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1)

美國首腦們不得不考慮朝鮮事態的發展進程,從戰爭的性質上講,要想全面取得戰爭勝利是不可能的,美國正處在前進不能後退也不行的進退維谷的窘境而苦惱之中。這時,美國提出恢復停頓已久的停戰談判。中朝方面本着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一貫立場,同意美方提議。4月20日,雙方交換了病傷戰俘,以示談判誠意。4月26日,中斷6個月之久的停戰談判重新恢復了。

戰爭停下來的可能性增大了。但一貫不願意公平合理解決朝鮮問題的美國,在談判中仍可能會節外生枝,志願軍總部機關始終保持着清醒的頭腦,決定發起“消滅敵人、配合談判、吸取經驗、改善陣地”爲戰役目的夏季戰役。

6月初,志願軍總部賦予1軍在當面的李承晚軍第1師陣地上,選擇數點進行攻擊,攻克陣地後,狠狠地打擊反撲的敵人,求殲第1師主力。爲保證攻擊時的優勢兵力,2師歸還1軍建制,同時,以64軍192師配置給1軍,作爲第2梯隊使用,加強給1軍的炮兵有炮兵47團1個營、48團兩個營、30團兩個營、43團一個營、63軍兩個榴炮營,共計8個榴炮營94門榴炮、24門野炮、28門火箭炮和91門高射炮。

接到命令後,1軍在指揮所的新寺洞內,立即召開了軍事作戰會議。參加會議的有軍長黃新廷,政委樑仁芥,參謀長楊文安,政治部主任吳融峰,1師師長羅坤山,1師政委劉佩榮,2師師長遊好揚,2師政委粟光祥,7師師長閔洪友,7師政委戴金川等。

黃新廷軍長主持會議,他示意參謀長楊文安宣讀了志願軍總部的命令後,首先發言:“志願軍總部對這次夏季戰役很重視,要求部隊‘穩紮狠打’、‘由小到大’,掌握持久作戰的原則,在隨時準備粉碎敵人任何進攻的同時,以積極手段,重點打擊敵人。在這裡,我特別強調,進攻發起之前,要做好充分準備,沒有把握的,不發起戰鬥,一旦發起戰鬥,就要充分準備敵人報復。進攻程度,我建議每日不超過1個營的陣地爲目標,然後,視戰役發展,再適當擴大。總之,要做到‘不打則已,打則必殲,攻則必克,守則必固’,這是原則。”

政委樑仁芥說:“這次進攻計劃分三個步驟進行。每一步,大體上以一個師爲單位,在當面敵人的陣地中選數個進攻點,時間可持續7到10天,然後看情況再定。如果敵人不進行大的反撲,我們就以另一個師在另一個地段上進攻;如果敵人進行大的反撲,那麼則乘敵人反撲之際,集中優勢兵力,大量殲滅、消耗敵人。”

參謀長楊文安宣佈了戰役決心:“分兩個階段:第1階段,以7師爲重點,在臨津江東岸,選取美軍第7師第15團正面25公里上的桂湖洞東北198.6高地兩側的兩個連隊陣地,佔領後堅守,打敵反撲,然後,視情況發展。第2階段,作戰重點轉移到臨津江西岸,重點以1師爲主攻部隊,殲滅李承晚軍第1師正面陣地,選取的攻擊地點爲高陽岱、魚積山兩處陣地。2師剛歸建,因此,6團配置給1師作戰,4團和5團配置給7師作戰。”

按原定計劃,夏季戰役發起時間是1953年6月17日。由於板門店談判即將達成協議,志願軍總部決定:“自6月16日起,一律停止向敵進攻。”1軍做好了一切準備,現在,只好按兵不動。沒想到,南朝鮮“總統”李承晚破壞協議,強行扣留志願軍戰俘。這樣,1軍奉命在6月25日發起夏季戰役作戰。

第二部 太原(7)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4)第六部 大潛伏(1、2)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九章 葫蘆河畔(2)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1)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1)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4)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2)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二部 太原(28/29)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4)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7)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4、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5)第二章 烏雲密佈(4)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5)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3)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0/21)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5)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第二部 太原(20)第二部 太原(4)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二部 太原(20)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3)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5)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3、4)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2、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9)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4)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2)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2)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5)第十六章 淮海嘯(4)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3)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6)第二部 太原(27)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三節 猛虎掏心:打襄陽一反常規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5)第二部 太原(25/26)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5)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2)第六部 大潛伏(7)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1)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十五章 襄樊役(5)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5)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9)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3)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2)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1)引 子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9)第十五章 襄樊役(2)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5)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2)第二章 烏雲密佈(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5)第六部 大潛伏(10、1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5)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1)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1)第二部 太原(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4)第六章 劍指豫北(2)第二部 太原(22/2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7)
第二部 太原(7)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4)第六部 大潛伏(1、2)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九章 葫蘆河畔(2)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1)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1)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4)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2)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二部 太原(28/29)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4)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7)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4、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5)第二章 烏雲密佈(4)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5)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3)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0/21)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5)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第二部 太原(20)第二部 太原(4)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二部 太原(20)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3)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5)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3、4)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2、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9)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4)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2)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2)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5)第十六章 淮海嘯(4)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3)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6)第二部 太原(27)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三節 猛虎掏心:打襄陽一反常規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5)第二部 太原(25/26)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5)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2)第六部 大潛伏(7)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1)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十五章 襄樊役(5)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5)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9)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3)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2)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1)引 子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9)第十五章 襄樊役(2)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5)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2)第二章 烏雲密佈(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5)第六部 大潛伏(10、1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5)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1)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1)第二部 太原(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4)第六章 劍指豫北(2)第二部 太原(22/2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