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歸途

?戰雲壓城城欲催。?

不知何時起,風都靜了下來,狂瀾城上的紫色龍旗與狂瀾城外的綠色彭字旗,都無力地垂着,似乎已經筋疲力竭,又似乎是在爲即將來臨的大戰積蓄力量。?

“彭帥,此城城高溝深,築此城時得到洞越之助,正面強攻只怕難以奏效。”史澤大膽向彭遠程進言,此時彭遠程正急怒之中,如果沒有人提醒的話,極可能做出錯誤的決策。?

“我知道。”彭遠程深深吸了口氣,將心平靜下來,眯眼打量着城片刻,然後又道:“鳳九天棄有銀礦的雷鳴城不顧,而要在這狂瀾城下與我決戰,其憑藉不過是城防罷了。如此看來,想要引他出來,幾乎是不可能的,正同攻城,雖非上策,卻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史澤點了點頭,明知正面攻城不是好辦法,卻仍不得不選用這種下策,戰爭之中的情況,並不會因爲個人意願而變化。鳳九天要保住和平軍命脈,自然得讓彭遠程難過才最合他心意,現在他這個目的似乎達到了。?

“無妨,即便是正面攻城,憑我這十萬大軍,一起吹口氣也將這城吹倒了!”眼見自己部下似乎被狂瀾城那巍峨森嚴的氣勢所壓制住,彭遠程以一具玩笑振作士氣。“況且正面攻城也可以用計,宋溪!”?

先鋒官宋溪昂首道:“在!”?

彭遠程指着西門,道:“你聽我鼓聲爲令,自西門猛攻,給你從大谷城新徵來的一萬人,如果在日落之前攻入城中,你便是狂瀾城城主!”?

宋溪先是一愣,令他用那一萬拼湊起來的新兵去攻城,無異於驅羊吞虎,後來聽到日落之前入城便任他爲狂瀾城城主,心中的歡喜又取代了那錯愕。?

看到他仍有些遲疑,彭遠程笑道:“放心,我會在南城同時攻擊,守軍見你軍多爲士卒新兵,必然將主力移至南城來抵抗我,你便可以乘虛而入了!”?

宋溪聽得大喜,拱手道:“遵令,多謝彭帥!”?

等他縱馬去後,彭遠程微微一笑,對史澤道:“史澤,給你三萬精兵,悄悄埋伏在西門,若是宋溪攻入城中,你便爲他接應,若是宋溪敗退,只時西城守軍以爲已擊潰我軍,必會來援南城,你再以這三萬精銳攻城,今日夜晚,你我便可以在狂瀾城中痛飲慶功了!”?

史澤領命而去,彭遠程再回頭看看自己周圍的將士,道:“我軍主力盡在此處,若是被寧溪與史澤搶了頭功去,諸位與我的臉面,便會丟在這狂瀾城下。護旗官,將我帥旗高高升起,要讓敵我都知道,我彭遠程身先士卒,站在戰場最前面!”?

片刻之後,深沉的號角聲便吹響起來,緊隨着這號角之聲,彭遠程向下一揮手,四十面鼓同時轟鳴,天與地都在這力士們傾力擂出的巨響中顫抖,陽剛之氣,立刻溢滿戰場。?

聽到南城傳來的鼓聲,宋溪便也下令擊鼓攻城。他將一萬士卒分爲四部,每部兩五千人,自西城左右兩邊輪番攻城。這萬餘士卒雖然不是精銳,但在督戰官的逼迫之下,倒也吶喊着向前衝去。?

迎接他們的是一陣箭雨,似乎守衛西城者,也並非和平軍中飽經陣戰的主力,在士卒奔至射程之外,發箭的梆子聲尚未敲響,零零散散的箭枝便已經射了出來,在距士卒們數十步之外,便無力地垂落下去。?

宋溪見了心中大喜,對方見己軍多爲士卒,迎擊者也極可能是臨時徵募的百姓。既是如此,那彭遠程的示弱之計想來極有可能成功。?

但他帳下的士卒卻不爭氣,衝入射程之後,見己軍之中不時有人中箭傷亡,便調頭逃走。第一輪攻擊,在連護城河都未接近之下,便草草收場。?

“帶頭逃走者,殺無赦!”這種敗逃,也在宋溪意料之中,從未上過戰場者,怎能指望他們立刻成爲勇士?只有讓他們意識到,後退比死亡更可怕之時,他們纔會不懼生死,而只有讓他們意識到,前進可以爲自己帶來無比榮耀與利益,他們纔會更爲兇猛。?

五百人的督戰隊在他令下,揮舞着鬼頭刀撲向逃在最前的士卒們,一陣刀光閃過之後,兩百餘具屍體便橫在宋溪面前,這個數量要比被和平軍用箭射死的還要多出十倍!?

正當退回的士卒懼形於色之時,宋溪又一招手,十個壯士大踏步向前,將五口箱子放在地上,然後再打開了這箱子,頓時間,金銀寶光讓這些出身於貧苦之家的士卒們眼花繚亂,貪婪之色立刻將那驚懼衝去大半。?

“前進者,賞,後退者,殺!”無需更多的言語,宋溪只是用簡短的音符發出如是命令,被他的雷霆手段震得幾乎失去了判斷能力的士卒們立刻調轉了頭。此刻他們已經無法再保持陣形,但氣勢上卻較之方纔以整齊的陣形衝鋒之時強了不知多少倍!?

“哼哼,役兵之道,便在於賞罰分明。”宋溪冷冷看着這羣狼一般的士卒,便刻之前,他們還不過是一羣微不足道的羊,現在則是一羣兇殘的狼了。?

士卒們揮舞着簡易的木盾,在箭雨中穿行。不時有士卒倒了下去,但身後的戰友立刻會補上來。洶涌的人流,如駭浪般撲向城下,直到護城河溝。?

狂瀾城的護城河溝,乃墨蓉一手設計督造的,寬有十丈,繞着城南與北,兩頭都直通大海,使得狂瀾城幾乎城了海中的一座島城。深則約三丈,河內埋有暗樁旋刃,人慾泅渡幾乎是不可能,唯一的辦法便是從橋上通過。在南北各三個城門口前,原本有着吊橋,戰事一起,和平軍便用絞索將吊橋收入城中,而不僅僅是將之收起,令敵軍無法輕易過河。?

因此,士卒們在背後弓箭手亂箭的掩護之下,紛紛將準備好的長木板架在護城河之上。四千多士卒用弓箭壓制住了城頭和平軍的箭矢,使之難以扼制護城河邊填土造橋的工程。?

眼看橋將造好,狂瀾城頭突然降下一陣火雨,利用墨蓉發明的器械,和平軍將燒融了的鐵汁自城上潑下,正潑在那木板橋頭,數十個擠在橋上欲渡過護城河士卒也被鐵汁濺着,立刻灼肌銷骨,被成一團黑糊,而在他們糊得象焦炭般的臉下,露出白森森的油脂。幾個被當頭潑着的,當即斃命,還有幾個在橋上翻滾,發出微弱的慘吟,但片刻之後,便隨着被鐵汁銷燬的橋一起沉入護城河之中,再也不見蹤影。?

這般慘景,讓被宋溪的殺戮與獎賞所鼓起的勇氣,又全部被成了泡影。士卒們遠遠退開,生怕被城上潑下的鐵汁濺着。其實這鐵汁潑出後極難控制,墨蓉費盡心機也只能讓其在城腳下十丈之內較爲精確,離了這距離,不但潑不着別人,在潑起之時還有可能灼着自己。?

但士卒們又畏懼宋溪毒辣的手段,不敢退回本陣,而是在距護城河有一段距離之處樹起盾牆,絕大多少士卒都開始彎弓射箭,與城上的兩千餘名和平軍對射起來。從實力上來說,城上兩千餘人是絕對劣勢,但和平軍憑藉城防之固與器械之利,暫時與彭遠程軍在西城維持住了對峙之局。宋溪雖然心有不甘,短時間內卻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解決辦法。一昧驅使士卒去送死,不便於事無補,還有可能激起兵變,這個道理宋溪自然明白。?

城西陷入僵持之中,在城南則是另一番景象。彭遠程親自督師之下,帳下將士都份外賣力,而且此處攻城的主力,並非少經陣戰的士卒,而是正規的輕步兵與少量鐵甲步兵。他們的戰鬥經驗要豐富得多,先是由鐵甲步兵組成堅固的盾陣,緩緩向前推進,城上射來的弓箭幾乎無法穿破這鐵盾組成的屏障。緊隨其後,攻城器械在輕步兵護持下,由士卒驅使牲畜拖到了護城河邊。?

“投石機、巨弩,攻擊!”見已經進入了攻擊範圍,彭遠程命令這兩種可遠遠對城上造成沉重傷害的器械首先發難。斗大的石頭夾着沉重的風聲飛向城上,而長達丈餘的巨弩也射出熊熊燃燒着的火弩。?

“起網!”城上守將爲屠龍子云,他見事不妙,立刻命令道,自城頭烽火臺上,一層兒臂粗細的鐵鏈網鋪撒開來,將城上薄弱處與士兵囤守住都護住,半空中落下的巨石砸下這些鐵鏈組成的“魚網”之中,發出叮叮噹噹之聲,要麼碎裂,要麼就緩緩從上面滾下,卻無法對這網下的士兵與城牆造成大的傷害,只是砸碎了一些器械。?

但火弩就要麻煩得多,不唯其射程要較之投石更遠更有穿透力,而且這上面塗着的厚厚油脂在點燃之後,足以引着一切可以引着的東西。雖然在設計城防之時,墨蓉就嚴令距城牆附近不得有木製建築,卻也無法護住所有士兵。不時有和平軍戰士被自鐵網間隙穿過來的火弩刺透,火焰在他身體內都燃燒不絕。?

城下是無法見着城上升起的網的,因此屠龍子云令戰士們各就各位,不許喧譁走動,彭遠程在城下以爲城頭的士兵被這陣攻擊壓制,已經躲進掩體之中,便下令架橋攻城。?

這幾日圍城之時,彭遠程便在加緊準備攻城器械,相反狂瀾城中,雖然也盡力製造,但大多投石機與弩機都爲李均帶去世陳國,臨時趕造的不僅粗糙,數量上也遠不及彭遠程準備的多。在第一輪的攻擊中,便大多被燒着或砸壞,就連城頭準備融化鐵汁的那幾口大鍋,也被砸出了窟窿。?

屠龍子云心知緊隨而來的,便是彭遠程大軍的直接攻擊了,此刻欲阻止敵人渡過護城河,首先便得清除對方的遠程攻擊器械,而要做到這點,又必需讓敵軍中掩護這些器械的鐵甲步兵與器械間拉開距離。?

因此,他一面嚴令士兵各居其位,不得大聲喧譁隨意走動,另一方面組織人整理被墨蓉固定在城頭的一些攻擊設施,將被破壞的儘快修好,這其中,一種處於烽火臺之上的長弩,便被他寄與重望。?

果然在浮橋搭好之後,鐵甲步兵便踏橋而進,護衛士卒奔到城下,將雲梯靠向城頭。屠龍子云見時機已到,揮手大喝道:“瞄準,放!”?

那由墨蓉特製的,需六個戰士才能拉開的勁弩,集中起來瞄準了攻城的投石機與巨弩機。傍隨着急促的梆子聲響,發出淒厲的破空之鳴,電一般刺透虛空,閃擊在彭遠程軍中的攻城器械之上。這長達丈餘的勁弩,深深扎入那攻城器械之中,將其中精巧的機關完全破壞,變成一堆廢物。有些控制攻城器械的彭遠程士兵,甚至被弩釘在地上,人一時之間還未死去,在血泊中徒勞地掙扎呻吟。?

“該死,加緊攻!”彭遠程發現失策,並沒有令鐵甲步兵回撤防守,如果這樣,便將好萊塢容易靠上城池的成果拱手送回,也沒有命令攻城器械撤回,因爲對於體形笨重巨大的攻城器械而言,還未等到完全調轉頭,已經被敵人破壞了,更何況此時自己後續部隊正跟進之中,若是調轉器械,反而阻住了後續部隊的前進。與其如此,倒不如讓這些攻城器械在被完全消滅之前,全力攻擊,能對敵人造成更大殺傷便算是撿了便宜。?

士卒們揮舞着武器開始攀爬城牆,正這是,牆上突然脫落了些磚塊,露出一排碗口大的洞穴,從洞穴中伸出了一枝鐵叉,將雲梯推倒,爬上一半的士兵從半空中摔了下來,與在下面扶持的同伴撞在一起,緊接着,城上落石滾木一股腦兒潑將下來,守城兵甚至無需探出頭來以免爲弓箭手射殺,只需躲在城垛之後向城下扔便可。數目龐大的彭遠程軍在城下擠作一堆,那些滾木落石根本無需瞄準便可砸中敵人。?

幾乎是眨眼間的功夫,狂瀾城腳下便成了人間地獄。缺胳膊少腿的傷兵在腦漿迸裂或血肉模糊的屍體堆中爬出,拖着長長血跡,向來處爬去,但大多都掙扎了一半,便永遠失去了生命。少數勉強支撐爬到護城河邊,卻根本無法渡河而過。他們又輾轉爬向浮橋,然而,自城上投擲下的滾木擂石,便已經追上了他們。有意思的是,這些石頭中,相當一部分便是彭遠程方纔命投石機投出的。?

彭遠程眼見自己軍隊每時每刻都在受到損傷,而原本以爲在遠程打擊中受重創的和平軍,此時露出的力量,卻令他吃驚不小。如今看來,想一鼓作氣拿下此城,只有寄希望於自己的安排了。?

但和平軍在南城的軍力之強,也證明了他令史澤領三萬精兵在西城待機確實有可乘之機,此刻只需他再維持一段時間的攻勢,令和平軍更加確實他所在之處,便是主攻的方向,如此,史澤的三萬精銳突然出現在防守薄弱的西城,和平軍西城守軍已經在與宋溪的僵持中受到重大消耗,無法抵擋這三萬精銳之師的攻擊,欲從南城調人來防,那時業已遲了。因此,彭遠程並未因爲攻城小挫而氣餒,而是命令後軍加緊跟上。?

正這時,他架設的浮橋突然塌了下去,正踏橋而過的士兵紛紛墜入護城河中,在河面上掙扎了幾下,便發出尖銳的慘叫。築城時事先設在水底的長刺、旋刃等機關機了作用,他們越掙扎,死得越快。浮在水面上的人的肢體完好無損,但,水之下則早已血肉模糊爛成一團了。?

彭遠程被這突然的變化驚呆了,他卻不知,墨蓉在築城之時,早已在有可能被安置浮橋的平坦之處設下機關,鳳九天得到城防圖之後也意識到這機關可以利用。如若鐵汁便足以燒燬浮橋則無需動用,否則便只有將這城防上的小秘密暴露出來了。這一來果然奏效,後軍爲護城河所阻,無法前進一步,前軍五六千人則擁在狂瀾城下,無法後退。?

眼見留在城下的己軍被城上守軍輕鬆地殺戮,彭遠程再看自己這邊,能掩護城下己軍的遠程攻擊器械已經損傷殆盡,而弓箭手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射得過城上居高臨下的和平軍箭手,那擁在城下的己軍進不得進退不得退之下,陷入極爲悲慘的任人宰割地步,彭遠程心如火焚。這數千軍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他引以爲精銳的鐵甲步兵,那一身裝備便是他苦心經營而來,訓練出來更是費盡心血,卻只有眼睜睜看着他們滅亡。?

“降,我們降!”不知是何人大聲喊着,這聲音一開始被鬼哭狼嚎般的慘呼與叫罵聲掩住,但很會便有更多人加入到這個隊伍中,城下的彭遠程軍紛紛拋下武器跪坐於地,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之下,便是最不懼死者,也不想如此喪命。城上的攻擊果然逐漸稀疏起來,彭遠程冷冷望着這些欲降的自己部下,有幕僚湊上前來,低聲道:“如果讓他們降過去,只怕會加入敵軍之中,不如……”?

“住嘴!”彭遠程回手給了他一個耳光,心中的憤怒也全發泄在他身上,吼道:“他們陷入絕境之中,我既不能救之,已覺得對他們不住,如何能再殺傷他們?城下的將士們,要降便降吧,我彭遠程絕不阻攔!”?

他這聲音極大,鼓足力發出來,讓那些投降的士兵也聽到了。頗有些他的嫡系只覺得熱淚盈眶,回聲道:“請城主放心,爲了活命,我等只有降了,但無論如何,我等也不會與城主爲敵!”?

剎那間,原本不利於彭遠程士氣的局面,反而被彭遠程一個刻意的動作,變成激發彭遠程全軍同仇敵愾的情形。屠龍子云在城上盯了半晌,忽然嘆了聲,他內心之中,寧願將這數千降兵全部斬殺,但如今若是斬殺這些無還手之力的敵人,不唯顯得不夠英雄,更重要的是,會更激得彭遠程部下效死力爲這些人報仇。?

但若就此收留這些降卒,也顯得不合適。城中守軍不到兩萬,這降軍便有數千人之衆,若是他們進城之後鬧起事來,即便被彈壓下去,也難免給城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初戰雖然小勝,卻讓屠龍子云傷了腦筋。?

二、?

“先生是說,要斬殺那個叫鄭定國的?”?

在次日舉行的軍事會議上,李均聽了魏展所說與程恬談判的條件,雖然是他,也不由得大吃一驚,鄭定國表現出的勇力,實在是一員上將,程恬對他定是愛護有加,若是斬殺了他,程恬如何還肯善罷甘休??

“正是,這鄭定國武勇罕有人敵,在程恬帳下爲一員驍將,程恬每遇強敵,必以之爲先鋒。”魏展微笑道,李均的吃驚證明自己的計策完全出乎他的意料,這讓他頗覺自得。“正是因此,若是統領能於此不利之境,仍斬殺鄭定國,程恬畏懼統領勇力,也知我軍尚有決死一戰的能力,不敢迫我軍太甚,此時我再去曉之以利害,即便他不想撤圍,他麾下將士也必然破膽,無心戀戰了。”?

“統領萬萬不可!”副將潘朗卻出言反對,他道:“那鄭定國能三合殺了尚懷義,必是一員勇將,即便是統領與藍將軍這等人物,要於千軍萬馬之中斬殺於他,也屬不易,況且若能斬殺於他,爲何不直接去取下程恬的人頭,如此蓮法軍之圍豈不自解?”?

“哈哈,潘將軍之言差矣,程恬爲數十萬大軍之帥,防衛豈能不周?相反鄭定國自恃武勇,遇陣必親身向前,遭敵定身先士卒,雖然武勇,卻不過是一勇之夫,要殺他實在是易如反掌。”魏展反駁道。?

“藍橋,你以爲能在幾閤中取鄭定國首績?”李均沒有表明自己的態度,相反是卻問藍橋。藍橋與鄭定國交了一次手,雖然極短,但總比他們在此猜測要準確得多。?

“我要殺他,極爲不易。”藍橋難得地承認對手不在自己之下,他道:“若是步戰,三十回合內可以殺他,但他在馬上我在地下,要想殺之,恐怕要戰個半日才行。”?

“既是如此,那就由我親自斬殺他!”李均精神一振,習慣性摸摸自己的飛索短劍,隨着和平軍壯大,他親自上陣一對一與敵決戰的機會也越來越少,這讓他頗覺得有些一身力氣無處使的感覺。但身爲主帥,若是一昧與部將爭勇,那這支軍隊便難以長久。此次他決心親自出戰,一則是要在最短時間內斬殺鄭定國以免爲蓮法軍所圍困,二則是自己帳下能勝之者除了他本人外,便只有步將藍橋,三則他也實在想尋個硬些的對手以試試自己這半年來的進展。?

“不可,不可!”侍衛長曾亮出言發對,“統領身系全軍,怎能與那一勇之夫爭鬥?還是請魏先生另想他計吧。”?

“這倒無防,只要我們安排得巧妙,殺那鄭定國只需略施小計便可。”魏展胸有成竹,眉宇間全然沒有爲難的樣子,“只需依我計行事,一切便高枕無憂,請統領立即下令!”?

李均熟視了他良久,對於擊倒鄭定國,他還是有信心的,但對於魏展那尚未說明的計策,他則心存一定的疑惑,倒不是他不信任魏展,而是因爲人總是對自己不能明確掌握之物懷有戒心。?

魏展微笑以對,眼中閃閃發光,李均重重點了下頭,即便爲了獲取此人全心全意的忠誠而冒一次險,那也是值得的。?

城外的程恬心中卻覺得不踏實,將葛路放回城中之後,和平軍卻沒有絲毫動靜,難道李均竟有如此通天本領,讓全軍處於絕境而鎮定自若??

他卻不知,李均令將領將真實情況告知戰士,絲毫也未隱瞞,戰士們深爲感動,再加上李均平日裡待士兵極厚,此時此刻敗局尚未確定,士兵們相信李均定然會有辦法脫困而出。這種信任,是將士們追隨一常勝之將之後所特有的,正如柳光部下在恆國拋棄他們之後仍追隨柳光來陳國一樣。?

正與部將在營寨之中議事時,城中忽然鼓聲大作,東西兩處城門都大開,和平軍如潮水般衝了出來。聽得哨兵的報告,程恬立即中止了會議,來到了寨門之外。?

“難道說李均狗急跳牆,準備拼個魚死網破不成?”他暗自心想,遙遙看了過去,只見和平軍軍容甚整,李均橫戟立於陣前,大聲向己方約戰。?

“不要理會他,他若來攻,就亂箭射回!”看了片刻,程恬冷冷笑道,李均在陣前雖然大聲叫陣,卻不敢衝鋒,分明是爲了提高士氣而出來尋找機會。如果與之接戰,恰恰合了他的心意。?

退回營寨中不久,哨兵果然來報,李均見蓮法軍嚴陣以待卻不肯出戰,便悻悻退回了城中。程恬哈哈一笑,道:“果然不出我所料,李均如今只怕也束手無策了。”?

“掌教不可大意。”湯乾緩緩道,雖然他對掌教之位有窺覷之心,但也深知此事關係成敗,不得不提醒程恬,“如今來看,李均極有可能孤注一擲,我軍必需避敵之銳。”?

“上師所言極是。”程恬點頭道,“上師以爲,李均會衝着哪兒孤注一擲?”?

“我軍弱點,在於掌教身上。”湯乾出語驚人,讓帳中諸將都神色一變。唯有程恬似乎明白他的意思,撫須微笑。?

“我軍十萬之衆,各有統屬,唯有掌教,身居上位,深得將士之心,上下心悅誠服,李均若能偷襲掌教得手,必會重創我軍士氣,其作諸將互不服氣之下,我軍便只有潰散。故此,請掌教嚴陣以待,莫讓李均有可乘之機。”?

對於加強程恬防衛之事,諸將都沒有異議,正商議間,忽然聽到鼓聲大作,城中又響起了喊殺之聲。緊接着哨兵跑了進來,稟報道:“掌教大人,李均在營前搦戰!”?

“哈哈,李均可真沉不住氣,莫要管他,傳令全軍戒備,仍是堅壁不出!”程恬與湯乾對望了一眼,兩人都明白,李均正是要尋找兩軍作戰之機,好乘亂憑藉武勇或擄或殺程恬。?

和平軍在城下鼓譟了半個時辰,見蓮法軍仍舊無動於衷,便又退回城中。有部將問是否要追趕,程恬搖首道:“不可,李均希望與我軍交戰,我們若去追趕,必然會被他纏住,不如讓他自己鬧去,累了他自然就不出來了。”?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和平軍每隔一個時辰便自城中殺出來挑戰一次,每次出來都令蓮法軍不得不全軍戒備,但每次都是無人應戰便退回城中。如此往復了半日,程恬漸漸明白了李均之意。?

“他是想以此計騷擾我軍,將我軍全部拖疲了!”他道,“上師以爲如何?”?

“他在城中,戰與不戰之權原在我手中,但如今,他抓住我軍不願出戰這一弱點,反而控制了先機。”湯乾也頗覺難纏,如果戰的話,李均便會撤入城中以城池之險來拒守,如果不戰,總是給他這般騷擾,也不是個辦法。萬一他等蓮法軍泄殆之後突然衝入營中,那便悔之晚矣。?

“鄭定國上師令人來問,是否可以與和平軍一戰?”自北城處傳來了鄭定國的問訊,程恬沒有作聲,只是看着湯乾,湯乾賣了會關子,終於道:“如今看來,李均是真的着急了,若非如此,他也不至於用如此計策。可是,他卻忘了一事,我軍兵多,他軍兵少,如此循環騷擾,先疲了的只會是他自己。”?

“上師之意,是不理他?”甘平尖銳地問道:“那我軍就坐待李均來突襲不成?”?

“自然不是,李均有此用心,我軍便可將計就計,令一部作好準備,只等他軍隊一露疲態,便突然衝去廝殺一陣,李均軍必然大亂,等他回過神來,我軍便已退了回來。如此,李均見其奸計被識破,只得另覓他法。”?

“請讓我去衝殺和平軍!”甘平聞言立刻請命,但湯乾搖頭道:“不可,李均本意正是誘我軍與之交鋒,若是甘將軍前去交戰,被他纏住不得脫身之際,他突然縱騎兵殺入我軍後陣,直逼掌教大營,那時我軍當如何?不如讓定國自北城襲擊北城之敵,即便是被他纏住,我們也可起兵去援。”?

其實他並沒有將心中所想的全說出來,若是甘平戰敗潰退,勢必會牽一髮而動全身,那時便會將程恬置身於險境,而鄭定國則不同,一則他根本不相信鄭定國會戰敗,二則即便鄭定國那邊戰況不利,這裡還可以起兵去援。話雖未說出,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上師之言,正合我意!”程恬揮了一下手,道:“傳令定國,要他伺機出戰,小挫即收,不可戀戰。嗯,要他多加小心,我聽說這李均武勇也相當不錯。”?

聽到程恬允許他出戰,鄭定國大喜,至於提醒他小心之語,他卻不放在心上。那一日與李均帳下大將藍橋交手中,他略佔上風,雖然知道對手不是好相與的,卻也自信不會戰敗。?

果然,和平軍又出來騷擾了兩次之後,明顯地現出沮喪之色,連吶喊聲都小了許多。鄭定國見時機已到,翻身便上了自己那被稱作嘯月飛雪的名駒,手中六十斤重的鋼槍一指正有氣無力地在叫罵着的和平軍,道:“殺!”?

李均與藍橋等一直在城西出現,這也讓鄭定國覺得在城北挑戰的和平軍中難有自己的對手,殺聲之後,他便挺槍而出。那嘯月飛雪爲寶馬良駒,速度與耐力皆爲萬里挑一,原本是程恬的座騎,程恬愛惜鄭定國勇武,將之送給了鄭定國。因此,鄭定國這一挺槍突擊,立刻便將己軍甩在了身後。?

蓮法軍將士早就迫不及待了,也紛紛吶喊着衝了出來。見到成千上萬的軍士狂呼猛衝之勢,見了鄭定國在嘯月飛雪之上那銳不可當的氣勢,站在城頭觀戰的魏展不由深深吸了口氣。?

“好壯士!”即便明知是敵,他也禁不住發出如此感嘆。正讚歎時,鄭定國馬快,已經衝入和平軍陣中,甚至沒有給和平軍以瞄準放箭的機會。?

和平軍在一片驚呼中被他扯裂開來,鄭定國吼聲之中,鋼槍左挑右刺,兩員和平軍將士便翻身栽倒,甚至沒有作出反應的機會。魏展驚怒之時,尚未來得及作聲,鄭定國長槍又是挾着罡氣接連刺出,此刻和平軍將士雖然也或擋或避,卻仍就是一觸即翻。?

魏展眼見他銳不可當,幾乎不敢再看下去,回首欲看左右,正這時,底下和平軍中發出如晴天霹靂般的吶喊,雙方擊鼓之聲都不能遮住這吶喊,他慌忙轉回頭再看,只見鄭定國在馬上搖了一下,自己上跌落下來,而一員偏將正將大戟自他身上拔出。?

“不愧是李統領!”魏展先是一愕,緊接着便是狂喜,那看似無敵的鄭定國,竟在他轉首的一瞬間爲李均所殺。那員偏將,正是李均假扮的。他們料程恬出於慎重不敢在西城迎戰,而鄭定國自恃勇武即便是程恬無令下來,他見有機會也絕不會放過,故此令人假冒李均與藍橋,讓蓮法軍以爲他們目的在於程恬,卻不知他實際上目的在於程恬帳下的第一勇將!?

這突兀的變化,令正在衝鋒的蓮法軍如遭雷殛,呆立當場,有些立不住腳步的甚至跌倒在地。魏展在城頭上將紫色龍族招了兩招,城頭頓時鼓聲大作,城下的和平軍也吶喊着衝出,只不過片刻之間,攻防者便已轉化。和平軍士氣大振,生龍活虎一般撲向敵人,而蓮法軍則心膽俱裂,連鄭定國那樣的勇將,都不是一合之敵,自己若是再不逃走,豈不要留在此處等死??

可以說,鄭定國一合便死,對於東城的蓮法軍來說完全是意想之外的滅頂之災。即便是鄭定國本人,也絕未料到自己會在李均手中過不了一招。若是他認出是李均全神對敵,那麼至少可與李均戰上數十回合,但他一直以爲李均在西城,一面向李均攻擊一面還在盤算着下一個殺死的目標,如此大意,敗死實爲必然。李均也自己僥倖,鄭定國臨死之時奮力回槍,挑破他左臂上的盔甲帶着一層皮肉穿了過去。他卻作出毫髮無傷之勢,手一揮,道:“衝!”?

他左右的和平軍將士譁一下散開,從城門中衝出早已躍躍欲試的三千騎兵,這三千騎如旋風般魚貫而出,直衝向那呆愣着的蓮法軍。?

蓮法軍如炸開窩的蜜蜂般散了開來,前軍的崩潰,令尚不明就裡的後軍也緊隨着逃了起來。有人甚至尚未見到和平軍的影子便隨着人流奔走。但人的雙足,如何能快過馬的四蹄?和平軍騎兵組成數支鋒矢,人人手中都用的是長斬刀,刀下如雪飛,人頭似瓜落。?

李均則沒有搶在陣前去與部下們爭攻,他此刻下了馬,一手挽住那嘯月飛雪的繮繩,一手輕撫馬頸。那馬似乎也被舊主人的突然倒下所震,不安地打着響鼻,李均輕柔地撫着,嘴中輕聲道:“別擔心,別擔心……”?

和平軍的騎兵在蓮法軍中追亡逐北,被困多日的鬱悶,全都發泄在這些已無還手之力的士卒身上。李均深知此刻要讓他們盡情殺戮,如此方能讓己方士氣激昂起來,而令敵軍喪膽。因此並不急於收兵回城。又過了會兒,在城頭之上的魏展得報,說西城的蓮法軍已經派了數萬人迅速向東城迂迴,顯然也得知東城敗跡前來接應,此時魏展方舉手示意,城頭之上金鑼之聲響起,和平軍騎兵又利用速度上的優勢,擺脫了蓮法潰軍的糾纏,退回了城中。?

等程恬與湯乾繞到東城之時,城外原野之上,屍橫遍野,血流漂杵。被李均雷霆手段所擊垮的蓮法軍,有近萬人陣亡,傷者不計其數。其餘萬餘士卒,要麼逃得不知去向,要麼便在跪在死屍堆中哀哀哭泣。而和平軍陣亡者,不過三百餘人,僅出衝出來的騎兵的十分之一。這一方面是由於和平軍騎兵機動上的優勢,另一方面蓮法軍毫無鬥志四散奔逃,纔是最重要的原因。?

程恬默默看着眼前的慘像,淚水奪眶而出,便是在與柳光的戰鬥之中,也未曾被敵人殺得如此慘痛過,最讓他心痛的,是鄭定國陣亡的消息已經被證實,而且連屍體都被和平軍與自己人屍體一起帶回了城中。?

“定國,是我害了你……”他禁不住仰天長嘯,若非自己允他出戰,他如何會戰歿於和平軍中?他的悲嘆令身側的湯乾極爲不自在,畢竟,令鄭定國出戰的計策,還是自己出的。?

“掌教,此事是愚下駑鈍所致,掌教要責怪便責怪愚下吧!”他勉強地道,自己判斷錯誤了李均的意圖而有此敗,如果被罰,那也是應當的。?

“上師,我爲一軍之帥,敗績之責,應由我負。”程恬擦了擦淚水,怒視着城門,“殺定國者,必是李均本人,若非他,何人有此武勇?”?

“雖然我軍小敗,但主力尚存,只需齊心協力,欲破這懷恩城並不難。”湯乾獻計道,“請掌教節哀,如今東城圍解,爲防李均棄懷恩去攻寧望,掌教還是再分兵圍住東城吧。”?

“令甘平領兵五萬,圍住東城,不許再出戰。”程恬此刻已經平靜下來,他長長吁了聲,“李均擄走定國的屍體,必有詭計,定國於神宗立有大功,又身爲上師,不可讓李均凌辱他的遺體,上師令人進城,向李均討回屍體吧。”?

湯乾心中一動,程恬雖然說是讓他派人討回屍體,但這其實,也是欲與李均談條件之意。如今己方雖然圍住了懷恩,卻損了頭號勇將,士氣極爲低落,若是李均拼死一戰,勝負之數,或未易量。再加上十萬大軍糧草艱難,看來這一戰,要無果而終了。?

“莫非,就只能眼睜睜望着李均踏上歸途嗎?”他心中暗想。?

三、?

“鳳先生以爲,該拿這些降軍如何?”屠龍子云實在覺得這數千降兵傷腦筋,因此將這個難題推給了鳳九天。?

“這有何難,這些降軍,留之無益。”鳳九天淡淡地道,一句話,便決定了這些降軍可悲的命運。?

即便是屠龍子云他爲他話語中那冷冷的殺意所震,驚問道:“先生之意,是將他們全部屠戮於城下嗎?”?

“不是,先放他們進來,如果在城下殺他們,結果勢得其反。”鳳九天道,“扔繩子下去,將他們一個個拉上城,然後綁起來。”?

屠龍子云頗覺摸不着頭腦。既是要將這些降軍斬盡殺絕,爲何要如此麻煩?但見鳳九天一臉冷冰冰的神色,也不好多問,便依言行事去了。?

此刻南城之戰雖然已經稍定,西城之外,那史澤領的三萬精銳此時方纔突了出來,踏着宋溪士卒的屍骸,吶喊着向城攻了過去,彭遠程將主要攻城器械都集中於南城,故此史澤也只能領着士兵架橋過河,再以雲梯攻城。正攻時,城上忽然射出一排排的機弩,墨蓉建的連環機弩射程既遠數量又陣,還未等他們接近到護城河,便已大片大片的倒下。?

發現對方留有一手,也就證明和平軍料到在看似虛弱的士卒之後仍隱有精兵。史澤深知此刻再衝鋒不過是送死,他不得不令全軍暫撤。比之於宋溪萬餘士卒折損近半,他不過損失了數百人,實力並未受太大打擊。因此宋溪當聽到他鳴金收兵之時,憤憤地奔了過來,質問道:“爲何不攻了?”?

“敵人早有防備,我再去攻,不過是多增傷亡罷了。他之所以不用那些強力器械對付你,必定是料到你領的士卒之後留有精兵,我傾力去攻正中其奸計。攻城不在一時,爲何要將這兵力消耗在無謂的義氣之爭上?”?

宋溪聽了仍有些怒意,道:“如若你一來便同我攻城,此時城已經奪了下來,你這膽小鬼,卻縮在後頭看我送死!”史澤冷笑道:“你這莽夫,只知道攻攻攻,如果我一上來便是大軍齊進,和平軍還會中計嗎?我早就說過,打仗要多動動腦子!”?

“你動腦子又如何了?不一樣無功而返?”見史澤不給自己留面子,當着衆軍之面責罵自己是莽夫,宋溪全然忘了是自己先罵史澤爲膽小鬼的。他反脣相譏道:“明明是自己膽小,還說什麼動腦子,你若不膽小,有種便去攻城試試!”?

“去爲了你這城主之位,攻打狂瀾城嗎?”史澤一語揭穿了他的真實用心,他如此急於攻城,無非是爲了彭遠程許諾的城主之位罷了。想到這史澤心中便有些不平,自己追隨彭遠程也算多年了,如今大事將成,爲何宋溪這等莽漢尚有封賞,而自己的那份勳祿卻遙遙無期。?

“你!”論起鬥嘴,宋溪自然不會是史澤的對手,二人怒目而視,宋溪眼見史澤身旁衛士業已刀劍出鞘,只得作罷,道:“我要去請彭帥主持公道,你坐失戰機,該當何罪?”?

“去便去,難道還怕了你不成?”史澤若無其事的道,過了一會兒,又緩緩道:“忘了告訴你一聲,我不與你同時攻城,正是彭帥示意。”?

這一句話令宋溪幾乎嗆着,哽了半天也沒辦法說出什麼話來。史澤冷笑道:“我這次是見你可憐,故此救了你一救,否則我不說這計策是彭帥定的,你這莽夫必然要在彭帥面前破口大罵,那時你嘴中罵的雖然是我史澤,實際上罵的卻是彭帥!”?

宋溪無言以對,雖然他深知史澤絕無救他之意,只不過不原將兩人的爭鬥讓彭遠程知曉罷了,但他也不得不承認,如果自己一怒之下去彭遠程面前告狀,極有可能反而受彭遠程的重罰。?

兩人來見彭遠程,彭遠程並未責怪他們,即便是自己,在南城也吃了那城防設施的大虧,折損兵馬數千。僅一次攻擊,便在狂瀾城下損失了十分之一的兵力,這種消耗速度,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起自己的攻城計劃來。?

正此時,哨兵忽然來報:“稟城主,城上射下這枝箭來了!”?

彭遠程收來一看,見箭上束着一片布帛,他打開布帛,上面公公整整寫道:“遠程兄臺鑑:五千精兵之禮已收到,奈何禮物太重,鳳某不敢收下,必將擇日歸還。敬請戎安。”?

他將這布帛傳給幕僚們,然後笑道:“諸位以爲鳳九天此是何意?”?

“是故弄玄虛吧。”一個幕僚見了之後迫不及待地發言,“那五千精兵,他始何肯輕易還我?”?

“他用繩將這些精兵一一縋入城中,可見對這五千降軍極爲忌憚,如何安置這些隨時可以造反的人,定然讓他頭疼。”史澤卻有不同看法,“若是我軍守城,兵不過二萬,卻有五千降軍,也會覺得麻煩。故此,鳳九天極有可能將這五千降軍盡數處死,之後再送還我們,以打擊我軍士氣。”?

“史澤說的不錯。”彭遠程對於史澤的看法更爲支持一些,當時情形之下,和平軍根本不敢輕易讓這降軍進城,否則他們突然攻擊,將會牽制住和平軍的守城力量,讓彭遠程的後繼部隊有足夠時間跟進。也不敢放這五千人回去,一則增加了敵人的戰鬥能力,二則他們回去就必需要在護城河上搭浮橋,而這浮橋又極可能被用於進攻。既是如此,那麼他們唯一途徑便是殺了這五千降軍了。?

“若是要殺這降軍,爲何不在城下殺,卻要將他們縋入城內,這豈非多此一舉?”見史澤的看法得到彭遠程認同,宋溪忍不住插言,雖然他被史澤稱爲莽夫,卻絕非不懂用腦之輩。?

“在城下殺只會有一個結果,那便是激起我全軍誓死之心。”史澤帶着譏嘲之意道,“如若在城下將降軍殺死,我軍上下便皆知戰敗只有死路一條,都會生同仇敵愾之心,鳳九天可絕不會有這不用腦子的想法。”?

彭遠程伸手製住宋溪鬚髮皆張的發怒,道:“無論如何,我軍都得小心謹慎,不可大意了。”?

這第一日攻城,便無果而終,但彭遠程並未氣餒。雖然戰鬥中受到小挫,但狂瀾城的城防基本上都給他弄明白了,如今看來,狂瀾城西城防禦設施仍很完整,應以小股部隊於此牽制和平軍,若是和平軍棄城而走,也無需阻攔,而南城城防設施已經被自己的攻城器械破壞大半,以此爲主攻方向,損失會少些。?

但要攻城,首先便得接近這城牆。護城河不平,便無法進城。既是自己搭的橋會被河平軍拆了,那就不會搭橋,直接將護城河填起就是,雖然說在填的過程中和平軍不會坐視不理,但只要自己多動腦筋,填這河溝應不會太費力。?

“今日大家都倦了,休息去吧。”彭遠程拿定主意便道,“攻城不急在一時一日,過五日後再攻城也不遲。”?

別人都散了出去,唯獨史澤接到彭遠程以目示意留了下來。等衆人散去後,彭遠程道:“史澤,這五日之中你要辛苦一些了。”?

“請彭帥吩咐!”史澤心中大喜,彭遠程拋開衆人單獨與自己商量,必然是個重要的任務了。?

“你將軍中工匠集中起來,各營之中曾做過木匠的軍士也都調在一起,領五千軍兵連夜趕製攻城器械。”?

“這……”聽到這個任務,史澤有些失望,這事原本無需他來管理,讓一個小吏便可輕鬆解決的。?

“我要的不是一般的攻城器械,而是和平軍無法用弩破壞的器械。投石機與巨弩機過於精巧,做起來太麻煩,我只要一種能擋住弓矢弩箭的移動房子,笨重一些無防。”?

史澤立刻明白了彭遠程之意,腦子裡念頭急轉,他道:“可以就地伐木建屋,屋下安上幾十個木輪,士兵在屋內推動前進。不過,這東西不可過浮橋啊。”?

“好主意!”聽得史澤將原本落地生根的房屋變成了一座移動的保壘,彭遠程拍案叫絕。“無需過浮橋,有這木屋爲屏障,我便可將護城河溝填平。”?

“哦,既是如此,我還有一計!”聽到彭遠程欲填平護城河溝,史澤又生一計,道:“這木屋不防做大做高些,屋內有梯可達頂端,頂端再開一門,等此屋打了城下,頂端之門打開,埋伏在內的將士便可直接登城,無需再用雲梯繩索!”?

“史澤,你果真是天賜於我的智囊啊!”聽了他這個設計,彭遠程禁不住笑了起來,“這木屋上下,必需用水澆得透溼,以防城上火箭襲擊。此事不可遲疑,我軍中糧草甚緊,時間長了恐夜長夢多,你現在就去辦理!”?

“遵命!”史澤精神大振起來,若是此器械成功,自己當載入青史,設計瞭如此實用的一種器械,後代子孫不知會如何評價自己。?

此時在陳國,圍攻懷恩城的蓮法軍,幾乎同樣陷入了彭遠程所面臨的局面。?

鄭定國的戰死,東城的大潰,對於程恬本人與蓮法軍來說,都是重大打擊,而對於湯乾來說,除去在他那原本極爲自信的心裡埋下了一絲陰影,還讓他必需面臨一個難題,派誰去懷恩城與李均談判要回鄭定國的屍體。?

正躊躇間,忽然衛兵來報,說是程恬有請,他不知發生了何事,便快步來到中軍大帳。?

“來得正好,城裡派人來了!”正揹着手在帳中來回踱步的程恬見了他披頭便說出這麼一句話。?

湯乾愕然道:“什麼,懷恩城裡來人了嗎?”?

“正是,來者自稱原爲薛謙帳下客卿,爲薛謙所逐不得不投靠李均,此次前來是替李均轉達其意的。”程恬末了又補充一句,道:“他還帶來了定國的屍骸。”?

湯乾悶了半晌,才長長緩過氣來,城裡的敵人行事,實在是出人意料。只聽程恬問道:“請你來,是想與你商量一下,李均遣人送定國遺骸來,究竟是何種用意。”?

若是從李均的角度來看,將鄭定國的首績斬下醃好,掛在懷恩城頭那對蓮法軍最有殺傷力,但對手卻將這最好的宣傳武器送了回來,不知究竟打的是什麼算盤。莫非他想以此換取全身而退不成?這似乎不合李均的風格……?

左思右想,湯乾也覺得琢磨不透,他道:“掌教之意,那個使者是見還是不見?”?

“自然要見,他依禮而來,我如何能無容人之量?”?

“那麼一見他便知了,遠勝於我們在此猜測。”湯乾言語中有些無奈,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智慮,卻有不及之處。?

“也只好如此。”程恬下命令道:“請那人見來!”?

“請等一下,爲何我們不做些安排,讓來者知道說客不易,也壓一壓李均的氣焰?”湯乾獻計道,“請備一鼎,以火烹之,只言欲煮來使以祭定國在天之靈,如何?”?

雖然說程恬此刻心中鬱悶,卻也不禁爲湯乾之計莞爾:“既是見他,便已表明我們的態度,何必弄些這樣的玄虛?這等小把戲,不但難不住人家,只怕會讓我們自取其辱。”?

湯乾默然無語。片刻之後,魏展被帶了進來,他見了程恬,深深一揖,道:“魏展見過掌教大人。”?

“不必多禮,魏先生此來,除去送還鄭定國外,還有他意吧?”程恬單刀直入,直指正題。?

“掌教果然智者,既是如此,我也就直言了。”魏展再次拱手,道:“如今之勢,蓮法宗與和平軍各有顧忌,蓮法宗大事未成,陷入與陳國官兵、柳光大軍的苦戰之中,一不小心便會遭致徹底失敗,多年積累下來的實力也必然會被從根基上掃除。而和平軍則被蓮法軍切斷退路,餘州又有內亂。貴我雙方,都不願在這懷恩城下僵持下去,既是如此,我軍願將懷恩城、寶山城與原定城讓出,換取寧望城。”?

“僅此而已嗎?”湯乾尖銳地道:“現如今你們不過是籠中之鳥甕中之鱉,生殺與奪,完全掌握在我們手中,你們還敢來提條件?”?

魏展哈哈笑了起來:“這位不知是何人,能在掌教面前說話,想來也是蓮法宗裡有頭有臉的人物,卻爲何說出如此沒見識的話來?”?

湯乾怒氣填膺,按劍而起,道:“狗賊,你不過是薛謙部下一叛徒,竟敢對我如此無禮!”?

魏展傲然站着,斜斜睨視着他,似乎有意在激怒這個文人模樣的蓮法宗上層人物。“在你等合圍之下,李均統領斬殺你軍中第一勇將鄭定國,如蒼鷹撲兔一舉得手,你怎能說我們生殺與奪在你手中?若是李統領舉全城之力,傾力突進,與蓮法宗拼個魚死網破,你這無謀無智之輩戰死事小,而亂軍之中程掌教難免玉石俱焚,如此壞了蓮法宗千秋大計,此責誰人能當得起?至於條件,李均統領以仁爲本,故此令我提出這兩利之條件,你卻在此咆哮叫嚷,說你無見識還是看在程掌教面上對你客氣,否則的話……”?

“住嘴!”出聲的並非湯乾,而是程恬本人。雖然由於依他之計而遭致小挫,但湯乾這些年來無論是隱伏於鄉野之時還是舉大事之後,都爲蓮法宗出過不少奇謀,雖然他野心大了些,但程恬也不能容忍被魏展如此羞辱。因此他暴喝阻住了魏展說出更難聽的話語。?

“難道說李均令你來,只是要你當面辱我嗎?或是要你來我這逞口舌之利?”他見魏展住了嘴,語氣也緩和下來,但言辭卻依舊鋒利。?

“事關重大,若不以犀利言辭驚動掌教,掌教左右如何肯給我說話的機會?”魏展淡淡一笑,全然沒有被程恬暴喝中迸發出的氣勢壓倒。?

“湯上師,請坐下來,不要與他計較。”程恬將湯乾勸坐了下來,然後又道:“魏先生,你所說兩利,我只見有利於李均,卻不見有利於神宗,倒要請先生解釋解釋。”?

他因爲惱魏展無禮,因此也就沒有命人給魏展安排座位,魏展也不以爲意,向前踱了兩步,微笑道:“自然有利,掌教一可以坐而得這三座易守難攻之城,二則可解蓮法宗與和平軍之怨,三則可讓掌教回過頭來繼續對付柳光。畢竟,於蓮法宗而言,最大的對手並非和平軍,而是已獨佔陳國南路、將掌教迫至此處來的柳光。”?

提到了柳光,程恬與湯乾神色都顯得有些不自在,他們原本牢牢制住了陳國南路,但柳光來了之後,無論鬥智鬥勇,他們總是遜上一分半分,若非柳光出於某種考慮,只是逐走他而非消滅他們,此刻只怕他們都已成亡魂了。?

沉默了半晌,程恬微微吁了聲,如今看來,想要擊潰李均以絕後患是難以做到了,對方在絕境之中尚能施計斬殺鄭定國,目的正是向自己顯示實力,讓自己明白無論是速攻還是久拖,勝負都很難預料,現在,只能在談判中多討價還價,以安撫自己部下之心了。?

“要我解圍,並不困難。”他道:“第一,除去懷恩、寶山、原定三城之外,寧望城只是暫借李均通過,在李均回餘州後,寧望也得歸還於我。第二,李均離開懷恩,城中的糧草物資必需留下。第三,李均與我折箭爲誓,他從此不再進攻我神宗天兵。”?

頓了頓,他又補充道:“此三條,一條也不可少,如若李均不能答應,我拼着全軍之力,也要爲神宗絕此大患!”魏展眉頭微皺,這些條件正是李均能做的最大讓步,程恬想來早考慮周全了,纔有這三條條件出來。思前想後了片刻,他脣間又浮起了笑意:“可以,我們通通答應,不過,我們也有三個條件。”?

“請講。”?

“第一是和平軍撤軍之時,蓮法軍不得追襲,若在和平軍二十里之內有蓮法軍,便以掌教食言而論。第二是和平軍所需糧草物資可以帶城,和平軍帶來的器械,也一併帶走,否則我軍便要餓死在半路上。第三,請掌教與李統領折箭爲誓,蓮法宗永不入餘州發展!”?

“你倒是不肯吃虧啊。”程恬心中一鬆,這些條件原本就算不得什麼,此時蓮法宗而臨強敵,也根本無暇東顧餘州,至於陳國大事成後,那時要找個藉口還不容易得很??

於是,雙方在都付出傷亡之後,暫且達成了一個誰也無法保證的協議,和平軍,終於要踏上歸途了。?

第12章 紅血(上)第7章 重創第8章 斬首(三)第2章 良宵第10章 時光第6章 北拒戎人第8章 風雨雷鳴城設定第4章 潛流第5章 激變第7章 初會第3章 火海第5章 新政(一)第5章 計中有計第9章 濁流(三)序章蔓延的火第4章 反間(一)第4章 反間(二)第6章 時機第4章 反間(一)第1章 陰影第5章 新政(二)第3章 武威第3章 武威第5章 新政(二)第10章 挾擊(一)序章蔓延的火第7章 驚刺(三)第11章 柳寧(一)第10章 挾擊(二)第7章 初會第6章 絕境第8章 風雨雷鳴城第1章 陰影第2章 新城之誓第7章 初會第3章 武威第1章 對策第12章 紅血(上)第4章 反間(一)第3章 狂瀾乍現第10章 挾擊(一)第7章 猛龍過江第12章 紅雪(三)第1章 陰影第3章 破竹第9章 平叛第9章 濁流(三)第12章 曙光第10章 挾擊(一)第2章 風雲第10章 挾擊(三)第9章 濁流(一)第10章 血海騰蛟第12章 紅血(上)第6章 輪迴(三)第7章 大局已定第7章 驚刺(二)第11章 柳寧(一)第2章 風雲第10章 挾擊(二)第3章 破竹第2章 新城之誓第9章 日出餘州第6章 北拒戎人第11章 柳寧(二)第8章 斬首(一)第9章 日出餘州第4章 無敵名將第9章 故人來訪第7章 驚刺(三)第1章 少年傭兵的煩惱第8章 斬首(二)第5章 新政(一)第11章 攻克餘陽第10章 挾擊(二)第10章 時光第3章 破竹第6章 赤血萬里——新傭兵團的誕生第12章 紅血(上)第2章 風雲第4章 反間(一)第6章 絕境第5章 新政(二)第9章 月落第3章 火海第12章 紅雪(三)設定第5章 大義第11章 柳寧(二)第2章 海平奇賭第10章 挾擊(一)第3章 狂瀾乍現第2章 進軍第4章 風起雲涌第11章 柳寧(一)第5章 大義第10章 時光第1章 文風第11章 攻克餘陽
第12章 紅血(上)第7章 重創第8章 斬首(三)第2章 良宵第10章 時光第6章 北拒戎人第8章 風雨雷鳴城設定第4章 潛流第5章 激變第7章 初會第3章 火海第5章 新政(一)第5章 計中有計第9章 濁流(三)序章蔓延的火第4章 反間(一)第4章 反間(二)第6章 時機第4章 反間(一)第1章 陰影第5章 新政(二)第3章 武威第3章 武威第5章 新政(二)第10章 挾擊(一)序章蔓延的火第7章 驚刺(三)第11章 柳寧(一)第10章 挾擊(二)第7章 初會第6章 絕境第8章 風雨雷鳴城第1章 陰影第2章 新城之誓第7章 初會第3章 武威第1章 對策第12章 紅血(上)第4章 反間(一)第3章 狂瀾乍現第10章 挾擊(一)第7章 猛龍過江第12章 紅雪(三)第1章 陰影第3章 破竹第9章 平叛第9章 濁流(三)第12章 曙光第10章 挾擊(一)第2章 風雲第10章 挾擊(三)第9章 濁流(一)第10章 血海騰蛟第12章 紅血(上)第6章 輪迴(三)第7章 大局已定第7章 驚刺(二)第11章 柳寧(一)第2章 風雲第10章 挾擊(二)第3章 破竹第2章 新城之誓第9章 日出餘州第6章 北拒戎人第11章 柳寧(二)第8章 斬首(一)第9章 日出餘州第4章 無敵名將第9章 故人來訪第7章 驚刺(三)第1章 少年傭兵的煩惱第8章 斬首(二)第5章 新政(一)第11章 攻克餘陽第10章 挾擊(二)第10章 時光第3章 破竹第6章 赤血萬里——新傭兵團的誕生第12章 紅血(上)第2章 風雲第4章 反間(一)第6章 絕境第5章 新政(二)第9章 月落第3章 火海第12章 紅雪(三)設定第5章 大義第11章 柳寧(二)第2章 海平奇賭第10章 挾擊(一)第3章 狂瀾乍現第2章 進軍第4章 風起雲涌第11章 柳寧(一)第5章 大義第10章 時光第1章 文風第11章 攻克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