劉尚兵馬的調動,又是針對的他,他如何能不留意,就在劉尚定難軍進入廬陵的當天,區景就是嚇得面無血色,急忙召集的部下商議對策。但是,他的部下,一個個都是大字不識的莽漢,或者就是越人中好勇鬥狠之人,打架還行,動腦子卻是不夠,想來想去,還是區景自己想出了個辦法,那就是一個人打不過,卻是可以向人求援嘛!交州刺史士燮兵馬衆多,百蠻懾服,害怕對付不了劉尚。大不了自己投靠了士燮就是。

想到就做,區景急忙派人寫了一封書信,趕往交趾,面見士燮,表明臣服之意,希望他能出兵相救。同時,又聯絡召集各處的越人,得衆兩萬餘人,加上南海城中原有的兩萬兵馬,共有四萬餘人,大家一起準備守城器械,專等劉尚殺來。

探子得報,飛速報給劉尚知道。這時候,劉尚已經出了廬陵,到了始興。劉基爲官十餘日,精神也是不錯,始興縣衙狹小,容不下劉尚許多人,只能在城外駐軍,劉尚也是住在軍中。聽聞探子報說南海如此,劉尚當即召集衆將議事。

劉曄作爲軍師,當先進言道:“交州情況複雜,地處偏遠,運糧不便,主公當速戰速決,更不能讓區景聯合了越人,徒生事端。”

劉尚點頭,當即點齊兵馬,共計牛四所部山越人三千人,定難軍一萬五千人,廬陵守軍五千人,破軍營五千人,並太史慈、魏延、徐晃、楊阿若、陳蘭、雷薄、牛四等衆,大小將校數十員,又有劉曄爲軍師將軍,隨同出征,司馬芝爲從事參軍,隨同參贊機要。大軍頃刻出發,沿着百姓開墾的道路一路向南,直接殺奔南海。

區景聞聽,大驚失色,急忙收攏部衆,也不管其餘地方,只是打定了死守待援的主意,一面又是派人前往交趾,催促士燮救援。

士燮得到區景求援書信,也是猶豫不定,說不幫吧,南海畢竟是自己的轄地,區景雖然不順,到底對自己之命也是不敢違拗,幫吧,劉尚又是奉天子詔令,名正言順,這讓自詡爲大漢忠臣的士燮極其爲難,只得召集自己的幕僚,詢問對策,這些幕僚,皆是中國士人,多有海內聞名之人,內中就有一人,陳國人,姓袁名微,乃是一代名儒,極有名望,聽了士燮說明經過,他朗聲諫道:“區景此人,貪財重禮,、罔顧義禮,只因勢窮,方來相投,豈能有忠義之心?豫章劉尚,乃是漢室宗親,部下衆將,皆是萬夫莫敵,又是奉天子詔令,明公豈能因一無信小人,而對抗朝廷乎?依我之間,可出兵相助劉尚,共同誅滅區景,也免了交州一個禍患。”

旁邊一人聽聞,卻是不由大怒,當即起身罵道:“此迂腐之論!區景勢窮來投,如果我們出兵攻打,義理何在?天下英雄,當如何看我們?大哥不可聽信腐儒之言,劉尚此人,彷彿豺狼,早有圖謀我交州之心,一旦被他攻下南海,下一個必定輪到我們,所謂脣亡齒寒,我們當盡起兵馬,先助區景打退劉尚,然後趁勢兼併區景,奪了南海,到時候,天高皇帝遠,就是大哥做個皇帝,有何不可!”

衆人大驚,急忙視之,卻是士燮之弟,名士武,本來張津爲交州刺史,曾令士武爲南海太守,不過士武未到,張津就被區景所殺,士武自然沒能當上太守,常有怨言,又把南海,視爲自己領土,有領兵侵奪之意,士燮也是同意,都已經準備好上表朝廷,就要發兵。誰知道這時候劉尚橫插了一槓子,士武如何不怒,當即就是勸說士燮盡起大軍,要同劉尚決一雌雄。

第二六十四章 何談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交州第三十章 兵發武昌第二七九章 家事3第三二九章 兵臨江陵第一百章 連根拔起第二二八章 零陵8第一百三十六章 約戰第三三一章 兵臨江陵3第四十八章 整頓內政第一百一十八章 誘敵之計第二九九章 天下事1第一百一十一章 蒼梧紛亂第十六章 據有鄱陽第三四四章 期待2第一百四十章 天敵第三一二章 何人2第六十二章 並黃祖3第二六零章 和談第五十二章 商議劫船第一百一十一章 蒼梧紛亂第二二七章 零陵7第二二三章 零陵3第二四四章 長沙1第一百九十六章 曹操3第三二一章 蠻地5第四十六章 東吳西楚第九十一章 這小妞會武功第五十一章 利誘黃射第七十三章 宛城張繡第八十六章 全民墾荒第三四零章 謀劃4第三三四章 永安1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交州第七十二章 襄陽劉表第一百九十五章 曹操2第十二章 佔領皖城第三零四章 波瀾第九章 終得魯肅第一百零三章 邊境啓釁第二四三章 衡陽8第一百三十五章 疑惑第一百二十四章 脣亡齒寒第三二七章 殺2第九十一章 這小妞會武功第一百零四章 戰火紛飛第三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二十九 初見士燮第七十八章 遊俠兒第六十一章 並黃祖2第二六十四章 何談第一百九十一章 黃巾2第三十三章 佈置妥當第三十六章 入主豫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猜疑第二二四章 零陵4第十五章 攻佔彭澤第二五四章 長沙完第三四二章 川兵川將第三四五章 期待3第二二九章 零陵9第一百三十一章 得勝第一百四十章 天敵第二四九章 長沙6第二四五章 長沙2第二五零章 長沙7第三二八章 殺3第十章 祖郎歸來第一百五十三章 逼反1第三四二章 川兵川將第二九一章 國事4第一百四十章 天敵第一百一十五章 下蒼梧2第二一零章 攸縣7第一百五十四章 逼反2第二五七章 息甲3第一百八十六章 會劉備第一百五十八章 陸氏第二一一章 攸縣完第一百四十章 天敵第二十二章 千馬奔騰第二五六章 息甲2第一百九十四章 曹操1第一章 我是劉尚第二九九章 天下事1第二六九章 風波1第一百六十六章 橫江第七十四章 使者大戰第二六七章 相會1第八章 皖口水戰第二四八章 長沙5第一百一十六章 下蒼梧3第二三八章 衡陽3第二六一章 掀起第八十九章 女孩和女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夜戰第二六零章 和談第二三零章 零陵完第七十一章 火燒三江口第八十二章 奪寶
第二六十四章 何談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交州第三十章 兵發武昌第二七九章 家事3第三二九章 兵臨江陵第一百章 連根拔起第二二八章 零陵8第一百三十六章 約戰第三三一章 兵臨江陵3第四十八章 整頓內政第一百一十八章 誘敵之計第二九九章 天下事1第一百一十一章 蒼梧紛亂第十六章 據有鄱陽第三四四章 期待2第一百四十章 天敵第三一二章 何人2第六十二章 並黃祖3第二六零章 和談第五十二章 商議劫船第一百一十一章 蒼梧紛亂第二二七章 零陵7第二二三章 零陵3第二四四章 長沙1第一百九十六章 曹操3第三二一章 蠻地5第四十六章 東吳西楚第九十一章 這小妞會武功第五十一章 利誘黃射第七十三章 宛城張繡第八十六章 全民墾荒第三四零章 謀劃4第三三四章 永安1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交州第七十二章 襄陽劉表第一百九十五章 曹操2第十二章 佔領皖城第三零四章 波瀾第九章 終得魯肅第一百零三章 邊境啓釁第二四三章 衡陽8第一百三十五章 疑惑第一百二十四章 脣亡齒寒第三二七章 殺2第九十一章 這小妞會武功第一百零四章 戰火紛飛第三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二十九 初見士燮第七十八章 遊俠兒第六十一章 並黃祖2第二六十四章 何談第一百九十一章 黃巾2第三十三章 佈置妥當第三十六章 入主豫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猜疑第二二四章 零陵4第十五章 攻佔彭澤第二五四章 長沙完第三四二章 川兵川將第三四五章 期待3第二二九章 零陵9第一百三十一章 得勝第一百四十章 天敵第二四九章 長沙6第二四五章 長沙2第二五零章 長沙7第三二八章 殺3第十章 祖郎歸來第一百五十三章 逼反1第三四二章 川兵川將第二九一章 國事4第一百四十章 天敵第一百一十五章 下蒼梧2第二一零章 攸縣7第一百五十四章 逼反2第二五七章 息甲3第一百八十六章 會劉備第一百五十八章 陸氏第二一一章 攸縣完第一百四十章 天敵第二十二章 千馬奔騰第二五六章 息甲2第一百九十四章 曹操1第一章 我是劉尚第二九九章 天下事1第二六九章 風波1第一百六十六章 橫江第七十四章 使者大戰第二六七章 相會1第八章 皖口水戰第二四八章 長沙5第一百一十六章 下蒼梧3第二三八章 衡陽3第二六一章 掀起第八十九章 女孩和女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夜戰第二六零章 和談第二三零章 零陵完第七十一章 火燒三江口第八十二章 奪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