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親

庶女生存手冊 提親 木魚哥

大太太就愣住了。

提親最忌諱的就是當面鑼對面鼓。

這一時之間,大太太也還沒有想好這門親事的利弊。

但李太太就在對面坐着,是或不是,都要拿個章程出來。

大太太只好笑着說,“十一郎這樣好的孩子,怎麼說得上便宜!”又沉思了片刻,才徐徐道,“只是小七前頭還有四個沒說親的姐姐,總不好搶先就定了她的親事。”

李太太忙道,“倒是我心急了!”

像楊家、李家這樣的人家,說親也是要講究序齒的。

十一郎前頭也還有幾個庶子沒有說親呢,遠的不說,就是十郎,都十六歲了,還沒有說上親事。

大太太就順水推舟,“且再過幾年再說吧,小七今年終究也還是小了些。”

李太太就和大太太感慨,“眼下給兒女說一門可心的親事也不容易。又要門當戶對,又要品貌相當……哪有這麼好找的親事。我們家老四今年都十八了,還不是也耽擱着沒有說上親?”

兩個太太又擺了一套龍門陣,李太太也就起身告辭,回客房歇息去了。

大太太就靠在窗邊沉思了起來。

樑媽媽親自端了一個雞血紅小碗進了屋子,“太太也別隻顧着出神——先用幾口燕窩吧。”

大太太半欠了身子,接過小碗有一下沒一下地攪着碗裡的糖水。“這個李太太,倒是有意思。”

樑媽媽沒有在大太太跟前侍候,不知道大太太的意思,就帶着遊移應了聲是。

大太太就笑着把李太太的意思說了一遍。

“這個李太太,真是有心計……”樑媽媽也讚歎。

十一郎雖然是嫡子,但無論從年紀來說,還是先頭母親的出身來說,都趕不上原配所出的大郎與三郎。

這些年來和李太太就走得比較近。

李太太爲他說了楊家的庶女,是又能拉近楊家與李家的關係,又能拉攏十一郎,又能在無形間壓一壓大郎和三郎的勢力。

畢竟楊老爺是李老爺多年的頂頭上司,七娘子如果真的嫁進李家,十一郎總歸重一些。

但七娘子又是庶女……將來李太太也不用犯愁,自然能爲十二郎說一門更好的親事。

“這是一舉三得的一步棋啊。”大太太就感慨。

樑媽媽不免有幾分好奇,“那您看,這是應下還是……”

大太太笑着擺了擺手。“七娘子到底不是我親生的,婚事也不好不問問她的意思……再說,前頭還有那麼多姐姐呢,現放着三娘子的婚事還沒有說定,這麼着急幹什麼?”

又有些遺憾,“早曉得我先提一步了,我倒是看着李家的四郎不錯,和三娘子年紀也相差不遠,正是三娘子的良配。”

說起來,李四郎大三娘子三歲,年紀是差得不遠。

生母翠姨娘正操辦着李家的家務,自然也是李老爺眼前的紅人,四郎本人也不能說沒有學識,小小年紀,就考上了舉人。

不過,也就是一點不好……

樑媽媽也笑,“您這主意好,還當您忘了三娘子那茬呢!李四郎說來也是極出色的少年,和大郎、三郎也走得近,老爺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大太太嗯了一聲,把雞血紅小碗推到了一邊,“和李太太應酬了半日,我倒有些累了。你下去吧,吃過晚飯,讓七娘子留一留陪我說說話。”

樑媽媽就笑着應了是。

這幾年來,大太太遇事也總是想着要先問問七娘子。

吃過晚飯,七娘子果然就留了下來。

已是駕輕就熟,少了許多無謂的客套,在大太太下首坐定了,七娘子便以詢問的眼神,盯住了大太太。

大太太不禁莞爾:這個七娘子,有時候那樣的老成,幾乎不遜色於初娘子,有時又這樣稚氣。

她就添添減減,把自己想將三娘子許配給李四郎的事,告訴了七娘子。

卻沒有提十一郎的事。

七娘子不禁有些躊躇。

這李四郎的名頭,的確全蘇州都知名,至少七娘子也是知道的。

李四郎今年十八歲,也是個少年俊彥,什麼都好,甚至連文才都勝過了大郎與三郎,就是個性子麼,稍微有些古怪了。

大秦並不禁男風,尤其是江浙閩一帶,清俊的少年郎有幾個同性情人,也不是什麼怪事。七娘子本人對同性戀愛也沒有什麼歧視的心情。

不過李四郎的戀愛史是有些轟轟烈烈的。他同南風館的一個當家小倌已經保持了三四年穩定的戀愛關係,夜楚齋的小語是李四郎的人,這一點在蘇州城裡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這三四年來,李四郎少說也爲小語打了七八場架,得罪了**個官宦人家的紈絝子弟,就算李老爺暴跳如雷,把他栓起來不讓他出門也好,打得他沒法下牀也好……李四郎總之就是離不開那個小倌。

拋開這點不說,他的確是個理想的結婚對象,當然前提是他的妻子能忍受得住李四郎心底永遠住着個男人。

還是個傳說中很好看的男人。

七娘子想到三娘子的圓臉,就有些無語。

“倒是個好人選!”她斟酌着話語,“不過,李家和我們家的關係到底太近了些,怕是李四郎也顧忌着父親,頭兩年是不會有什麼出格的舉動的。”

大太太無非就是想折騰三娘子麼,如果李四郎不敢折騰,她就要失望了。

大太太就有些好笑,“你到底年紀還小了些,管他頭兩年不頭兩年……這女人心底,是從來不會喜歡看到自己的丈夫在外拈花惹草的。”

七娘子也覺得自己失言了。

雖然大太太並沒有避諱自己折騰三娘子的心思,但自己卻不好順着這條思路給她出主意。

“李太太那邊,怕是不會願意吧?”她就換了條思路。“雖說李家的事,小七不大清楚,但只看四郎沒有在李太太身邊打轉,就知道……”

大太太就露出了沉思之色。

三娘子和大太太的關係再差,也是楊家的女兒。

誰娶了楊家的女兒,在李家自然就能佔着幾分優勢……李四郎又是庶出,正愁沒有個有力的妻族來提攜。

李太太恐怕是不會樂見又一個年長的兒子坐大的。

她看着七娘子的眼神就溫和下來,“還是小七看得透徹。”

七娘子暗自鬆了一口氣。

雖然她對三娘子的婚事也起不到什麼好的作用,但至少能避免三娘子嫁給這樣一個……生錯了時代的男人。

“再看吧。”大太太不置可否,“李家想和咱們家結親,也就只能在三娘子和四娘子裡挑一個了。”

五娘子是正房嫡女,身份尊貴,自然是不會低嫁的。

她的婆家,怎麼說都要能和定國侯孫家比肩。李家雖然顯赫,但和孫家這樣的老牌權貴比,還差了幾個檔次。

七娘子就提到了十一郎對六娘子的特別,“……倒是真有幾分意思,五姐隨口笑話了他幾句,就避諱了起來……”

大太太不由大笑起來。“十一郎和六娘子?這可不行。”

七娘子就有了幾分莫名,望着大太太沒有說話。

大太太看着七娘子一臉的懵懂,越發笑個不住。

“這也都是後話了。”笑完了,就隨意找了個藉口來敷衍,“想和我們家結親的人家,也不止李家一個。這桂家還擱那晾着呢……唉,要不是西北實在是太荒涼了些,我倒想把五娘子嫁進去。”

七娘子也只好陪笑了。

心裡卻始終有些疑竇:十一郎和六娘子的配對,難道就那麼匪夷所思?

大太太也未免笑得太誇張了點……

這裡面不會又有什麼自己不知道的事吧?

大太太卻已經說起了別的事,七娘子也只好收攝心神,陪大太太玩笑了起來。

平心而論,這幾年侍奉大太太,並不像七娘子想得那樣痛苦。

大太太雖然小氣多疑,但畢竟是官宦人家出身,見多識廣,不論是政治、軍事、人事,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只要不存在利益衝突,她的看法大多頗爲中肯,平時與七娘子議論起來,大多受益匪淺的,反而是七娘子。

應酬完了大太太,七娘子就回了屋子。

五娘子和六娘子坐在窗邊嘀嘀咕咕,也不知在說些什麼。

見到七娘子進來,兩個人都笑了起來。

“太太叫你留下來,是不是問你李家的親事啦?”六娘子就迫不及待地問。

五娘子氣得直彈六娘子額角,“傻丫頭,誰叫你張口就問來着?”

七娘子不由大奇。

這三娘子的婚事,也不過是大太太的一個念頭罷了。都還沒有成真呢……五娘子知道也就罷了,怎麼連六娘子都是一副瞭如指掌的樣子?

五娘子見了七娘子臉上的訝色,卻也得意起來,顧不得責怪六娘子,自己揭了底牌。

“沒想到吧?穀雨正好聽着了一兩句話……再一問樑媽媽,還有什麼不清楚的?你的意思怎麼樣?要我說,李家雖然好,但人到底多了些,換作是我,我可不嫁!”

六娘子不以爲然,“十一世兄人品究竟是極不錯的!”

七娘子就想到了大太太那莫名的笑。

她一下明白了過來。

十一郎的人品,七娘子還是認可的。

但李家卻絕不是一個理想的生活環境。甚而要比楊家更險惡。

風流的老爺,厲害的太太,無數的姬妾外,還要多了這麼十多個心思各異,各有能耐的少爺!

“……母親可沒有和我說這事!你們可不要亂說!”

她不禁有些發急起來。

五娘子和六娘子更是樂得快仰過去了。

“誰和你亂說來着!”

“樑媽媽什麼都告訴我們了……”

一晚上,就光顧着鬥嘴了。

到了快就寢的時候,兩個姐姐才放過了七娘子。

六娘子膽子小,七娘子就和她住了大間,把單間讓給了五娘子。

兩個人洗漱上牀後,七娘子才輕輕問六娘子,“說親的事,是真的嗎?”

六娘子的聲音很開朗,“嗯!真不騙你!穀雨聽到了一兩句,回來和我們說了……我們就親自去問了樑媽媽!全是真的!”

不知怎麼的,七娘子就有些內疚。

“我……我是不會答應的!”她就向六娘子保證。“再說,母親怕是也沒有答應的意思……”

親姐妹一向是很少嫁到同一家的。

大太太既然想把三娘子嫁到李家,就肯定不會考慮自己了。

七娘子不禁暗暗懊惱起來。

幫三娘子說話,不過是順手拉她一把,沒想到反而拖累了自己。

六娘子就吃吃地笑了起來。

“你說得這叫什麼話!”她似乎被七娘子逗樂了,“誰在乎這個了……傻孩子,你還真當我喜歡了十一世兄啊?”

七娘子就是一怔。

幾年下來,她也已經很瞭解六娘子了……

六娘子若是對十一郎沒有好感,又何必和他談得那樣入港?

有些事,只能瞞得了自己,騙不了過來人的。

她就輕輕地“哦?”了一聲。

“我不是和你說過?”六娘子索性趴到了枕頭上,支起了身子,“將來我的夫婿呀,必定要又威風,又能幹……我嫁過去之後,誰都不用討好!只有人家討好我的份……”

七娘子就應和着她笑了起來,“你說的對,是我忘記了。”

“就是!”六娘子就快快地應和,“十一世兄雖然不錯,但五姐說得對呀!家裡烏七八糟的事一點都不比我們家少……又沒有了娘……我看啊,你不答應再對也不過了。你是正院養活的,以我們家的門第,將來找個什麼樣的人家沒有?十一世兄人雖不錯,但還是配不上你!”

才幾句話,就來了兩個十一世兄人不錯……

唉,六娘子的庶女身份,又要比自己低了一層。

就算有心想嫁,也得上看不上了。

七娘子就笑,“你說的是,你說的是,快睡吧。”

六娘子就笑嘻嘻地說,“那我睡了!”一邊翻身躺下,把被子拉到了頭頂。

七娘子也想心事,想到了三更方纔睡着。

第二天起來,就覺得鼻塞耳鳴。

古代醫療條件不好,一點點小病都可能延綿成疾。

大太太很緊張,連忙叫了燉了薑湯給七娘子服下,又張羅着叫人下山請大夫。

沒有多久,樑媽媽就帶了人迴轉。

“纔到山腳,就遇見了張先生。張先生帶了幾個年輕俊彥,想要上山遊覽梅林……奴婢自作主張,就答應了下來。”

大太太也沒有二話。

以大老爺和張先生的交情,楊家的山頭當然是隨時對張唯亭開放的。

“恰好又提到了七娘子的病,張先生就請隨行的權二少爺過來爲七娘子診治。”樑媽媽笑眯眯,“本來還怕光福的大夫技藝不精,耽誤了病情……倒是巧!權二少爺派人回去拿藥箱,一會兒就過來!”

大太太也只好接受了張先生的好意,又叫人去外頭張了帷幕,以便女眷迴避。

李太太和大太太議論,“都說權家小神醫有潘安宋玉之貌,這會倒能見識見識了。”

六娘子就趴到七娘子枕邊,把樑媽媽和李太太的話一點點告訴了七娘子。

“上回權二少爺來咱們家的時候,我沒有看到。這回,我也兩眼。”

在屏風後頭看看青年才俊,是大秦的大家閨秀難得的樂趣。

七娘子卻無心搭理六娘子。

滿心裡都是樑媽媽的那句話:張先生帶了幾個年輕俊彥,想要上山遊覽梅林。

封錦可也是年輕俊彥,又是張先生的入室弟子……

作者有話了《馬利和我》,哭得都有點大腦缺氧了……

暈暈乎乎的不知道說啥好,大家端午節快樂!順便說,推薦去看《馬利和我》,真的太感人了!