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波

餘波

第二天早上她還在練字,王媽媽就進了房。

“王媽媽。”七娘子連忙問好,要放下筆和王媽媽說話,王媽媽卻按住了她的肩膀。

“七娘子別客氣,繼續練字!”王媽媽臉上一片柔和,笑着又說,“沒想到七娘子也是個不饒人的性子。”

七娘子心先是一緊,但很快又放鬆了下來:王媽媽只有比她更討厭三娘子的份。

要不是拿準了這點,她怎麼敢對三娘子口出不遜?

她若無其事,“怎麼說,我都是正院的小姐……三姐姐也太過分了些。”

王媽媽就算原本不喜歡七娘子,現在都要對她有三分好感了。

三娘子一向很得大老爺的寵愛,以前大娘子在家的時候,大娘子對誰都是笑臉相迎,和三娘子之間,也算和睦。

二娘子性格清冷,三娘子又有幾分怕她,兩個人之間,也沒有爆發過什麼衝突。

五娘子卻是有幾分羨慕三娘子的得寵……以一個庶女的身份,穿的戴的,都不輸她這個嫡女。但她又品不出三娘子話裡的意思,往往過了一會兒,才暗自氣起來。

只有七娘子,平時不顯山不露水,和三娘子鬥起嘴卻是千伶百俐,三娘子還是第一次被噎成了這樣。據說昨晚氣得摔了好幾個瓶瓶罐罐,倒叫去溪客坊和四姨娘說話的大老爺有些不舒服,把三娘子叫去說了幾句。

“若是這兩個小姐,能學學六娘子就好了。”她裝腔作勢地嘆了口氣。

七娘子目光一閃。

沒想到六娘子的那點保護色,王媽媽是看得清清楚楚。

“嫡庶有別!”她含笑應着,“再怎麼說,連正院都沒進,卻那樣……不知道的人,還當是嫡小姐呢!”

王媽媽更滿意了。

她對七娘子的態度明顯地親近了起來。

立春一點也不奇怪,倒是九哥暗地裡問小雪,“七姐做對了什麼?怎麼王媽媽看了她,倒比見了五姐還親近些。”

小雪只好告訴了九哥,九哥聽了,若有所思。

到了第三天,二娘子都知道這件事了。

大太太不在,晨昏定省就被大老爺免了,他名士風流,衙門裡沒事的時候,喜歡元龍高臥,在浣紗塢耽擱到日上三竿才起身。姐妹們就少了相聚的機會。

二娘子惦記小弟弟,又忙着繡嫁妝,只好和七娘子、九哥約了,每隔三天,讓這對姐弟到她的幽篁裡吃晚飯。

吃過飯,二娘子就給七娘子使了個眼色,自己踱到了小書房去。

七娘子只好乖乖地跟上去。

幽篁裡是一進的小院子,二娘子愛潔,平常早、午飯在西廂吃,七娘子來了幾次,每次都是在西廂吃了飯就走,這還是第一次進正屋。

正屋也是小小巧巧的裡外三間,二娘子的丫鬟小寒站在西里間門口,對她含笑招手。

七娘子對她笑了笑,掀開竹青色琉璃簾子,進了西里間。

幽篁裡被佈置得很雅潔,屋裡屋外,都沒有多餘的裝飾,不過只看這色澤均淨的玻璃珠簾子,就能體會出雅潔背後的富貴。

西里間裡有兩三個松木大書架,上頭疊了滿滿的書,好些書揭開了幾頁亂糟糟地堆在一起,窗前青玉案上一個竹筆海塞滿了毛筆,蟬翼宣、薛濤箋……散亂地放了一桌子。

七娘子看了,倒覺得很親切,也對二娘子多了幾分敬意。

看得出二娘子是真有學問。

二娘子坐在青玉案前,看到七娘子進來了,就指了指窗邊的一把紅木圈椅。

“你和三妹拌嘴的事,已經傳到了父親耳朵裡。”她開門見山。

七娘子不由得一挑眉毛。

以前小時候和夥伴們玩耍,也難免口角,當時她最看不起的就是這種人,稍微受了氣,就喊‘我要告訴我爸’。

想不到三娘子居然是這種人。

“三姐姐……”和二娘子說話,不比和王媽媽,可以肆無忌憚地展示她對三娘子的憎惡,七娘子沉吟了片刻,就要開口。

“三娘子這件事做得很不漂亮。”二娘子打斷了她的話。“父親倒並沒有偏心,說了她好幾句。”

大老爺也就是昨天去了溪客坊,七娘子只知道三娘子摔了些碗盤,被大老爺說了幾句,倒不知道三娘子是告狀不成,反而落了不是。

就連這不完整的事實,都還是王媽媽告訴她的。

消息太不靈通了!七娘子暗自感慨,旋即,又佩服二娘子的本事,別看她每日深居簡出,不動神色之間,原來對溪客坊的事都這麼清楚。

溪客坊可是四姨娘經營了多年的地盤,裡頭的事,一向是很少傳到外面來的。

“但是,”二娘子也不在意七娘子的沉默,“父親雖然嘴上不說,心裡,卻是一定會對你有所不喜。畢竟,他最喜歡的是兄友弟恭……閤家和睦。”

她臉上飄過了淡淡的諷刺。

七娘子不以爲意。

大老爺就是看在九哥的份上,都不會對她厭惡到十二萬分,再說,這樣的小事而已,能有多不喜歡?退一步說,不喜歡就不喜歡吧,在內院生活,看的不是大老爺的臉色,而是大太太的喜惡。

“小七魯莽了。”她細聲細氣地自我檢討。面子功夫,還是要做的。

二娘子不以爲然,“難不成還任她說那些個不要臉的話?”

她的語氣一向是淡淡的,很少這麼激烈。

七娘子詫異地看着二娘子。

“分明是偏房庶女,”二娘子的不屑非常明顯,“卻不知輕重,每日裡搬弄是非,口蜜腹劍……偏生手段又那麼笨拙!真是叫人笑掉大牙!”

七娘子頓時對二娘子多了幾分親近。

一年前她和九姨娘纔到蘇州的時候,三娘子是第一個來南偏院探訪她們的。

當時她笑得很甜,態度,也很客氣。七娘子還暗自慶幸,她不是個難相處的人。

沒想到纔出了南偏院的門,她就笑得前仰後合,銀鈴般的笑聲,傳得老遠。

“九姨娘身上穿的,還不如溪客坊的粗使丫鬟!”

九姨娘和七娘子才送她出門,當時就在院子裡,這話,肆無忌憚地傳到她們的耳朵裡。

有時候,怨就是這樣結下的。

只要想到九姨娘當時眼中流露出的傷心,七娘子就恨不得扇三娘子幾個耳光,教教她做人的道理。

她勉強剋制住了應和二娘子的衝動。烽火_中文網

二娘子是姐姐,說三娘子幾句,是佔了身份,佔了理。

她也是偏房庶女,又是三娘子的妹妹,有些話,二娘子可以說,她不可以。

“三姐有時候,是有些不講究。”她含蓄地應和,“但小七也有些僭越了,畢竟是姐姐……還請二姐不要見怪。”

二娘子面露一絲讚賞,卻沒有多說什麼。

兩個人說了幾句寒暄的話,又提到了八姨娘的肚子。

“大寒服侍得還算盡心。”二娘子淡淡的,“只是八姨娘懷相不好,心裡的事又多,難免一天兩日的折騰。”

“算來,再過四個月,家裡又要添人口了。”七娘子作出高興的樣子。

二娘子嘆了口氣,沒有應聲。

七娘子發覺她怎麼都看不透二娘子的心思。

別看二娘子平時一副方正嚴明的樣子,其實心底對這些事,門兒清吧?

#

很快就到了清明,清明那天早上,七娘子早早起牀,梳洗打扮。

這樣嚴肅的場合,就不適合再與九哥一起扮雙生子了,再說,二太太又不是傻瓜,她和九哥之間的神態,還是有很大差距的,能騙得了一次,難道還能騙第二次、第三次?

大太太打的想必也不是這個主意。

不過,雙生子親密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七娘子都寫完一百個大字了,九哥纔剛剛起牀,揉着眼一邊往外走,小雪一邊給他穿衣服,又把他哄到淨房裡洗漱。九哥在主屋住慣了,時常走反。

吃過早飯,王媽媽和立春忙拿了鑰匙去開主屋的門,昨天已經叫人灑掃過了,今日衆人要先聚集在這裡,聽大老爺說幾句話。

七娘子和九哥就規規矩矩地進了主屋正廳,數了排行先坐了下來。沒有多久,姐妹們陸陸續續都到了,大家互相見過禮,大老爺也甩着袖子進了正廳。

大老爺是有年紀的人了,這些天一直宿在浣紗塢,此時就有些沒精神,眼底下有淡淡的黑青。

他說了幾句場面上的話,又捏了捏九哥的小臉蛋,就帶着他先去了念先祠。

七娘子就坐在九哥身邊,大老爺的眼神掠過她時,明顯地頓了頓。

七娘子垂頭斂目,做出一副很嫺靜的樣子來。

大老爺喉頭動了幾下,終於還是沒說什麼,牽着九哥出了正廳。

他一走,廳裡頓時熱鬧了起來,三娘子還是一臉喜氣洋洋的樣子,帶着笑和四娘子搭腔,“四妹,你幫我看看,我的項圈是不是扯着頭髮了。”

衆人的目光頓時就集中到了她的脖子上。

三娘子胸前掛着一個紅寶石赤金項圈,黃金瓔珞沉甸甸地墜在她胸前,看着,不但是足金,而且還下了很大的功夫精雕細作。而且金燦燦的,看起來,就像是新上身的一般。

這個項圈隨隨便便,價值上千兩是跑不掉的。

三娘子雖然沒有對七娘子說一個字,但已經明明白白地告訴衆人:拌個嘴不算什麼,她受了委屈,大老爺自然會補償。

衆人的目光就又調向了七娘子。

七娘子身上沒有什麼多餘的裝飾,只有鬢邊插了一朵珠花,手上籠着玻璃種的藍花翡翠鐲子。

翡翠也不能算是很名貴的玉料。

二娘子暗自皺了皺眉,面上多了三分冷意。

七娘子就好像沒有聽出三娘子的弦外之音一般,猶自低頭專心地望着手裡的帕子。

三娘子得意地和四娘子說笑起來,議論着小香雪的梅花謝了,玉雨軒的梨花開得好。

七娘子這才擡起頭叫白露,“給我倒茶。”

白露忙笑吟吟地和立春一起捧了茶壺,一個一個小姐加了過來,一邊續茶,一邊和立春聊天。

任你三娘子多得大老爺的歡心,只要你是偏房庶女,就不能把丫頭帶進主屋!

六娘子眸中閃過了一絲諷色,看了三娘子一眼。

三娘子雖然還是笑容滿面,但眼裡的笑意已經消失無蹤。

倒是二娘子,看上去還是平平常常,冷冷淡淡,眼底卻柔和了起來。

“侄女們都到得好早,”院子裡忽然傳來了二太太的笑聲。“我來遲了!”

“二嬸!”衆人都起身招呼行禮。

二太太牽着一個嬌嬌怯怯的小女孩,進了堂屋。

七娘子不由留神打量第一次見面的八娘子。

八娘子和七娘子、九哥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七娘子先出了孃胎,九姨娘還在使勁生九哥的時候,八娘子就落地了。這三個孩子,只差了兩三個時辰不到。

和七娘子、九哥的高挑不同,八娘子顯得很瘦小,七歲的人了,看上去就像五歲、六歲一樣。

她穿着粉藍色亮緞裙子,桃紅色滿地金繭綢襖,單從長相上看,是個美人坯子,可惜透着病容,有些壓不住這漂亮的衣着。

八娘子好像很依戀二太太,和姐妹們見過禮,就倚到二太太身邊。

二太太在客位上喝過兩碗茶,就帶了姐妹們到念先祠祭拜。

大老爺已經帶着九哥祭拜過了先人,先行離去了,沒有和二太太打上照面,只是留了話,中午把九哥留在他那裡吃飯。

王媽媽和立春難掩喜色:大老爺心裡最疼愛的,還是正院的九哥!

二太太也沒有尷尬,笑吟吟地聽了小丫鬟的話,點點頭讓她下去了。回身帶着女兒家們進了念先祠。

念先祠是三間小屋打通了做成的小祠堂,一進屋就能看到一溜紅木長案,上頭供着十多個牌位,每個牌位上方還掛了栩栩如生的音容圖。

七娘子只是撩了一眼就不敢多看,跟在二太太身後魚貫給每個牌位上香跪拜。

十多個牌位,說快也快,很快就祭拜完了。

原本肅穆的隊伍出了念先祠,一下就熱鬧起來。

三娘子把八娘子拉到身邊,笑嘻嘻地逗她說話。

六娘子也湊到七娘子身邊,議論着八娘子身上的新裝,“雖說料子是好料子,但桃紅配粉藍,卻有些俗了!”

而且,也顯示出了八娘子臉色不好的缺點。

七娘子胡亂點了點頭,“前面就是小香雪了吧?”

小香雪的白梅花大半都落了,一叢綠葉中隱隱約約露出了半個屋頂。

六娘子笑着說,“嗯,從這條路岔過去,就到了小香雪。直行再左轉,是聚八仙。”

一邊說,兩個人一邊走,已經看到了聚八仙周圍開得團團如雪的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