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

“形勢艱難,若是不想辦法拖住他們一下,恐怕我們也就危急了。我料定,這一次三國聯軍的行動,恐怕不是郭雄策劃的,在他的背後,可能是周王的那些謀士。”何士元望着遠處燃燒着熊熊大火的北川郡城,搖着自己的鵝毛羽扇,緩緩回答着夏正平的話,“周王的謀士,都不簡單。”

“的確啊!當年去往襄州的時候,我就吃過他們的虧,如今看來,這些謀士非但不能小覷,反而還要重視起來。”夏正平腦海之中聯想起當年自己進入襄州,和那些謀士交鋒的場景,“天下之大,周王坐擁荊襄九郡,雖然土地面積近乎最小,但是實力確實排在了最前列。”

“這其中的原因,除了擁有着上百萬的軍隊以外,還擁有着足夠龐大智囊團。這些智囊團中的人,給周王出的主意,任由周王選用最佳的。如此一來,周王怎麼可能實力不躍居前列呢?”

夏正平感嘆着周王的實力,越發覺得這個劉鎮老謀深算,或者說,在天下大亂之前,就已經預料到了將來會發生的事情,招攬了那麼多的謀士爲他效力。

“我們趁着夜色趕回南川城,興許能夠得到最爲精確的答案。南川城必須守住,若是守不住,我們今後會有大麻煩。”何士元臉色很是擔憂,他並沒有提到退兵回蜀郡,而是提到了南川城,畢竟南川城地理位置險要,展露也爲之也極爲重要。

“走!”

次日午後,南川城城牆之上,夏正平舉目四望,周邊皆是營寨,那不是漢軍的,而是申不易所率領的。他趕到南川城的時候,申不易已經在督促軍隊,強行攻伐南川城。幸虧,夏正平得到的消息比較及時,已經派出了先鋒部隊,要不然南川城就是要被攻下來了,徹底讓他陷入困頓局面。

望着周邊的營寨,夏正平還是有些發怵的,對方申不易率領的二十萬鐵騎,有點多。自己手上的兵力雖然能夠和申不易抗衡起來,但是架不住申不易還會調兵過來啊!

“必須向一個辦法,讓三路大軍有一路或者多路瓦解掉。”何士元眉頭緊皺,現在的形勢過於危急,要是沒有好的對策,實在是無法破局。

夏正平正要說話的時候,一名士兵,快速走近跟前:“稟報主公,黃瀚生老將軍傳來消息,楚王退兵了,但是他們運動的軌跡,是朝着南川城而來的,已經距離南川城以北不足三十里的地方了!”

“另外,周王距離本城以西不足四十里了!”

“看樣子,他們這些諸侯王,是想要將我合圍在這裡啊!”

夏正平很快就聽出了士兵言語之中,周王、楚王的意圖。原來,攻伐高平郡是假,圍攻自己纔是真的。或者說,對方的謀士之中,已經識破了自己的動作,也是明白自己將會前往哪個地方,從而半路截殺自己。而且,夏正平能夠猜測得出,這些謀士,必然是隸屬於周王的,否則的話,依照他對於楚王、申不易的瞭解,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智慧呢?

高平郡在南川城以北的地方,那裡若是出現敵軍兵馬,然後反戈一擊的話,就是相當於將矛頭直指南川城,相當於切斷了南川城的退路。這一招,的確很是危險,那一方軍隊,夾雜在南川城和高平郡之間,難道他們就不怕前後受敵嗎?

夏正平雖然這麼想着,但是他又是不得不佩服,周王帳下的那些謀士,竟然能夠想出這麼一個絕妙的主意。佯攻自己的關鍵之地,卻是回頭攻伐自己這一路,從而讓自己徹底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雖然是如此的軍勢,但是我看主公應該是早就胸有成竹了吧?”何士元看着夏正平,見着他聽了士兵的話,似乎並沒有太過於激烈的反應,“主公的謀略,恐怕不下於敵方謀士!”

“知我者,雛鳳先生也!”夏正平點了點頭,揮了揮手,示意稟報軍情的士兵,可以離去了,“實不相瞞先生,我打算飛鴿傳書到蜀郡去,令駐守在那裡的海霹靂施琢公,立刻率領五萬水軍,沿着巴江東下入海,然後沿海北上,抵達吳州後,進入三江湖一帶。三江湖是一處極爲重要高的戰略位置,那裡的楚江、吳江、越江,足以讓他大展拳腳!”

夏正平口中所說的,其實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他原本在攻伐蜀州結束之後,就想讓海霹靂施琢公率領水師,進攻吳州、越州等地。可是後來因爲一些事情耽擱了,也就沒有進行攻伐楚王的計劃了。

如今形勢危急,夏正平卻要進行這樣的計劃,自然是有着他的道理的。首先,海霹靂施琢公能夠悄無聲息的進攻三江湖,從而攻伐吳州。這樣子一來,楚王得知吳州危急,必然會撤軍。既然楚王撤軍,那就意味着能夠減輕夏正平的壓力,削弱蜀州現在面臨的危機。根據夏正平所掌握的信息,楚王雖然地廣,但是民衆兵源卻並不是很強大。正是因爲這一點,楚王出兵參與三國聯軍,只有區區的三十萬兵馬。

夏正平曾經私自打聽過,楚王的兵馬,包括水師在內,不超過四十萬人。更何況,他又要防守扶桑神朝的侵犯,因此,夏正平能夠確定,以海霹靂施琢公的能力,那五萬水師定然可以輕而易舉的拿下三江湖,從而威脅楚王,使其回援,減輕自己的額壓力。

南川城之東,山高林密,過了那裡,便是一片大海。他們圍攻夏正平,之所以不圍住東面,就是想要將夏正平逼迫進去那裡。要知道,南川城以東的地面,毫無人煙,地廣人稀,想要生存下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現在,夏正平也只能讓海霹靂施琢公進攻吳州了,讓楚王能夠離開這裡,到時候自己就能夠尋找到機會,突破而出。

何士元聽着夏正平的這一條計策,不由得連連點頭道:“如此一來,這楚王必然能夠顧此失彼,主公您也能夠轉危爲安啊!”

“現在,我所擔心的是,我們能不能撐過半個月的時間。”夏正平卻是搖了搖頭,他並沒有認可何士元說的話,“我軍雖然大多數集結於此,但畢竟如同之前所說的那般,征戰多年,未得喘息之機,已經是疲憊不堪了!”

“南川城城池堅固,主公只要深溝高壘,堅守不戰,即便是對方強行攻城,也不可能立刻攻下!”何士元眼睛一轉,便是想明白了眼下的情形,“申不易的到來,難道主公就想要這麼放過他?難道主公您,就想要這麼容易的避開他?”

何士元的意思很明白,夏正平也聽得懂。身爲大夏神朝餘脈的夏正平,對申不易可以說是恨之入骨。現在他們在這裡相逢,夏正平怎麼可能輕易放棄對戰申不易的機會呢?更何況,夏正平也想要與這個申不易,來一場正當的交鋒。

“您說的對,明日我差人下去戰表,與其約定交戰,也能夠拖一拖他們強攻南川城的步伐。”

夏正平說完,便是走下了城牆,對城防諸事做了佈置。

一隻乳白色的鴿子,落入蜀郡的一處軍營內,海霹靂施琢公伸手接住了鴿子,打開了鴿子腿上綁的書信。

看完之後,施琢公望了望天色,旋即來到點將臺上暴喝道:“各營集結,緊急命令,迅速登船,出發!”

他沒有和自己的副將商議什麼,這是他的風格,從來都是獨斷專行,相信自己的判斷力。因爲他知道,那封書信意味着什麼。如果時間拖得久的話,那麼身在南川城的夏正平,就是真要陷入危急時刻了。

因此,施琢公在知道這個情況後,就決定立刻出發,不給將軍們的解釋的機會,抓緊時間前往三江湖。這樣子,纔有可能滿足夏正平的要求。

數個時辰後,一列水師戰船,從巴江出發,揚帆起航,抵達大海。數天之後,便是沿海北上,逐漸抵達吳州的地域。

而數天後,南川城下,兩陣兵馬相互對峙着。此時的南川城,已經被三支兵馬圍的水泄不通,然而他們並沒有強攻,似乎在等待着什麼。現在,他們等待的人物,已經出現了。

夏正平拍馬,緩緩走出了漢軍的隊列,申不易也是拍馬走出了聯軍隊列,兩人相望,似乎看出了彼此眼神之中的狠厲。

“來者可是大夏神朝丞相申不易?”夏正平言語之中,極具諷刺。他這樣說,實際上就是在向諸多士兵挑明,這個申不易不是什麼申王,而是篡國自立的國賊申不易。

“來者可是亂國皇子夏正平?”申不易似乎不甘落後,也是有所諷刺一般的說着夏正平的舊事。只不過,他的這種說法,卻是有些偏頗了。所謂夏正平亂國,其根本原因,舊事申不易造成的。

更何況,紅口白牙,誰能說得清楚呢?距離夏正平擔當永昌郡守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數年,不知道現在的士兵,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但是,他們都認識申不易,因爲申不易的名號,要比皇族之人響亮得多。豈不聞,曾經的大夏神朝,經常有言語:皇帝不朝丞相在,獨斷天下非皇族。

以至於,在某些時間內,諸官只知有丞相申不易,而不知道還有開府治政的東宮太子,甚至是還不曉得大夏靈帝。

畢竟,申不易所在的士族,其根結極爲龐大,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申家士族的勢力中的。

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五十一章 殺薛離第八章 巡查街道第五十三章 您請便!(四千字大章送上!)第六章 過蜀州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三十八章 拜見雍王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六章 過蜀州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下)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十五章 第一位謀士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十一章 稱帝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八章 專賣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三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十一章 詐降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八章 水師第十五章 女扮男裝第一章 大變革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十章 勸進第四十六章 年關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七章 狠角色第二章 又三年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二十章 歲月如流水第十六章 六籍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十七章 苦情計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三十三章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第二十章 漢王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十五章 交易第二十章 歲月如流水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七章 政事堂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七章 官商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十五章 第一位謀士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十三章 宮刑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二十章 漢王第八章 水師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三十七章 賄賂令狐傷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七章 官商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二章 朝陽宮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九章 鎮南將軍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七章 安撫民衆第二十二章 三江湖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八章 水師
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五十一章 殺薛離第八章 巡查街道第五十三章 您請便!(四千字大章送上!)第六章 過蜀州第十章 要搶王的女人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三十八章 拜見雍王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六章 過蜀州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下)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十五章 第一位謀士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十一章 稱帝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八章 專賣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三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十一章 詐降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八章 水師第十五章 女扮男裝第一章 大變革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十章 勸進第四十六章 年關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七章 狠角色第二章 又三年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二十章 歲月如流水第十六章 六籍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十七章 苦情計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四十章 無名之主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三十三章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第二十章 漢王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十五章 交易第二十章 歲月如流水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七章 政事堂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七章 官商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十五章 第一位謀士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十三章 宮刑第五十二章 還有誰!第二十章 漢王第八章 水師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十四章 小心思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三十七章 賄賂令狐傷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七章 官商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二章 朝陽宮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九章 鎮南將軍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七章 安撫民衆第二十二章 三江湖第四十五章 亂政皇子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八章 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