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認死理的程湯

張克勤注意到了夏正平的眼神,旋即明白了什麼,便是道:“依照《夏律》,當街擒拿犯人者,可免於刑罪。”

他這一話說着,便看向了刑司方向,顯然是要求證現場的情況,究竟是怎樣。

賀雲見此,略微思索了一下,便是答道:“屬下趕到之時,只見得孫閒捂着肚子,在地上打滾,蕭公子全然無事!”

“大人,您聽聽,刑司賀司副的話,不就是證明了小人被毆打了嗎?”孫閒一口咬定,“求大人爲小民做主,治他個毆打百姓之罪,這樣子小人即便認了偷盜之罪,也是心中舒坦啊!”

“大人,《夏律》有言,當街毆打百姓者,需驗看傷勢才行!即便是被毆打的人是樑上君子,也依照此例!”

“就依照你董司副所言!”

夏正平看時,那董司副,可不就是新官,董家的子弟董子海嗎?自己也曾在新官名單看過,董子海應當是刑司另一位司副,賀雲執掌捕拿犯人,那麼董子海便是執掌判定刑責的那一人了吧?

只是聽着董子海這麼一說,夏正平卻是不住點了點頭,果真是士族子弟,有那麼一絲風範,竟是能說出刑責判定的流程。

很多時候,執掌判定刑責的官員,便是忽略一些小細節,比如驗傷。不驗傷,憑直覺判定一個人的罪責輕重,那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表現。現在,董子海這麼一說,夏正平心中立刻給予了他好評。因爲,只有驗了傷,才能判定夏正平的刑責輕重與否。

不多時,仵作便是來了,查看了一番孫閒的傷勢便是說道:“稟大人,傷者腹有淤血,初判大概是傷了小腸!此傷沒有百日,極難痊癒!”

夏正平自然明白自己下手的力度,仵作檢驗的,的確符合事實。那孫閒,確實被自己踢傷了小肚子,夏正平腳上的力氣自然能夠將腹內小腸踢傷。要知道,夏正平自幼練習武藝,深得皇宮武士真傳,自然明白那裡是要害。

孫閒的額頭上,冒出了冷汗,面色蒼白,已然證實了仵作所說。

“如此之傷,依律可以入罪!”董子海的拱手向着張克勤說道,“大人可審!”

“什麼罪不罪的啊?我們只知道蕭公子救了我們!”董子海的話,立刻引來了堂下百姓的不滿,“什麼狗屁刑司司副啊,就知道欺負我們老百姓!”

董子海的臉色一怔,旋即嚴肅:“《夏律》有言,平民百姓,盡皆平等。律法之下,不問人情!爾等衆民,不諳律法,如何攪擾?再來大聲喧譁,當心本官定你們個攪擾公堂之罪!”

這話一出口,孫閒的眼神中,更是一抹厲色閃過,堂下衆人,也是閉了口。律法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是王子犯法,也要與庶民同罪。

“那蕭正,你便是將你如何毆打孫閒說一說,本官可以考慮酌情處理!”張克勤聞言,也顧不上許多了,便是按照正常程序,開始審理,“看你所說,與狀紙之上的,符不符合!”

夏正平聞言,莞爾一笑,便是將剛剛之事,一五一十的講了出來。

張克勤坐在正堂之上的官位,聽着夏正平所言,又對着察司遞過來的狀紙檢視了一番,果真如此。

一來二去,便是過去了許多時間,夏正平道:“所有事情,便是如此了!”

“審司司正張克勤令:着刑司商議,判定孫閒、蕭正刑責,交由察司勘驗,本官宣判!”張克勤檢視了數遍狀紙,方纔說道,“若有異議,可提請察司受理!”

張克勤說罷,便是讓副手將狀紙遞給了刑司的董子海與賀雲。賀雲雖然負責捕拿犯人,但也能夠參與到判定刑責的工作中。

良久,刑司判定,察司複查,皆是完成之後,狀紙重新回到了張克勤手中。張克勤看着狀紙上的刑責判定,眼神卻是變得凝重起來,望向了察司的兩位司副“程湯,你這是何意?”

程湯,察司司副之一,主管複查刑責。只聽得他開口道:“蕭公子當衆毆打百姓,公共場合中,依照《夏律》杖責五十!”

董子海起身,他已經聽的清楚了,張克勤言語之中,定然意味着,察司否定了刑司的判定。他開口問道:“程湯,難道你不知道,《夏律》之中,若出手協助捕拿犯人或阻止犯人傷及無辜的人,無論是否導致犯人受傷,可以判定無罪!”

“這一條,我自然知曉。董大人,你別急,讓我慢慢說來!”程湯捻了捻自己的鬍子,緩緩起身,“罪犯孫閒,罰錢三千文,牢獄三十日,這一點,不論是察司還是刑司,都已經認定清楚。所不同的,自然是關於蕭公子的罪責認定!”

程湯頓了頓,掃了一眼公堂上的幾人,又掃了一眼堂下的衆多百姓,方纔說道:“孫閒所犯的無非是偷盜之罪,這一罪責最輕,也就意味着孫閒對於社會的威脅性較小,因此將其視爲普通百姓並沒有什麼過錯。或者說,他並不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犯人!”

公堂之上的夏正平,聽着程湯這話,不由得點了點頭。孫閒這號人,的確只算得上品行差而已,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犯人,況且所偷盜的荷包之中,銀錢數額也較小,基本上構不成犯罪!

《夏律》並不是一部完善的法律。很多地方的界定,並不是很明顯,比如犯人和百姓之間的界定。我們不能說偷一文錢的人就是犯人,因爲一文錢,並不達到偷盜的標準。事實上,他依舊是平民百姓一個,因此當孫閒被抓住後,甚至是告夏正平毆打百姓。

毆打百姓可不是個小事,那可是真正意義上的犯罪了,至少《夏律》中,就有這麼一條規律,毆打人致傷者,可以判定刑責。

顯然,夏正平符合這樣的條件,他的確把孫閒打傷了。

“難道你沒看到狀紙上敘述的嗎?”

“功是功,過是過,依照《夏律》,蕭公子需要接受杖責五十!”

“真是個認死理的程湯!”

夏正平聽着董子海與程湯之間的對話,心中不由得點了點頭:“這二人,可堪大用!”

只是程湯這麼一說,卻是爲難了張克勤,下面的蕭公子,可是本郡郡守八皇子殿下啊,難道真的要獄司執行杖責不成?

第二十八章 大戰起兮雪飛揚第二章 賤民?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二十章 歲月如流水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襲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八章 水師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二十二章 三江湖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三十三章 衛燼第二十章 歲月如流水第二十章 漢王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三十五章 舌戰諸官第十四章 王業不偏安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上)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七章 政事堂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三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三十五章 攻安陽雛鳳用計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十五章 女扮男裝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九章 鎮南將軍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三十章 詐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十六章 六籍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十章 襄州雛鳳
第二十八章 大戰起兮雪飛揚第二章 賤民?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療毒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三十八章 施琢公大戰漢水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二十三章 相視一笑如昔日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二十章 歲月如流水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襲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三十七章 得捷報漢王賞軍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下)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二十五章 大朝議第八章 水師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二十三章 奪詔第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六章 諸侯形勢第二十二章 三江湖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三十三章 衛燼第二十章 歲月如流水第二十章 漢王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三十五章 舌戰諸官第十四章 王業不偏安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戰(上)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七章 政事堂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駕親征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一章 帝王風度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三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三十五章 攻安陽雛鳳用計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二十三章 題字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十五章 女扮男裝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戰第九章 鎮南將軍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三十章 詐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條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十八章 百年諸侯賊第十六章 六籍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十章 襄州雛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